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元宵节社会教案

欢迎阅读大班元宵节社会教案(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元宵节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猜谜、搓元宵等活动,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的快乐。

2、知道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一些习俗。

3、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日的快乐。

4、运用物品特征与谐音学说祝福语,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干米粉、小盘子、大盘子。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通过猜灯谜的游戏形式导入本次活动。

共同来猜谜:请幼儿介绍谜面,让同伴猜。

二、说一说——在说一说的过程中体会元宵节的热闹。

1、你知道什么节日要玩猜谜吗?(元宵节)

2、元宵节还可以做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小结:每年的正月十五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可以和家人一起吃元宵、玩花灯、猜灯谜等,真有趣。

三、做一做——通过自己亲手操作体验做元宵的趣味。

1、你吃过的`元宵有什么味道?

2、请老师介绍元宵的做法。

3、幼儿分组制作,提醒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小心掉在地上,保持干净。

4、将搓好的元宵放在大盘子里,分享集体合作的快乐。

四、做灯笼

通过自己亲手制作灯笼体会元宵节的习俗。

五、延伸活动(尝一尝)

通过品尝自己亲手做的汤圆体会成功的喜悦。

大班元宵节社会教案 篇2

教学设计背景

刚过元宵节,儿童还沉浸在节日的欢快中。但是很少有儿童知道元宵节的来历。通过这次的教学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把传统传承下去。

教学目标

1、让孩子了解元宵节的历史,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

2、让孩子们深刻感触到要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3、让幼儿了解节日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元宵节的来历

教学过程

一、教师设疑,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呢?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

二、教师讲述故事并提问问题

师: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呢?

幼:玉帝要烧毁民间,所以人们得知消息后提前挂灯笼放烟火,免去了这一难。

教师讲述第二遍故事

师:元宵节的历史悠久,人们从古至今,一代代的'传承下来,用同样的方式来庆祝这一个节日,到了现在过元宵节意味着什么呢?

幼:看花灯、吃汤圆等

教师总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以挂灯笼的形势,来表达自己的喜悦,欢庆一年的丰收,喜气洋洋、快乐融融。

三、让幼儿把元宵节的来历回家考考爸爸妈妈,给他们讲故事《元宵节的来历》。

教学反思

《元宵节的故事》是一个神话传说,传达的是一份浓浓的爱意,更是一份感恩的心情,为了感谢仙女救了人间的百姓,让孩子们感触到,懂得感恩,懂得回报。传承热爱、歌颂中国的传统节日。

大班元宵节社会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认识元宵节及花灯,并初步感受民俗曲风。

2、通过肢体造型、乐器感应重音。

3、让幼儿了解元宵节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4、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二、活动准备

音乐CD,CD播放机

花灯图片,鼓、打棒

三、活动重难点

通过肢体造型、乐器感应重音

四、活动过程

1、暖身活动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逛灯会,让我们听着鼓声踏着有序的节奏出发吧!(老师敲鼓,幼儿随节奏的快慢迈着前进的步伐,每到结束部分,幼儿听到重音的就做各种各样的造型原地不动。)

2、认识元宵节和花灯

(1)谈话(出示花灯图片)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花灯?我们来学一学花灯的样子吧?

在哪里可以看到花灯呢?什么时候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花灯?

(2)小结:农历正月十五日是元宵节,夜晚小朋友提着灯笼外出,街道上张灯结彩,庙会上人山人海,非常热闹。

3、肢体造型感应重音

(1)有一首曲子讲的是元宵灯会的事情,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听了这说曲子,让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

拍子:拍腿感应拍子

重音:拍地板感应重音

(2)引导幼儿引用不同的.肢体动作感应重音。

(3)引导幼儿发现重音的不同:“小朋友都用了不同的形式感应了重音,重音部分由什么不一样吗?

(4)幼儿再次欣赏音乐,感应重音。

(5)肢体造型

师:让我们也变成一盏盏美丽的花灯吧!幼儿随音乐的节拍快步走,在重音处,幼儿做各种花灯造型,老师拍照。

4、乐器感应重音

(1)出示乐器并介绍名称及用法

(2)乐器感应重音

拍子:打棒互敲

重音:铃鼓

(3)幼儿轮换敲奏

5、结束

小朋友都表现得很棒!能准确找到重音。也能用乐器把它敲奏出来。请小朋友把乐器按顺序收好吧!

大班元宵节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了解元宵节的由来,感受元宵花灯多样的美。

大胆讨论制作花灯的方法并尝试自制花灯,体验自制花灯的乐趣。

活动准备

环境准备:在教室或走廊布置出一块区域用于幼儿悬挂制作好的花灯。

课件准备:“元宵习俗”组图;《元宵节》动画视频;“花灯展”组图;“花灯”手工组图。

材料准备:塑料瓶、纸盒、剪刀、彩色笔、颜料、绳子、彩纸、皱纹纸、橡皮泥、吸管等。

活动过程

出示组图“元宵习俗”,请幼儿说一说元宵节的习俗,导入主题。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你们是怎么过元宵的呢?

——一起来看看图片上的人们是怎么过元宵的吧。

小结:元宵节在每年的正月十五,每逢元宵节人们就会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踩高跷、舞龙舞狮等来庆祝元宵节。

播放动画视频《元宵节》,引导幼儿了解元宵节的由来。

——元宵节有这么多好玩又有趣的习俗,那你们知道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吗?一起来看看视频了解一下吧。

小结:很久以前,因为人们误杀了一只神鸟,天帝决定在正月十五火烧人间,好心的仙女便告诉了人们一个办法,于是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家家户户都挂上了各式各样的灯笼、燃放烟花爆竹,天帝以为人间已经陷入火海便没有下令放火。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人们就把每年的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出示组图“花灯展”,引导幼儿从花灯的造型、色彩、图案等方面欣赏花灯,感受花灯多样的美。

——到了现在,人们在元宵节时依然会挂上各式各样的花灯,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什么样的吧。

1.出示组图“花灯展-花灯造型”,引导幼儿欣赏花灯的造型。

——看看这盏花灯是什么灯?(荷花灯、松鼠灯……)

——你还见过哪些造型的.花灯?

