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绩效自评报告

欢迎阅读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绩效自评报告(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绩效自评报告 篇1

20xx年12月,县财政局委托湖南诚悦达会计师事务所对卫生健康局20xx年度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进行了重点绩效评价,并下发了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我局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立即召开了由各卫健单位相关责任人参加的工作整改、培训会,会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通报,提出了整改的意见和措施。现将我县基本公卫卫生服务项目整改报告如下:

一、整改措施及进展

1、项目绩效申报不完善。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提升绩效管理意识,完善绩效评价申报。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绩效评价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对绩效评价指标作细化分解,设立量化考核指标。

2、费用报销不规范。加强财务培训及财务审核,确保票据来源合法,内容真实、完整,审批手续齐全,报账及时。

3、专项资金核算不规范。加强专项资金核算。严格执行《湖南省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设立专账,明确支出范围,加强资金支出管理。督促江永县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和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设立专账核算管理。

4、资产管理不规范。将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资产及时计入固定资产核算,并编制固定资产台账,做好资产的'清点核对,保证固定资产账实相符。

二、下一步工作要求

1、强化业务指导和培训。由县疾控中心、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妇幼保健计划服务中心、中医院专业指导人员对各乡镇卫生院主管院长、公卫人员和督导组成员就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内容进行培训,各乡镇卫生院对辖区负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村卫生室人员进行培训,做到人人能够熟练掌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明确责任,细化分工。县直专业指导机构、各乡镇卫生院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分解到科室,落实到人员,要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工作任务,奖惩措施,做到人人身上有任务、人人肩上有压力,切实增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乡镇卫生院要将工作任务分解到村卫生室,明确工作整改标准和完成时限,对不能按时按质完成工作任务的,要制定出明确的处理措施。

3、规范资金管理及专项资金核算。要求疾控中心、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和中医院等专业指导机构设立专账核算管理。加强财务培训及财务审核,确保票据来源合法,内容真实、完整,审批手续齐全,报账及时。及时将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资产及时计入固定资产核算。

4、针对薄弱项目,突出工作重点。要注重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真实性、均衡性,要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工作,进一步提高项目工作质量。要针对薄弱项目,找出项目工作重点,推进各项目平衡开展。

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绩效自评报告 篇2

为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管理,牢固树立预算绩效理念,强化部门支出责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区卫生健康局根据《益阳市赫山区财政局关于做好20xx年度预算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益赫财绩〔20xx〕4号)的文件要求,现将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

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属于社会公益性项目,是党和政府的惠民工程,是落实“预防为主,普及健康”卫生方针的大事,也是我国公共卫生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艾滋病及母婴艾滋病传播防治、结核病防治、传染性疾病防控、职业病监测、卫生应急、食品安全保障、健康教育、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

(二)项目指标完成情况

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项目实施进展良好,达到了项目预期的目标。免疫规划建卡建证率全年完成100%,疫苗接种98.58%;艾滋病防治哨点监测完成率100%,密切接触者HIV抗体检测率90%;结核病防治病原学阳性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率96%,肺结核可疑者免费检查率87%;重点传染病监测采样分析620个,职业病监测检查1500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样品205个。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项目资金投入情况

20xx年上级下拨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总额204.99万元,其中免疫规划5万,艾滋病防治37.94万(其中16.04万用于妇幼母婴艾滋病防治),慢性病防治1.2万,结核病防治19.23万;其中因素法分配141.62万,包括职业病防治15.8032万,传染病防控与卫生应急30.4237万,健康教育与食品安全17.3931万,计生事业经费6万,孕前优生健康检查62万,卫生监督10万。各项资金均已足额按时下拨至各项目单位。

(二)项目工作开展情况

1、免疫规划:做好免疫规划工作,加强疫苗冷链运转,规范预防接种门诊建设,组织预防接种人员培训,全年共接种疫苗185982剂次。开展了疫苗的普种和免疫效果监测工作,强化入学入托儿童接种证查验。

