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二年级语文教案《三个儿子》(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语文教案《三个儿子》 篇1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第六组的第三篇课文,这组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选编课文,以诚信、孝敬贯穿始终,把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融合在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课文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里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能帮助妈妈拎水桶,这样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二、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通过质疑、讨论等方法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人物的感情。
三、学习重难点:
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人物的感情。
四、教学时间: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读识字:
1、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去看看关于三个儿子的故事。(板书课题《三个儿子》)
2、通读课文,感知文本,识记生字。
师: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课文。并且告诉我你在课文里认识了哪些人?
(二)合作交流:
1、指名读生字,师生评价。
2、小老师领读。
3、开小火车分小节朗读课文。
4、你在课文中认识了哪些人?(三个妈妈,三个儿子,一个老爷爷)(板书:三个妈妈,三个儿子,一个老爷爷)
5、质疑问难引导参与。
过渡:播放并指着课文插图说:看见了吗?这就是三个儿子,怎么样啊?出示课件:“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了一个儿子。”齐读。
评:你们读得很好,但老师提醒你们,注意问号你们会读得更好的。(再读)
明明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老爷爷却说只看到一个儿子。是不是在开玩笑哟。再读读老爷爷这句话。(生再读)
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生质疑:这是哪一个儿子呢?为什么只看见了一个儿子?)(板:一个儿子,并打上个大问号)
(三)品读感悟。
1、读懂妈妈,体会母爱(1至6自然段)。
(1)让学生走进文中,仔细读1至6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出三个妈妈说的话。找出来把自己当成妈妈读读。(生交流(随着学生的回答,导入到前两个妈妈的语言))
(2)第一个,第二个妈妈的话。
课件出示: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也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A、理解关键词、句指导朗读。
①这两个妈妈是怎么说这自己儿子的?(既聪明又有力气,唱起歌来好听极了)(指名学生朗读,并学生评价。(学习生字既、嗓))
②学生模仿朗读这两句话。
B、感受人物心理活动,指导朗读。
从妈妈的话里,你们听出了妈妈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呢?
C、请孩子们回想自己的妈妈有没有夸奖过你?从妈妈夸奖你的话里,你听出了妈妈的什么感情?从妈妈夸奖你的眼中你读懂了妈妈的什么感情?
(3)第三个妈妈的话。
①过渡语:前两个妈妈这样夸赞自己的儿子,这么爱自己儿子,第三个妈妈是怎么说自己儿子的.?指名说。
②课件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语调平稳)生齐读。
③前两个妈妈都在夸赞儿子,而第三个妈妈这样说自己的儿子,你有什么想问这个妈妈的吗?
④揣摸第三个妈妈的心里是怎么想的?从这个妈妈平和的语气里,你听出了妈妈的什么感情没有?
(4)分角色朗读三个妈妈的话
请女孩子读前两个妈妈的话,男孩子读第三个妈妈的话,分角色把三个妈妈的话连起来读读。再一次感受妈妈对我们的爱。课件出示三个妈妈的话。
2、读懂儿子,回报母爱(7至11自然段)。
(1)体会妈妈拎水辛苦。
①三个妈妈打完了水,拎着水桶回家了。拎着水桶回家的“拎”字,注意是前鼻音。课件出示。怎么做才是拎的动作?
②请指指胳膊和腰在哪里。
③想像:假如你的面前有一桶沉甸甸的水,我们要提了,弯下腰,伸直手臂,抓住把柄,胳膊用力往上提,(对,做好这个动作,就这么一直做好。齐读课文第八自然段,然后说说你的感受。课件出示第八自然段。(写生词:晃荡胳膊)
(2)自主发现三个儿子的表现。
①过渡:三个妈妈胳膊痛了,腰也酸了。这时三个儿子跑来了,他们在做什么?请默读课文9至11看然段。
②出示:一个。一个。另一个。读完了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③你们也能用一个一个另一个说句话吗?
A、指导朗读第一个孩子做的事。
a、课件出示: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b、第一个孩子做了什么?(板书:翻)
c、评价评价做得怎样?
d、读出好看的语气。
B、指导朗读第二个孩子做事
a、课件出示: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b、第二个孩子做了什么?板书:唱
c、评价评价唱得怎么样?
d、读出好听的声音。
C、指导朗读第三个孩子做的事
a、课件出示: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b、第三个孩子做了什么?
c、你最喜欢哪个孩子?说说你的理由。(也可追问,哪个孩子做的事是妈妈最需要的?)
d、第三个儿子为什么想到去帮妈妈提水?
(3)这一切被老爷爷看到眼里,难怪他最后会说——齐读老爷爷的话。
这是哪一个儿子?为什么会这么说?真是英雄所见略同。(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提)
(4)有感情朗读。
第二课时:
(四)巩固延伸:
1、复习认读生字词语。
既然、嗓子、拎着、水桶、晃荡、走走停停、胳膊、沉甸甸。
2、选自己喜欢的段朗读。
3、分角色演课本剧。
4、延伸:第三个妈妈说第三个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现在你认为是真的没有吗?
