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市政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市政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篇1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所属单位市政总公司基本情况简介
市政总公司为副处级公益二类事业单位,隶属邵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编制360人,实有在编人员227人。工作职责是:负责全市城区道路、排水、桥梁及其附属市政公用设施的日常管理及养护维修及市政工程设施方面的城市防汛、防涝、抗冰雪等突发应急事件的具体实施。
(二)项目资金分配情况
市政总公司主要承担市区57条主次干道路面、人行道、排水管沟及城市桥梁的日常管理维护,总维护面积300万㎡,其中:城市主干道车行道面积199.56万㎡;人行道面积78.41万㎡;城市排水管网长度173.46Km;城市桥梁7座;西湖桥、沿江桥、青龙桥、邵水桥老桥、邵水桥新桥、洛阳洞桥、红旗河桥等。
(1)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2019年度道路维护专项资金共2,334.88万元 ,资金到位率100%。
(2)实际支出情况
共计支出2,334.88万元,其中:城市主、次干道路面防治支出814.69万元;人行道维护支出596.12万元;排水设施维护支出477.95万元;桥梁日常监测及管护支出87.04万元;西湖桥下专项维护支出59.78万元;政府采购——日常维护设备299.3万元。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本次绩效评价的目的是强化财政支出的管理意识和绩效意识,及时发现市政工程日常维护项目管理的薄弱环节并提出建议,总结经验,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进一步提高市政工程日常维护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二)绩效评价过程
1、前期准备
(1)根据根据《邵阳市财政局关于开展2019年度城市道路维护项目资金重点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邵财绩〔2020〕7号)的要求,成立了绩效评价工作指导小组,布置绩效评价工作。
(2)邵阳市财政局制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后,下发绩效评价通知。
(3) 根据通知,由湖南弘信园会计师事务所成立绩效评价工作组,负责实施绩效评价的具体工作,开展现场评价。
2、组织实施
(1)项目单位自评。项目单位按照绩效评价通知的要求,归纳整理项目建设资料,开展绩效自评工作,向绩效评价工作组提交包括专项资金财务账簿、凭证等基础数据和相关资料信息。
(2)现场评价。通过采用核查资金使用、项目建设的有关账目、座谈、调查问卷、实地察看建设情况等方式,采集绩效评价的相关数据。
(3)绩效评价工作组审核。绩效评价工作组通过对单位提交的资料查证、复核并进行综合分析,审核专项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及合规性。
(4)汇总分析,撰写评价报告。根据审核后的项目单位报送的基础数据和项目绩效报告,以及现场抽查的项目评价、评分情况,对基础数据进行汇总和综合分析,形成绩效评价报告。
(三)评价结论
根据《邵阳市2019年城市道路维护项目资金项目绩效评价指标表》,从项目决策、项目管理、项目绩效等三大项指标逐一进行评价打分,经综合评价,该项目资金支出基本合理、规范、有效,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绩效评价综合得分为85分,等级为“良好”。
三、项目实施情况
(一)项目组织情况
2019年市政总公司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保证了主干道车行道完好率93%,人行道(含侧石、护栏)完好率97%,排水管渠完好率97%,井座井盖完好率98%,市政设施维护与工程施工质量安全零事故。
(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情况
道路维护经费的采购项目未执行招投标程序,招投标制度未有效执行。道路维护用商品砼和沥青为日常维护所需材料,年度采购累计额度超过100万以上,未见招投标的相关资料。
(三)财务管理情况
资金预算未有效执行,支出内容与立项计划内容的不完全符合。
四、主要绩效
(一)市政总公司认真履行市政设施养护职责。市政设施维护与工程施工质量安全零事故。2019年市政道路桥梁等项目均得到较好维护。2019年市政道路维护工作监管到位,无媒体曝光批评并负责的事例。
(二)积极投入抗洪防涝工作。结合我市历年防涝抢险实际情况,市政总公司制定了严密的防汛抗涝应急预案。
(三)全力配合市委市政府的各项重大活动安排。
(四)完善“110”社会联动承诺服务。2019年共接警受诉400余次,均做到了接后必处,处后必复。
五、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立项政策依据不足。
(二)道路维护经费的采购项目未执行招投标程序,招投标制度未有效执行。
(三)专项资金未按绩效管理的要求进行绩效目标编制绩效管理各环节执行不彻底。
(四)专项资金支出范围与项目立项范围不完全符合。
(五)维护计划与巡查、市民投诉关联度不够高,联系渠道不畅。
六、意见建议
(一)树立绩效意识,强化主体责任,加强绩效管理,把绩效工作规范化、精细化。
(二)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提高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严格执行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资金使用。
(四)建立健全公众服务平台,完善服务渠道,及时反馈群众意见。
市政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篇2
