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欢迎阅读认识立体图形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认识物体和立体图形

教学内容:

教科书32页、33页做一做,练习五第2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 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 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计算机软件、投影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情 :

小朋友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智慧爷爷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

1. 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3)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随机板书名称。

2. 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说出: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 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圆的。

(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等,教师应给予肯定,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 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

投影出示实物图“鞋盒”,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体图形。

用同样方法出示“魔方”、“茶叶桶”、“足球”等实物,抽象出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

2. 记忆想象

(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辩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拿出相应的实物。

(2)学生闭眼想四种图形的样子。(教师说图形,学生想。)

(3)学生闭眼按教师要求拿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4)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教师给出一种实物,由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5)出示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让学生进行辩认。

3. 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四、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 做一做1题。

(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轱辘”,然后教师说明,圆柱可以滚动。

(2)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搭一搭。

通过搭,使学生明确:球没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滚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很平稳。

2. 游戏“看谁摸得准”。

(1)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看谁摸得准。(参照做一做第2题)

(2)教师说物体形状,学生摸。

3. 数图形。

投影出示练习五第2题,问:这只小动物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各用了几个?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

五、小结: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六、游戏 :先让学生想一想,用不同形状的实物能搭出什么来?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搭一搭。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立体造型和立体构成与立体图形创作软件基本创作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电脑绘画软件、图像处理软件与立体图形创作软件的有机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锻炼和培养学生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

重点:

充分认识和理解立体造型和立体构成特点的基础上,尝试如何巧妙地运用立体图形创作软件的特点为已有的平面创作增添光彩

难点:

对空间立体概念的认识,对立体图形创作软件的合理使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使用特别的教室来上美术课,高兴么?让我们在愉悦中学习吧。

二、新授

讲述课前的预习构思

1、结合过去所学内容,介绍立体造型和立体构成的特点以及基本的表现方法

2、讲解立体图形创作软件的`基本应用方法,介绍3DMAX的基本界面。

(1)认识工作区。

(2)认识工作栏中的选择、移动、旋转、缩放、渲染等工具。

(3)命令面板。

(4)结合工具栏中的工具,将创作的文本或模型在不同试图中转换位置或变换角度。

(5)将调整好的图形在透视图力渲染成JPEG格式的图片。

三、课堂练习

根据学生自己的创意,运用所学方法,完善自己的画面,展示作品。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篇3

课题:

观察立体图形

教学内容:

教材第69页例2、例3及练习十六第5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简单立体图形的活动,使学生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通过对立体图形的观察,使学生能够辨认从立体图形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形状。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操作,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学会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法。

学法:小组研讨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若干立体图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教材70页第1题大象的玩具,让学生从不同位置观察。

老师小结:从不同方向看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2)出示一个长方体,让学生从不同位置观察。

引出课题并板书:(观察立体图形)

二、合作探究,观察立体图形

(1)活动一:观察长方体。

①学生分五人一组坐在长方体图形的不同位置。

②组同学边观察边交流。

③反馈汇报。

从正面看

从上面看

从右面看

④换成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让学生说说从各个方向看到的图形。

(2)活动二:根据正方形判断是什么立体图形。

三、及时巩固,完成书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71页第5题。

分组用长方体和正方体摆出组合图,进行观察和验证。

集体汇报。

(2)完成练习纸上的练习。

教师出示一个圆:这是我从正面看到的,请大家想想这可能是什么立体图形。

如果我从正面看到的是长方形,那么它可能是什么立体图形?

四、总结提升

不能只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确定是什么立体图形,只有把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能形成立体图形的完整表象。

板书设计

观察立体图形

从正面看

从上面看

从右面看

同一个立体图形,当你从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就会看到不同的.图形,我们要根据头脑中已有的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所得到的形状进行判断。

课后反思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层面出发,让学生发现数学、学习数学、研究数学,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是很有必要的。

学生通过亲自观察立体图形,根据自己的实践体验感悟到从不同的角度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不同,并且能用恰当的语言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立体图形的初步轮廓,这样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水平。

认识立体图形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图形卡片,计算机软件、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情:

小朋友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智慧爷爷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3)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随机板书名称。

2.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说出: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球:是圆圆的。(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等,教师应给予肯定,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

四、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做一做1题。

(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轱辘”,然后教师说明,圆柱可以滚动。

(2)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搭一搭。通过搭,使学生明确:球没

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滚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很平稳。

2.游戏“看谁摸得准”。

(1)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看谁摸得准。(参照做一做第2题)

(2)教师说物体形状,学生摸。

3.数图形。

投影出示练习八第2题,问:这只小动物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各用了几个?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

五、小结: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各种各样的物体,已经有形状方面的初步感知和体验,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学具摆一摆、说一说、算一算,从而获得对物体特征的理解,建立起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