5、指导写字。
6、练习:
我们的教室既干净又_____________,小妹妹的皮肤既光滑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业:
这是老师制作的一张“爱心卡片”。同学们也可以像老师一样,在卡片上写写你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然后送给他们,好吗?
六、板书设计:
23、三个儿子
三个妈妈一个老爷爷
翻唱
(三个儿子)(一个儿子)
提
二年级语文教案《三个儿子》 篇2
教材分析:
《三个儿子》是小学语文人教版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23课的内容。课文写了三个儿子看到他们各自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时的不同表现。力气大的儿子只顾着翻跟头,嗓子好的儿子只顾着唱歌,他们唯独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跑到自己妈妈跟前,接过了沉甸甸的水桶。从而告诉学生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字音、字形,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字义。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学会用“一个(只)……一个(只)……另一个(只)……”的句型练习说话。
3、理解老爷爷的话“我只看见一个儿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劳动的艰辛,从而产生体贴、孝敬父母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老爷爷的话所包含的深意,他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启发教育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喜欢)今天,老师要请同学们欣赏一首儿歌《好妈妈》,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
2、播放歌曲《好妈妈》
3、师:欣赏完这首儿歌,能告诉老师你知道了什么呢?
4、生交流。
5、师小结:歌曲中的小朋友多疼爱自己的妈妈呀!今天,我们的课堂上也来了三个小朋友,他们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3课《三个儿子》(师板书课题)
6、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老师从歌曲导入和学生的生活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渴望参与到教学中来。】
二、检查生词,初读课文并质疑
1、学习课文之前,老师想检查一下同学们对生词的掌握情况,请看大屏幕,大家还认识它们吗?
(1)生小声地读一遍
(2)抽学生认读
(3)开火车读
2、师:同学们真棒,词语读得真准确!接下来,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哪个地方是你最不明白的?
3、生读课文后交流。
4、师:对呀!明明有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却说只看见一个儿子呢?老师也搞不明白,为了弄清原因,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共同学习课文,相信等学完了课文,你们一定会明白的!
【设计意图:安排这一环节目的是抓住学生的主要问题即“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为线索展开分析,培养的学生敢于质疑,能够带着问题读书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朗读感悟,解决疑问
(一)自由朗读课文1——6自然段,边读边用直线划出三位妈妈评价自己孩子的句子。
1、指名读自己找到的句子。
2、质疑:从你们找到的句子中,你读懂了什么?
(前两位妈妈在夸奖自己的孩子,而第三位妈妈却没有)
3、品读前两位妈妈的话,体会阅读乐趣。
师:同学们,你们得到过妈妈的表扬吗?她是因为什么事情表扬你的?她在表扬你的时候,心情怎样?她是怎样夸你的',你能学一学吗?
师:现在就让我们来扮演一下妈妈的角色,试着读一读前两位妈妈的话,来夸一夸她们的儿子吧!(分小组自由地练读。)
(1)小组代表比赛读第一位妈妈的话。
(2)评价。
(3)师总结。(可从语气和表情上体会、感受)
(4)再次自由地读,可多读几遍,边读边体会妈妈的自豪。
(5)男、女生比赛读第二位妈妈的话。
师:这一次,我听到了妈妈的自豪,老师也为她们有这样的儿子感到
骄傲和自豪!
4、品读第三个妈妈的话(课件显示)
(1)师:两位妈妈都在夸奖自己的儿子,第三位妈妈是怎么说的呢?理解“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表现出第三位妈妈那平和、谦虚的心态。
(2)师范读。
(3)生试着读一读。
(4)齐读。
【设计意图:采取多种形式的读,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思考,调动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联系实际,指导重点句的朗读。并且师生互动、动口、动脑、动情地学习朗读,发展语感,同时在思想和情感方面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
(二)三位妈妈提着水回家去,为什么走走停停呢?听老师范读第8自然段。
1、听了老师的朗读,你发现了什么?
2、从文中的哪些词可以看出或感受到水很重的呀?相机理解“晃荡”
3、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出水的沉重吗?