为客观、真实地反映专项资金项目实施和绩效状况,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新野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的要求,由新野县扶贫办牵头,县财政局会同相关部门对2020年城郊乡官碾村通村组硬化路建设项目进行了绩效评价,现将评价结果报告如下:
一、项目评价工作情况
(一)评价目的
通过对2020年城郊乡官碾村通村组硬化路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和结果的跟踪问效,达到两个目的:第一,了解该项目资金使用的社会、政治、经济效益,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促进财政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财政资金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第二,在本项目资金绩效评价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巩固成果,研究探索提高财政支出有效性的新措施、新方法,促进财政支出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评价过程
依照绩效评价工作程序,相关部门组成了绩效评价工作组,在收集、汇总、整理、分析项目单位上报的《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数据表》、自评报告及其它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实地抽查与核实,对相关财务账簿和凭证进行了认真查阅,并在咨询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基础上形成本报告。
(三)评价方法
按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管理操作指南的通知》(财办农[2019]68号)要求,结合本项目专项资金运行的'特点,本项目采用了“目标预定和实际效果比较法”的评价方法,利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评价,其中:定量分析指标包括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项目实施情况、项目运行能力情况;定性分析指标包括项目的社会、政治和综合效益情况、可持续影响等。评价类型以完成结果评价为主,兼顾过程评价。
二、项目基本情况
2020年城郊乡官碾村通村组硬化路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在官碾、张营、戴营三个自然村内新修入户路15条,3米宽,0.12米厚,1800米长,C20商混。
三、项目执行情况
2020年城郊乡官碾村通村组硬化路建设项目,年初预算安排资金总额49.6万元,实际支出总额为49.6万元,无结余资金。
2020年3月26日,新野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下达了2020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项目正式开始启动。项目施工后,在项目区域内以公告形式对项目建设内容、投资、时间、地点等进行了多处公示。项目于2020年5月份竣工。
四、绩效情况分析
项目年度总体目标为解决官碾村的贫困户行路难问题。
该项目实施后新建贫困村道路≧810米;工程使用年限≧6年。受益贫困人口满意度≧100%。
项目预算及预期绩效目标编制水平、预算执行率、项目组织管理水平、资金支出合理合规、项目产出、项目效益(效果)六个方面,均达到指标值,年度总体目标全部完成。
五、评价结果
在项目单位自评的基础上,经评价工作组实地调查,结合项目单位的资金管理情况,评价组认为:本项目预算(即投入目标)编制科学、规范、合理,预期绩效目标申报完整,产出、效果类关键性指标清晰、明确、量化,投入与项目产出、效果目标匹配。预算执行率为100%,项目支出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财务管理制度等规定,且均在预算范围内,无与本项目预算不相符或无关的资金支出。建立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等项目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相关制度执行。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持续影响及服务对象满意度均达到目标值。
根据“优、良、中、差”的绩效评价等级,评价工作组一致认为:2020年城郊乡官碾村通村组硬化路建设项目的绩效评价结果为“优”。
市政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篇3
为进一步加强财政预算资金编制的科学化、精细化,提高预算资金分配决策的科学性、公开性、公正性,切实做好阳宗海风景名胜区2020年度的重点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绩效目标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2015〕163号)、《云南省省级财政支出预算绩效评价操作规程(试行)》(云财评审〔2016〕39号)、《中共昆明市委、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昆发〔2019〕12号)、《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市本级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的通知》(昆政办〔2017〕117号)、《云南省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云财绩〔2020〕11号)等文件的相关规定及要求,昆明市财政局阳宗海风景名胜区分局委托云南华创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企业(普通合伙)对阳宗海风景名胜区自然村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绩效重点评价,现将评价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1. 项目立项背景
