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愿你的青春不负梦想》读后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愿你的青春不负梦想》读后感 篇1
谁的成功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谁的梦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想要实现它们,只有成为更好的自己。而自律,便可成就我们更好的未来。———题记
暑假里,我阅读了塞缪尔.斯迈尔斯的《青春不负梦想》,在一开始,我不过是为了应付老师布置的暑假作业,可随着一页又一页的阅读,我由最初的漫不经心变为目不转睛。我发现,无论如何翻到哪一页,我都会有新的收获,都会得到新的启示。
这本书以“青春”和“梦想”两大主题为引导全文的主要线索,讲述了年轻人在青春岁月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并着重论述了年轻人应该抱有什么样的心态与养成什么习惯,才能够,有机会成功。从书中,我读到了无数前进的方向,而在这其中,我最想与别人分享的便是——“自律”,成就更好的自己。
一个人的勇气可以在自律中得到体现,自律可以说是优秀品格的精髓。一切的美德都来源于自律。一个被冲动与感性支配着的人只会成为自己欲望的奴仆。美国总统华盛顿勇敢、高洁、优秀,直至今日也仍然美名远播。华盛顿有着在危急时刻,表现出颇为镇定的情感控制能力。在许多不了解他的人看来,他从娘胎里就是如此冷静,如此理性。但,其实他的性格是很急躁的。他的彬彬有礼和善解人意都是他严格自律、善于自我控制而造就的。这种自控的行为在他小时候就开始了。有人曾评价他:“在面对诱惑和激动人心的场合,他总可以抵制并抑制激动的内心。这是他坚持不懈始终自律意识,将会是我们成功路上的一块跳板。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自律呢?自律,要从小事做起。例如:坚持早上提前三十分钟起床背书、吃完零食的包装袋不随手丢弃,忍住馋嘴不买小摊上的辣条等。以上这些事例看似不过随手可做之事,却很少有什么人能够克服心中的懒惰与欲望,坚持下去。但只要我们时刻提醒自己,尽量控制自己,久而久之,我们的自律意识往往会无形之中慢慢变强。人类之所以优于动物,靠得就是自我控制能力。你要想成为一个高尚的,有道德的、纯洁善良的人,就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克制自己的欲望。
莎士比亚说过:“人类能够为尚未发生的事做好准备,这也是因为人类有着自律这一美德。”所以,同学们,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一定要养成自律的良好习惯,它将会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一笔巨额财富。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的成功经验,那么就请阅读《愿你的青春不负梦想》吧!我相信,它会带给你信心与鼓舞,以及不断奋斗的动力,会为不甘平凡的你,找到属于你的成功之门。
《愿你的青春不负梦想》读后感 篇2
《愿你的青春不负梦想》是梦想导师俞敏洪敞开心扉,用朴实真诚的话语,告诉我们如何通过拼搏与奋斗,踏过人生路上的艰辛和坎坷,去最终实现自己美好的梦想。
在书中,俞敏洪毫不隐晦自己三次参加高考,到北大教书违反校规,最后无奈辞职的痛苦经历。可以说,正是这一次次的磨难和波折,教会了他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也使他通过这些风雨和历练,积累了许多宝贵的人生经验,收获了成功必备的坚强和自信。对此,他深有感慨地说:“如果你内心只有草的种子,你就是草;如果你内心有树的种子,你必然会长成树。不要用你的现在去判断你的未来,因为你的未来不可判断,你要去努力。”
《愿你的青春不负梦想》满怀着浓浓的关切和爱意,用真挚坦城的话语,如同我们至亲的家人一般,不惜把自己成长路上走过的弯路,犯下的错误,都原原本本地坦露出来,以告诫我们人生就是一场场的鏖战,只有经历过这些风雨和挑战,人才能变得成熟,迎来人生最美的彩虹。同时,他还以平和的心态,与我们一起分享了前进路上的成功和喜悦,并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人想要改变自己的人生和命运,最好的力量就是去奋斗。这种现身说法式的劝慰,彰显出俞敏洪诲人不倦的教师胸怀和不掺假的真心。我们也通过他坦诚可爱的讲述,积攒了前行的勇气,赢得了向上的力量,获得了汩汩的精神滋养,收获了满满的正能量。
捧读该书,感受最深的是,作者无论是身处顺境还是逆境,自始至终都洋溢着乐观向上的积极态度和自信自强的进取精神。这些优秀品质的养成,或许与他三次重大的人生转折不无关系。同样是遭遇到坎坷和磨难,有的人却就此一蹶不振,但俞敏洪却越挫越勇,让人钦佩。到底是什么力量赋予了他一往无前的智慧和果敢精神?在本书的序言中,作者给出了有力的回答:“不要让害怕本身阻碍了你前进的步伐,不要放大自己的弱点。万物皆有裂痕,这样光才能照射进来。你的弱点,有时候正是你向前的最好动力!”
