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树林和鸟》教案

欢迎阅读《父亲树林和鸟》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父亲树林和鸟》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生字,学习用硬笔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用“一瞬间”、“舒畅”造句。

3、一边诵读,一边想象,感受自然的美好,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根据体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会父亲的话的含义,体会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课前准备:

1、本课教学课件。

2、搜集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信息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激趣引情。

1、蓝天是白云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草丛是蟋蟀的家,朝阳小学是孩子们的家,那孩子们,小鸟的家在哪里呢?(课件展示:小河、蓝天、草丛、校园等图片)

2、你喜欢鸟儿吗?为什么?

请你用“我喜欢鸟儿,因为——”说话。(板书课题)

3、和你们一样,我们今天也将在课文中接触两个人,他们和你们一样,十分喜爱鸟儿。请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勾画出生字新词,标出自然段,看看能读懂什么。

2、检查自读情况:

①大家看,课文里有好多生字娃娃,你们认识它们吗?能和它们做好朋友吗?出示生字卡片,抽生读生字,注意正音。重点指导:黎、喃、腾、喙、翎、瞬。齐读;开火车读。

②看来大家已经和汉字娃娃交上朋友了,不知道把它们放到课文中,你还认识吗?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抽生指明分段,朗读课文,读后评议。老师相机进行字音指导,然后齐读课文。

3、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看看还有哪些不懂的,作上记号。自由朗读、勾画、标注。读通顺、正确。

4、交流朗读,评议。

5、结合同学老师的发言,纠正读音。齐读课文。

三、指导写字。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讨论,交流记字的记忆方法。

2、教师指导学生对本课要求会写字的识记。

小结:大家真能干,虽然咱们汉字中有不少的同音字、形近字,但只要你根据部首想字义,自然能把这些调皮的汉字娃娃分清楚了。

3、词语练习:师提供词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4、学生书写生字,师提示:注意根据字的间架结构合理安排书写。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课文生词。

2、孩子们,你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告诉我们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吗?

这样的句子是总写,我们今天这节课,就要看看作者是怎样把总的内容分别告诉我们的。

二、品读欣赏。

(一)引导学生自己读。

1、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勾画自己认为最能够说明父亲喜欢林子和鸟的语句。批注:为什么。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点拨,相机指导朗读。

(1)“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

父亲看到叶子就知道林子里有不少鸟。这个可以说明什么?我们来读读这个句子吧。

(2)“还有鸟味”。

①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

②出示图片:鸟儿群居睡觉的图片。

③请孩子们注意,我们上学期学习了引号的使用方法,知道引用别人的发言需要用引号,今天,你看这几个自然段,发现什么没有?

④听老师朗读父亲的话,看又能够体会到什么。

⑤我们自己也来读读吧。

(3)“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快活”这个词语,用换词语的方法,可以怎样换?为什么父亲能够说出这样的话?对之后的一句话的理解是怎样?

(4)“鸟最快活的时候——也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你怎样理解“一瞬间”,生活中什么事情发生在“一瞬间”,来练习说话。你又读懂了什么?

(二)讨论升华。

你对课文最后一句:“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是怎样理解的。我们一起来讨论吧!

提示:如果父亲是猎人,又可能怎样呢?把自己的理解批注在课后的第三题处。

三、拓展延伸。

1、课题为“父亲、树林和鸟”,我们还可以怎样定课题?在此之后补充几个字,就可以总结出我们这篇课文的思想感情了,你体会到的是什么?

2、你还搜集到哪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例子?

父亲对我的谈话不仅是在对我说,更是对树林和鸟的谈话,是人和大自然的真情告白,是父亲对大自然深深的爱。

四、作业。

1、写词语。

2、摘抄佳词佳句。

3、用给出的词语造句:一瞬间、舒畅

板书设计:

父亲、树林和鸟

看叶知鸟

闻鸟有味

知其快活

怕其受害父亲深爱大自然

《父亲树林和鸟》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了解《父亲树林和鸟》这篇课文的内容和背景;

通过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了解课文中表达的主题和思想;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父亲树林和鸟》这篇课文的内容和背景;

