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教案

欢迎阅读幼儿园小班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让小班的幼儿成为色彩世界的探索者,学会发现哪里有颜色?从而使幼儿认识色彩不仅存在于颜料中,更存在于大自然和我们身边的事物中。

活动目标:

1认识颜色(主要是红、黄、蓝、绿);

2引导幼儿探索周围事物的颜色;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 实物投影仪、录音机、录音带,自制的红、黄、蓝、绿色的小精灵各一只。

2、 红、黄、蓝、绿色的地垫各20块。

3、 幼儿用书(科学“美丽的颜色”)。

活动过程:

一 、展示各种颜色的小精灵,请幼儿说出各种颜色的名称。

二、进行“颜色捉迷藏”的游戏。

1、 出示红精灵,然后请幼儿蒙住眼睛,老师把红精灵放在教室内某一有红色物品的地方,或者某位穿红色衣服的幼儿

2、 放好以后请幼儿睁开眼,由老师提供线索,在请自愿的'幼儿去找小精灵。

3、 其他颜色的小精灵也同样进行游戏。

4、 可请幼儿来藏颜色小精灵。

三、 用投影仪展示科学“美丽的颜色”,请幼儿看看颜色小精灵还在哪些地方?

四、 游戏“颜色找家”

将各种颜色的地垫随意铺在地上,请幼儿听音乐做动作,边听音乐边在垫子外面随意走或跑。当音乐停止时,老师说:“到黄色的家”,小朋友要立刻找。音乐开始又重新进行游戏。

五、 延伸活动“颜色寻宝”

幼儿分组到户外比赛采集各种颜色的东西,看哪一组采集到的颜色最多为胜。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一、设计意图:

有一本美丽的图画书叫《我爱你》,书里说:“爱要说出来……今天的作业是:练习说100遍‘我爱你’。……”于是,故事里的小獾说了好多好多的“我爱你”……

小獾的爱包罗万象,它暗示我们:爱自然,爱生活、爱世界,爱一切。书中的小獾以幼儿特有的不厌其烦的反复叨念,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能激发孩子对身边人与物的关爱之情。

我们常常习惯于接受一切,认为一切的所得都理所当然,于是我们的心灵一天天变得麻木与冷漠,冰冷的心更妄谈温暖他人。

一句“我爱你”它能柔软我们的心,柔化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一句“我爱你”温暖了世界,也温暖了我们自己。

3-4岁孩子有着明显的自我中心特点,更倾向于关注自身的需要,从此时对他们进行爱的启蒙十分必要,而这个年龄天真烂漫的孩子也更能用天籁般的童声发自内心地模仿小獾去说“我爱你”,我想借助这样一个既能够让孩子,也能够让成人会心一笑、心头一暧的好故事,体验一种欣赏一切,包容一切的快乐!让爱点亮生命,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认真地对自己的家人、朋友,对所有给我们带来快乐和帮助的事物深情地说一句:我爱你!

二、活动目标:

1、愿意大声说“我爱你”,体验说出爱的快乐 。

2、知道表达爱可以给自己和别人带来快乐。

3、能用“我爱你”表达对所有给我们带来快乐和帮助的人、物的感激。

三、活动准备:

(1) 物质准备:《我爱你》绘本课件,小印章人手一个,爱心卡人手一张。关于爱的背景音乐。

(2) 经验准备:有简单的记录经验。

五、活动过程:

1、以图画书《我爱你》怡情。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个可爱的小朋友,他的名字叫小獾,我们来听听小獾的故事吧。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我爱你》。(讲述至爸爸妈妈处)

提问:小獾都对什么说了“我爱你”呢?

小结:他们都是小獾喜爱的,所以小獾就把心里的爱都大声地说出来了。这样小獾很开心,长颈鹿老师、爸爸妈妈听到了也很开心。

2、借助图画书,扮演角色模仿学说“我爱你”。

师:我们来看看小獾还喜欢一些什么呢,他还会对什么说“我爱你”,现在请小朋友们来扮演小獾把爱大声地说出来,可以吗?

