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欢迎阅读语文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内容简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了大象加芝柏提是怎样帮主人做事、保护了主人的孩子的故事,赞扬了大象对主人的忠诚和恪尽职守的精神。

【设计理念】

根据略读课文的特点和本课的编写意图,体现“突出重点”这一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自主读书感悟过程,培养学生的阅读感受、理解和评价能力。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增强关爱动物以及和动物友好相处的意识。

2.通过理解“忠心耿耿、咆哮、不知所措、贪婪”等词语来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练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大象是怎样保护了主人的孩子的。

【重点难点】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说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教具准备】

词语卡片、教学录像、音乐。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

二、启发谈话,激趣引入

(1)介绍有关大象的'知识,以引起学习新课的兴趣。

(2)默读课后思考题,明确学习要求。

三、自学课文,直奔重点

1.默读,借助工具书、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扫清生字词障碍,读通全文。知道课文主要写了大象加芝柏提是怎样帮主人做事保护主人的孩子的故事。

2.反复自由朗读。要求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边读边思考:在卡林眼中为什么把加芝柏提看成世界上最好的大象?表现在它两方面的性情上:一是勇敢,二是忠心耿耿,特别温顺。

3.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它非常勇敢?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它对主人忠心耿耿,非常温顺?

(1)从鬣狗两次来冒犯,大象与之搏斗的情境看出它非常勇敢。着重引导学生读悟15至17自然段。

(2)从大象奋不顾身地保护主人的孩子的情景可以知道大象对主人忠心耿耿,从“拢”字可以体会到大象非常温顺。

4.在读书过程中,画下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再把不理解的地方找出来。

四、讨论交流,体验探究

1.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试着在文中找答案。然后小组讨论,得出最佳答案。

2.小组派代表汇报学习收获,提出疑难问题。教师及时梳理,确定解疑重点,教师适时点拔。

3.把自己认为最受感动的句子找出来。

①同桌之间交流,自己受感动的原因。教师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②小组赛读。

4.教育我们要关爱动物,和动物友好相处。

五、说话训练,拓展延伸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大象是怎样保护了主人的孩子的。

2.此时你想对勇敢的大象说些什么?

3.想象加芝柏提还为主人做了哪些事情。

语文教案 篇2

(通用)语文教案10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运用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武夷山的美丽。

能力

联系生活理解、运用词句的能力。

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情感

感受武夷山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

难点

理解运用词句,在朗读的基础上想象表述。

方法

情景感悟、以读促讲 教具 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

一、 导入

长寿老人彭祖茹芝饮瀑的古老传说让武夷山变得神秘,而独特的风景让武夷山拥有了美丽。这节课我们将走进武夷山,寻找美丽、感受美丽,继续学习课文《美丽的武夷山》。

二、复习旧知

1、指名领读生字

2、回忆第一段内容:美丽的武夷山在哪里?课文哪句话总体描述了武夷山的风景?

(武夷山在福建省西北部,那里峰峰有溪水环绕,水道随山峰弯曲回转。)

三、 新授

明确集中描写山水美景的段落(二、三段),边读边画出你认为体现山美、水美的句子。

(一)山之美——第二段

1、 山的奇:“三十六峰造型奇特,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

(1) 指导学生按照文中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读出山的奇特各异。

朗读时注意处理好长句子的停顿、轻重,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2) 仿句造句:根据挂图上其他造型奇特的山峰形状,按照“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造句,并能有感情地表达清楚。

2、 山的险:“最险的是大王峰……一直通向峰顶。”

(1) 抓住重点词语“险”、“一直通向”,理解山峰的险。

(2) 变换角色,想象游人登上石阶的感觉。

(3) 图片感知大王峰的“险”

(4) 指导朗读,尤其要注意对重点词句的处理。

3、 学生自主总结武夷山山峰的特点——险、奇

(二)水之美——第三段

1、如果说山美在它的险和奇,那么这里水的美又应该怎样概括呢?(清、静)

2、学生读文,说出九曲溪名字的由来。

3、指导朗读:

(1)指名朗读体现水清、水静的句子,依据文中情境选择正确的语调朗读,注意朗读的情景交融。

(2)配乐自读练习

(3) 齐读

4、想想生活中形容水清、水静的句子还可以怎样说?

(三)入诗入画,整合提升——第四段

1、我们到武夷山游览,可以选择哪些方法?

2、理解竹筏在水中漂行的情景。(静静地、缓缓地、曲曲弯弯地漂行)

3、播放视频(入诗入画)

4、出示宋代朱熹《九曲棹歌》

5、入诗入画——齐读此段,指导朗读。

四、 总结

同学们,感受武夷山美丽的风光,我们对武夷山产生出无限的向往。同时武夷山也为国人赢得了一份自豪,它已经成为世界遗产地,向世界展示着它独有的诗画之美,成为我国壮丽山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礼物。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会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发现更多的美丽。最后让我们带着所有对武夷山的向往,齐读课题《美丽的武夷山》。

板书设计:

美丽的武夷山

山美 水美

︱ ︱

︱ ︱

入诗入画

险、奇 —————— 清、静 课件出示课题

板书武夷山美在“山、水”

板书“奇”

挂图出示其他山的造型和排比、比喻的句式

概括水美的体现,板书“清、静”

出示水的插图、配乐

多媒体视频播放武夷山风光。

板书“入诗入画”

课件出示古诗

配乐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人、火、文、六”4个字。认识两个偏旁。

2、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难点是了解诗意。

【教学准备】

学生到风景优美的地方去游览,让他们看看山、水、花、鸟,亲身厂家大自然的美丽。一幅山水画,认字卡片及相关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11个生字,会写“人、火”2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并能熟读成诵。

〖教学过程

一、指导看图

激趣:老师带来一样东西,请大家先闭上眼睛,等我数到三下再睁开眼睛。

(教师边数数,边贴出图画,准备给学生一个惊喜。)

指导整体观察图画,学生自由说说第一眼看到这幅画的感受。

指导学生按从远到近的顺序,说说图上画了什么。教师相机板书:山、水、花、鸟。

二、学习课文

谈话:刚才我们欣赏了美丽的山水画,现在来学一首古诗吧!

1、指导熟读诗句:

⑴学生借助汉语拼音练习读准字音。

⑵指名读诗句。师生共同正音,重点指导读准:“远、近、春”、“惊、听、声”、“色”等前后鼻韵母和平、翘舌音的生字。

2、理解诗句:

⑴四人小组交流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⑵猜谜:这是一首谜语诗,请大家猜猜谜底。

(板书课题:画)

⑶结合图说说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

3、朗读古诗:

⑴师示范读。学生闭上眼边倾听边在脑海中展现画面。

⑵指导朗读,读出古诗的韵味。

⑶背诵诗文:

①教师说诗意,学生说诗句。

②依据板书,自己练背,同桌互查。

③指名背诵,齐背。

4、识字:

⑴读准字音,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⑵记忆字形,小组讨论:你认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用了哪些好办法?

①用熟字形记忆“人”和“无”;区别“人”与“八”、“入”“无”与“天”音形义。

②用熟字加笔画记“来”。

③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认记“看”和“惊”,认识新偏旁“忄”。

④用熟字和偏旁的方法记。启发学生发现“还、远、近”都是半包围结构,“之”旁里面都是熟字。

⑤比较“远”和“近”、“近”和“听”的字形。

5、写字:

⑴观察生字“人、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导学生按笔顺先书空后练写。

⑵展评。

6、实践活动:

回家找谜语,开展谜语竞猜活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