2、艾滋病防治:宣传艾滋病知识,门诊长期开设,对城区娱乐场所从业人员进行HIV、丙肝、梅毒检测,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达到95%上;顺利完成了哨点监测项目,全区完成HIV抗体检测75967人份。孕产妇免费“艾梅乙”检测10162例,检测率100%;发现艾滋病感染患者6例,均给予了免费的干预治疗。

3、结核病防治:免费拍摄胸片、查痰2952人,登记治疗肺结核病人456人,深入乡村督导102次,督导肺结核病人659人次。对发现的43名学生肺结核患者采取了规范管理与处置。

4、慢性病防治:开展了慢性病基线调查,对死因报告人员、肿瘤登记人员、心脑血管事件报告人员进行了培训。

5、职业病防控:对66家企业的6125名员工进行了职业健康体检,发现职业禁忌症702人;检出疑似尘肺病18人,建议调离粉尘作业岗位,到上级机构诊断复查。

6、传染病防控:重点传染病防控知识进行了4期培训。实时监测,及时预警,全年共报告传染病8156例,预警213次,处置聚集性疫情2起。未出现暴发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处置率100%。

7、城乡饮用水监测与食品安全:及时对外环境、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风险调查、生活饮用水等4382个样品进行了检测。

8、健康教育:电视台签约宣传,印发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控、血防、职业病、艾滋病、精神卫生、慢性病等宣传册,设置了两个宣传栏,每2个月更换一次内容。

9、免费孕前优检:20xx年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5500对,实际完成检查人数5502对,目标人群覆盖率100.36%。集中健康教育3000人次,优生咨询11004人次,提供评估5502对,其中高危诊断2475人次,早孕随访(4次/年)5061人次,妊娠结局随访4511人次。

(三)项目管理情况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领导重视,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制定了项目管理方案,牢固绩效理念,强化支出责任。将年度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各个基层项目实施单位,各部门及乡镇通力协作,确保工作任务的有效落实。

2、强化专项资金制度建设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健全《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资金拨付程序规范,其原定用途与预算批复用途相符,符合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专账核算,不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现象。

3、提升项目资金监管能力

定期开展督查,及时掌握项目进行中的困难和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每季度召开工作调度会议,进行工作测评,督查和测评结果纳入年度绩效考评。每年多次迎接市卫计委、市财政局的专项经费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到位,确保资金使用安全有效。

三、项目绩效情况

着力抓好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全面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防治管”三位一体防治服务体系。保持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高水平的接种率,开展高危人群艾滋病综合防控,进一步提高艾滋病检测的可及性,提高预防知识水平,营造关怀和反对歧视的社会环境;全力为计划怀孕夫妇提供优生健康教育、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临床实验检查、影像学检查、风险评估、咨询指导、早孕及妊娠结局追踪随访等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有效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扩大抗病毒治疗的覆盖面;突出患者发现报告、病原学阳性率、治疗规范率和成功率等关键指标,进一步降低结核病发病和死亡水平;按质按量完成流感监测、重点传染病防治、职业病防治、食品安全、卫生应急、健康教育等项目任务。

项目服务规范性及质量进一步提升,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和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使老百姓逐步树立了自我健康管理的理念;在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及慢性病的发生和流行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通过检查发现了一些早期疾病,为患者的及时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提高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立起维护居民健康的第一道屏障,对于提高居民健康素质起到了促进作用。树立了政府良好形象,群众受益程度日趋增加,全区群众幸福感不断提高。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项目绩效目标不够细化量化,导致项目没有达到预期的效益和效果。

(二)宣传发动力度不大,群众对公共卫生服务政策理解不够透彻。

(三)公卫专职人员较少,服务能力偏低,工作经费比较紧张,仪器设备配备不足,工作开展难度大。

五、整改措施

(一)努力抓好绩效目标管理工作

在申报专项资金时应编制科学合理的项目绩效目标,进一步做到绩效目标明确、细化、量化。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参与的主动性

