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案

欢迎阅读小学体育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体育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

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跳长绳(双绳)的方法。并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新的动作。发展协调、灵敏素质。

2、心理目标:基本掌握个性发展教材,逐渐做到连贯的表现和自动化反应。

3、情感目标:积极参与学习,主动选择个性化发展教材。

4、人际交往目标:团结协作和关心同学,认识自身的价值与能力,不学会欣赏他人。

教学重点:体验成功的心情和跳绳的动作方法。

教学难点 :长短绳摇转节奏和摇绳跳绳的配合。

教学器具:长短绳若干、音响等。

本课选取同学们熟悉的长绳为教材,采用情景导入法,用"20xx年康齐同学创网绳世界吉尼斯纪录"导入。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和向创纪录的同学学习。

准备部分在优美热情的`绳操舞乐的伴奏下进行韵律绳操的舞蹈练习。继而进行跳“8”字的接力比赛,既复习了跳长绳的方法,又激发了练习兴趣。

基本部分利用骨干学生的示范,教师设疑,让学生分组积极尝试,大胆试探,主动思考,并进行小组讨论解决问题。体现了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精神。在练习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体现了合作意思。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创造新的跳绳方法,让生有更大的动手动脑的时间。

结束部分在轻松音乐下让学生模仿打气和爆炸的声音,使学生能够在有趣的环境下得到身心的放松。

教材:跳双绳

教学器具:长短绳若干、音响等。

小学体育教案 篇2

一、教学内容:

1、快速运球射门。

2、运球绕杆射门。

3、五人赛。

二、教学目标:

分组比赛,发挥出射门技术情况,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和协调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一步提高学生射门的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约8分

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检查服装。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基础部分约28分

提出快速运球射门的要求,巡视辅导。

学生活动

1、学生站四列横队。

2、学生认真听讲,注意关查。

3、听从指挥

4、学生充分活动各关节。

小学体育教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的主动为目标,让学生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在认识上、情感上和运动参与中积极发展。

二、教材分析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第三章《田径》跳跃部分的跳远内容。教材的.内容和形式突出了多样性、趣味性、竞争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学生在学习时不仅能掌握跳跃的正确方法,培养身体的正确姿势,发展体能,还能培养他们奋勇争先、超越自我、战胜困难的心理品质和发展互助合作、关心集体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运动基础知识、技能。学生对动作的模仿能力强,参与性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直观示范的同时还采用了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用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结合运动保健,注重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做到锻炼与育人相结合。

四、教法、学法

1、教法:根据本课内容枯燥的特点,我采用了示范法、讲解法、小组比赛法等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

去学习。立定跳远教案2、学法: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和游戏学习法。首先让学生观看老师跳跃动作,然后通过“小组协作”和

“个人练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练习。

五、教学重难点:

1、双脚起跳,用力向上跃起,上下肢协调配合;2、双脚轻巧落地,动作连贯。六、教学过程(设计)

小学体育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1、体育常识

2、游戏

1、什么是体育课?为什么要上体育课?

2、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3、人体的形态。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明白体育课的真正含义以及意义;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的要求;人体形态的名称。

教学重点: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记忆力水平。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9—13分钟)

课堂常规:师生问好,宣布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步入课堂。教与学的方法:

(1)导入语:小朋友们,有没看过电视里运动会,那些叔叔阿姨在颁奖台上领金银铜牌,他们厉不厉害的,你们希望自己和他们一样获奖吗?他们都体育的拔尖者,体育都很棒的,他们上体育课上也很棒的,那你们知道什么是体育课吗,平时有没有看过其他小朋友上体育课?体育课的真正作用是什么?

