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案

欢迎阅读小学美术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培养视

觉感受力和平面表现能力。

2、学习运用大小、疏密的变化来组合画面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简单的相似形排列组合成具有一定形式

美的画面。

难点:形的位置安排恰当,组合自然,画面美观。

教学准备:

教学用的图画和卡片、节奏感强的乐曲等。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30分钟。

一、组织教学。

二、教师释题。

教师演示:一个基本形,逐渐增多类似的形状,形成一个画面后,要学生谈谈看到一个形和多个形的画面时的不同感觉。

将一个单位的形状从相似形组合画面的背景中分离出来,让学生边观察体会边谈感受。

单独的一个形给人单调孤立的感觉,多个相似的形反复排列,就构成了美观丰富的'群体图案,画面因此产生强烈的节奏感,就像由许多音符组成了一首动人的曲子一样。(播放音乐)让学生眼观画面,耳听音乐,利用文学上的“通感”来初步感受相似形组合的形式美。

三、基本形分析。

1、列举基本形的来源:瓜果蔬菜、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器皿用具、其它随意形。

2、画时要抓住物体的特征进行概括,把它画成简练美观的形象,教师以某物体为例,作绘画示范,不要原原本本地照搬实物形象。

四、相似形的组合方法。

在画纸上向不同方向反复画出相似的形状,画满纸面,一般不重叠,或只在有规律的部分重叠。相似形可以作平行排列,如教材左页左图,由多株相似的树形平行排列成树林群体图。也可改变方向和角度排列,如教材左页的群鹅图,相似形的大小不一,错落有致。

五、着色。

1、本课属重复造型范围,因此不宜用多种颜色,以免产生杂乱的效果。可用2—3种颜色,颜色的选择应有强烈的主观性,只要好看,不一定遵循实际颜色。

2、底色和形的对比要鲜明。

六、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1、作业要求:

(1)相似形简练、美观,排列错落有致。

(2)底色与形明暗对比强烈。

七、作业展评,课堂。

1、巡视指导作业时有意识地收集几幅具有明显的优点或缺点的作业,然后引导组织学生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方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审美能力。

2、课堂,布置下次美术课需准备的学具。

小学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感受父母之爱,培养热爱父母的感情。

2、继续学习人物画的技法。

3、注重人物的外貌特征、衣着特色和动作习惯。

4、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提高绘画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在于继续学习人物画的技法。

教学难点:在于具体作画过程中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衣着特色及神情的刻划。

教具准备:父母的照片,铅笔或色彩。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组织教学

1、师生交流情感。

2、检查学生学习用品准备情况。

1、整顿纪律。

2、交流情感。

二、导入新课

1、师请出一位最爱画画的小嘉宾“小点点”。

师:“小点点,和大伙儿打个招呼吧!”“咦?你为什么不高兴啊?”

小点点:“唉,就别提啦!我现在的心情很差,就想唱首歌,你们想听吗?”

2、播放歌曲《好爸爸 ,坏爸爸》。

小点点:“我昨天又贪玩忘了做作业,爸爸狠狠地批评了我,可凶啦!我还给他画了一幅画呢?给你们瞧瞧!”(出示范画)。

小点点:“我不就是忘了一次作业嘛,爸爸竟然这么凶,你们说,他是不是个坏爸爸?”

3、学生分析,得出结论,他不是坏爸爸。

小点点恍然大悟:“原来爸爸一点也不坏,这都是为了我好。没错啊,你们瞧,平时我的爸爸多温柔。(出示范画)

4、师:“同学们,你们每天都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在一起,有没有发生过一些印象深刻的事呢?说给大家听听吧。”

5、学生自由畅谈。

6、小结:“你们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吗?那就把我们的爱表达出来吧,一起来给爸爸和妈妈画张像。”

1、 板书课题《爸爸妈妈》

1、学生听小点点的故事。

2、听歌曲《好爸爸、坏爸爸》

3、分析对错。

4、欣赏范作。

5、畅谈自己与父母的故事。

三、讲授新课

2、师:“现在就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起来回忆一下爸爸或妈妈的模样”。(选择一个,爸爸或妈妈。)

A、说说爸爸或妈妈的外貌:脸型、五官、发型、身材……

B、说说爸爸或妈妈的衣着:最喜欢穿什么样的衣服或工作服……

C、说说爸爸或妈妈的动作习惯,可以模仿一下。

D、说说爸爸或妈妈的工作,体会父母工作的辛苦。

3、师:“我相信在每个同学的'心中,爸爸妈妈都会是最漂亮的,那么我们今天要怎样才能把爸爸妈妈画得漂漂亮亮的呢?谁来出出主意。”

4、学生讨论作画的注意点。

注意人物外貌特征、衣着特色、动作姿态及神情的刻划。

5、请小点点来讲解作画步骤及注意点。

A、整体构图:画出人物的大致结构动作。要求比例准确、动作协调。

B、细节描绘:画出人物的外貌、衣着等。要求抓住特点、精心勾勒。

C、修改调整:画出人物的神情,表现出父母的精神面貌。

7、欣赏书中作品,简要评析。

《爸爸下岗了》《母亲》《妈妈和我》《爸爸是个大胡子》《勤劳的爸爸》《爸爸是个老烟民》《漂亮妈妈》《我的爸爸是老师》……

总结:“这些画都能抓住人物的特点作画,适当进行夸张,效果较好!”

1、 说说自己的父母。(外貌、五官、发型、身材、衣着、动作、工作……)

2、 讨论作画注意点。

3、 学习人物画的方法。

4、 欣赏书中作品。

5、 总结特点。

四、学生作业

1、要求每人为爸爸或妈妈画一幅画,可以线描,也可以上色。(参考照片)

2、展示学生优秀作业。

请你来做小评委,给自己的作品打个分,并且说说理由:比例是否正确?动作是否协调?外貌是否逼真?神情是否生动?

