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教案

欢迎阅读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课余生活重要性和作用,学会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选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独立意识,明白自主选择是一项重要的权利。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

谈话导入:

(1)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两个月的暑假就过去了,说说今年暑假中最值得回忆的事。

(2)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课余时间,平时我们是怎样渡过这些课余时间的呢?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自主选择课余生活》。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①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②懂得校内外丰富的课余生活对我们的成长是有益的。

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一)课余生活的重要性

1、什么叫做课余生活?‘课余’都是指哪些时间?

2、解释什么是课余生活和课余时间。

3、请你计算一下你一天、一周的上课时间和课余时间

4、小小观察员:请你观察一下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和感悟?

5、温馨提示:粗略计算,我们一周的课余时间是上课时间的5倍!由此可见我们应该珍惜课余时间安排好自己的课余生活让自己得到更好的进步和发展。

6、小小分享会:你平时都参加一些怎样的课余生活?

7、过渡:看着这么多让人眼花缭乱的课余生活,你会怎么选择?我们应该怎么选择呢?

(二)课余生活我选择

1、课件出示第二页的活动园。

交流:你是如何选择课余生活的?如果你的选择和父母的不一致,你会怎么办?

2、过渡:面对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我们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困惑,需要我们开动脑筋,合理选择。李玉红同学在选择课余生活时就遇到了一些问题。你遇到过类似的困惑吗?请你为她提出合理的建议。(课件出示第三页的活动园。)

小结:在自主选择中,我们需要听取父母的意见,也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一些锻炼和成长的机会。

(三)课余生活助我成长

1、过渡: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都有许多课余生活伴随着我们。(课件出示课余生活的图片)

2、阅读第四页活动园的三个片段,小组讨论:课余生活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收获?

小结:丰富的课余生活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让我们有机会与不同的人交流,学会合作,体会亲情的温暖、友情的宝贵,学习待人接物的文明礼仪;能激发我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体现我们作为社会小主人的责任与担当。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

1、自主选择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成长过程中需要发展的能力。

2、在自主选择中,我们需要听取父母的意见,也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一些锻炼和成长的机会。

3、丰富的课余生活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让我们有机会与不同的人交流,学会合作,体会亲情的温暖、友情的宝贵,学习待人接物的文明礼仪;能激发我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体现我们作为社会小主人的责任与担当。

四、当堂训练、巩固新知

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好奇心的态度,能既坚决抵制和远离烟酒与毒品。

[能力目标]学会果断的拒绝烟酒和毒品,懂得求助等方法。

[知识目标]提高对烟酒和毒品的防范意识,远离可能产生危害的地方。

【教学重难点】

[重点]提高对烟酒和毒品的防范意识。

[难点]拒绝危害的方法。

【教法学法】

[教法]调查、访问、合作交流

[学法]小组讨论交流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素材。

[学生准备]预习课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顾旧知——审判台!

1、前两次课我们探讨了烟酒的危害,毒品的危害,它们有什么危害呢?

(1)香烟危害知多少

学生交流香烟的N条罪状。

(2)酒精的危害

学生交流香烟的N条罪状。

(3)毒品的危害

学生交流香烟的N条罪状。

小结:既然烟酒和毒品的危害这么大,然而一旦沾染上却想要戒掉很难,很难。

2、揭示主题:这节课我们就探讨“拒绝危害有方法。

二、讲授新课

拒绝危害有方法

(一)案例分析

在前期的调查中发现,发现这样的一些现象。青少年吸烟、喝酒和吸毒的情境照片。

1、你们看到过这样的少年吗?

2、你们有没有抽过第一口烟?喝过第一口酒?

学生交流曾经尝试第一次喝酒或吸烟的情况。

3、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13—18岁的青少年中,吸烟者达1500万,尝试吸烟者不下4000万

4、对此,你有什么话想说?

5、师:近年来吸烟人群呈现低龄化。

6、案例:小王小学时是一个中学生,小学时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对写作尤其感兴趣,老师也经常把他的作文作为范文给同学们听,他还立志将来要当一名出色的作家呢!可就在读五年级下学期的时候,他洗了第一口烟……

7、师:大胆想象,小王当时可能是什么原因吸上第一口烟的?

8、生猜测。

9、案例:由于觉得好玩,他吸了烟、当时才12岁,不敢公开吸烟,只是偷着吸。有一回,他吸烟后产生了灵感,完成了一篇佳作,更使他和香烟交上了朋友,渐渐地,他上了瘾!由于没有钱买烟,他就偷偷拿爸爸的烟,甚至偷家里的钱……,终于哟一天被发现了,爸爸狠狠地批评和教训了他一顿后,他开始自暴自弃,毫无顾忌地公开吸,知道一个月需要吸3条烟。狂吸香烟不仅使他意志消沉,而且严重摧残了他健康的身体,16岁那年,医生发现他喉咙里长了一个恶性肿瘤。由于年龄小,瘤子大,如不及时手术,孩子很快就会被憋死,如果实施手术风险又极大,医生们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10、如果你是此刻的.小王,你会想些什么?