(图画书内容:吃饭的时候、洗澡的时候、上床睡觉的时候)

小结:故事里的小獾对他喜欢的很多人和东西都说了“我爱你”,原来有那么多给他带来了快乐和帮助呀。

3、迁移体验活动“我爱你”

(1)提问:你们是不是也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呢?你想对什么说“我爱你”?请幼儿大声说出来。

你们有没有喜欢的人?你想对谁说“我爱你”?请幼儿大声说出来。

(2)示范用爱心卡记录自己说的“我爱你”

师:现在我也像长颈鹿老师那样,请你们去对你们喜欢的人和东西大声说“我爱你”,当你对这些东西或者是人说“我爱你”的时候,也可以像小獾一样,抱一抱,摸一摸,亲一亲,然后每说一个“我爱你”,在这张爱心卡上盖一个章,就像我这样(示范操作)。

(3)观察幼儿游戏体验情况,个别引导。

4、总结评析幼儿体验活动,引导幼儿了解有很多的人和物都给我们带来帮助和快乐,应该怀着感恩的心去爱身边的一切。

师:你们看现在的爱心卡,漂亮吗?这上面有好多好多的印章,你们心里有好多好多的爱呀,所以这一颗颗心都这么漂亮!把心里的爱说出来的感觉是怎样的?开心吗?说出爱的时候,我们自己会很开心,很快乐!

提问:你们刚才都对什么说了“我爱你”呀?为什么对他说“我爱你”呢?

5、结束:学手语-我爱你

老师还有一种特别的方式说“我爱你”,你们看我——做手语“我爱你”。在我们生活中,还有一些人他们心里也有爱,但是他们听不见,也不会说话,他们就是用这样的动作说“我爱你”的,我们一起来学一下吧。

跟随音乐做手语大声对周围的人、事物说“我爱你”。

五、延伸活动:

1、带幼儿到户外去对更多的东西说“我爱你”。

2、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更多地了解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物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和帮助,学习除了说“我爱你”外,更应用保护、安慰、关心等行动去回馈“爱”。

3、提议幼儿每天说100个“我爱你”。

(新年教案)我们长大了

设计思路:新年快要到了,孩子们沉浸在迎新年的欢乐气氛中,我们小班的孩子也是如此,他们放了焰火,认识品尝了过年时缺少不了的糖果,不免对过了年要长大一岁有了他们自己的疑问和想法,搞不清什么叫“长大”?人为什么要长大,为此非常有必要和孩子们来共同探讨有关“人长大”的事情。 幼儿在关注周围生活环境的同时,也非常渴望探究自己的生长过程。。对幼儿来说,自己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是怎么慢慢长大的是他们心中最想了解的一个迷。教师通过“认照片”、“看录象”、“试小时候的.服装”等感性操作活动,来帮助幼儿从多方面的比较中了解和感受自己在身体、能力上的成长,体验长大的快乐。 又希望通过新年的主题,让幼儿体验到“过年了,大家长大一岁了“,从情感上感到自豪与自信,进而唤起他们懂得既然长大一岁了就要更加懂事、更加能干的道理。 内容:语常活动:我长大 要求:

1 幼儿通过认照片、看录象、试衣服等活动,感受到自己的长大。

2 愿意较大声、大胆地在集体面前发表自己的想法。

3 初步运用比较的方法,了解自己的长大,增强观察能力。 准备:

1 幼儿小时侯的照片、录象。

2 各类婴儿衣物等。 活动重点:幼儿通过操作比较感受到自己的长大。 活动难点:激发幼儿为自己的长大感到自信和自豪的情感。 活动设计:

(一)情境感知:

1 教师创设情景:在桌上分散放一些孩子小侯的照片。 请你找找哪张是你自己的?去认认还有照片上的朋友会是班中的谁呢?

2出示个别幼儿的照片让大家认一认:这是谁呢?,怎么和现在长的不一样呢?