农村公路是服务“三农”的公益性基础设施,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统筹城乡发展,以质量为本、安全至上、自然和谐、绿色发展为原则,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加强农村公路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协调,形成上下联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为广大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好保障。
根据昆明市交通运输局文件(昆交通〔2020〕140号)《昆明市交通运输局关于下达2020年农村公路养护计划的通知》、昆明市交通运输局文件(昆交通〔2020〕26号)《昆明市交通运输局关于预下达2020年昆明市自然村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建设计划(第六批)的通知》、昆明市财政局阳宗海风景名胜区分局(阳管财〔2020〕10号)《关于批复2020年部门收支预算的通知》等文件的要求,给予配套立项。
2.项目设立依据
为扎实推进自然村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建设项目实施,为做好阳宗海区自然村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工作,保障公路安全畅通,根据《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昆明市交通运输局文件(昆交通〔2020〕26号)《昆明市交通运输局关于预下达2020年昆明市自然村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建设计划(第六批)的通知》文件中明确了阳宗海区2020年建制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计划,根据该文件立项、立项依据符合区政府相关规划和政府决策并与部门职责密切相关,项目的申请、设立过程符合相关要求。
3.项目实施情况
为了进一步加强自然村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管理,实现有路必养,有路必管,保障通村公路完好畅通,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了《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2020年农村公路公路养护项目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省、市的工作要求,坚持“建、管、养”并重的原则,明确区、镇(街道)、村三级政府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完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系,为了使该项目能够顺利实施,成立了由局长、副局长、项目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与管理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明确责任,合理分工,密切协作,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阳宗海风景名胜区自然村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位于阳宗海管委会辖区内,属阳宗海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是沿线居民生活、物资运输的一条重要地方经济通道。项目内容主要涉及阳宗镇。具体项目包括饮马池-杨柳箐线7.252194km,杨柳箐线7.214514km,大山寺线1.384371km、丁家庄线3.408938km。
项目具体目标为:
(1)饮马池—杨柳箐
项目起点K0+000位于饮马池村口水泥路,路线沿老路布线,止于脚步哨村口。全长7.252194公里。
路面改造类型:20cm水泥混凝土+15cm天然砂砾调型层
(2)杨柳箐线
路线全长7.214514公里。
路面改造类型:10cmC25砼整齐块石+3cm机轧砂+15cm级配碎石++10cm天然砂砾调型层
(3)大山寺线
全长1.384371公里。
路面改造类型:10cmC25砼整齐块石+3cm机轧砂+15cm级配碎石++10cm天然砂砾调型层
(4)丁家庄线
全长3.408938公里。
路面改造类型:20cm水泥混凝土+15cm天然砂砾调型层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工期5个月150日历天,从2020年6月30日—2020年12月30日,该项目于2020年12月30日全面竣工。
4.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
(1)资金来源
依据昆明市财政局阳宗海风景名胜区分局(阳管财〔2020〕10号)《关于批复2020年部门收支预算的通知》、《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下达2020年农村公路省级养护工程补助资金计划的通知》(云交规划〔2020〕11号)、《云南省公路局关于下达2020年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分配使用计划及大中修工程计划的通知》(云路农〔2020〕170号)等文件资料,自然村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项目,项目总投资为23,949,523.00元,其中市级资金380万元,其余不足资金由省、市、区级拨付或由其它项目结转使用。资金明细详见下表:
(2)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
