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社实习心得体会

欢迎阅读报社实习心得体会(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报社实习心得体会 篇1

文笔好的好处就是可以将来做一个作家或是记者,报社编辑也是不错的。我的专业就是中文,虽说不是很热门的专业,但是我还是会做到最好的。

光有好文笔是不行的,我还要有写文章的素材,出去实习时一种很不错的选择。在实习中既可以接触到新鲜的事物,也可以锻炼我的实践操作能力。

转眼一个星期就过去了,我的实习生活已经过了有半个月时间了。

我的记者线上还是没有多少新闻,我只能自己想办法。在经济部不像在热线部,新闻不多,而且关键的是我没有新闻线索。正在寻找、整理自己要做的题目,确定题目以后可以自己有针对性地去外面跑,自己写了,算是自己策划、实施了。

星期四时我听到朱总和省会新闻部的王海科记者说去采访,要带一个实习生,我马上就给王记者说那带我过去吧。后来我就和他去黄河饭店在郑州市咪表听证会场了。当天去会场的中央和地方的媒体有好多家,央视、中青报、河南电视台、大河报、河南商报等都去了,因为咪表听证案在全国来说应该是第一次,所以受到了比较大的关注。由于装备比较简陋,还好王记者拿了一个mp3可以录音,我就带了一个笔记本。回来后就以自己做的记录写了段稿子,给王记者通过qq传过去了。感觉自己写的稿子还是很差劲,因为自己对这个案子本身不是很了解,关注的也不够,所以有些基本的内容都会出现差错。写的稿子基本的事实是比较清楚,但是不像新闻,那种导语与串词不熟悉,不是那种流畅的新闻报导。

星期五带我的记者说有一个会议要去,是“创新河南 产业河南”高峰论坛,主要是围绕《河南mba经典案例集》的编撰出版的,由大河报高级编辑王熙珩女士任总策划人的,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河南各行业企业老总参加的会议。我和施彩英记者、经济编辑部主任陈素红、摄影记者阎义文去的 。我的工作主要是负责记录,施记者他们出去采访在会议上发言的比较著名的人物。中午在楼下茶座还对河南塞思口腔医院的`何宝洁先生(塞思入编案例集)。回来后就以自己的记录写稿子,因为这次我吸取上次的教训,记录的比较详细,自己又拿了录音笔,加上有一些相关的资料(material),稿子写的还算比较顺利。不过还是存在导语、新闻事件串词的问题。

我认为在实习时还是多比较自己写稿和老师的差距、注意看一些新闻观念比较新颖的报道(新京报、楚天都市报、中青报冰点周刊等)、见识记者真正的生活状态等是很重要的。我现在离毕业还有2年时间,在这两年里我认为只要找到自己和一个合格的记者的差距而努力,等我以后走上记者这个岗位会能更快的进入状态。

刚来,报社企划部的夏老师接待了我们,后来经过较慢长的等待(部门之间协调加上记者也比较忙)我们几个人被分到了新闻采访部。我是跟着经济新闻部的施彩英老师跑新闻,施老师因为培训加上也没有她那条线上的新闻,所以我就在报社看看报纸、打扫卫生、上网看看新闻和评论等。我现在为止发的唯一一篇稿子是马纪朝老师让我写的关于用手机给小灵通发短信的报告!

报社实习心得体会 篇2

去年,11月29日到今年1月22日,我在《消费时报》进行了历时两个月的毕业实习,虽然时问短暂,但我的收获却不小,它对我了解社会,走向社会有很大的帮助。

四年的大学学习,我的知识基本上都是从书本上获得的。理论、概念、规律固然是不可缺少的,它是我们认识社会现象,进行社会实践的指向。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更重要的是能力,如何将所学的.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这就需要我们把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灵活处理实际事务,毕业实习就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练兵的机会。

刚进报社,我首先进行编辑、组稿,画版等工作。以前,虽然在纸上,编辑课上学了不少常识,干起来还是不容易。比如画版,不仅要做到字数计算准确,行文合乎规范,更要力争文字不出错,美观,新颖。在报社老师的指导下,我进行了多次练习,开拓思路,加强熟练程度,两个月下来,我进行了五块版的编辑,画版工作,多个版的编稿,校对工作。目前,已能独立进行这方面的工作。

报社的一个重要工作是采访与写作,它是最能体现个人实力的工作。最初,接到外出采访任务,我心里直打鼓,不知人家怎样接待咱,自己又怎么与人交谈。在几次采访任务完成后,我逐渐摸出了一些门道,还与人合写《新年京城商战鏖》, 采访五星啤酒集团公司的《五星闪烁群星璀璨》等报道,前者在1993年12月31日报纸版面:重要位置发表。此外,还有两篇编者按,多条消息见报。另外。学习期间,我正参预了本报事业发展部的_美菱杯中国产品质量法有奖知识竞赛的抽奖、 新闻发布的筹备活动,做了一些实际工作,提高了自己的交际能力。

成绩虽可贵,增长了见识,锻练自己是更重要的,两个月中我真实地感觉到自己已经迈出了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是报社的老师们给我们提供了有力的优越条件,关心,帮助我。感谢我的老师沈志鸹,黄秦平,刘丹,扬子云等,是他们的帮助,使我走向人生的第一步。

