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反思

欢迎阅读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反思(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反思 篇1

朗读是任何一门语言课都非常重视培养的一种能力,它是任何一个没有语言障碍的人都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一堂没有琅琅读书声的语文课是充满遗憾的,因此,注重学生通过朗读形成一定的语感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这一节语文课的教学过程中,怎样引导学生用自豪、赞美之情来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关键。刚开始,我首先用提问的形式问学生:“文中民族小学的同学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学校的?

我们感觉用怎样的感情来读?”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较浅,加上生活区域与时空和课文所写的内容有差距,对课文所写内容没有很深的感受,所以朗读起来感情并没有真正表达出来。如何引导呢?看到一名学生带了一套白族服装,我灵机一动,就在她耳边耳语了一番,请她套上这套服装。当她再次出现在全班同学面前时,立刻传来一片赞叹声,我看到,自豪与喜悦也漾在了她的脸上。我马上提议:“你能用现在的心情来朗读课文的片断吗?”她有了新的朗读体会,果然读得声情并茂。接着,我又让在坐的全体同学用刚才发自内心的赞叹体验来朗读课文,他们也读得入情入境。

由此我感悟到,指导朗读,除了可以创设一种情境,再现教材的有关形象,引导学生理解教材所描写的事物,激发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能读出文章的意境外,还可以巧用学生的体验,进行移情朗读,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培养语感。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反思 篇2

在教学课文最后一段中“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我们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这句话中,孩子都知道该怎么读。宋天琪很会说,立即说这是因为我们很自豪,应该很自豪的读。我把这个词写在黑板上了,表扬了宋天琪的感悟很准确,便问孩子什么是自豪呢?有同学立即喊出来是骄傲的意思。可是立即有反对的声音,很坚决的声音“不是,不是骄傲的意思!”我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进一步反问孩子是吗?我看到张俊康正在玩着什么,故意以他为例子,说了“张俊康最近的字写得很有进步,老师表扬了他,他立即得意洋洋,骄傲极了!这是个骄傲。”接着又举例说当我看到中国健儿站在领奖台上看着中国的国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的心里真是无比骄傲!请同学们说说这两个骄傲意思一样吗?在这么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孩子立即分辨出不一样,立即说第二个骄傲就可以用自豪了。那么我们课文里的自豪是为什么自豪?“为这所学校的美丽自豪!”“为小朋友在这里快乐的生活自豪!”嗯,已经点到了,我就此止步。还是用读的方法,读了孩子喜欢的句子,有一些学校环境美的句子,一些窗外安静的`句子,请孩子们多读读这些句子,读好这些句子。在生字的学习中,我只重点和大家学习两个字“舞”和“戴”两个难字,其余的几乎略过不说。看到孩子们的作业交上来时,我发现大部分孩子能够写正确,个别孩子不对。不过书写的质量不高,写得不漂亮,我又花了半节课时间练书写。写一手好字,是语文课应该追求的,应当是每节课都必须要的。

《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开篇之作,是一篇抒情散文。课文描写了我国西南边疆一所美丽而充满欢乐的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同时,也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经过了一个暑假再次进入课堂,面对着教室里那六十多双明亮的眼睛,我深切地体会到了三年级的学生与我以前教的五年级的学生的明显不同:这些刚踏入中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思维活跃,头脑中充满着问题,但同时,他们上课的注意力却不能持久。为此,我进行了一番精心的教学设计:

上课伊始,在引入课题之后,我就出示了各民族人民的有关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上少数民族人民的特点,孩子们都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对于他们的服饰,印象更为深刻。与此同时,我让孩子们念念这些少数民族的名称,在认识这些民族的同时,也为随后开展的深入理解文本铺垫了基础。

在学习文本时,课文中并没有写孩子们是怎样上课的,我抓住这一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民族小学的同学们上课时的情景。孩子们各抒己见,十分踊跃,有的说:“他们听得目不转睛。”有的说:“他们积极举手发言,还受到了老师的表扬。”有的说:“他们把课文读得又整齐又动听。”

整堂课总体感觉教学环节还是比较清晰的,重点也挺突出。一些教学设计比较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很能抓住他们的注意力。但我也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语言有时还显得有些繁琐。其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语言、过渡语言、激励语言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教师细心斟酌,多加锤炼,精心准备。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调动起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课堂上快乐地学有所得!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反思 篇3

一、初读课文题目时,我问孩子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孩子们的回答似乎不令我满意,接下来我问孩子们,如果是“我们的第八小学”应该怎样读?