截止评价日,自然村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建设项目财政实际到位市级资金380万元。实际使用资金为380万元,资金使用率为100%,资金使用明细详见下表:
目前项目已全面竣工,工程款项已全部拨付。
5.组织及管理情况
(1)项目实施主体
本项目主管单位为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负责督促、指导建设单位做好项目建设和管理,对项目的实施、质量、安全、进度、效益等总负责。同时制定完善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会议制度、信息报送制度等相关制度,统筹做好项目推进协调工作,做好项目建设过程的台账、资料的收集归档,对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
为确保项目工程建设质量,项目采用招投标方式进行施工建设,与云南晟杨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云南友拓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多家设计、施工公司签订了委托合同。
(2)保障措施
为确保自然村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阳宗海管委会明确了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监理责任制和合同制,加强工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在项目管理上,根据云南省政府、昆明市政府、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的部署和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制定的《阳宗海风景名胜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制度》相关要求开展项目管理工作,为确保工程质量,并与云南航安工程检测有限公司、云南云通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等检测、监理公司签订了委托合同,为项目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措施。并实时对项目推进存在问题及时进行专题研究,对工程中存在的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质量、现场安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要求执行单位整改,同时要求监理单位做好工程管理、质量整改督促及工程资料整编归档工作,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并就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在资金管理上,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严格按照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党政综合办公室关于印发《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加强财政性资金使用管理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阳综办发〔2012〕24号)、《昆明市财政局阳宗海风景名胜区分局关于印发财务管理办法的通知》(阳管财〔2013]59号〕及《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财务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规定执行,项目资金开支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财务管理规定单独建账、专人管理、专款专用。
(二)绩效目标
1.预算批复(申报)绩效目标
依据昆明市交通运输局文件(昆交通〔2020〕26号)《昆明市交通运输局关于预下达2020年昆明市自然村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建设计划(第六批)的通知》文件中明确了阳宗海区2020年建制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计划,项目总体绩效目标涉及我辖区内阳宗镇。具体项目包括饮马池-杨柳箐线7.252194km,杨柳箐线7.214514km,大山寺线1.384371km、丁家庄线3.408938km。由施工单位于规定工期内完成以上范围内公路路面硬化工程等任务。
项目具体目标为:
(1)饮马池—杨柳箐
项目起点K0+000位于饮马池村口水泥路,路线沿老路布线,止于脚步哨村口。全长7.252194公里。
路面改造类型:20cm水泥混凝土+15cm天然砂砾调型层
(2)杨柳箐线
路线全长7.214514公里,主线路线起点K0+000起于曲者村口,路线由西南向东北沿老路布线,直达主线止点K4+257.772,止于自然村村口。支线一:路线起点K0+000接主线K2+330,路线由东向西沿老路布线至村口,长0.195116公里;支线二:路线起点K0+000接主线K2+330,路线由北向西南沿老路布线至村口,长0.445409公里;支线三:路线起点K0+000接主线K3+560,路线由东向西沿老路布线至村口,长1.520118公里;支线四:路线起点K0+000接主线K3+605,路线由南向东北沿老路布线至村口,长0.796099公里。
路面改造类型:10cmC25砼整齐块石+3cm机轧砂+15cm级配碎石++10cm天然砂砾调型层
(3)大山寺线
全长1.384371公里,主线路线起点K0+000起于G324国道,路线由西北向东南沿老路布线,直达主线止点K0+957.474,止于自然村村口。支线路线起点K0+000接主线K0+000,路线由西南向东北沿老路布线至村口,长0.426897公里。
路面改造类型:10cmC25砼整齐块石+3cm机轧砂+15cm级配碎石++10cm天然砂砾调型层
