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实习心得体会

欢迎阅读大学生实习心得体会(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实习心得体会 篇1

在张老师及班主任陶佳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完成了第一次的教育见习课,其主要内容是观摩芜湖市利民路小学汪宏讲解的《多边形内角和》,这节课是省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的典型课,也是省精品课。我们很荣幸有这个机会在此进行观摩,在观摩过程当中我们认真观察、分析、比较,并且做听课笔记,收获良多。

汪宏老师的讲课有趣而且通熟易懂,以学生为主体自己起穿针引线作用的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们轻松地学习知识,汪老师首先抛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接着引出多边形内角和的探究,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时间去自己探索发现,由于学生思路不同,某些地方就会存在争议,汪老师一步一步地引导着学生们选择最优的方案,最终总结出多边形内角和的规律。

汪宏老师上课衔接自然,和学生们的互动性也非常强,用一个旁听的语文老师的话来说就是上课气势磅礴,一气呵成。整个课堂的节奏非常强,由浅入深。

而在汪宏老师的课上,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是恰到好处。没有眼花缭乱的ppt,只是很简洁清晰的几张幻灯片配合着一点音乐,最后使用了几何画板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探索。汪宏老师还是利民路小学的副校长,正是因为数十年如一日的教学,才积淀了如此深厚的教学底蕴,才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学生。同时,在这节课中我也学到了信息技术只是为了解决常规教学中的问题,并不是让画面多么的美观复杂,一切技术都只是更好地服务于教育。

大学生实习心得体会 篇2

光阴似箭,朦胧中还记得刚来实习学校的场景,刚来的时候碰到了许多的问题,有时总会感觉半年的实习生活遥遥无期。但是,昨天28期xx地区顶岗实习的驻县老师来学校做交接。我才意识到自己的实习生活马上就要结束了,已经进入了尾声。想到这里,脑海中出现许多画面。

还记得第一次站在讲台上的紧张的感觉,那种手足无措。还记得刚看到班里人名单时的犯愁,记住这些名字是多么困难,但是不到一个月时间,我就记住了所有人的名字。也还记得第一次处理学生问题时的茫然,到现在每天处理事情的从容,平静。还记得学生听到我没吃饭后,把自己的饭给我时的感动。还记得你们哭着和我说他欺负我时的可怜。不知不觉中我与这些孩子已经在一起度过了四个月的时间,有过开心,有过生气,有过伤心……

是啊,半年的生活过的很快,我不敢去想离开的那一天我会多么的伤心。我知道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我们要一起努力为了期末考,一起努力站好最后一班岗位,为我的实习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加油!

大学生实习心得体会 篇3

在酒店的实习,也是我经过一段时间的寻找,才确定了我要去实习的酒店的,我知道这是将自己在校所学去运用的一个过程,所以对于酒店的选择,我也是花了心思,一些太小的酒店,我没有发挥的空间,毕竟没几个人,也是无法知道我做的事情能有什么收获,而太大的酒店则分工过于明确,进入里面就是一个螺丝钉,做好自己本职就行了,虽然能更加了解酒店,但是目前来说,我是更需要锻炼自己的能力的,所以在选择之后,我也是选择了一家还不错的酒店,虽然并不是特别的大,但是刚好合适我发挥,在面试前我也是积极的准备,争取可以进去,进入酒店工作之后,我也是开始学习,可以说在学校是在书本上学,而在酒店则是在同事的带领以及自己的工作当中学,两种方式都让我懂得很多,同时在工作当中也是更好的去实践我在校所学的知识,并且把它转化为我在酒店的工作能力,短暂的数月实习期,我也是成长了很多,有一些感悟。

这儿的同事都是非常友好的,也是愿意给予我帮助的,虽然说我只是个实习生,但是同事们并没有觉得我是个实习的而对我排斥或者不愿意教东西给我,而是非常热情的帮助我,在工作当中,我有不懂的,也是告诉我该怎么去做,而且在工作中我如果出了错误,领导和同事也是没有责怪我,而是跟我说,要如何去改进,如果做才能不出错,我也是非常感谢他们,同事也是说,每个人都是从不会一步步到会的,所以出错并不要紧,只要愿意去改就行,当然,我也知道这是我是实习的缘故,如果我是正式员工,那么就更不能出错了,我也是明白学习是为了掌握知识,提升能力,而工作更多的是看最后的结果,如果结果不好,中间做再多的努力也是白费了的。

在工作中我也是有感触,作为酒店的一名员工,必须要有责任心,对做的事情一定要负责,不能说做了就行,而是要做好,同时也是要认真的去做,学习的时候如果一时不认真后面还可以补,但是工作如果不认真出了错,可能要补的代价就太大了,也是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认真,尽量不出错,不要最后去补救。在实习中我也是成长了很多,明白今后自己从事的工作是怎么样的,自己的能力也是得到提高,了解了自己还有哪些不足需要去改进,可以说收获特别的大。

