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特殊的葬礼》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特殊的葬礼》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借助课文语言材料,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愫
能力目标:想象枯竭的瀑布的样子、游人的感受,叙述这个场面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出课题 13《特殊的葬礼》
2.特殊是什么意思?(不一般的,不同于平常的情况)
过渡: 那么文中的这场葬礼究竟不同寻常在哪儿呢?
二、新授
1.学生自读课文找找看
2.交流、多媒体显示
为一条瀑布举行的葬礼对象的特殊 板书:瀑布
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主持葬礼主持人的特殊
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十名生态学、环境学的专家教授以及大批热爱大自然的人出席的人特殊
号召人们立即行动起来,保护自然生态目的特殊
3.齐读1、7、8小节,体会体会这一场葬礼的特殊之处
(一)学习2-6小节
1.可从课文的哪一节知道瀑布的特点?(第3节)
2.自读第三节,找找你印象最深的句子(课件出示该小节)
3.你找到了哪句?(指名朗读)并说说理由
交流:A 原来,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汹涌的河水从悬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
(1)学生回答,师相机板书:雄伟壮观
(2)那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了它的确良雄伟壮观?(生回答,师相机点击屏幕)
(3)哦,谁来读一读,读出瀑布的气势来?(指名读)
师述:同学们这是一个怎样的场面啊!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此刻我们来到了塞特凯达斯瀑布脚下。(啊,汹涌的河水从悬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
(4)同学们你们看到了吗?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再次体会塞特凯达斯瀑布的雄伟壮观。
过渡:还有没有你印象深刻的句子了?
B 尤其是每年汛期,塞特凯达斯瀑布气势更是雄伟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游客。
(1)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2)解释汛期
(3)齐读第二句
C 引读:人们在这( )的`巨大水帘面前,( )。
(1)你读懂了什么?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
(2)小结:游客的多、游客的不舍,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瀑布的雄伟
4.女生读,读出瀑布的气势来
5.欣赏瀑布图片音乐(多媒体显示)感受瀑布的雄伟壮观
过渡:可是几年过去了,寒特凯达斯瀑布怎样了?
6.指名读第五节
7.学生自读3、5两个自然段,比较一下,然后完成这个练习题
出示:塞特凯达斯瀑布原来是( )现在却( )。
板书:奄奄一息
过渡:是什么原因造成它奄奄一息的呢?
8.齐读35小节,注意朗读的语气(瀑布的今昔之比)
9.想象一下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样子,游人的感受,叙述这个场面(先同桌讨论,再指名说)
10.面对即将枯竭的瀑布,人们怎么做的?
引读:消息传开,许多人感到( )同时也唤起了(
)。他们痛苦地( ),纷纷加入到(
)。
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唤起了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增强了)
(二)学习7、8小节
过渡:正是如此,所以引发了这样感人的一幕,哪一幕?
1.自读7、8小节
2.交流
3.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如果你也参加了这场葬礼,你会怎么做?
5.深情齐读7、8小节
6.课外延伸:关于现在塞特凯达斯瀑布的资料(课件展示)
(三)齐读全文,再次感受一下这一场特殊的葬礼
(四)情感升华: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特殊的葬礼》教案 篇2
《特殊的葬礼》教案
《特殊的葬礼》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3、4、5自然段。
2、通过了解塞特凯达斯瀑布由旺盛到枯竭的过程,认识到环境保护与生态、自然景物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的情感。
3、联系生活实际,能从自己做起,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二、重点、难点:
重点:精读第3和第5自然段,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难点:能通过想象描述枯竭的瀑布的样子和游人的感受,并写一段话。
三、教具:投影片、VCD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精读课文第3——5自然段。
1、默读第3——5自然段,想想塞特凯达斯瀑布原来是一条怎样的瀑布?
2、讨论,出示第3自然段进行品读。
(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讨论,板书:雄伟壮观
(3)能抓住关键词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其气势的'雄伟。(个别读)
(4)欣赏瀑布一泻千里的景象。
(5)想象:如果你是游客,看到如此气势壮观的瀑布,你会怎么样呢?
(6)齐读这一自然段。
3、出示第5自然段进行品读。
(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讨论,板书:奄奄一息
(3)抓住关键词语边读边悟。(指名读、齐读)
过渡:昔日的瀑布就象一个身强力壮的年青小伙子,而如今的他却成了一位生命垂危的老人,这是什么原因所造成的呢?