加强宣传力度,采取宣传栏、标语、讲座、咨询等方式,让群众了解公共卫生服务政策的内涵;加强政府在宣传中的主导作用,消除居民的抵触情绪。

(三)增加公卫人数,提高公卫人员的待遇和服务能力

一是适当增加公卫人员编制,人员经费实行足额预算;二是增加专项经费投入,确保项目经费配套。

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绩效自评报告 篇3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实施主体和覆盖范围:根据国家及省《关于做好20xx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要求,在全县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2.项目收益人群和主要内容:我县辖区内常住人口均可免费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项目实施内容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65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中医药健康管理、卫生计生监督协管等12大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二)项目绩效目标情况

1.预算安排情况:20xx年,按我县20xx年常住人口数60.1万,国家和省级财政预算安排我县的原十二大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加上县财政预算安排的项目资金共计4207万元,达到人均70元的标准,已全部到位。

2.项目绩效目标:(1)总体目标。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具体指标: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0%;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85%;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90%;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0%;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80%;老年人和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65%;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覆盖率≥60%;高血压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60%;2型糖尿病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60%;65岁及以上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率≥60%;社区在册居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率≥80%;肺结核患者管理率≥90%;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率≥95%。

3.资金到位及执行情况:项目资金实行预拨制和考核结算制,先按季度进行预拨,年终根据考核结果统一进行结算。截止20xx年12月底,县财政分四批拨付项目资金共计4207万元,资金到位率100%。其中已通过医共体牵头医院拨付至项目实施单位共计3507.8177万元(其中疫情防控经费591万元),资金执行率达到83.39%,剩余699.1823万元正在核算中。

二、项目实施及管理情况

1.项目实施。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和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考核指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项目的日常管理;各乡镇卫生院成立相应组织,负责本辖区项目工作的实施和对村卫生室的考核管理。

2.项目管理。按照国家及省《关于做好20xx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为基本标准,印发了年度实施方案、工分值标准以及年度考评方案,明确了项目范围和内容,制定了项目的年度目标和项目考核指标体系(包括组织管理、资金管理、项目执行和项目效果),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清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的重要依据。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深入基层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开展工作指导,及时指出存在问题并提出整改要求。各乡镇卫生院按要求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并对村医进行考核和培训,工作有序开展。

三、项目绩效自评开展情况

县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由委分管领导亲自抓落实,委相关科室及相关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具体实施。在此过程中,坚持分级负责、效率优先、公平公正原则,依据《五河县20xx年度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信息化手段应用和现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准确评价各项目实施单位落实项目的组织管理、资金管理、项目执行和项目效果等四类指标。通过绩效评价,及时总结经验,规范项目管理,并将绩效评价结果与年终项目资金清算直接挂钩,确保项目资金安全和发挥效益。

四、项目目标实现情况分析

(一)产出分析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截至20xx年底,全县累计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55.46万份,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2.28%。

2.健康教育。全年共发放宣传资料40余万份,更新宣传栏2767次,开展健康知识讲座1159次,开展健康咨询活动169次,播放健教影像6314小时。

3.预防接种。累计为0-6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61973人,建卡率100%,全年累计接种免疫规划疫苗10.1万针(剂)次,各类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均在95%以上。

4.0-6岁儿童健康管理。全年共管理6岁以下儿童52484人,管理率90.23%;接受1次及以上眼保健和视力检查的0~6岁儿童52424人,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90.13%。

5.孕产妇健康管理。全年早孕建册数3835人,早孕建册率95.26%;产后访视人数3777人,产后访视率92.82%。

6.老年人健康管理。全县建立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档案82950人,健康体检77795人,其中城乡社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57754人,城乡社区规范健康管理率69.63%。

7.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20xx年,累计管理高血压患者93152人,其中规范管理80364人,规范管理率86.27%;累计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38684人,其中规范管理33646人,规范管理率86.98%。

8.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截至20xx年底,全县登记在册的确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3034人,其中在册居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2723人,健康管理率89.75%,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2718,规范管理率89.58%。

9.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全年共发现和登记结核病患者195例,纳入管理195例,管理率100%;完成治疗的肺结核患者223人,按照要求规则服药207人,规则服药率为92.83%。

10.中医药健康管理。全县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13059人,管理率66.56%;65岁以上人群中医药健康管理72707人,管理率87.65%。