小结:香烟对身体和心灵会有巨大的摧残,我们要学会拒绝第一口烟。

然而我们生活中却有时却会面临这样的情况。

(二)情境演练

情境一:放学路上,同学递给李某一支烟,说:“抽一支吧,反正老师也看不见。”

情境二:朝阳到同学克克家玩,克克的爸爸妈妈都不在,茶几上放着克克爸爸的烟和打火机。克克说:“我们试一试吧”。

情境三:同学过生日,提议喝点酒庆祝,还说低度酒喝了也不会醉。

情境四:做火车时,对面的人递给你一瓶饮料。

1、面对这样一些情境时,想一想你的对策,四人小组交流,并任选其中一种情景演一演。

2、小组代表通过表演汇报。

3、小结:提高防范意识,果断或委婉地拒绝,让我们“远离第一支烟、第一口酒、第一次毒”。

(三)学会说“不”

1、思考P25《学会说“不”》操作手册

2、小组讨论,完善《学会说“不”》

(1)第一步:用坚定的声音说“不”→①对自己的决定要有信心②作出负责任的决定③……

(2)给出拒绝的理由→①因为它不健康②……

(3)保证自己言行一致→①……

3、汇报交流。

(四)学会拒绝

1、阅读P24活动园资料。

2、为什么“未成年人保护法”要求营业性歌舞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合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不得在学校周围设置?

3、请同学们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说一说身边还有哪些场所设置“未成年人禁入”的标志?

4、发放并签订书,远离营业性网吧、酒吧等场所。

三、小结

1、学生谈本课的收获。

2、“宣传栏”,禁烟禁酒禁毒我出招。

安全教育:上下楼梯时要注意安全,切勿打闹。

四、作业设计

你们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让大家一起拒绝烟酒毒呢?告诉给你周围人吧。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了话题讨论、事例分享等活动园,安排了阅读角。通过这些环节引导学生明白温馨有活力的社区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建设美好社区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知道社区中的每个成员都是社区建设的受益者,也是社区建设的参与者。社区成员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会让社区生活更有品质、更有温度。本课内容为“服务社区”。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对社区公共生活并不关注,需要引导学生了解社区成员的角色和责任,树立服务公共生活的意识。在社区生活中,社区成员不仅需要关注自身的利益与发展,还要关注他人、服务社区与建设,因此需要引导学生明白只有社区中的每个成员都能为社区秩序的共建贡献力量,才能建立良好的社区,使每位社区成员最终受益。

三、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明白温馨有活力的社区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建设美好社区需要我们积极参与。认识到社区中的每个成员都是社区建设的受益者和参与者,社区成员互相支持、帮助,会让社区生活更加美好。

行为与习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主动承担社区事务,帮助社区成员,做美好社区的建设者。

过程与方法:结合小组探究和情境讨论帮助学生认识到温馨有活力的社区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作为社区建设的受益者和参与者,社区成员互相支持、帮助,会让社区生活更加美好。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明白温馨有活力的社区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建设美好社区需要我们积极参与。认识到社区中的每个成员都是社区建设的受益者和参与者,社区成员互相支持、帮助,会让社区生活更加美好。

难点:在生活中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主动承担社区事务,帮助社区成员,做美好社区的建设者。

五、教学方式

课前探究、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先学后教、点拨引导。

六、教学资源

教学平台、幻灯片、资料。

七、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活动

1、找一找自己所在的社区有没有社区公约,如果有,请认真读一读。

2、了解自己社区建设的活动有哪些,尝试参与一次社区建设活动。

(二)课堂导入活动

师:同学们,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个领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社区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你有没有参加过社区组织的活动呢?(生交流)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六课《我参与我奉献》,探讨“服务社区”这个话题。(板书:6我参与我奉献)(板书:服务社区)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要达到两个目标(出示幻灯片):一是明白温馨有活力的社区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建设美好社区需要我们积极参与。二是认识到社区中的每个成员都是社区建设的受益者和参与者,社区成员要互相支持、帮助。

课堂教学活动

活动一:社区生活我维护

1、师:(出示幻灯片:活动一:社区生活我维护)同学们,建设美好社区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主动承担社区事务。你所生活的社区中存在哪些问题呢?(生交流)

