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幼儿园小班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目标:
初步懂得轮流的含义,学会一个跟一个走,并遵守游戏规则。
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重难点:
学会一个跟一个走。
学会轮流钻山洞、不推不挤。
准备:
拱门、了解火车钻山洞、u盘。
过程:
1、准备活动:队列队形的练习。
将幼儿按照红、黄、蓝、绿四种小火车排成四列纵队,练习稍息,立正和搭肩看齐。
2、组织幼儿玩游戏“开火车”
(1)教师扮火车头带领幼儿开火车,后面幼儿拉着前面幼儿的衣服往前走,待听到“火车到站了”的口令后,即可自由走动。火车继续开始,每人要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继续往前走。
(2)增加游戏难度:《开火车》。钻山洞时要一个跟一个走,不推不挤。
3、结束、放松活动:放音乐小火车跳快乐的火车舞。
教学反思:
我首先在游戏中让幼儿拉着前一个小朋友的衣服,放慢开火车的速度,尽可能的保证幼儿不掉队。同时在每次游戏的间隔期间,我们以“火车到站”的形式让幼儿自由活动,在以“火车出发了”的口令提醒幼儿排队,找到自己的位置,教师还是需要给予帮助的,在体育活动中,我遵循循循渐进,从意到难的设计原则。第一个环节为自由“开火车”,第二个环节增加了开火车钻山洞的内容。刚提到钻山洞时很多幼儿特别兴奋都不听老师指令跑过去钻山洞,由于人太多导致山同倒塌了。于是我抓住机会进行游戏规则的介绍:在钻山洞时要一个跟一个走,不推不挤,这样每一辆小火车就都能安全的钻山洞了。所以我以后在教学中要善于观察,抓住教育细节。根据教学活动中发生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力争上好每一节课。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爬的动作,是一种手脚协调地、交替地、有节奏的运动,这种活动不仅有利幼儿身体两侧肌肉健康发展,而且还有利于促进幼儿大脑两个半球的发展。幼儿很喜欢在地面上爬动,根据幼儿这一活动的特点,我们设计了各种形式的且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爬动方法让他们来体验爬动时的乐趣,在愉快的游戏中,使他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情绪得到了放松。
扮演角色-变换方向制定目标爬行-听信息变换方向和变速爬-调整活动量小狗休息-游戏"小狗找肉骨头"-放松活动小狗洗澡。
活动目标:
1、学习听信号手膝着地爬行,增强幼儿四肢的肌肉力量。
2、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4、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重点与难点:
1、能根据信号的变化,变速和变换方向爬行。
2、倒退爬时别碰撞周围的同伴。
活动准备:
1、小鼓一只,哑铃制作的肉骨头若干,供幼儿爬行的大草坪、独木桥若干座。
2、小猫、小鸡、小鸭、小狗的图片贴在小椅子上为小动物的家,放置于场地四周。
3、小狗头饰一只,录音机、磁带若干。
活动过程:
1、扮演角色,活动身体。
(1)孩子们!老师和你们一起做游戏。你们看这是谁呀?(出示小狗头饰)我做狗妈妈,你们做谁呀?我们小狗听着音乐,活动下身体吧!
(2)今天天气真正好,小狗小狗起的早,穿上漂亮花花衣,跟着妈妈做游戏。点点头,汪汪叫,踢踢腿,蹦蹦跳,发现一根肉骨头,啊呜啊呜吃个饱。摇摇尾巴转个圈,我是聪明的狗宝宝。
2、变换方式朝制定目标爬行。
(1)我们小狗家附近有哪些好朋友?(猫、鸡、鸭)
(2)爬动着依此向小猫、小鸡去问好,然后再爬回自己家来。
(3)爬动着向小鸭去问好,然后在老师的示范下,倒爬着回小狗的家。
3、听信号变换方向和变速爬行。
咚咚咚,这是什么?妈妈要小狗听着鼓声来学本领。鼓声"咚咚咚",小狗就往前爬,鼓声"嗒嗒嗒"小狗就倒退着爬,鼓声"咚嗒咚嗒咚嗒",小狗就转着圈爬。
(1)听信号向前爬、向后倒退爬和转圈爬。
(2)听信号向前变换速度爬。
(3)听信号转圈变换速度爬。
(4)听信号交替爬行向前、转圈变换速度爬和倒退着爬。
4、调整活动量,"小狗打滚"。
小狗宝宝,我们玩累了,打个滚,休息一下,让肚子晒晒太阳,妈妈来帮你们理理毛。
5、游戏"小狗找肉骨头"。
(1)"我们小狗肚子饿了,要去找肉骨头吃。爬过草地和独木桥,游过小河,河对岸的草丛里就有许多肉骨头,看谁最聪明,能找到肉骨头。"
(2)全体幼儿`按照一定的路线寻找肉骨头,可重复数次,视幼儿的身体状况和情绪而调整。
6、放松活动"小狗洗澡"。
(1)小狗宝宝玩累了,出了很多汗,妈妈给你们洗个澡,冲一冲,抖一抖,摇一摇,小狗小狗真快活。
(2)全体幼儿"洗完澡",扮小狗装,汪汪叫着回家。
教学反思:
通过这一节教学活动,我充分认识到在体育课中,要在“引导幼儿探索动作、相互交流,掌握动作要领”上下功夫,让孩子在探索中,互相学习中提高学习动作的积极性。能善于充分利用空间、大胆利用材料,教师的讲解要精炼、透彻,把握好幼儿活动的密度和强度,一节体育活动才能真正的使幼儿体质逐渐增强、动作发展更完善。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一)内容简介