11.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20xx年,全县通过网络上报乙丙类传染病1783例,报告率100%,报告及时率100%;全年未发生甲类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2.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全年共发现并报告食源性疾病1478例,开展饮用水卫生安全、学校卫生、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计划生育实地巡查共238次。

(二)有效性分析

截至20xx年底,我县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均大于95%,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90.23%,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90.13%,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0.55%,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89.9%,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为86.27%、86.98%,老年人、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分别为87.65%、66.56%,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覆盖率89.33%,65岁及以上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率69.63,社区在册居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率89.75%,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率100%,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率100%。通过项目的实施,服务对象综合知晓率、满意度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公共卫生差距不断缩小。

(三)社会性分析

1.社会经济效益。通过向居民免费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健康咨询、举办讲座等形式的健康教育的宣传,提高了城乡居民健康意识,改变了不良生活方式,逐步树立起自我健康管理的理念。通过项目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城乡居民健康体检、日常健康管理的费用负担,使城乡居民的健康状况得到预防和改善,提高了城乡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城乡居民公共卫生差距不断缩小。

2.服务对象的满意度。根据问卷调查统计,城乡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的整体服务满意度达到90.67%。

3.可持续影响。通过对项目的宣传,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政策内容理解得更为深入,会更加主动地选择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利用率逐步提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督促基层医务人员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可持续地发挥服务效益。

五、自评结论

(一)主要指标情况及结论

20xx年,我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各项指标均已完成年度指标值(详见附件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进一步增强。

(二)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是完善管理网络体系。调整了“五河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安排专人具体负责项目工作的组织实施。县财政预算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日常工作,确保项目工作顺利推进。各项目实施单位不断创新和改进服务模式,组建服务团队,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

二是健全项目实施制度。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五河县20xx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及时修订完善或转发项目绩效考核方案和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为确保全县城乡居民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制度依据。

三是切实加强队伍建设。成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技术指导小组,由委分管领导任组长,抽调委机关相关科室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相关业务骨干为成员,不定期到基层检查指导。同时,利用卫生院乡村医生定期例会的时机,深入到基层进行现场培训及指导;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经常性对基层医务人员开展相关项目专项培训,并积极选送人员参加上级举办的各类培训班,有效促进了项目工作的开展。

四是强化督查指导。县级采取定期考核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每年组织至少一次综合考核,将考核结果与资金拨付挂钩,对督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要求落实整改。乡镇每季度对开展一次督导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核拨补助资金。

五是全面推进“两卡制”。结合我县实际,县政府办印发了《五河县基本公共卫生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两卡制”试点工作方案》,县卫生健康委制定出台了《五河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量化标准(试行)》、《五河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两卡制”绩效考核方案(试行)》等配套文件,并适时进行修订。截止12月底,全县累计完成人脸认证40.08万人次,身份证认证26.82万人次,采集人脸信息23.35万条;20xx年,经过认证服务获得“两卡制”工分3768.03万分。通过“两卡制”实施,进一步规范了服务行为,确保了项目实施的真实性和服务质量。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人才缺乏,工作水平有待提高。近年来,项目工作配套经费逐年增加,工作要求越来越高,而各单位实施项目工作人员配置多有不足,尤其是公卫类专业医师都严重缺乏,且受疫情防控工作影响,乡镇公卫人员工作量大、任务重,项目工作水平难提升。村医队伍结构不合理、呈老龄化趋势,对信息化操作接受能力不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工作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是意识不强,群众依从度不高。项目宣传仍然不够,群众对项目的知晓率与获得感有待提高。部分群众健康意识不够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基层医务人员依从度不高,认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自己的健康作用不大,有的重点人群认为服务太简单不能满足自己的健康需求,对每年的健康体检存在一定地厌烦情绪,不愿主动配合。很多群众更换电话号码频繁,造成失访率增加。因城区规划拆迁等造成人口流动性非常大,给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造成较大地困难。

(四)工作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强培训,强化基层医务人员业务素质,提高服务能力;二是加强村医队伍建设,逐步提高村医经济收入,吸引年轻人加入乡村医生的队伍;三是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和微信(QQ)群、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的作用,广泛宣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高群众知晓率,增强居民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动性和依从性;四是持续加强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破除信息“孤岛”和数据“壁垒”,有效减轻基层负担,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绩效自评报告 篇4