小结:花灯有各种各样不同的造型,有的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如荷花灯、松鼠灯等;有的是故事或传说中的人物,如美人鱼灯、龙灯等。

2.出示组图“花灯展-花灯色彩”,引导幼儿欣赏花灯的色彩。

——看看花灯上都有哪些颜色?

小结:花灯上有红色、绿色、黄色、蓝色、橙色等,色彩非常丰富。

3.出示组图“花灯展-花灯图案”,引导幼儿欣赏花灯的图案。

——看看这盏花灯上有什么图案?它像什么呢?(花朵、云朵、龙头;花朵、葡萄、小狐狸)

——这些图案都分布在花灯的什么位置?

——你还在花灯上见过哪些图案?

小结:花灯的中间画着明显的大图案,如花朵、动物等,边缘装饰着不同的小图案。

出示手工组图“花灯”并发放操作材料,鼓励幼儿大胆讨论花灯的制作方法并自制花灯,体验自制花灯的乐趣。

1.激发幼儿制作兴趣。

——花灯有这么多不同的造型、色彩和图案,你们想不想自己来做一盏漂亮的花灯?

2.出示手工组图“花灯”,鼓励幼儿大胆讨论花灯的制作方法。

1)出示图片“花灯-1”,引导幼儿讨论用不同的材料制作花灯造型。

——你们知道这盏漂亮的花灯是怎么做的吗?

——看看它的造型是什么样的?可能是用什么材料?怎么做的呢?

——除了塑料瓶和卡纸,还可以用什么材料?(纸盒、橡皮泥等)

2)出示图片“花灯-2”,引导幼儿讨论用不同的材料表现花灯的色彩和图案。

——看看这盏花灯是什么样的?

——花灯上有哪些颜色?哪些图案?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呢?

——还可以用哪些材料?怎么做呢?(将彩色卡纸剪出图案或彩色橡皮泥团出形状固定在花灯上)

3.发放操作材料,鼓励幼儿自制花灯,教师巡回指导。

——你想做一盏什么样的花灯?要用哪些材料呢?

——试试自己动手做一盏漂亮的花灯吧。

4.引导幼儿从花灯的造型、图案、色彩等方面分享作品。

——你的花灯是什么样的?有哪些颜色和图案?

(教师邀请个别幼儿分享作品,启发其他幼儿制作花灯的创意)

5.请幼儿将制作好的花灯布置在环境中,鼓励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花灯,共赏花灯。

温馨提示

环节4中所使用的操作材料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收集、提供,主要为低结构材料,如纸盒、各类纸张、橡皮泥、毛根等,以发挥幼儿的自主创作能力。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1.在美工区,投放制作花灯的材料,如绘画工具、纸盒、打孔机、颜料、橡皮泥等,鼓励幼儿继续制作花灯。

2.在语言区,投放纸笔,鼓励幼儿尝试绘画灯谜并悬挂在花灯下,请同伴猜灯谜。

日常活动

在点心环节请幼儿品尝元宵,感受元宵节愉快、热闹的节日氛围。

家园共育

请家长与幼儿共同观看元宵晚会或参与社区、街道等举办的元宵活动,与幼儿共同感受元宵节愉快、热闹的节日氛围。

大班元宵节社会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之一尝试通过多种途径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

2、感知元宵节是全家团圆的日子,感受节日快乐的氛围和对节日的喜爱之情。

3、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1、"元宵节的来历"视频;

2、准备几个简单的有关的谜语;

3、彩泥每个幼儿一份;

4、《卖汤圆》儿歌。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对幼儿说:"今天啊,有几个小朋友来和我们一起过节日,小朋友们认真看看动画片里说的是什么?"

二、基本部分

1、认识元宵节

幼儿观看动画片结束后教师提出问题:小朋友们都看动画片那动画片里讲什么啊?她们过的是什么节?他们是怎样过节的?都有什么活动?

教师请幼儿认真思考大胆回答问题,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2、猜灯谜

教师依次出示灯谜

(1)"白白胖胖,圆圆溜溜.甜甜五脏,装中间.吃在嘴里,又软又黏"提醒幼儿元宵节有的,让幼儿开动脑筋说出谜底(汤圆)。教师提示,元宵节吃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

(2)"什么花天上开?天上开了花,人人笑哈哈。"(大家来猜猜—烟花)

(3)"一个南瓜,两头儿空,肚里开花放光明,有瓜没叶儿,高高挂,照得面前一片红。"(打一物——灯笼)

(4)"元宵佳节就有它,谜语往它身上藏。"(打一物——花灯)

(5)"正月十五,全家聚,圆桌坐来,圆着吃。"(打一名词团圆饭)教师可以提示幼儿全家一起开开心心地在吃元宵饭,叫什么饭?引导幼儿说出团圆饭,教师解释团圆的意思,让幼儿知道元宵节可以一起开开心心吃团圆饭。

3、做汤圆

教师发给幼儿每人一份彩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做出不同种类的汤圆。让幼儿自己动手做,感受到做汤圆的.乐趣。

4、唱儿歌《卖汤圆》

(1)教师教幼儿学会唱儿歌。

(2)根据歌词边唱表演动作。

结束部分

教师让幼儿收拾好桌上的东西,放会原处,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的设计激发了幼儿兴趣,让幼儿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习俗是吃元宵,点花灯和猜灯谜。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