1、学生作画。

2、评价自己的作品。

五、教学总结

1、师:“ 通过今天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呢?”“爸爸妈妈的工作是多么辛苦啊!为了你们,他们情愿日以继日的操劳,你们该怎样报答他们呢?我想只有大家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才是父母最感欣慰的回报。”

2、小点点的建议:将作品制成贺卡,写上祝愿,在母亲节或父亲节时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

将自己的作品制成贺卡,送给父母。

六、板书设计

《爸爸妈妈》

A、整体构图:要求比例准确、动作协调。

B、细节描绘:要求抓住特点、精心勾勒。

C、修改调整:表现出父母的精神面貌。

小学美术教案 篇3

教材思路: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的美术课。

本课是优美的,感性的,斑斓的。大自然的色彩丰富美丽,而红黄蓝三原色可以调配出许许多多的颜色来。用彩色铅笔、油画棒、彩色粉笔或水粉色可以把自己喜欢的颜色画出来,把自己观察到的大自然的色彩表现出来。

课 时:1~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途径感受大自然,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2、用水粉颜料做调色游戏,认识大自然的色彩。 3、学习用几种基本的颜色调配许多颜色。 重、难点:

色彩调配的方法,对颜料习性的掌握。 教学准备:

教师:七彩自然的图片若干,颜料,彩笔,几种蔬果切面,范作等。

学生:收集的与大自然有关的图片,水粉颜料、调色盘、毛笔、水罐、抹布、作业纸等。 教学过程:

——欣赏及交流:

1、观看大自然的风光图片或记录片。(如四季美景)

认识各种颜色,认识红黄蓝三原色,橙、绿、紫三间色, 大自然太迷人啦,这么丰富,美丽的色彩你能分辨出来吗? 2、交流各自带来的图片资料,小组讨论自己的观后感。

3、谈谈自己眼中的大自然,那绚丽的日出,那风花雪月,那秋虫的颜色,那霞光的天空,装饰性很强的舞台化妆——脸谱。

4、“猜猜看”色彩游戏。观察大自然的色彩,比比谁找到的颜色多。 ——讨论及反思

1、大自然的颜色在阴天和晴天一样吗? 2、白天看到的颜色晚上躲到哪里去了? 3、阳光下的喷水池旁会出现彩虹吗? (大自然的光和色会玩魔术) ——展示及介绍:

做一幅色彩游戏图。可用水粉颜料、水彩笔、油画棒、彩色铅笔。调色游戏(几种基本的颜色可以调处许许多多颜色来)

1、水彩笔、油画棒涂色并进行变色练习。

2、也可用彩色铅笔先涂一层颜色,在上面再涂另一种色,就会产生第三种颜色!

3、用水粉色画画,在第一种颜色没有干时就紧接着涂另一种颜色,它们会融化在一起。 红+黄=橙 蓝+黄=绿 红+蓝=紫 ——尝试与练习

用彩色铅笔、油画棒、彩色粉笔或水粉色画大自然的颜色。

1、可做一“七彩花园”的.情境设定,认识一些大自然常见花卉,借助图片及学生的记忆描述。 教师可将不同色彩形状的花板演一些。(梅花,菊花,一串红,百合花,向日葵,荷花,太阳花,蝴蝶花等)出示花园范作几张,从不同角度描绘大自然。

在作业纸上画各色花卉,并添画小草、蘑菇或小昆虫,空中可添画太阳、云彩、小鸟、蜻蜓、蝴蝶等。学生

2

句容市春城小学蒙爱城实验班 美术课授课教师:李芹芬

练习,师巡视指导。

2、可用蔬菜切片玩色彩盖章游戏,如藕片、土豆,青椒等均是不错的载体。可选择不同的色不同的底衬纸看不同的效果,玩过再添画。

3、介绍点画法、平涂法,重点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涂色方法。可任选表现方式,试着用颜料盒中的几种色彩,调出大自然美丽、丰富的色彩。

——小结与评价

1、作业小组及班级观摩,互评。

2、讲讲自己的画,互相找亮点,互相评价。 3、喜欢哪些颜色,不喜欢哪些颜色?为什么? (设计的环节较多,可根据课时需要选择性运用)

小学美术教案 篇4

课题:第九课 保护文物

课堂类型:综合 探索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调查了解本地区的文物资源,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欣赏 、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3、绘制宣传小报,了解保护文物的意义,增强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文物,绘制宣传小报

2、培养学生提高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文物资料、制作手抄报工具、一张手抄报完成稿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过博物馆,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看看被世人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了解一下它的沧桑历史。我们一起来看看,从影片中,圆明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火烧圆明园,肆意抢夺文物

(二)自主探索

通过视频观看,引出文物的珍贵,学生尝试总结文物的概念

1、.文物古迹:

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历史文化遗物和遗迹。包括建筑、雕塑、工艺美术等艺术成就。

2、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文物资料

三、创作体验 文物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是金钱买不到的。经过多少年的风风雨雨和战乱,流传至今的文物相对来说已经不多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留传于世的文物会越来越少。所以文物十分珍贵,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怎么去保护这些文物呢?

保护文物、绘制宣传手抄报(督促学生保持班级卫生和整洁)

四、评价交流

五、课后拓展

1、向学生展示黑龙江的出土文物,通过对身边文物的了解,引起学生共鸣。提升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操。

2、建议课后同学们多搜集一些历史文物资料,继续了解我们祖国博大的传统文化。

3、将随堂制作的手抄报和文物仿绘布置在班级。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