通过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了解课文中表达的主题和思想。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表达的主题和思想;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父亲树林和鸟》的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问学生是否了解《父亲树林和鸟》这篇课文,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播放课件中的图片,让学生对这篇课文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二、阅读教学

分析课文的内容和背景;

通过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了解课文中表达的主题和思想;

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所表达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

三、写作教学

引导学生回忆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以此为基础进行写作;

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写下来,表达对父亲和自然的热爱和敬意。

四、作业布置

写一篇与课文主题相关的作文;

将自己写的作文与同桌分享。

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父亲树林和鸟》这篇课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通过学习和写作,学生们也锻炼了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父亲树林和鸟》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黎、凝”等5个生字,会写“朝、雾”等13个字,会写“父亲、童年”等19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的含义,能结合课文内容辨析对父亲的各种判断。

3、能体会“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等词语表达的丰富性,能简单说出对这些词语的感受并选择句子摘抄。

教学重点:

1、体会语言表达的丰富和生动。

2、有感情朗读课文,培养爱鸟护鸟的意识。

教学难点:

辨析对父亲的判断,感受父亲的形象。

教具准备:

句子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继续学习《父亲和鸟》,齐读课题。

2、小鸟衔来了一些词语朋友,如果你认识它,就来当小老师。(PPT出示)

3、初读了课文,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二、品读课文。

1、教师:从哪里看出父亲了解鸟?自由读2—16自然段,用——划出父亲了解鸟的句子。

2、交流汇报

⑴父亲突然站定,朝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他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

你从哪些词中看出父亲了解鸟?“喃喃地说”指怎样地说?(指名说)

谁能用朗读把父亲懂鸟爱鸟的情感表达出来。(指名朗读,相机指导评价)

⑵父亲指着一跟树枝对我说:“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嗯,还有鸟味。”父亲的话音很轻,生怕惊动了鸟。

从哪里看出父亲了解鸟、爱鸟?(指名说)

从叶子在动也能看出有鸟,父亲多么了解鸟。我只闻到浓浓的草木气味,没有闻到鸟的气味。而父亲却闻到了。他真是鸟的爱好者。你闻闻看,有没有鸟味?

“有,在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群的,羽毛焐得热腾腾。”

谁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指导朗读)

(3)“听,鸟要唱歌了。”我们刚坐下,鸟就唱了起来。

抓住“刚——就——”父亲真是鸟的知音,鸟的指挥家。

鸟是怎样唱歌的?清晨,太阳出来了,小鸟开始梳理蓬松的羽毛,然后唱起了欢乐的歌。这时候树林和鸟最快活,

(4)父亲又对我说:“在鸟最快活的时刻,在鸟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重。”父亲真是个精通鸟知识的人。

3、学习父亲爱鸟的语句。

过渡:父亲懂得这么多鸟的知识,那是他喜欢鸟,爱鸟的表现。课文哪里也写出了他很爱鸟儿?

学生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

生:(父亲的话音很轻,生怕惊动了鸟)(我知道父亲这时也最快活)

从同学们的发言中可见父亲是多么懂鸟爱鸟的人,我也从父亲那儿知道了许多有关鸟的知识。

4、分角色读“我”和“父亲”的.话。

四、体会道理,拓展延伸

1.师:从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听出来了,父亲对小鸟的爱已经深深地感染了大家。课文虽然没有描写一只鸟,可父亲对鸟的爱却流露在了字里行间。小鸟因为能够自由地飞翔在蓝天上而快活,树林因为小鸟的歌声而快活,父亲因为小鸟快活而快活,孩子为什么感到高兴快活呢?

生:(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而是————)

2、猎人是干什么的?如果父亲是猎人会怎样?(会捕杀许多鸟)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而是————。

可见课文中的我和父亲一样也是个爱鸟的人。父亲是鸟儿的朋友,一位爱鸟、知鸟、护鸟的人。经常来树林,和这些可爱的小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让我们像父亲一样知鸟、爱鸟,与自然界的小动物和谐相处,做他们的朋友吧!”