4、讨论第4自然段,明确原因。
5、小结、板书:人类破坏
6、分角色朗读3——5自然段。
三、练习说话、写话。
想象一下,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是什么样子?游人看到这样的情景会有哪些感触?会说些什么?说一段话详细描述这个场面,并尽可能用上课文中的词语。
1、思考、讨论。
2、练习写话。
3、交流。
四、联系生活,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作为一名小学生,你能做些什么事来保护环境?
板书:
雄伟壮观
瀑布 人破
为坏
奄奄一息
《特殊的葬礼》教案 篇4
教材简析:
《特殊的葬礼》是新入选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第一篇讲读课文,与《沙漠中的绿洲》《云雀的心愿》构成本组课文的“环保篇”。《特殊的葬礼》是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记叙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好教材。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以及这一举世闻名的大瀑布是怎样葬送的原因,说明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已是人类生存所面临的大事,告诉人们要珍惜、保护环境,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课文先写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为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主持葬礼,接着写了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大瀑布被葬送的原因以及人们为它举行葬礼的情形;最后又回到课文开头的场景,写菲格雷特总统在葬礼中号召人们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2、能运用已有学习经验自学生字词,感受本课词语的结构美。
3、抓住重点的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觉瀑布原来的雄伟气势和而今的枯竭情景,从而产生对环境加强保护的强烈愿望。
4、在学文过程中初步感受作者生动的表达方法,积累自己喜爱的美词佳句并尝试运用。
学习重点、难点:
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去感受瀑布原来的雄伟和而今的枯竭情景,从而唤起学生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策略和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本文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教学中注重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融合,抓关键词句,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和课文的文化内涵,同时,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让学生在读中学、读中悟,使之成为学生学习、探究的重要手段。
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他们对同一文本的.反映也是千差万别的。莎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因此,我在课前就安排学生搜集岛内岛外、国内国外有关环保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并组织一次“讲环保故事”会,让课内课外知识交融,让学生开发和利用各自的网络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课文过程中能更快更深入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教学流程设计:
这篇课文,我将用两个课时进行教学。整个教学过程主要经历三次领悟阶段和三次领会阶段。
一、第一次领会——再现景观 质疑问难
1、交流自主识字情况,巩固书写。
2、置疑生字词,通过交流或查阅字典,初步感知词义。
3、观察描述,引入情境。
你们见到过这样的瀑布吗?(放多媒体课文,请同学们观赏尼亚加拉瀑布、维多利亚瀑布、伊瓜苏瀑布、安赫尔瀑布、黄果树瀑布,感受瀑布雄伟壮观的景象。)
4、谈话引入,设疑问难。
同学们,刚才看到的瀑布这么美、这么雄奇、壮观,可是在1986年9月巴西总统菲格雷特却亲自主持了一个为大瀑布举行的葬礼。这是为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28课(板书课题)。
设疑:读了课题,你最想提出什么问题呢?
【设计意图: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了疑,就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为此,老师由课题引发开来,自然是言内之意,做一领悟即可,贵在激趣,引趣。】
二、第二次领会——感知课文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把自己提出的问题写在“自疑卡”上。
2、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伙伴,共同读书,共同讨论。
3、师生交流,感知课文。
【设计意图: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自读——自学——自悟——自得”的教学方法,通过自读来质疑,通过自学来梳疑,通过自悟来解疑,通过师生共同的活动,深入地理解学生达到自得。】
三、第三次领会——感悟课文
(一)第一次领悟:入情
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这场特殊的葬礼发生在——(引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学生读完这段话后自由交流,了解到这场特殊葬礼的地方。(教师相机板书;瀑布)
3、是呀!这样的葬礼超乎常理,这样的葬礼极为特殊,让我们这些不知其原由的人不禁问道:①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②这是条什么瀑布?③人们为什么要这做呢?