为规范专项资金管理,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体制建设,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体系,根据《中共宁波市奉化区委宁波市奉化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落实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奉党发﹝20XX﹞10号)、《宁波市奉化区财政局事中绩效跟踪管理办法》(奉财政发﹝20XX﹞77号)文件要求,及时跟踪监控预算执行情况,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开展20XX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事中绩效自评工作。

一、项目实施情况

1、建好用活健康档案。根据省四版规范要求,完善了社区卫生服务平台系统,加强了社区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建设,通过“浙里办”APP向居民开放健康档案。开展了重复档案清理工作。

2、扎实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区健康教育所和各医共体分院充分利用服务网络扎实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健康水平。

3、积极落实预防接种依法依规实施,相关接种率达到规范要求。加大投入,全面推进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全区10家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全覆盖,扫码接种率达100%,后置打印率达100%,电子签核覆盖率100%,终端查询覆盖率40%。全面落实预防接种规范的要求,每季度对各预防接种门诊开展一次预防接种质量工作督导,督导结果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开展常规季度督导和专项排查整治。

4、全面落实儿童、孕产妇保健。全区开展规范的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做到保健工作部署到位、措施到位。及时掌握儿童人数,设立系管儿童花名册,对辖区内儿童按系统管理进行保健,开展辖区高危新生儿访视、儿童眼保健等服务。实施高危儿童及营养性疾病的筛查,对高危儿童及营养性疾病列入专案管理。

5、扎实开展老年人保健管理。结合年度城乡参保居民健康体检工作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对发现的重点慢性病人及时纳入社区慢病管理,进行定期随访。

6、加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积极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对发现的高血压患者和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管理,开展随访服务。根据国家、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XX年版)、省卫计委《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健康管理工作规范》(20XX年版)要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管理信息系统持续完善应用。

7、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动态管理。通过建档立卡、处方面诊、加强工作台账的动态管理,使我区精神疾病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和管理。

8、做好结核病患者管理工作。通过及时转诊、规范结核病诊疗、建设维护运行结核病“一站式”结报系统、加强信息化建设,使我区结核病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所有纳入社区督导随访管理的结核病患者实施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健康管理服务。

9、稳步推进社区中医药健康管理。结合老年人体检和儿童保健门诊在全区推进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和儿童中医调养指导服务工作,利用中医药手段为老年人群和儿童进行保健服务。

10、规范开展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处置。进一步健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预警报告体系,开展可疑传染病暴发和聚集性症候群主动监测,做到疫情及时、规范报告,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及时有效处置。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报告率、规范报告率、报告及时率均达到要求。

11、积极落实卫生监督协查。以镇、街道为单位,对辖区内的中小学校、医疗机构、生活饮用水单位、公共场所卫生单位均建立档案,并实行动态管理。

二、资金使用和管理

根据《关于下达20XX年度二级单位预算的通知》(奉卫[20XX]26号)、《奉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改革实施办法(试行)》(奉卫[20XX]70号)要求,明确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的预算安排、拨付进度、结算方式、使用范围、等规定,进一步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的管理。

三、项目完成情况

20XX年度,我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严格按照省市的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目标任务和规范要求开展工作。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重大疾病和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人群主要健康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全区以乡为单位适龄儿童乙肝疫苗、卡介苗、百白破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脊灰疫苗和含麻疹成份疫苗接种率达到半年度目标任务。全区0-6岁儿童系统管理率、新生儿访视率、0-6岁儿童保健管理率、早孕建册率,5次产检率,产后访视率,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到半年度目标任务。全区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受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影响未达到半年度目标任务。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管理人数均完成20XX年半年度省项目办任务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稳定率达到半年度目标任务。20XX年全区转诊率,系统管理率,规范服药率达到半年度目标任务。

四、主要问题及改正措施

受新冠肺炎疫情及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影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度有点迟缓。下半年疫苗接种常态化后,争取实施进度跟上计划进度。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