五、议一议

1、你同意下面这些对父亲的判断吗?(PPT出示)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鸟。

父亲对鸟的习性十分了解。

父亲很善于观察。

父亲热爱自然。

父亲曾经是个猎人。

2、生谈自己的见解。

六、写一写

我想对小鸟说:

我想对身边的朋友说:

我想对自己说:

七、拓展爱鸟格言。

八、布置作业。

1、抄写课后的词语,任选几个词写句子。

2、搜集爱鸟、护鸟格言。

《父亲树林和鸟》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的故事,激发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注意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生字,理解新词。

二、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的故事,激发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设计理念:

抓住重点词句,以读代讲,读中体会,读中感悟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走进文本,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引出新课,指导学生自主质疑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6课(父亲、树林和鸟),请同学们举起小手和老师一起把课题写写吧!我们再一起把课题读一读吧!

2、读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同学们打开,我们把课文读读,男同学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女同学读第二自然段到结尾。

2、想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

3、指名读课文,边读边随机指导理解“茫然、凝神静气、兀立、舒畅”的意思。

(1)读有关句子;

(2)理解词义;

(3)你们用什么方法理解这个词;

(4)师小结:理解词义可以通过查字典、换近义词、联系上下文等形式去理解。

(三)精读感悟,以评促读

1、小组合作学习

①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读,谁能说说父亲和鸟有什么关系吗?(师:是啊!父亲不但爱鸟,还很了解鸟。下面大家分小组合作学习,边读课文,边找边划出课文中写父亲爱鸟、了解鸟的句子并同组讨论。)

②学生读课文,划句子。

③师生交流所划句子。

④选择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要读得让同桌也能喜欢这些句子。

2、重点指导理解和读好以下句子

(1)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唱歌的鸟。(一生:指从生到死的全部时间;最喜爱:说明不是一般的爱,喜爱树林和唱歌的鸟超过所有的喜爱的事物。)

(2)父亲突然站定,朝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他喃喃的`说“林子里有不少鸟。”

(“上上下下、望了又望、闻了又闻”写出父亲观察得仔细、闻得认真,同时也说明父亲对树林和鸟非常熟悉和了解。重点感悟“喃喃的说”练习朗读。喃喃:小声唠叨)

(3)父亲指着一根树枝对我说:“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嗯,还有鸟味。”父亲的话音很轻,生怕惊动了鸟。这说明父亲对鸟爱护备至。父亲怎么知道林子里有鸟,他望见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4)父亲说:“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这”指得是什么时间?学习练习用“快活”说一句话。

(5)父亲又对我说:“鸟最快活的时间,是飞向天空飞离树枝那一瞬间,在鸟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为什么清晨的鸟儿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6)父亲说:“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教师小结:是啊!多么了不起的父亲啊,他除了看动静,闻气味,知道林中有鸟,还知道清晨鸟儿爱唱歌,清晨鸟儿容易被猎人打中,他真是一个了解鸟的人。同学们,假如你有这样一位如此了解鸟的父亲,你感觉如何呢?(学生回答)]

[是的,课文中的小朋友也为有这样一位父亲而高兴、自豪。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的最后一段话吧!(学生读课文)]

(7)“猎人是什么人?(打猎的人,课文中指打鸟的人)父亲不是打鸟的人,父亲不是猎人,那么父亲是什么人呢?我为什么高兴呢?我高兴说明什么?(父亲是个爱鸟的人,我就高兴,说明我也是一个爱鸟的人。)

(四)分角色有感情朗读,升华感情

师:刚才我们抓住重点语句理解了课文内容。

是的,清晨林中最快活,最可爱的小鸟,他们飞来飞去,唤醒森林,保护庄稼,看到它们活泼可爱的样子,我们怎能不爱它,又怎能忍心伤害它们呢?让我们带着对小鸟的爱,再来读读课文吧!

1、齐读课文。

2、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思维拓展

1、刚才,从同学们读的眼神里,老师看到,你爱鸟,他爱鸟,我们大家都爱鸟。老师有一个建议,让我们拿起笔,写一句爱鸟的广告词,不会写广告词的,写一句赞美小鸟的话,也可以。

2、把自己写的广告词读给大家听。

3、老师也写了一句广告词,学生齐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