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节的心得体会

欢迎阅读护士节的心得体会(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护士节的心得体会 篇1

为进一步弘扬“南丁格尔”精神,鼓励和号召广大护理人员继续发扬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南丁格尔精神,并充分展现天xx护理工作者的精神风貌和职业风范,x月x日我县全体医务工作人员在会议中心一楼举行了庆祝“5.12”国际护士节暨表彰晚会。

县领导为xx年评比出的优秀护士和护理技能操作比赛中的x名获奖人员进行了颁奖。他动情的带大家重温了南丁格尔的英雄事迹。他指出,我县卫生系统正处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广大护理工作者要积极投身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浪潮中去,争当推进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排头兵;要强化整体素质,在创新服务流程、更新服务观念、提升服务内涵、优化服务形象等方面多下功夫,真正让群众享受到质优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要牢固树立“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的`真诚信念和道德责任感,不断学习业务知识,提升护理技能,充分体现护理工作者的“价值观”,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更好的为人民健康服务。

在活动现场,一台台由护理工作者们精心准备并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节目上演,参会的各位领导们也融入到了晚会当中,给广大医护人员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据了解,我县卫生局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宣传我国护理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宣传在加强护士队伍建设和提高护理质量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宣传护理工作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中的重要作用;宣传优秀护理工作者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风范。

通过“5.12”国际护士节的各种活动,在社会和医疗卫生系统中营造了重视护士队伍建设和加强护理工作的良好氛围,激励了广大护理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推进护理工作,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更好的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护士节的心得体会 篇2

护士节是个特殊的节日,因为护士节是个不能休息的节日。护士节又是个极为普通的日子,因为过节的护士就像平常上班一样坚守自己的岗位。然而抛开特殊和普通之处,我们却能够发现一个不一般的护士群体,每天都可能面临巨大的工作强度和不规律的工作时间,但是他们无怨无悔,始终坚守在“战场”上。护士节到了,让我们为这个群体送上敬业赞歌。

护士节是个容易被忽视的节日。一方面护士节是为数不多的行业性节日,普通人不一定记住这个节日。另一方面在“重医轻护”的现实下,社会倡导“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普通人认为护士就该坚守岗位,哪怕是法定节假日,更不要说行业性节日。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容易被忽视的`节日,恰恰传递出敬业的真谛。节日往往意味着休息、意味着可以放松身心,然而护士节却不是,因为病人们须臾离不开护士,因为即使是节日,也可能发生意外情况,需要护士们坚守岗位。正因为如此,护士节反而成为敬业的节日,坚守的是敬业奉献,坚守的是一份责任担当。

任何节日,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尤其是当这个节日承担着救死扶伤的重任,无时不刻传递着敬业精神,委实需要每个人记住这个节日。护士节到了,让我们为敬业者点赞,让我们为护士们送上一声问候、一个体谅、一个赞美,而在这些问候、体谅、赞美之外,最需要的应当是尊重。尊重护士们的护理工作,尊重护士们的付出。护理工作不只是扎针、输液、拿药,而是救死扶伤。护理工作体现为默默奉献,而非高喊功劳。

为护士节送上敬业赞歌,需要每个人的行动。我们倡导敬业,因为敬业为个人安身立命奠定基础,为社会发展进步注入活力。我们践行敬业,就是要以敬业者为榜样,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追求崇高的职业理想,激发积极进取的奋斗热情。面对病人时间最长的是护士,面对矛盾最多的也是护士。这样辛苦的一个职业群体,最值得每个人去尊重、去点赞。点赞护士群体,也就是点赞敬业精神,让敬业成为实现梦想的源泉。

护士节到了,但是敬业者没有休息。护士节只有短短的一天,但是敬业精神却可以长久流传。让我们为护士节送上敬业赞歌,点赞护士群体,点赞他们的敬业奉献、救死扶伤,让这个节日变得更有意义。

护士节的心得体会 篇3

时间长河涓涓淌过,我们与医院相依相伴、同甘共苦,我们参与和见证医院的不断发展、日新月异:从卫生科到校医院;从40多张床位发展到200多张床位;员工从几十人发展到200多人;各科室从无到有,从有到向专业化发展,护理技术从简单的打针输液发展到各种护理技术广泛应用,各种操作随处可见。医院面貌焕然一新,与时俱进;员工激情高涨,开拓创新。医院在制度建设、管理水平、专业水平,服务水平等方面均越来越健全,越来越深入、越来越细化。

走过风雨历程,我们艰难跋涉,勇敢坚持,回首那些用青春、汗水和责任走过的岁月,点点滴滴:有辛酸、有苦累、有收获、有快乐……我们所做的就是立足于我们的岗位,不断的更新观念,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服务水平。

1、制度上:

1)制度从无到有:为了让每一个操作与规程均有法可依,有据可查,我们将制度、规范编写成册,流程上墙。

2)从意识和行动上规范:通过不断的强化,督促,检查,将制度落实并执行到位,约束每一个员工自觉遵守。

3)将制度升华为习惯:规范的行为久而久之演变成一种职业习惯。

2、专业水平上:长抓不懈,不断深化提高。

1)院内的三基培训:基本技能的操作演示、视频学习、聘请院外专家的讲座、院内理论的考试考核等,专业发展从简单的打针输液到:各种管道护理、picc、气管切开、造口护理等等。