3小结:我们长大了,所以和现在不一样。

(二)操作比较:

1过渡:小朋友都带来了小时侯穿的衣服,去试一试现在还穿得下吗? (幼儿试穿小时侯的衣物,感觉身体上的长大。)

3 幼儿根据自己的操作讲述自己的发现。(个别幼儿试穿、讲述。)

4 小结:我们的头、身体、手、脚等各个地方都长大了,说明我们真的长大了。

(三)观察发现:

1 幼儿看录象一:小时侯的宝宝。 提问:宝宝在干什么?为什么要妈妈帮忙?

2 幼儿看录象二:上幼儿园的宝宝。 比较:这两个宝宝有什么不一样呢?

3 小结:第一个宝宝什么事情都要妈妈做。第二个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 引导讨论:(1) 你们和两个宝宝相比有什么两样?你学会了什么新的本领。 (2) 你们跟爸爸、妈妈、老师比呢?

5 小结:小时侯都要爸爸妈妈帮忙,孩子长大会自己做各种事情,希望你们长大后学会更多的本领,比老师的本领更大。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简易打击乐器

学习目标:

培养对演奏乐器的兴趣,发展节奏感和音乐感受力。

制作材料:

生活中的废旧材料。

操作要求:

用于教学上教幼儿打击节奏。

投放在音乐区供幼儿探索。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池塘里的小青蛙(优质课)

活动背景

正逢春天万物复苏的时节,气候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人们自身的感受,都使幼儿真切地感受到春天的特征。通过对我班幼儿经验的梳理,我发现他们所关注的春天的事物更多指向春天的植物(如草、花、柳树等)、春天的动物(如燕子、蝴蝶、小蝌蚪等)、春天人们的活动(如郊游、放风筝等)。而幼儿又对动物角饲养的小蝌蚪非常感兴趣,并通过一系列活动对青蛙的成长过程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我预设了这一主题背景下的音乐活动“池塘里的小青蛙”,力求打破传统音乐教育注重成品灌输的做法,追求幼儿认知经验与艺术表现的整合。

本次音乐活动的目标是在多种教育形式交互作用中感受乐曲旋律的基础上,调动幼儿已有的关于青蛙的认知经验,体验乐曲所表达的快乐氛围。

活动目标

1.乐意模仿池塘里的小动物,能围绕小青蛙的叫声想象小青蛙的开心事。

2.感受并熟悉歌曲《小青蛙》。

活动准备

歌曲:《快乐的小青蛙》、荷叶、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玩玩跳跳,熟悉旋律

1.在小青蛙的音乐旋律中,教师带领幼儿来到“池塘边”。(此环节旨在让幼儿通过玩玩跳跳欣赏和熟悉旋律,感受小青蛙的快乐。)

2.幼儿跟随乐曲自由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动作。(这一环节让幼儿跟着乐曲的旋律模仿池塘里各种小动物的动作,通过肢体动作表现对乐曲的感受。教师在观察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个别幼儿进行肢体动作示范,并用舞蹈语汇鼓励幼儿夸张大胆地表现。指导的重点是观察并发现个别幼儿“形似”的动作,并引发集体模仿。)

3.伴随乐曲,教师模仿天鹅的动作,引导幼儿欣赏感知。

二、欣赏感受,想象表达

1.播放小青蛙的叫声,教师以天鹅的口吻做东张西望状并提问“咦,是哪个好朋友未了7”

2.幼儿完整欣赏一遍歌曲《快乐的小青蛙》,初步感受歌曲。

(1)教师引发幼儿想象:“你们听到了什么?”“咕呱呱呱是什么意思?”还可以进一步启发幼儿“小青蛙们好像在做什么?说什么话呢?”(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并迁移已有的认知经验。)

(2)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结合歌曲中青蛙叫声的节奏,引导幼儿跟着乐曲有节奏地说说、做做青蛙的开心事。(这一环节的难点是帮助幼儿跟着歌曲的节奏说唱,如“咕呱呱呱,咕呱呱呱,虫儿捉得多又多。咕呱呱呱,咕呱呱呱,春天天气真正好”,并配以相应的动作。)