(2)学生作答,教师点评,纠正不足之处。

(3)作出总结,可让学生来总结。

注:体育课是由老师指导大家做游戏,玩球,进行走,跑,跳,投,攀爬等各种身体练习活动的课,是锻炼身体的课。小朋友们都喜欢做游戏,玩球,进行走,跑,跳,投,攀爬等活动,体育课就是满足大家这种活动的心愿的。上体育课可以使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完善内部组织,长大才能更好地为祖国服务……

二:基本部分(15—19分钟)

导语:小朋友对坐、立、行并不陌生,但不一定都正确,也不一定完全了解正确的坐立行姿势的要求,今天老师就让小朋友来讨论讨论什么样才是正确的。

教与学的方法:

(1)导语;(20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

(3)教师观察学生讨论。

(4)学生总结,教师评价。

(5)让个别学生模仿示范,师生进行评价,引以为戒。

注:(1)坐。俗话说“坐如钟”。正确的姿势是:头抬平直、双肩略向后舒展并保持等高,挺胸,直腰,双脚放在正下方,两臂自然下垂,将手放在大腿上。(2)立。俗话说“立如松”。人体站立时,要抬头,挺胸,直腰,两肩等高,两臂自然下垂,两脚自然开立。

(3)行。要做到抬头,挺胸,身体平稳,两臂前后自然摆动。

三:结束部分(9—15分钟)

(1)导语:小朋友,抬起你的膝盖,你们知道膝盖在哪里吗?那扭髋扭一下,髋部在哪里?所以小朋友我们一定要知道身体的各个基本部位,不然可会闹出大笑话的。

让一个小朋友上来做示范,老师讲解并指着该小朋友正确的身体部位让学生先猜,然后说出正确的名称以及举例各部位在运动中的用法。比如:踝关节踢足球时控制球的能力。

注:讲解的内容包括头,颈,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上下肢

(2)游戏:指鼻子

游戏方法:以同桌为单位,一个小朋友拿着另一个小朋友的左手,做拍状,后者右手食指指着鼻子,当教师发出“头”或其他部位时,前者拍后者的手一次,嘴里喊和老师一样的身体部位,后者迅速移动右手到该位置,比一比在一轮中谁的失误率高,高的输,低的胜。

游戏规则:指错后,另一者提示对方改正,游戏继续直到第二轮开始。

教与学的方法:

(1)教师简单讲解游戏方法,并做示范。

(2)师生共同进行练习。

(3)教师进行评价。

(3)总结上课内容,宣布下课,师生告别。

学习内容:体育常识、室内活动

学习目标:了解课堂常规的.主要内容,培养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第一部分体育常识:课堂常规:

教学重点:理解课堂常规的意义

教学难点:养成良好的课堂常规

组织教法: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挂图,启发学生思考“图上画了什么?”

2、学生互相讨论,议一议挂图内容。

3、出示课题:课堂常规

一、传授新知

1、教师讲解什么是课堂常规?他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课前常规、上课常规、下课常规)

2、教师讲解体育课堂常规的主要内容。

①必须穿运动鞋上体育课。

②在条件许可时,应穿运动衣裤上体育课。

③上课前应取下衣服上的纪念章、校徽,口袋中不能放小刀、铅笔、剪刀、钥匙等尖锐、坚硬的物品。

④在体育课前二三分钟到达规定的地点,准备上课。

⑤体育课中要主动配合教师,遵守课堂纪律,有秩序地做练习,不哄闹,不做有危险的动作。

⑥爱护体育器材,按教师的要求搬运和发放器材。下课时要清点器材,及时归还体育室,避免损坏或遗失。

⑦下课前要整队,认真听取教师或同学对课的小结。

3、分组讨论、交流各自遵守课堂常规的情况。

4、教师根据本课内容,出示几道是非题,指导学生分组讨论。

二、巩固新知

1、教师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小组讨论。

A说一说,为什么要建立体育课课堂常规?

B议一议,体育课课堂常规有哪些主要内容?

C你在平时做到了哪些?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2、学生开展讨论,相互交流,相互评议。

第二部分室内活动:分左右

教学重点:理清左右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正确分清哪边是左哪边是右

组织教学:

1、教师带领学生做辨别左右方向的游戏。

2、学生自我判断教师提出的方向,认清左右方向及身体的左右部位。

3、教师讲解、示范动作,引导学生观察。

4、学生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跟随教师模仿练习。

5、初步掌握动作后,打乱顺序,随意提问,提高学生的快速反映能力及快速辨别左右方位的能力。

6、集中思想,开动脑筋,快速准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方位,并做出相应的完整动作。

7、总结上课内容,宣布下课,师生告别。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