大学生实习心得体会 篇4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感觉时间过得越来越快,大学四年的生活已然经接近尾声。当然,对于毕业生总是免不了经过实习这一关,从今年六月份至今的四个多月时间也算是自己初步踏入工作岗位的一次历练吧。有刚来时候的兴奋,憧憬;也有因为工作太忙而产生的焦虑,厌烦,最重要的是慢慢适应以后的波澜不惊。这也算是自己的一段宝贵的人生经历吧。

刚到工地时,正是盛夏时节,天气很是炎热。刚到驻地首先见得是各位领导,简单的了解一下工作流程以后,便开始了日常工作了,刚开始的工作当然是一头雾水,遵循着不懂就要问的原则,当然就是向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傅请教,得到的回复是先跟着慢慢收悉工作流程,一开始自己还是不太理解。就这样一周多的时间过去之后,才慢慢发现,对于我这样的初出大学校门的学生而言,对于新的工作,尤其是对工作实践经验要求比较高的职业,只有先慢慢看,跟着学习,而后才能得心应手的处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对于建筑行业的辛苦,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而对于监理这个行业,相对于其它建筑工种算是比较轻松的。盛夏,对于白天还在各个岗位坚守工作的人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 ,而我还好,大部分时间都在夜间工作,偶尔白天因为工作需要,出来顶班,更加觉得白天工作的辛苦。对于同在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工作更像是一场战斗。而对于每天都能见到的那些农民工,更多的抱着是一种敬佩,他们也许文化程度不高,或者不懂的更多的大道理,但他们每个人的背后都是一个生活在这个社会底层的家庭,而他们就是这个家庭的顶梁柱,在尽他们最大的力量让自己的家人生活得更好,这样的人在我的眼里就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当然,对于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人都值得我们去尊敬。

四个月的工地生活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在工作上,不懂的时候有着经验丰富的陈师父带着我,给了我不仅是工作,还有生活上的很大帮助。当然还有一群和我年纪相仿的技术人员,不懂得东西都会热心相告,更重要的是有了他们工作也就不那么无聊了。这些都是在施工现场,而对于监理工做而言,除了外业工作,内业工作也是相当重要。由于自己当初在学校对计算机的使用并不频繁,工作一开始显得有些手忙脚乱,当然这些都随着时间慢慢克服了。外业工作,最主要的就是和施工方协调好工作,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管理,当然这些都不是一层不变的,需要根据现场情况具体对待。随着在工地的时间越来越长,对工作性质的深入了解,也遇见了一些行业内部的不好的东西,这个是必然的,没有完美的人,更没有完美的行业。重要的是看你怎么去对待而已。

在工地的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也在思考着自己能否在建筑行业继续发展下去,而最终我决定转行,其一:建筑行业有一句话特别触动我“少不干监理,老不干施工”,这句话的意思是,初入建筑行业的年轻人应该首先从一线技术岗位开始积累经验,不能在监理岗位上对具体技术一知半解,这对以后的发展很是不利。其二:最后的两个月当我熟悉工作以后,每天的重复性工作是有点让我厌烦了,对于自觉能力不怎好的我来说,基本上没有学到任何东西,而这时让我感到最为害怕的,怕自己在最需要努力的年纪里面白白浪费了光阴。由于临近毕业对本行业的了解,发现自己并不喜欢建筑行业。基于以上两点,我才决定转行,至少想乘着毕业之前能够尝试一下不同的东西,说实话从上高中选文科理科,到大学填写自愿,一直都是随波逐流,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当又一次站在十只路口,虽没有太过清楚的目标和方向,却想着凭着年轻去尝试,若是一条到走到黑,那才叫后悔不是。

有人说过这样一段话:“最适合创业的年轻人:年轻,有热情,贫穷”,这正和当下我们这样的大学生一样,我们本来一无所有,所以不害怕失去。

转眼回来已经有两个月左右了,目前正在一家计算机培训机构进行学习,当初进班的时候发现其他人本来都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一上课更加发现自己和他们的差距。而老师也不可能仅仅应因为一两个学生而放慢他的讲课进度。面对着大量自己要学的知识,跨专业学习的不适应,这些都在考验着我,虽有点力不从心,但自己还是有信心的。毕竟这是自己选择的,总不能一遇到困难就退缩,若是养成习惯,那等待自己的只有失败和一事无成。

接下来我的打算是,既然选择了这行业,就努力跨过计算机入门这道坎,若自己能够顺利走下去,那么自己想去大城市发展的目标也会实现。

就写到这吧,回来这么久了,一直在上计算机课程,也没有抽出时间完成陈工你交代的任务(哈哈),明天就是除夕了,祝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合家欢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