生1:“应该用自豪的语气读。”

生2:“应该用赞美的语气。”……

(看来教学中当遇到孩子不清楚的问题时,教师能及时地调换与孩子的生活相近的问题,这样会非常方便孩子理解,课文上所描述的一所民族小学,与孩子的生活距离远,文中作者孩子所要表达的情感孩子更是难以自悟,教师架设了一个与孩子生活贴近的桥梁,那么这个难度便不攻自破了。)

二、教学中我接着描述,民族小学与我们第八小学有着很多不同的地方,你能在课文中找出不同的地方吗?并且我给孩子们例举了课文在第一自然段中描述的一个不同,孩子们就在自己的默读中寻找其它不同了,读过后我们交流的时候归纳出两所学校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多民族,二是周边环境的`不同。这样孩子零碎的思考就更有整体性。三年级的教学的关键就是对课文整体的把握,怎样把这一教学重点细化到自己的平时教学中,值得我深入思考。

三、我问,这所民族小学与我们古寨小学这样的不同,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这所学校你会选择哪个词?孩子们回答出了:与众不同的学校、特殊的学校、美丽的学校、有趣的学校等。这其中有很多词语都是我在备课中不曾想到的,比如:与众不同,我惊佩孩子的领悟力。

四、教学快结束时,我让孩子找课文中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生1问:这个学校的学生是各民族的孩子,那么他们来到学校怎么交流呢?

生2问:各个民族之间住得很远,那些小学生去民族小学不是很远吗?

(以上两个问题表现出:孩子是以孩子的角度在提问,他们站的角度是如果我是一名民族小学的学生我会遇到什么疑惑,提出的问题自然也是教师所不曾想到的。)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反思 篇4

在教学课文最后一段中“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我们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这句话中,孩子都知道该怎么读。于龙很会说,立即说这是因为我们很自豪,应该很自豪的读。我把这个词写在黑板上了,表扬了于龙的感悟很准确,便问孩子什么是自豪呢?有同学立即喊出来是骄傲的意思。可是立即有反对的声音,很坚决的声音“不是,不是骄傲的意思!”我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进一步反问孩子是吗?我看到吕华廷正在玩着什么,故意以他为例子,说了“吕华廷最近的字写得很有进步,老师表扬了他,他立即得意洋洋,骄傲极了!这是个骄傲。”接着又举例说当我看到中国健儿站在领奖台上看着中国的国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的'心里真是无比骄傲!请同学们说说这两个骄傲意思一样吗?在这么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孩子立即分辨出不一样,立即说第二个骄傲就可以用自豪了。那么我们课文里的自豪是为什么自豪?“为这所学校的美丽自豪!”“为小朋友在这里快乐的生活自豪!”嗯,已经点到了,我就此止步。还是用读的方法,读了孩子喜欢的句子,有一些学校环境美的句子,一些窗外安静的句子,请孩子们多读读这些句子,读好这些句子。

在生字的学习中,我只重点和大家学习两个字“舞”和“戴”两个难字,其余的几乎略过不说。看到孩子们的作业交上来时,我发现大部分孩子能够写正确,个别孩子不对。不过书写的质量不高,写得不漂亮,我又花了半节课时间练书写。写一手好字,是语文课应该追求的,应当是每节课都必须要的。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反思 篇5

师:民族小学的小朋友是怎样上课的呢?请你想象一下,先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四人小组合作讨论后,交流)

生:民族小学的小朋友上课很认真。

生:民族小学的小朋友不受外面蝴蝶这些的影响。

(学生深入不了,只是停留在表面)

师:老师给你们几个提示,帮助你打开想象的大门。

(老师在讲课的时候)

(同学们在读课文的时候)

生:老师在讲课,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讲。

生:老师提问时,同学们的小手,举得高高的,就像一片小树林。

生:他们读课文的声音就像音乐一样美妙。

【反思】

学生的想象能力是非常丰富的',关键在于怎样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怎样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这堂课上,一开始,学生的思路没有打开,他们的回答就停留在同学们上课认真上,虽然意思没错,但是没有内容,比较肤浅。

经过适当引导之后,学生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他们想象的空间更大了,说出来的内容马上就不一样了。他们思考的范围更广了,思考的深度也逐步加深。有人想到了老师听讲的时候,同学们怎么样;有人想到老师提问时,同学们怎么样;还有同学想到同学们读课文的时候怎么样等等。虽然谈不上精彩,但至少孩子有进步了!

不要不舍得花那三四分钟,多一份合适的引导,多花一点点的时间,可能就是让人欣慰的进步。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