2)外派进修学习:近年来我们分别对急诊、呼吸,心内,儿外、手术室、口腔、消毒供应等派出专业人员进修学习,以带动我们的技术提升。

3)专科培训:计划从今年开始向专科护士迈进,通过专科培训也取得相应的专业资质证书。

3、人员管理上:护理人才引进有困难的情况下,我们作为医院的管理者,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在现有人员队伍里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所以制定新的人员管理制度--“定岗分级管理”,定岗分级管理制度是我们校医院在人才管理上的一个创新与发展,而且应该说是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对队伍的稳定,防止人才的流失都非常有益。

4、服务水平上:满足师生的需求。

1)上门服务:为行动不便的离退休职工上门打针、换药等。

2)院内一些科室从无到有,从有到专业化发展:建立氧疗室、雾化室、消毒供应室,理疗室;还有我们的口腔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培养专业护士协助医生操作。

3)体检服务:推出了体检的特色套餐服务,比如:高血压套餐、糖尿病套餐,针对血压偏高,血糖偏高,血脂偏高的职工,作一些体检项目的调整,增设一些关于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的筛查指标,这项工作的开展得到了教职工的一致好评。

总的来说,校医院的护理工作普通而平凡,但对于维护师生的身体健康意义重大,并时刻在努力。相信我们每一个进步,都是校医院的进步,每一个进步都会为全校的师生带来更安全,更便捷,更优质的服务!

(篇五)如果时间倒流,你还会选择当护士吗?我们经常都在说如果当初怎样,如果那样就好了等等。每在一个失败的事件后,我们都会反思自己当初的决定。但是世上没有后悔药,有些事情一旦错过,回头很难。

当初选择护士行业,纯粹只是想毕业后好找工作,早一点减轻家里的负担。工作后却发现除了上不完的夜班、补不完的觉,考不完的试,对未来越来越迷茫。

不知不觉工作也两年了,也慢慢的习惯了这种工作模式,蓦然回首发现当初那个懵懂的实习护士也变成了护师,某些时候还可以指导新同事,这何尝不是一种认可、一种欣慰。虽然医院的工作辛苦,这何尝不是一种鞭策,激励着我们成长。

心理学专家曾说:人与人的智力和能力原本区别不大,主要区别是有的人把时间和精力用在了躲避害怕,而有的人用在了该做什么上。前者使人心烦,后者使人心安。就像护理这个行业,作为临床一线的.护士,在各类高大上的人物面前,我们常常会觉得自惭形秽,低人一等,可是当我们把目光投入我们所担心害怕的事情上时,我们所得到的也是担忧、恐惧、抱怨,当我们转念向阳成长,我们看到的是一片蓝天、是无限广阔的前景和未来。试想一下没有我们,医生的治疗方案就成了纸上谈兵;没有我们,病人的手术时间就有可能延长、危险性更大......没有我们,还会有更多的事情发生,我不敢想象,也不能想象。门诊、病房、急诊室、手术室,每一个地方都有我们微笑的面容;从早晨到中午,从中午到夜晚,从深夜到迎接黎明的第一缕曙光,每一时每一刻,都有护士忙碌的身影、辛勤的脚步、闪亮的眼睛......

只要我们踏踏实实的走好脚下的每一步,相信有一天,我们也同样可以成长为参天大树,福荫同行,骄傲的对世人说“Iamanurse!Idon’tregret!”

护士节的心得体会 篇4

不忘初心你是否还记得,年幼生病打针时,泪眼朦胧中白衣天使的身影?

你是否还记得,在大学阶梯教室里,老师们时时提起的提灯女神带来的温暖灯光?

你是否记得,初入工作岗位时,那份满怀救死扶伤、悉心护理病患,激动而庄严的心情?

现在的我们,不分春夏秋冬,不分白天黑夜,每天身着护士服,头戴燕尾帽,在病房中进进出出,重复着打针、发药、测生命体征的护理工作。在这样不断重复,平凡而繁琐的工作中,你的内心是否微微泛起了悔意的波澜?

每次,因为你针打不进血管,病人对你技能的质疑,并对你的歉意不屑时;因为各种因素让病人等待稍久,病人表现出不满情绪时;因为你工作的疏忽,领导提出批评时;当家人朋友说你的工作辛苦而地位低微时......你的内心是否已然掀起了悔恨的大浪

但是,你也一定还记得。病人和家属寻求救治信任的.目光;说你打针一点也不疼时的赞扬;病人因你耐心解释疑虑而安心的神情;与同事们争分夺秒抢救回生命时的感动;病人好转治愈出院时报以感激的笑容;也还记得,领导、同事对你工作生活的真切关心和悉心指导;家人朋友们时时刻刻的叮咛关心......

所以,我们的内心仍坚持着那份初心,热爱着护理工作。希望用自己的耐心、爱心、责任心给病人带来一缕春风,一道阳光。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