(4)丁家庄线
全长3.408938公里。分为三段,主线项目起点K0+000位于北斗村,路线沿老路布线,止于丁家庄村口,长2.611201公里;支线接主线K2+448.5,路线沿老路布线,止于K0+156.847,支线长0.156847公里,龙泉寺段,起点接阳宗小营村,顺老路至K0+640.89止于龙泉寺,长0.64089公里。
路面改造类型:20cm水泥混凝土+15cm天然砂砾调型层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从2020年6月30日—2020年12月30日。
2.预算批复(申报)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截止至评价日,该项目工程实际完成情况为:
(1)项目于2020年12月30日已全面完工,完成工程量的100%。
(2)项目完成质量:正在申请相关部门验收。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全面了解项目管理过程是否规范、产出目标是否完成以及效果目标是否实现等方面的内容,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为以后年度类似项目的开展提供可行性参考建议。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项目预算编制的合理性、成本支出的真实性和控制有效性,评价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为以后年度编制项目预算提供参考依据。
(二)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制定过程
1.前期调研
通过前期对2020年自然村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项目展开调研,向项目相关单位收集所需文件,通过调研会议等工作的相继开展,进一步了解项目情况。
2.研究文件
通过前期调研结束后所收集的相关项目资料,通过分析研究相关文件资料,进一步了解项目立项背景及依据、组织及管理情况、实施内容、实施计划及完成情况,绩效目标申报和实现情况,结合项目特点制定适用的评价指标体系。
3.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工作方案的设计
项目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项目决策、项目管理、项目绩效三个方面,包括投入、过程、产出及效益。并根据《昆明市本级部门预算绩效自评管理暂行办法》附件项目支出共性指标体系细化评价指标,使设置的评价指标具有可操作性,能系统反应出项目支出所产生的项目效益。指标分值满分为100分。一是项目决策指标:占指标权重20%。含2个二级指标,10个三级指标。主要从项目与部门中长期规划目标适应性、立项依据充分性、项目立项规范性、绩效目标设定的合理性及绩效指标设定的明确性等方面对项目决策作出评价。二是项目管理指标:占指标权重20%。含3个二级指标,15个三级指标。主要从预算编制合理性、预算调整规范性、预算执行率、资金使用情况、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性、财务监控有效性、项目管理制度健全性、项目管理制度执行有效性、政府采购规范性及项目自评等方面对项目实施的过程进行评价。三是项目绩效指标:占指标权重60%。含2个二级指标,10个三级指标。主要从项目完成情况、完成质量以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群众满意度及可持续性等方面对项目产出及其成效进行评价考核。根据评价得分情况,评价结果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档次,具体等级档次划分详见下表:
(三)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方法
1.绩效评价原则
本次绩效评价工作坚持科学规范、公开公正、绩效相关等原则。采用以定量评价为主、定性评价为辅、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
2.绩效评价方法
按照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采取全面考核与重点考核相结合、现场评价与非现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运用对比分析法(实际完成情况与计划完成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项目完成程度)、因素分析法(对投入、过程、产出和效益四个方面的各评价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公众评判法(通过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了解社会公众对项目实施的满意情况),通过与项目单位人员座谈(财务处相关人员、项目负责人、财务人员等)、资料核查(具体核查项目立项、实施方案、批复、合同等相关资料)。
(四)绩效评价实施过程
1.数据填报和采集
向项目实施单位收集相关项目实施进度资料、项目实施情况、完成情况,结合项目现场核实和查阅台账等结果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2.社会调查
为充分了解阳宗海2020年自然村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项目的实施情况和效果、项目实施结果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等,评价组通过对项目点周边群众进行了问卷调查。共计发放4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0份,有效回收率100%,问卷相关内容详见附件二。
本次问卷共设置10个问题,每题最高得分为10分,总分为100分,每个题目评价量化分的设定为从左至右依次递减分别为9-10分、7-9分、5-7分和0-5分四个分值区,分别对应优(合格)、良(合格)、中(合格)、差(不合格)四个打分区,问卷总得分为全部有效问卷相加后的算术平均分。