4、通过多媒体课件,屏幕上再现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当年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的恢宏壮观气势以及它逐渐枯竭、日趋消亡的景象。教师配以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学生带入情境,使学生感悟到这个大瀑布一直是巴西人的骄傲,为这个大瀑布逐渐消失而深感惋惜和遗憾。
【设计意图: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进行探究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提问组织教学程序,体现了顺学而导的理念。】
(二)第二次领悟:激情
1、让字生默读后面相关的段落,看看能否自主解决提出问题。
(学生读,教师在巡视中引导学生批注自己的感受,勾画重点。)
2、欣赏优美句段,集体交流,在交流中对话、碰撞,引导学生深悟情,感受瀑布的巨大变化。
(1)原来的塞特凯达斯瀑布是什么样?(自由诵读第三自然段)
(2)用书上的词语或自己积累的词语说说原来的瀑布给人的感受。(教师相机板书总结:流量最大 气势雄伟 流连忘返)
(这里的板书可根据学生交注的情况改动)
(3)出示词语卡片:流量最大、汹涌、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雄伟壮观、从天而降、气势磅礴、壮丽宏伟……)作者用了这么多的词语,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瀑布的雄伟壮观。让我们想象这些词语所描绘的场面,再次有感情的诵读这部分内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丰富而优美的词语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引发学生的感受和想象,进而走进文体。】
播放课件:观赏瀑布雄伟壮观的气势。
“记者”现场采访:观赏了这样的瀑布,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4)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播放课件)
(5)配上瀑布的画面诵读,再次感受原来的瀑布气势是多么的雄伟。
(6)但这雄伟的景观,竟然“不辞而别”。联系生活经验说说“不辞而别”的理解。
(7)引读第五自然段。
①读完这段,让学生运用书上的词句和自己积累的词句,说一说对这时的瀑布又有什么感受?
②播放课件:让学生感受瀑布的巨大变化。
(8)学生自主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情况相机板书;逐渐枯竭 奄奄一息 失望离去。)
●播放课件:注意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运用比喻形象去描绘出了瀑布将完全消失的枯竭情景,进而引导学生仿照作者的写作方法,说说自己此刻想象到的瀑布的样子。
【设计意图:运用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的方法,让学生自主理解;在朗读指导的基础上,积累词语,再引导学生进行运用和想象。这体现了“感悟-理解-运用”的学习过程。】
(9)如是你此刻就是到那里的游人,你会有什么感触?请说一说。
(10)让我们满怀遗憾地再次读读这一自然段。
(11)昔日雄伟壮观的瀑布就要和我们告别了,是它自己不辞而别的吗?
①引读第四自然段,请学生抓住重点,简要地说说瀑布枯竭的原因。总结人们的行为,板书:破坏环境。)
②播放课件:学生在哀乐中诵读“瀑布的内心诉说”。
【设计意图:通过巧设提问,引导学生走进文体深处,在与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中,受到人文因素的熏陶感染,达到三维目标的整合。】
3、了解人们之行为,唤起爱环境之情感。
(1)人们肆意的破坏,给瀑布、给大自然、给自己带来的损失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就像警钟长鸣,给人们以警示。请自读最后三个自然段,看看你能从中了解到什么?
(2)学生交流从文中了解到人们的行为。(引导学生在听完同学们的发言后,再用自己的语言较有条理、较完整地表述出来。)
(3)塞特凯达瀑布的悲剧让人们感到——(引读最后三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在朗读、议论中,紧扣文本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进一步升华课文的主题。】
(三)第三次领悟:升情
1、读完课文, 再次回味题目,你觉得这特殊的葬礼特殊在哪里?
2、不仅是对象特殊,意义更为特殊。它是对人们的警示,它是对人们的倡议,它也是对大自然的承诺。让我们行动起来——(引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在葬礼上,菲格雷特总统的演讲饱含深情,动人心弦。请你根据课文内容,试着写写这篇演说词,在班上或学校做演讲。
【设计意图:读、写、讲结合,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板书设计:
18、特殊的葬礼
流量最大 逐渐枯竭
瀑
气势雄伟 奄奄一息
布
流连忘返 失望而归
(破 坏 环 境)
关于作业设计:
学习这篇课文,我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环保的图片或文字材料,然后组织一次“讲环保故事”会;学习课文后又展开“专题汇报”,要求每个小组汇报学习的结果时,说明学习的方法、解决问题的途径,接着让学生设计“环保广告语”,最后让学生办一期以“环保”为主题的手抄报。可想,从学生们那详实有力的小组汇报和 “环保广告语”、“环保手抄报”的设计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调动了多种感官去感知,对爱护地球,对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与延伸。这样较好地贯穿了新课标中所强调的“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这一要求,也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