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傅雷家书有感

多美网

2025-10-19读后感

欢迎阅读读傅雷家书有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傅雷家书有感 篇1

不禁为傅雷给予儿子深深的父爱感动。

185封家书,随着儿子的长大,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封封累积,从刚开始教儿子怎样做人,到长大一点时告诉儿子如何对待生活问题,如何劳逸结合,再到成人后如何正确理财,以及如何让正确处理恋爱婚姻问题。傅雷和傅聪其实并不像父子,更像一对良师益友。而这一封封家书带来的感动,却如山一般巨大,令人震撼。

人的自爱其子,是一种自然的规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的事业却永远无尽,通过亲生儿女延续自己的生命,更重要的是延续与发展一个人为社会、为国家、为人类所能尽的力量。傅雷是一个对自己、对他人要求极其严格的人,他曾让儿子立下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国籍。虽然听起来有些苛刻,但其爱子教子精神着实令人敬佩。傅聪在异国漂流的.生活中,从父亲的书信中吸取了多么丰富的精神养料。有些家书简短精辟,有些洋洋洒洒上万字,使他在海外孤儿似的处境里,好像父母仍在他身边,时时给他指导、鼓励与鞭策,使他有勇气和力量,去战胜各式各样的魔障与阻力,踏上自己正当成长的道路。

而如今在现代社会,随着网络的普遍,书信也逐渐被人们所淡忘。人们更喜欢以打电话,发邮件的形式去问候。虽然更加方便快捷,却拉大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生成很多的隔膜与冷漠。

可悲的是现在的“家书”也变了味。一位老人曾拿着打印的书信惋惜地对我说过,虽然看起来工整干净,却怎么也没有从前温暖的感觉了,依旧冷冰冰的。是啊,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笔迹,字里行间,一撇一捺,都带着写信人自己的情绪,不管是乐是悲,都让人感到温暖、熟悉。而打印的家书,已经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了。

可能有时我们会厌烦父母过于空唠叨,但他们其实是想时时刻刻、随处给我们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还是再艺术修养方面。我们应该给予他们理解。

我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这里有他们的存在。

虽然上帝没有给我们机会互相选择,但是,从我降身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永远确定了这种互相拥有的联系。无论环境是好是坏,是富贵是贫贱,是健康是疾病,我们都会彼此相爱,彼此尊重并彼此珍惜。

至少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付诸行动的。

读傅雷家书有感 篇2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其夫人从1954年至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是充满着父母之爱的教子名篇。他们苦心教导,呕心沥血地培养两个孩子,教育他们先做人,后成家,是中国父母的典范。

傅雷一个有文化、有内涵的人,对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广泛,研究精深。一封封家书,短不过上百字,长则有上千字,没有许多优美华丽的语言,也没有长篇大论的道理,只有用自身经历化为简单而又朴素的建议和忠告,为儿子摆正人生的旗杆,无怨无悔。

无数的家书,写不尽的忧愁,无尽的担忧,操不完的心,在一支笔下,处处开花。不问自己的身体,信上也只是轻轻带过,有时却只字不提,只时时刻刻关心着在异国他乡的儿子的生活、音乐的进展。儿子仿佛是那座五指山,日日压在他们的心头。儿子的思想、活动、花费,所有零碎的小事,父母俩却无不担心,看似无尽的唠叨,却是忠言利于行,句句金玉良言,事事为其着想。

国家一词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许多人常把国家挂在嘴边,打着国家的旗号,吞食国家的利益,干着非人哉的事情。可是傅雷是实打实的爱国,把国家一词植在了自己的心里,生长发芽。不仅是自己爱国,还潜移默化、循循善诱地教导两个孩子一起爱国,从点点滴滴做起,不乱花国家的'钱,处处维护国家的利益,时时彰显爱国之举。中国是礼仪之邦,傅雷也深谙礼仪之道,从送画而不是送钱这件小事,可见他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把礼尚往来的礼仪风度发扬到国外,尽显泱泱大国风范。

每个人都生有父母,大都体会过父母的慈爱与教诲。当我读着这本家书的时候,感到的却是另一番关爱,不同于老师的教导,不只是长者的叮嘱,而是父母对儿女的细心呵护,无微不至,用心良苦。那一封封家书,就像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就像一个乖孩子,阅读着,感受着,聆听着,用心铭记着。

读傅雷家书有感 篇3

每一封家书都是文化遗产,《傅雷家书》更不用说了。家书,顾名思义,是指家人、亲人之间往来的书信。大约在文字产生后,家书就出现了,可以说是源远流长。随着文字语言的逐渐丰富,纸张的发明,家书逐渐流行起来,一直到今天,家书都是维系亲情纽带之一。

一封封书信,在表达浓浓亲情的字里行间,映照出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拳拳的爱国热情。这些内容,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以《傅雷家书》来说,傅雷所写下的近百封家书,总的主题是,教育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华文明为准;立志成才,要以报效祖国为要务。整本家书,可以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道德的最好阐释。

傅雷家书给我们了解过去历史,开启了一扇窗户,很好地为我们保存那个时代的记忆,正是由于它的存在,才将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清楚阐释出来,它不仅是傅雷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我们立身行事的准则。

傅雷家书除了教人们立身行事,还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字里行间透露的亲情令人感动。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们虽不是伟人,不像傅雷那么出名,也不能说出让人立身处事的大道理,但他们事事为我着想,不管做任何事,都会先为我考虑,为我打算。

傅雷家书中有着许许多多做人处世的大道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诲又何尝不是立身行事的准则呢?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样讲道理,然而他们总是为我好。

读了《傅雷家书》后,我学会了许多做人的大道理,还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

读傅雷家书有感 篇4

《傅雷家书》不仅仅是一本书,它还是满满父爱的载体。

一直以来,在众人眼中父爱是深沉,也是容易被忽略的。恰恰相反母爱则总是被大声歌颂。古诗《游子吟》、故事《孟母三迁》、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等从古代到现代母爱一直都是歌颂的主题,与之相比歌颂父爱的文体则甚少。

《傅雷家书》是由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所集合成的一本书,它载着一个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父爱。傅雷教育儿子们要先做人后成家,众多的书信不仅教育了自己的孩子也给天下的万千父母提供了一本关于教育的珍贵教科书。身在异国独自漂泊的傅聪,从父亲的这些书信中汲取了许多丰富的'养料。这些书信的到来就犹如父亲在身边一样,时时刻刻给予他指导、鼓励与鞭策,使他有勇气和无限的力量去战胜生活中的各式各样的魔障,踏上正当的成长之路。相信傅聪的热爱祖国的精神与傅雷在数万里之外对他的殷切教育密不可分。由《傅雷家书》可知其实父爱一直都在,它并不会比母爱少,相反有时对于孩子的教育父爱所起的作用远大于母爱。父爱如山,母爱如水。如水的母爱时常伴随在我们身边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山的父爱则是默默的守候着我们,为我们撑起一片天空,让我们自由翱翔。

阅读了《傅雷家书》之后,我对父爱有了深刻的了解。同时也了解到父爱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爱。看了此书我想我会更懂得如何与父母沟通,使得他们的爱不会盲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