3.数据分析和撰写报告
将项目实施单位、主管单位填报的数据结合通过现场勘查采集到的基础数据,通过分析整理对应考核指标从项目立项、绩效目标、投入管理、财务管理、项目实施、项目产出、项目效益等方面逐项考核,并梳理总结相关项目单位的主要经验及做法及存在问题,对应问题给予建议和改进措施,形成最终报告。
三、评价结论和绩效分析
(一)评价结论
本次绩效重点评价运用由项目组设计并经专家论证后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通过查阅资料、数据采集、问卷调查及访谈,对阳宗海自然村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项目绩效进行客观评价,最终评价结果为92.7分,绩效评级为“优”。各部分权重和绩效分值详见下表。
(二)绩效分析
1.项目决策
项目决策类指标包括项目立项和项目目标两方面内容,由10个三级指标构成。权重分为20分,实际得分15分,得分率75%。
(1)项目立项
本项目的设立依据《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昆明市交通运输局文件(昆交通〔2020〕26号)《昆明市交通运输局关于预下达2020年昆明市自然村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建设计划(第六批)的通知》文件的要求立项。政府长期发展规划和政府决策与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的部门职责密切相关,与部门长期规划目标相匹配。各年度项目根据项目需求,开展前期调研工作,项目的申请、设立过程符合相关要求。
(2)项目目标
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制定了项目的总体目标,作为项目方管理部门的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根据目标任务要求,编制了项目绩效目标和相应的绩效指标,但绩效目标缺乏完整性,未设定具体的效益目标,针对于绩效指标制定,缺乏定量指标数据,未分细化分解成清晰、可衡量的绩效指标。
2.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类指标包括投入管理、财务管理及项目实施三方面内容,由15个三级指标构成。权重分为20分,实际得分19.7分,得分率98.5%。
(1) 投入管理
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依据昆明市交通运输局文件(昆交通〔2020〕26号)《昆明市交通运输局关于预下达2020年昆明市自然村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建设计划(第六批)的通知》等文件下达的任务指标及预算数据进行申报,具有合理性,且在资金批复到位后按照工程进度及时拨付到实施单位,实施单位依据具体的管理办法对项目实施了较为有效的管理,目前项目已竣工验收完成,但预算资金资金缺口大,预算下达资金不足以支付相应工程款,需从相关项目中调配使用,预算执行率为79.88%。
(2) 财务管理
通过对项目单位进行走访、现场调查及察看相关台账资料、管理制度及政府采购相关材料等,项目单位预算资金使用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资金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根据项目预算批复及合同规定用途使用资金,未发现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
(3)项目实施
通过查验主管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定期组织会议解决项目中实际遇到的难点问题,对项目实施单位进行检查、考核。项目实施单位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制订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项目采购方式合规、采购流程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委托工程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进度、资金拨付等方面进行监督管理。实施单位编制了财务管理制度、工程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文明施工管理办法等,并进行了相关交底,确保项目质量管理有据可依、有条不紊。项目已全面竣工,正在申请相关部门验收。
3.项目绩效分析
项目绩效类指标包括项目产出和项目效果两方面内容,由10个三级指标构成。权重分为60分,实际得分58分,得分率96.7%。
(1)项目产出
根据项目主管部门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提供的相关实施方案等文件及实地调查,截止2020年12月30日,2020年自然村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项目已完成了全部工程内容,未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工程正在申请相关部门验收。
项目具体完成情况如下:
项目涉及我辖区内阳宗镇。具体项目包括饮马池-杨柳箐线7.252194km,杨柳箐线7.214514km,大山寺线1.384371km、丁家庄线3.408938km。具体为:
(1)饮马池—杨柳箐
项目起点K0+000位于饮马池村口水泥路,路线沿老路布线,止于脚步哨村口。全长7.252194公里。
路面改造类型:20cm水泥混凝土+15cm天然砂砾调型层
(2)杨柳箐线
路线全长7.214514公里。
路面改造类型:10cmC25砼整齐块石+3cm机轧砂+15cm级配碎石++10cm天然砂砾调型层
(3)大山寺线
全长1.384371公里。
路面改造类型:10cmC25砼整齐块石+3cm机轧砂+15cm级配碎石++10cm天然砂砾调型层
(4)丁家庄线
全长3.408938公里。
路面改造类型:20cm水泥混凝土+15cm天然砂砾调型层
(2)项目效果
1)社会效益