报社实习心得体会 篇3

八月是如此的炎热,长沙的天气更是让人难受。每次“沐浴”在太阳光中,我没有幸福,倒是感觉自己下一秒就可能中暑晕倒。这周,我一个月的实习期就结束了,但我的心中并没有预期中那种无比的兴奋,也没有对这段时间的太多不舍,一切都显得这么自然,似乎它们都是我生活规划的一部分,沿着轨道静静行驶,不曾有半分脱离。

记得刚来报社时,我感到特无聊,每天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就像一只呆鹅,或许,我还不如他,连傻傻望着天空幻想都不知道拥有。这时我无数次在心中酝酿回家的想法,我向爸妈哭诉:“我要回家,我不想在这儿了。”这时,爸爸、妈妈没有再纵容我,而是在坚定的回答中安慰我:“这一个月你必须呆在那里,你在家的日子不是更无聊,过的更没有意义。这是一个过程,慢慢适应就好了。”是啊,在家我还不就是看电视,聊网络,在这只是没有我想象中的忙碌,好歹还是可以学到些东西的。于是我在心中告诉自己,我要坚持下去,只是口头上的抱怨并不曾停止。

很庆幸,两周的等待,等来了幸福。跟着老师出去跑新闻,出去采访,然后回家整理记录,自己写稿。虽然改了一遍又一遍,还是觉得自己的稿子有很多很多地方不好,还有多处让自己不满意,甚至于我已经知道错误在哪,可是我就是不知道要怎样去修改它,就像曾经在课堂上做改错习题,明明知道这个地方有语法错误,可是我就是不知道方法,只能在无奈中丢失分数。现在,我同样知道错了,知道不足,可我还是将东西交给了老师。当看到老师出版的文章时,我猛然醒悟,哦,原来要这样去改正,原来还可以这样子写,原来还有这些地方我不曾发现。

说真的`,在昨天我还觉得自己一个月收获颇少,实习太差离我的计划。可是与我姐姐聊天时,她居然跟我说:“我最近都有观察你的空间动态,我觉得你实习收获挺大的。”是真的吗?我感到质疑,感到迷惑,感到不可思议。静下心来,细细回忆这即将远逝的八月,我第一次有了收获的喜悦。其实,我在无形中学习到了不少的东西,只是我曾只关注于某些方面,忽视了其它。写作方面没有期盼的成果,可是在其他方面我学到了不少:我对自己未来有了小小的定位,不再向以前那么茫然,我在生活方面学会了独立,我也从其他实习生身上看到了很多闪光点。这一个月是我人生中一段小小的插曲,或许它不够动听,不够美妙,但是我不会忘记人生中这一重要部分。

报社实习心得体会 篇4

我在《襄樊晚报》进行了为期4周的实习。在实习期间,我受益匪浅,不仅熟悉了报社工作的各个环节,掌握了采写的工作方法,而且在发现自身不足的同时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这些收获将会使我终身受益。

实习期间,我被安排到机动部跟张伟老师和包东流老师跑突发(社会)新闻。从此,我开始了和大学生活迥异的生活:每天早上7点就要挤公交车往报社赶;有时上午在宾馆采集会议新闻,但下午已经在农村采访斗殴的双方;加班更是家常便饭,有时候晚上10点钟还有采访任务……

由于我们平时在学校只进行理论课的学习,所以初到的职位上,很多东西都不很熟悉,对社会知识缺乏一定的了解。但是,每次有新闻线索时,我的指导老师都带我到现场,回来后让我自己写稿子,然后耐心给我修改稿件,并且告诉我应该注意的问题。到后来,老师就让我自己去采写新闻,自己找新闻点。我的实习指导老师高立也经常帮我分析解决实习中遇到的问题。有付出便有回报,实习期间,我发表各类稿件共计52篇,同时我的新闻敏感性、职业道德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的素质。

在报社,我一直记着我来自武汉体院,我告诉自己不能够给母校丢脸。为此,每天早上都是我第一个来到报社,帮老师擦好办公桌,准备好采访本、录音笔等设备;每天晚上,都已经回家了,我还在报社反复比较自己写的稿子与编辑修改后的稿子,寻找其中的差距;有突发事件时,我立即从租住处出发在第一时间赶至新闻现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报社的一位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小宋,你不是我见过的最聪明的实习生,但你是我见过的.最努力的实习生。”我把这句话当作报社对我最大的肯定。

实习的一个月很短暂,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我开始亲身体会到做一个好究竟该需要哪些素质。

第一,做一个好必须要有职业道德。做一个不难,难得是做一个好。在报社实习期间,常常有群众到读者接待室找我们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 他们总是十分热心却极其无奈。很多老百姓办不了的事情,比如说包工头厂拖欠工资,消费者权益没有得到保障,只要一句话一个电话就能给他们解决。我发现,为老百姓说话就会得罪很多单位,但是,是个需要爱心的工作,只让小部分人说好不是好,只有让老百姓说好才算好。

第二,做好需要有很强的时间观念,尤其是机动。当有紧急事件发生时,如果你的节奏很慢, 那么当你到达现场也许已经人去楼空,一无所获。这样,一条重要新闻的现场性就会变得很淡。甚至,报社会在和同城对手的竞争中落在下风。

第三,实习时要给自己定好位。在实习中,在态度上要把自己当成学生,虚心请教;但是在做新闻时,一定要把自己当成报社一员,爱岗敬业,严于律己,争取多写新闻,多发新闻,维护新闻的客观、公正。

第四,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拓展知识面,使自己的知识系统化。由于新闻需要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需要的知识也需要十分全面,光有专业的新闻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多想,多读,多学,为将来投身新闻业做好准备。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