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教学计划

欢迎阅读弟子规教学计划(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弟子规教学计划 篇1

弟子规教学计划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计划吧。拟起计划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弟子规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分享。

弟子规教学计划 篇2

中学德育特色教育活动——“国学经典诵读”自20xx年开展以来,受到教师、家长、学生的让热烈欢迎,其成效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表扬。新学期、新起点,为了能更好地有序地开展教学,特制定国学教学计划:

一、 教材的选择:

本学期八年级学生学习内容为《弟子规》,它是一部极有影响的蒙学读本,该文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及求学应遵循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既有文采,又非常实用,因而受到人们的重视。它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其内容、其思想都比较适合七年级的学生诵读。

《弟子规》校本教材的编写,主要包括原文、译文、解读、注音等内容。它只是提供一个供学生学习的简单母本,内容的充实关键在于授课教师,学校也应加强国学诵读系列活动开展,让《弟子规》深入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

二、教学重难点。

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弟子规》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学以致用,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国学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教学措施。

1、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充分发挥学校电教室作用,本学期课堂上除了教师讲解,更多可

以利用中央电视10套播出的电视节目《百家讲坛》中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解读弟子规》视频节目。此外,德育网中大量的中华道德动画故事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

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4、本学期将举行国学背诵小能手、国学书法小能手、国学践行小明星评比活动,将以班为单位,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国学的兴趣。

四、 教学进度。

每周每班一节课,每节课上学习10——12句字句,大部分学生达到初步理解、会背诵的目的;每个分支内容学完后安排一节复习课。学习完前两个分支后安排书法竞赛,期末安排背诵比赛。具体教学进程如下:

弟子规教学计划 篇3

一、弟子规教学的涵义:

儿童天真未泯之时,最容易教导,也最需要教导,利用这一段黄金时期,藉由先哲的风范,熏习我们的子弟,利用圣贤的智慧,教导秉性淳良的儿童,日积月累,必将奠定他一生为人处世、成家立业、幸福成功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

1、加强儿童的理解力与记忆力。

2、增强儿童的阅读及背诵能力,加强语文表达能力。

3、培养孩子对基本伦常应有的概念,知道孝顺父母的重要。

4、让孩子知道为人处事的一些正确态度,学会一些做事的方法。

5、帮助学生立下志向,做个人格好、有担当的好人。

6、熟读并背诵《弟子规》,逐步落实到生活中。

三、教学准备:人手一本《弟子规》

四、具体落实要求:

(一)对人、对事、对物应有的正确态度

1、对人:明白五伦的关系,知道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尊敬师长、关怀体贴他人;教导互助合群的理念、培养宽厚待人的心性;晓喻见贤思齐、知恩报恩的道理。

2、对事:强调「事虽小,勿擅为」的重要;要求「事勿忙,忙多错」的做事方法;注重礼仪、讲求信用,建立威仪与守信的观念;教育「承担责任、知过必改」是善良的品行;培养「面对困难,能冷静学习如何解决问题」的态度;教导是非判断的能力,并培养好学的精神。

3、对物:灌输日常生活必须「节用爱物」,还要晓喻物资来源的艰辛,感恩大自然的赐予。例如:长养慈爱心,爱护小动物和植物;物有定位,对物品也要有恭敬爱惜之心,这样才能用得久远,常保如新,而且使用方便。

(二)教导学生落实经典的教诲

1、要求学生必须做到:

四正:心正、身正、椅正、书正

精神抖擞,读诵要求吐字清楚、抑扬顿挫,声调不可太高

落实每天读诵

2、讲解做人的道理──与生活相结合

引导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落实《弟子规》。例如:对长辈礼敬的应对、与同学友爱的相处、公共场合的行仪,个人优秀品格的培养,这些在课堂上都要详细地教育。

3、游戏中学,引导孩子,发挥孩子想象力、创造力

(三)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

(四)帮助孩子立下志向

向孩子介绍古今中外圣贤之人,以他们奋斗的事迹和不畏艰难的感人历程,来激励学生勤奋、好学的精神;启发他们无尽的潜能。

五、课时安排:

每一周一课时

弟子规教学计划 篇4

一、 指导思想

多年来,我国的中小学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往往紧跟形势,德育教育中常常灌输大而空的道理,教育成果不明显。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缺乏贴近学生生活,可以规范学生行为的读本。根据至圣先师孔子关于生活规范的教诲编写而成的《弟子规》,具体阐述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行为守则规范。该书全面讲解了孝敬父母、关爱兄弟、尊敬长辈、修身养性、为人处事等方面的基础,三字一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是启蒙养正、防邪存诚的最佳读物。

我校开展学习《弟子规》活动,与国家倡导“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理念相一致,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有利于学生养成教育。

二、 活动目的

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育人场所,师生不能仅仅拥有“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文化”。诵读《弟子规》是熏陶学生思想、规范学生行为的一种好方法。通过引导师生诵读《弟子规》,能够使师生弘扬国学文化,传承国学精髓,接受圣贤智慧的教育。《弟子规》是中华传统经典文化,是一把构建幸福和谐人生的钥匙。诵读《弟子规》可以使师生在思想和行为上都得到教育,有助于拥有健康美好的人生,从而有助于和谐校园、和谐班级的构建。

三、 活动计划

(一) 加强领导,制定计划。

为了使学习《弟子规》活动能扎扎实实地开展,我们成立了以席占京校长为组长,以德育副校长为副组长,以教导主任、政教主任、各年级组长为成员的领导组。经过领导组的讨论,制定本计划。

(二) 学习对象

全体学生、教师以及家长。

(三) 宣传动员

为了使师生充分认识学习《弟子规》活动的意义,学校首先召开教师会、班主任和语文教师会,使有关教师重视起来。其次,学校利用国旗下的讲话、黑板报、班级学习园地、校讯通、家长会等平台,向学生和家长宣传动员,积极营造学习《弟子规》的良好氛围。

(四)学习方式

1、教师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作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教师,正已才能正人。因此,在学习《弟子规》的活动中,教师不仅要率先学习,而且还要将其落实到行动中,从教育教学及生活的细节、小事做起,本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做人理念,做好学生的表率,做到“教学相长”。学校对教师的学习,不限具体的时间,不限定内容,不限定进度,但从学生对教师评教方面对教师进行反馈。

2、学生

对于学生的学习,我们坚持激发兴趣,贵在引导,以生为本,力求做到以下几方面: ① 读:每天上午、下午、晚上预备前集体诵读《弟子规》。

② 背:要真正使学习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弟子规》必须熟读会背。“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③ 写:这里的写有两种方式,一是与学生的书法练习结合起来,二是让学生写学习《弟子规》的读书笔记和读后感。

④ 行:既然《弟子规》是启蒙养生的好读本,那么学习《弟子规》就不能“纸上谈兵”,而必须落实在具体的行为行动中。通过教师率先垂范,让学生认真践行《弟子规》,落实日常行为规范和养成教育。

⑤ 评:通过形式多样的评比活动,使学生保持学习活动的兴趣,使学习活动开展得更广泛,更深入、更持久。我们拟开展的活动有:手抄报、展览、朗读比赛、背诵比赛,主题班会等。我们还要把学生学习《弟子规》的情况作为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

3、家长

一方面,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离不开家长的教育引导,另一方面,家长的行为举止和理念对学生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① 我们要求班主任通过家访、家长会、校讯通等途径,指导家长用高尚的人格、良好的言行做好孩子的表率,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② 我们要求家长及时将孩子学习《弟子规》的情况,以及孩子学习《弟子规》后的行为变化情况及时向班主任进行反馈。

学习《弟子规》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努力积淀书香校园,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