今天是妈妈的生日,为了给妈妈一个惊喜,莎子急匆匆地吃完早饭,没擦嘴巴就马上出门了。_路上,狐狸把莎子当成了蛋黄,小狼把她当成了草莓,小熊把她当成了鸡汤。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二)主题分析
故事通过讲述莎子急匆匆地吃完早饭,没擦嘴巴就连忙出门,;隹备为妈妈的生日采摘鲜花后发生的一系列稀奇古怪的事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莎子爱妈妈的真挚情感。同时,也告诉孩子们用餐时要小心,吃完东西要擦嘴巴,要讲卫生的道理。
(三)情节分析
莎子匆匆忙忙地吃完早饭,准备去做一件神秘的事情,是什么事情让莎子嘴巴也没来得及擦、身上都是污渍就出门了呢?故事一开始就引发了小读者的好奇心。
小狐狸要咬莎子的嘴巴,小狼要舔莎子的手,小熊;隹备扯莎子的裙子,这是为什么呢?带着紧张和好奇,小读者急于想要阅读下去,了解真相。
当故事最后终于揭晓谜底时,我们禁不住为莎子爱妈妈的情感所深深感动。同时,也被莎子吃完东西不擦嘴巴就匆匆出门遇到的种种尴尬而会心一笑,在快乐中明白要讲卫生的道理
(四)图画分析
1、画面的构图和色彩
故事画面中主体凸显,大多数的篇幅中都只有主体,而省略了背景。这样的表现手法让小读者能够清晰、直观地观察画面,了解画面的意思。画面以自、红、蓝色为主色调,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2、图画中蕴藏的细节
莎子一身纯白的衣服与彩色的画面(房屋、树林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莎子纯洁、可爱的形象跃然纸上。
尽管画面中一身白色衣物的莎子胸前始终有一摊难看的污渍,但从这黄黄的污渍中,我们看到的是莎子为了送给妈妈神秘礼物的急迫心情,折射出莎子爱妈妈的情感。
小狐狸、小狼、小熊闻到莎子身上的香味儿后,垂涎三尺,以此烘托出主题。
(五)角色分析
莎子的表情在整个故事中有着明显的变化,也让我们清晰地捕捉到了她的心理变化:急匆匆地吃早饭对一脸认真,连汤洒了、蛋黄糊在脸上、草莓酱黏在手上都不管不顾的样子,那是去为妈妈准备礼物的着急,让我们看到莎子心中对妈妈的爱。
当莎子遇到小狐狸、小狼、小熊的攻击时,虽然她的小脸上满是惶恐,但不退不避的样子也是对妈妈的爱使然。
当莎子摘好鲜花看到小动物们在她家时,她严肃地指责,那是怕小动物们打扰了妈妈过生目的心情。
最后莎子终于把鲜花送到妈妈手上,与妈妈亲热地抱在一起时,那是心愿终了、满足又快乐的笑脸。
(六)语言分析
故事中的语言多以对话的方式呈现。其中莎子和小狐狸、小狼、小熊对话的语言是重复的,可以尝试让孩子来模仿,特别是礼貌用语“请、再见”和“假如……就……"等句式可让幼儿应用于生活中。
故事中还有“祝贺、保密、说谎、有趣"等词语,可以丰富孩子的语言词汇。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尝试用身体的各个部位碰击气球,使气球不落下。
2、自由探索各种玩气球的方式,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萌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气球个数多于幼儿的人数、大垃圾袋两个、圆形即时贴若干、塑料泡沫垫一块、背景音乐。
场地准备:空间足够大的空场地。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韵律《兔子舞》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要玩一个好玩的游戏,让我们一起和小白兔来跳舞吧!
幼儿随着教师听完整音乐有节奏的进行律动。
二、游戏:长了翅膀的气球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气球,这个气球可神奇啦!气球上长着翅膀呢,不信你们来试试,让气球飞起来!
给幼儿分发气球(人手一个)用手让气球"飞"起来。
教师:(拿着气球示范)小朋友们看,我们可以用手让气球飞起来,不要让气球落地。
教师引导幼儿用手玩气球,教师参与其中,注重个别差异,鼓励幼儿用手背、手指,变拳头等或用手指弹一弹等多种方式来玩气球。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真棒!原来我们的手可以用各种方法让气球长翅膀,飞起来。
三、自由探索用身体各部位玩气球。
教师:除了用手可以让气球飞起来,我们还可以用身体的那些部位让气球飞起来呢?
幼儿自由探索后请个别幼儿说身体部位并大胆的在同伴面前展示后,教师在自己身体部位上粘贴圆形即时贴。
四、游戏"气球不落地"。
两人一组夹球运球,运到指定地点,要求幼儿在玩气球的过程中,不许落地,落地幼儿一旁观看。
(游戏中教师以裁判的身份参与游戏,注意幼儿的安全)
五、调节活动:欣赏教师顶球
教师:下面请欣赏老师是怎么让气球飞起来的!
放背景音乐,教师随音乐有节奏的用即时贴粘贴的身体各个部位顶球,幼儿在一边欣赏。
六、放松活动
一起坐在垫子上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拍拍身体的各个部位,放松四肢,幼儿帮助整理气球,结束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