公路运输在农村地区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交通方式,农村公路建设和其他交通方式相比具有建设难度小,经济效益高的优点,还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常出行的需要。通过自然村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项目的实施,一方面改善了基础设施的落后状态,方便了老百姓的出行,另一方面提高了沿线村民的交通出行质量,提高了村民生活水平,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经济效益
自然村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项目的实施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农村公路建设中的重要控制环节,农村道路硬化作为乡村建设中的一环,最近几年一直在推进实行。本项目的实施有效提高了当地村民的交通出行质量,改善了当地农业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给村民创造了一个较好的交通经营环境,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其间接经济效益远远大于工程的'直接经济效益。
3)生态效益
自然村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项目的实施,通过对公路路面塌方及路面修补建设等项目的整治建设,使农村公路路状和路容路貌得到了较大提升,改变过去泥土路和碎石路的“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淤泥难行”,尽可能降低噪音污染、大气污染、粉尘污染等污染程度,良好的公路路面还能降低环境污染力度,即保护了生态、又改良了环境,尽一步做好平整、滞尘、降噪,防止水土流失,保持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4)可持续性影响
通过实施自然村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项目、促进公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和延长了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较大幅度的提升了交通通行质量,改善了道路行驶环境,保持农村公路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一条路就是一条经济带,良好的道路交通状况可拉动沿路的农村经济,经济要发展,交通要先行。同时,良好的道路状况也为自然灾害救助提供了便利的交通保障。农村公路路面硬化拉近城乡距离,促进城乡融合,沿路良好的生态环境,改善和提高了沿路居民的生活交通质量,带动农村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群众满意度
通过对本项目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40份,回收有效问卷40分,最终满意度=全部有效问卷得分的算术平均分,通过统计得出周边受益群众满意度为91%。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项目实施管理人员较少
由于阳宗海区成立时间短,负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人员仅有两人,平时不仅要管控工程质量,还要兼顾各个市级对口部门下发的相关任务,包括公路管养、路面硬化、交通安全、公交车开通等工作,有时分身乏术,不能做到多方兼顾。
2.项目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
农村公路路面硬化机制是促进其性能发挥的关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如部分道路存在质量问题,部分道路被村民称作“豆腐工程”,铺设的路面只为好看,实际上偷工减料,质量标准不过关,有些原已硬化的路面经车碾压一段时间就起皮破损,既影响美观,又阻碍车辆平稳通行等问题,加上后期养护和维修意识淡薄,导致已建道路没有很好的发挥其预期的作用。
3.项目没有完善的实施管理措施、项目绩效管理不够重视
经过查阅项目方提供的相关资料及访谈,该项目在预算申报时,编制了项目任务目标及指标体系,项目实施也基本围绕着预算申报目标有序开展,但细化绩效指标缺乏具体的数据支撑。主管部门未根据《昆明市本级部门预算绩效自评管理暂行办法》中的要求对项目实施绩效全过程管理,在自评工作中未建立相应健全的绩效指标体系。
(二)建议和改进措施
1.安排专业的项目实施管理人员
农村公路的硬化作为乡村建设中的一环,是一项长期的,连续的工作,最近几年一直在推进实行。农村公路路面硬化项目实施起来,工作内容繁杂,点多面广,公路硬化难度大、内容多,对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要求高,因此有必要安排专业的项目实施管理人员进行常年的跟踪管理,以保持良好的农村道路交通环境。
2.加强项目管理相关制度的健全
农村公路路面硬化管理制度是促进其性能发挥的关键。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的不足之处,进一步完善项目管理机制与养护机制,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路面硬化资金的利用和效果。注重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提升公路路面硬化资金的利用和公路路面硬化的效果。
3.完善实施管理措施、建立健全绩效目标考核机制
建议主管部门加强项目绩效管理工作,全面推进预算绩效跟踪及建全实施管理措施,根据具体项目设定相应绩效考核指标,包括项目的进度、成效等,对项目实施进行全过程绩效跟踪管理,及时掌握项目实施进度以及阶段性绩效目标实现情况,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建全实施管理措施有助于推进项目的有效执行及项目的顺利实施,并加强评价结果应用,落实“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方针,将评价结果作为安排预算、加强资金拨付合理性的主要参考。