青春是美好的,每个人都会经历青春岁月中的欢欣和阵痛,对于不甘平庸的年轻人来说,珍惜生命中每一段过往,抓住每一缕稍纵即逝的光阴,用铿锵的脚步,去丈量未知的征程,怀着一颗努力拼搏的初心,勇敢地亮出我们自己,总有一天,在人生的竞技场上,通过我们无悔的选择,无言的付出,不懈的打拼,一定会活出一个精彩的人生。正如俞敏洪在书中所言:“我们无法预测未来,所能做的就是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不放弃才会出现生命的奇迹。”
美好的青春,总有一些绮丽的梦想让我们去追。活在当下,满怀自信,用力拼搏,就会让青春绽放出最美的光华,实现人生最美的理想。
《愿你的青春不负梦想》读后感 篇3
匆匆这些年,回首看来,毕业后我从家乡到栖霞、从栖霞到龙口、从龙口到济南、到福山,从济南到全省各地。很喜欢这种在路上的感觉。因为在路上,不知道会遇到谁,会经历什么。
《愿你的青春不负梦想》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俞敏洪参加高考3次,大学读了5年,期间所经历的自信、自卑、继而自信的真诚态度与坦荡胸怀实为可贵。正如我从栖霞支行到龙口支行、再到省行的心路历程。好在我有一点跟俞敏洪一样:从不嫉妒比我优秀的人,而是和他们交朋友成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在这里近一年的时间,通过各种途径,认识了许多好朋友,为他们取得的成绩、获得的收获而高兴,自己也不断向他们学习,提升自己。正如书中所写的“与其在草原上追赶一匹骏马,不如种植一片肥美的草原,吸引所有的马过来。”
每个人都有梦想,梦想确实很难实现,不然它就不是梦想了。还记得高中时的自己,曾模仿五月天写下“阳光、空气、水、篮球、音乐”生命五要素,那时的自己是那样的天真,对未来充满希望,对自己喜欢的事情充满热情。现在想来,当初的梦想虽遥不可及,但也收获颇多,大学时的乐队和比赛,去年听了陪伴我整个青春的杰伦演唱会,五月初又将现场感受五月天的激情,想想那些年陪伴我的咸鱼、知足、倔强、疯狂世界,我想在五月天的摇滚音乐中,我会彷如回到那个年少的时代,回到那个放肆无畏的青春。
从小的偶像也是人生里另一种陪伴,就在昨天,篮球诗人麦迪成功入选名人堂,记得自己买的第一件麦迪球衣,记得自己从高中、大学一直到工作时所有比赛的球衣号码都是麦迪标志的“1”号,记得在青岛看到麦迪的热泪盈眶,如今你已功成名就,职业生涯虽有遗憾,但名存史册。正如我的青春,有过遗憾、有过巅峰、有过彷徨。纵然梦想戛然而止,热爱仍在路上。
近期发生的很多事情令我不解,让我无奈。但我想我是幸运的,时间一直都在走,我也在不断前行,站在十字路口的我或许会彷徨、困惑、孤独,但将充满梦想与希望!
《愿你的青春不负梦想》读后感 篇4
我把这本书看做一本励志书籍而不是一本成功学,妄想从这本书中得到俞敏洪赚钱之道的朋友趁早绕行,这是一本俞敏洪通过自身经历向不甘平庸的大学生讲述的一系列故事。
诚然,进入大学以后,我们的知识面变得宽广、见识的人也越来越多,这期间,我们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与想法。如;自卑、迷茫、不知所措,俞敏洪在北大大学五年(因心不顺得肺结核休学一年)就饱受自卑折磨,后来他谈到大学生涯说;“身边许多朋友见是我创办了新东方都不可思议,这也可以理解,大学没有参加任何社团与学生组织,也没认识几个朋友,唯一值得吹捧的经历可以说就读了上千本书以及结交了几个知心朋友,当然,这两个因素在我后来生涯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也曾感慨,大学时光多么可贵,却被自己心魔束缚了自己的发展,当提到自己为啥没有像马云一样开创如此壮举的事业,他自己总结说;“马云有一个很好的品质,就是越挫越勇,他三次高考才考入杭州外语学院,而我却考入了北大,他创业五次失败还不放弃,而我一次就成功了,但这并不是好事,至少现在证明,马云的事业的确比我大的多(新东方市值40亿,阿里巴巴市值2000亿)而马云每次失败后都能很快的调整自己,再次轻装上阵,这一点品质也是在后来的磨练中我才慢慢学会的。”这也是俞敏洪通过自己的经历想要送给当代大学生的一些心理话。
当然,成功并不等于梦想,俞老师并不希望现在的年轻人一心只朝钱看。他说;“大学生应该注重自己的内心修养,寻求自己的生命意义,人活着只有两种状态,一种是积极,另一种是消极,而浑浑噩噩的状态与死人无异。”俞老师还强调;“人活着不要只盯着钱看,钱是死的而人是活的,与其想要得到更多的钱还不如充实自我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至于说对当今这个物欲横流人人浮躁的社会怎么看,俞老师如此说;“一定要相信奋斗的力量,你可能再怎么努力都比不上别人,但生命并不是用来比较的,只要自己认为对的事持之以恒的走下去终有一天将会达到自己的目标,当然,人做事不能一根筋,遇到无路可走的时候一定懂得变通或取舍。”
我一直相信一句话,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肯定有其与众不同的闪光点,这些在我们看来的闪光点已是他们身上的精神烙印,而我们正要向他们学习这股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