三、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欢怏

旋律

播放课件《快乐的小青蛙》,请幼儿讲讲小青蛙在干什么,或说什么。(此环节结合多媒体课件让幼儿完整欣赏歌曲,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欢快旋律,欣赏并讲述歌词内容。教师可结合幼儿讲述的内容,即兴地将歌词内容唱出来并进行表演,一方面进行小结,另一方面也给幼儿创造第二次欣赏的机会。并鼓励幼儿和小青蛙伴随录像和歌曲音乐一起自由地唱唱跳跳。)

四、延伸活动

玩音乐游戏“好朋友”,学习按照节奏做动作。(在唱唱跳跳的过程中引发幼儿进一步学唱歌曲的兴趣。)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鞋,感受它们的美和多样性。

2.大胆地说出自己喜欢的鞋子,知道穿鞋要合脚。

3.尝试对鞋子进行简单的分类。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大小、颜色、形状、用途不同的鞋子。

2.装有各种鞋子的“神秘箱子”。

3.《幸福拍手歌》音乐;鞋子的分类标志卡、鞋架等。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出示礼物——“神秘箱子”,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2.鼓励幼儿说说生活中常见的各种鞋的名称和用途。

(对于各种鞋子,幼儿有一定的经验,教师逐一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说说高跟鞋、大头皮鞋、旅游鞋、拖鞋、溜冰鞋等的用途,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认识,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

二、鞋子展览会

1.引导幼儿用配对的'方法将鞋子布置成展览会。

(幼儿在听明白了教师的要求之后,开始用配对的方法寻找箱子里和地板上散乱的鞋子,把它们整齐地摆在教师指定的地方,幼儿的积极性很高,不一会就把鞋子摆好了。在活动中幼儿能互相帮助,有一定的纠错能力。)

2.幼儿参观“鞋子展览会”,通过看看、摸摸、比比、说说,感受鞋子的美和多样性。

(幼儿自由找伙伴交流,教师随机观察、引导,帮助幼儿注意各种鞋子的不同质地。由于是自己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幼儿的交流很热烈,有的幼儿还说出了自己什么时候穿过什么鞋子的经验。)

三、探索交流

1.鼓励幼儿自主寻找喜欢的鞋子,并穿一穿、试一试。

(教师一说,幼儿都很兴奋,开始选择自己喜欢的鞋子试穿起来,有的穿着大高跟鞋歪歪扭扭地走,有的找到小小的鞋子一直穿不进去,有的穿着溜冰鞋不敢移步.有的穿爸爸的大头皮鞋跑不动……)

2.教师随机与幼儿交流,请幼儿谈谈穿上不同鞋子的感受,并组织集体交流。

(每位幼儿都挑出了自己喜欢的一双鞋子,幼儿更愿意把自己的想法与教师说.与同伴交流较欠缺,教师就组织幼儿集体交流穿鞋感受,引导个别幼儿穿上鞋子在集体面前跳一跳,让大家一起来观察,帮助幼儿归纳整理已有的知识经验。)

3.引导幼儿小结:穿鞋要合脚。小朋友穿上合脚的鞋,走一走、跑一跑、跳一跳才会舒服。

四、鞋子找家

请幼儿按教师提供的鞋子图标,对鞋子进行分类。

(教师边出示标志.边引导幼儿如何更好地进行归类。幼儿在归类的过程中出现了把高跟鞋放在一个家.把大头皮鞋放在旅游鞋的家的情况.可能是教师出示的皮鞋实物标记只有高跟皮鞋.让幼儿产生误解.下一次活动可以引导幼儿自己来设计不同款式鞋子的标记。)

活动评析

本活动抓住幼儿生活中隐藏的教育契机,针对小班幼儿直觉行动性思维特点。以情景为引.以游戏为链,将健康、社会与数学有机整合。在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创设温馨、开放、宽松的氛围.通过摆鞋——赏鞋——认鞋等环节,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的鞋子。感受鞋子的多样性;通过穿鞋体验.引导幼儿交流,表达穿鞋的乐趣:通过分鞋操作,引导幼儿配对、分类,初步了解鞋子的不同用途。寓教育于游戏中,较好地完成了目标,使幼儿在生活化、游戏化的活动中有效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极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性,从中获得了鞋子的相关经验。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