市政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篇4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资金申报及批复情况。
20xx年年初财政预算市政基础设施零星维护1064万,预算 批复市政基础设施维护资金1064万元,预算资金符合财政资金管理办法相关程序。
(二)项目绩效目标。
本项目市政基础设施维护资金1064万元具体包括:
路灯电费770万元,临时工工资经费12万元,龙郡隧道维护及值守工资22万元,日常零星维护经费296万元。
路灯电费770万元,整个南城照明路灯4875盏,景观灯23486盏,房屋楼宇110余栋景观亮化和春节绿地,广场节日氛围亮化等,保障亮灯率95%。
临时工工资经费12万元,用于5个临时工工资及医疗、社保、失业工伤等保险支出;龙郡隧道维护及值守工资22万元,用于保障龙郡隧道强弱电及排风系统正常运行及值守人员工资;
日常零星维护经费296万元,包括保障南城市政人行道 68万平方米、车行道路76万平方米,路面无坑洼;照明路灯、亮化景观灯维护,路灯亮灯率98%;下水雨污管全长495.5公里,下水雨污管网疏通,全城检查井、篦子井 7500套,检查井、篦子井的更换维护。10辆车(4台市政高空作业车,2台管网疏通车,2辆维护巡查车,2台工作用车的维护。资金保障维护项目顺利实施,保证市政基础设施正常运转,灯亮,路平,管通。
(三)项目资金申报相符性。
项目资金申报1064万与具体实施内容1000万基本相符。电费770万-660万,临时工12万-14.5万,龙郡隧道维护21.58万-21.58万,日常零星维护经费296万-296万。
二、项目实施及管理情况
(一)资金计划、到位及使用情况
1、资金计划及到位。
全年预算计划资金1064万,到位100%。路灯电费按月结算,基础设施维护施工资金都能及时到位,保证了市政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
2、资金使用。
项目资金年初预算1064万,实际支出960万,资金支付是否与预算基本相符,电费770万---660万,临时工12万---14.5万,龙郡隧道维护22万---21.58万,日常零星维护经费280万---296万,电费和维护费支出小于预算,电费因为新安装的路灯还没完全投入使用,77条小街小巷整治结束交付后会大大增加维护经费,明年的电费和零星维护费不可能小于年初预算。各项支出合规合法,严格按照会计法及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支出,票据合规,附件完整,资料齐全。
(二)项目财务管理情况
项目资金管理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财务处理、会计核算及时,规范。
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制度:
一、专项资金实行“专人管理,专项使用。”
二、资金的拨付本着专款专用的.原则,严格执行项目资金批准的使用计划和项目批复的内容,不能擅自调项、扩项、缩项,更不准拆借、挪用、挤占;按专项资金的要求执行,不准任意改变;特殊情况,必须请示。
三、加强审计监督,实行单项工程决算审计,整体项目验收审计,年度资金收支审计。
四、专项资金报账拨付要附真实、有效,合法的凭证。
五、竣工验收,决算批复或审计,再交付使用。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单位设置科室:办公室,财务室,政工科,工程科,路灯所,管网科,管理所,车队。管理所负责全城辖区市政基础设施的巡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到各业务科室,各业务科室在按程序进行维护管理。
组织实施流程:
1、人行道车行道维修:查看修补现场—进行概算---申报领导批复—实施维修---验收合格---结算付款。
2、下水管网维护:查看淤堵(井盖损坏)现场—进行概算---申报领导批复—实施疏通(更换)维修---验收合格---结算付款。
3、 照明设施维护:查看损坏修补现场—进行概算---申报领导批复—实施维修更换---验收合格---结算付款。路灯电费:电力公司按月用电量开票结算转账支付,
4、市政车辆维修费:查看车辆故障现场—进行概算---申报领导批复—实施维修---验收合格---结算付款。车辆用油管理:定点加油,专人跟车 加油,车队台账管理,单车核算。
三、项目绩效情况
(一)项目完成情况。
年初的项目计划完成情况:
1、人行道车行道:共修补人行道 3000余平方米,车行道沥青砼修补 7000余平方米。路平无坑洼。人、车出行安全。
2、下水管网维护:共疏通下水管网20公里,维修更换检查井240套,检查井盖90个,篦子井75套,篦子井盖60个,及时的疏通雨水污水管网,保证了行人出行安全,雨水季节管网畅通无内涝。无污水横溢,为市民创造了干净的生活环境。
3、照明设施维护:整个南城照明路灯4875盏,景观灯23486盏,房屋楼宇110余栋景观亮化和春节绿地,广场节日氛围亮化等,保障亮灯率98%。
城区路灯实行智能化全城监控,发现灯不亮及时维修,更换路灯光源600 套,处理故障95余起,抢修故障电缆 3860 余米,保障全城亮灯率98%。
4,车辆维修:单位共10辆车:路灯高空作业车4辆,管网疏通清淤车2辆,基础设施维护巡查车2辆,工作用车2辆.全年修车计65余车次,出现故障及时按程序维修,没出现任何不安全事故,保证了行车安全,也保障了基础设施维护用车,巡查用车,工作用车,各项基础设施正常运行。
(二)项目效益情况。
路平无坑洼,行人车辆安全,雨污管网通畅,无污水无内涝,照明路灯,景观灯,节日氛围灯亮灯率98%,市民夜间行走安全,景观灯美化了城市,也美化了生活,市民非常满意。
(三)项目绩效自评得分
项目绩效自评得分88分
四、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预算明细项不够准确,临时工经费略低
2、市政基础设施(路灯,管网)零星维护的及时性需提高
3、进一步加强专项项目资金管理
(二) 相关建议。
1、预算零星维护资金项目的明细分类更准确一些。
2、 细化项目资金管理制度。
3、 单位(高空作业,管网疏通)工程维护车辆使用年限较长,建议按相关规定更换新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