4、齐读。
师:三位妈妈提着这么重的水,是多么辛苦呀!同学们,如果是你提着这么重的水,此时,你最希望出现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读,找动词,换词比较,体会到文中用词的准确,教给学生品词析句的方法。】
二年级语文教案《三个儿子》 篇3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理念:
1、本文内容浅显易懂,人物对话多。不同的人说话的语气不同,表达的意思不同,表达的心情也不同。因此按“阅读欣赏的形式”来学习本文,培养学生听读欣赏的能力。
2、不给二年级的孩子们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只是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引导孩子进行读书讨论。
3、严格参照我校“四·三四·二”主动参与式语文教学备课模式进行教学活动设计: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4分钟);二、活动流程(34分钟);三、课堂小结(2分钟)。(详见下面的“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2、明白老爷爷说的话的意思,懂得要关心父母、体贴父母。
学习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培养学生的语感。 学习难点:理解老爷爷话的含义,升华情感,明白只有孝敬父母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解析目标(4分钟)。
1、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广告的作用真大央视经典的洗脚公益广告。
2、引题揭题,板书课题。
3、复习生字新词。
二、活动流程(34分钟)。
活动一:初读全文,整体感知(8分钟)。
1、欣赏课文,听完了讲一讲:这篇课文一共讲到了几人?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在课本上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3、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读了这个自然段老爷爷的话后你有什么疑问?活动二:研读赏析,说写训练(12分钟)。
1、研读赏析第二 ── 六自然段:
(1)找到并读出三个妈妈分别是怎样说自己的儿子的?
(2)三位妈妈在说自己的儿子时语气有什么不同?特别是前两位妈妈在说自己的.儿子时,心情怎样?
(3)在小组内读一读、比一比,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
2、研读赏析第八自然段:
(1)自由读第八自然段:读了这个自然段,你体会到了什么?
(2)交流:怎样读好第八自然段?
(3)在小组内读一读、比一比,看谁能通过朗读表现出三位妈妈提水的辛苦。
3、研读赏析第九——十一自然段:
(1)找到并读出三个儿子见到自己的妈妈在提水时,分别是怎么做的?
(2)说一说:你比较喜欢那一个儿子,为什么?
(3)填一填,填完后再说一说:现在你喜欢哪一个儿子,为什么?
活动三:交流展示,拓展延伸(10分钟)。
1、交流展示
(1)观看图片:玉树地震母子情深与鸟儿哺育图。小组内讨论:看到这些图片,你感受到了什么?男生、女生分别举手,你是谁的儿子(女儿)?你的爸爸妈妈爱你吗?你爱你的爸爸妈妈吗?
(2)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小组内讨论交流:明明有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却说只看到一个儿子?提示:老爷爷看到的是第几个儿子?他看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儿子?
(3)小组内讨论交流:第三个儿子真的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他特别在什么地方?小结:第三位妈妈更应该为自己有这么一个儿子而感到骄傲。
2、拓展延伸:学习三字经:为人子——所当执。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活动四:体验反思,巩固深化(4分钟)。
1、孝敬父母就是一桶水这么简单,你会孝敬父母了吗?
2、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想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道理?
三、课堂小结(2分钟)。
只有孝敬父母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板书设计:
三个儿子
孝敬父母
真正的儿子
二年级语文教案《三个儿子》 篇4
【课前透视】
《三个儿子》是一篇生动感人的生活故事。课文通过三个妈妈对自己儿子的夸奖和三个儿子妈妈面前的具体表现的对比叙述,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即: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课文内容浅显,语言通俗,人物对话较多。
故事内容生生动有趣,教学中应极力避免灌输孝敬父母的大道理的说教式做法,也不应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含,应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语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走进文本,在多形式的阅读活动中,引领学生与课文进行真实的对话。在阅读中思考、发现,进而获得丰富的感受和体验。启发联系生活实际,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阅读中提升自己。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字,会写9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的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信息资料】
1、生字词语卡片、反映故事内容的图片或课件。
2、多方面收集有关父母疼爱孩子,孩子孝敬父母及反面的材料。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的妈妈夸奖过你们吗?为什么夸奖?怎样夸奖的呢?请你试试着描述或表演一下。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文中同样描写了母亲夸奖儿子的故事。
(相机板题)
2、按图叙述:
同学们,你们有谁读过《三个儿子》这个故事吗?(出示图片,教师或学生按图简要叙述故事)。启思:图中的老爷爷为什么中看见一个儿子而不是三个儿子呢?
(板题)
(由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课文,挖掘学生的生活体验,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读文的兴趣,拉近课文内容与学生的距离。)
〖对话平台
一、初读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重点的词句句子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读音。
3、重点练读文中带有生字的句子。小组内合作学习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如: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等。
4、游戏巩固识字:
如:开火车认读、听读举卡片等。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交流重点字的'识字方法。
5、推荐小组成员分段读课文。组织学生正音评价。
(尊重学生的基础,落实识字教学,提高语文学习的实效。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真实的基础,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文识字活动,扎扎实实,不走过场。教学把识字、朗读有机融合,提高学习效益。)
二、讨论
通过读文你读懂了什么问题?还有哪些地方你没有读懂?
(根据学生的阅读特点,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及时吸收学生读书情况的反馈。简单的字词或与内容相关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解答或教师适当点拨。)
三、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拎、聪、甸、桶、停”五个单字。
2、学生观察生字,说说最难些的是什么字,每个字写时要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重点字。如:“拎”字的右边不要写成“今”。
4、学生练写,共同评议,展示优秀作品。
(突出难点字的书写。要给学生充分写字的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