2、师:为了维护社区的和谐美好,很多社区都制定了社区公约。现在,请你阅读课本第39页的《邻里公约》,思考:一位小区居民认为《邻里公约》是个“紧箍咒”,你认同他的看法吗?请在学习小组中讨论。(生在小组中交流、探讨,师引导全班交流)

3、师:是的,社区是人们的生活家园,需要每个成员共同维护。如果每个社区成员都能遵守共同制定的社区公约,这个社区一定会和谐美好。所以,建设美好社区需要每个社区成员承担应有的责任。(板书:主动承担社区事务)

4、师:农村社区也是社区的一种表现形式,农村居民是农村社区的建设者。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39页“相关链接”,了解农村社区。

5、请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所见到的农村社区情况。

6、师小结:(出示幻灯片)不管在哪里,社区都是人们的生活家园,需要每个成员共同维护。我们要积极参加社区活动,主动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讨论《邻里公约》,阅读“农村社区”的介绍,体会到社区是人们的生活家园,需要每个成员共同维护,认识到建设美好社区需要每个社区成员承担应当有的.责任,在生活中要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承担社区事务。

活动二:我为社区做贡献

师:社区中的每个成员既是社区建设的受益者,也是社区建设的参与者。同学们,你们曾经参与过社区建设的活动吗?请你在学习小组和组员们分享你的活动和感受吧。(生在小组中分享、交流)(出示幻灯片:活动二:我为社区做贡献)

师:如果你还没有参加过社区建设活动,请你思考,你可以为社区做些什么呢?(生回答)

3、师:同学们的想法都很有建设性,带给我们很多启发,课后,请你在社区中实践你的想法,做社区建设的参与者,相信你的社区生活会更加和谐美好。

4、师:请你看课本第40页活动园的图文,然后谈谈你的感受。(生回答)是的,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的活动中,不仅让我们的社区更加美好,也会使自己感到愉悦。作为社区的一份子,支持和帮助社区成员会让社区生活更有品质,更有温度,让美好流淌在社区。(板书:相互帮助·相互支持)

5、师:请大家读一读课本第40页的阅读角,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感受。(生阅读,谈感受。)

6、师:每个社区成员的积极参与,让社区越来越好。“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不仅是一句标语,更是社区成员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和参与感。

7、师小结:(出示幻灯片)社区中的每个成员既是社区建设的受益者,也是参与者,成员们在生活中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会让社区生活更有品质,希望同学们都积极参与到社区建设的活动中来。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分享生活中参与社区建设的活动和感受,认识到社区建设和每个成员息息相关,而社区成员的互帮互助可以让社区生活更加温暖。通过阅读社区建设的事例,体会社区成员互帮互助,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会让社区生活更有品质、更有温度的意义。

课堂总结活动(出示幻灯片)

1、温馨有活力的社区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建设美好社区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主动承担社区事务。

2、社区中的每个成员都是社区建设的受益者和参与者,社区成员互相支持、帮助,会让社区生活更加美好。

3、作业:(出示幻灯片)

课后,请同学们参与一项社区建设的活动,然后和家人、同学分享你的感受。

※板书设计

我参与·我奉献

主动承担社区事务

服务社区

相互帮助·相互支持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决定班级事务的基本原则。

2.懂得共同决定具有约束力需要共同遵守。

能力目标

学会坚持原则解决班级事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形成合作探究解决生活困难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

(1)回顾班级事务决策过程,谈谈你有何收获?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二单元的第5课《协商决定班级事务》。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

①知道决定班级事务的基本原则。

②懂得共同决定具有约束力需要共同遵守。

③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一)决定班级事务有原则

1、小组讨论:班级事务决策过程,哪里体现了公平公正?

学生发言。讨论中可能出现哪些不公平现象,你会怎么办?

2、课件出示38页活动园

学生完成

3、回顾“名言俗语大搜索”过程,说说你是如何协商合作完成任务的.?

学生发言

小结:讨论和决定班级事务,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协商合作的原则。

(二)共同的决定要落实

1.课件出示图片

小组讨论:你怎样评价这些同学的想法?

2.42页活动园

讨论:在落实班级决定过程中,如果有同学遇到困难,或提出不同意见,我们该怎么办?当班级决定出现问题时,我们是继续执行原决定,还是改变原决定?

小结:班级成员集体形成的最终决定在班级中具有约束力。每个成员都要遵守共同的决定,并落实在行动中。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

1.决定班级事务有原则

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协商合作

2.共同的决定要落实

共同决定每个人都有遵守,执行过程要平等。(平等观念)

不同意见与共同决定之间以共同决定的执行为先决要求。(集体观念)

出现问题需要调整,多种途径协商解决。(协商观念)

四、当堂训练、巩固新知

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