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好孩子》读书心得

欢迎阅读《我要做好孩子》读书心得(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要做好孩子》读书心得 篇1

黄蓓佳的作品《我要做好孩子》这本书我还是第一次读,读后深受感悟、启发,小主人公“金玲”经历的这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就如同发生在我们身边,让人思绪万千,又回味无穷。

这本书给我们讲了一个叫金玲的六年级女生和同学、老师、家长之间发生的看似普通,但又不普通的事。她在家里妈妈对她要求很多,希望很高,在学校她是一个学习一般的学生,老师也不太喜欢她,和同学的关系上她也有“死敌”,对一个六年级的女生来说,她的学习和中生活中有不少压力、委屈、烦恼,可那怎么样呢,金玲仍然是一个乐观,不计较小事,又具有鲜明个性的学生,虽然她的语文和英语学习还算不错,但是她数学总是让妈妈最担心,可当她无意中遇到了赫赫有名的孙老师后,她从拾信心数学成绩直线上升,看到她进步了,我都不免替她高兴。金玲最大的优点是心地善良、尊老爱幼、朴实无华。例如:用仅有的1.2元给老师买花,我品出了她对老师的感恩关心,为自己心爱的蚕宝宝到处寻找桑叶,翻墙越栏,我品出了她热爱小生命、动物的爱心和善良,这些都说明主公金玲在大家眼中是一个重感情、天真的孩子。

印象最深的是“老师病了”这篇文章,金玲很关心自己的老师,就去看望病中的老师,她是第一个给老师买花的人,她把邢老师都感动了。邢老师交给金玲一项艰巨任务,让作文是强项的金玲自习课当小老师给同学们出作文题,当小老师后给了金玲很大的自信心,她把“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的全班同学管理的很好,并认真批改全班的作文还打分,自己也写出了一篇邢老师认为很棒的文章。我很佩服金玲帮助病中邢老师管理全班的能力和责任心。我觉得邢老师对金玲的鼓励和肯定太重要了。

金玲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从普通到优秀,我也要学习她,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成长起来。没有人生下来就是好孩子和坏孩子的,我们从小学习,不仅要学习和掌握好文化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好自己的品德修养,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孩子。

《我要做好孩子》读书心得 篇2

在寒假里,我有幸读了黄蓓佳阿姨写的《我要做好孩子》这本书。我很喜欢书中的主人公金铃,她有一个善良的心。

金铃有一颗善良的心,她看见街头的修车爷爷死后,他的孙女幸幸无人照料,就毅然把她带回自己家收养,并且对她很好。幸幸被接回外婆家后,金铃还攒钱买了个娃娃去看她。

多么善良啊!善良,是说一个人心地纯洁,乐于做好事。可金铃不正做到了这一点吗?这种精神很值得提倡。因为介入我们都以一颗善良的心去对待别人,我们的社会不就充满了信任、理解和关爱吗?当你遇到困难时,有许多人向你伸出援助之手帮你渡过难关,你的心底就会很感激他们。

其实,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帮助别人,我们也会感到快慰,心灵也会得到升华。记得在学校时,老师要我们捐款。当我将钱捐进捐款箱时,我觉得快乐无比。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情景。

虽然说天下好人很多,但仍是有一些狡猾的人在骗人。他们给社会上带来了极大危害。这些人和善良的金铃比,真是有天壤之别啊!

希望社会上有更多的人去加入善良的行列!好人理应越来越多。生活在我们朝气蓬勃的社会,我想说:让我们都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关爱别人吧!

《我要做好孩子》读书心得 篇3

《我要做好孩子》这里面的主人公是一个圆嘟嘟的小女孩,名叫金铃。他刚过11周岁生日,在江苏省如皋市新华街小学读六年级,这本书里讲的是:金铃非常想做好孩子,她就向着这个目标前进。在这个过程中,她也遇到了不少的挫折,比如说:在做计算题的时候不是把加号看成除号就是把除号看成减号,还有就是在写作文的时候经常出错别字,“既”写成了“即”啦,“再”和“在”不分啦,“看”和“着”总是忘记写最后一横啦……最后他通过了自己不懈的努力,改正了错误。

那么,在金铃的记忆中让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在做计算题的时候。那一次,金铃班上进行了数学的单元测验,她把所有应用题的答案都与班上从不考前三名之外的学习委员对了得数,出乎意料,金铃每一题都对了,可是,试卷发下来却只考了82分,排名在第33位。当时她只觉得头脑轰的一声炸开了,自己明明应用题都对了怎么会这样呢?上体育课的时候,数学张老师把金铃叫进了办公室,让她做10道计算题,第一道题就把金陵镇住了,是一道带有大括号、中括号、小括号、分数及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题。金铃每碰到这样的题目总是头昏眼花、浑身出汗。在她刚做第一题,还只做到一半的时候张老师忽然暴跳如雷吼金铃,金铃赶紧看题,原来她做分数加法的时候,把分母也顺手相加起来了。张老师又哭丧着脸,对她说:“罢了,罢了,你回班上课吧,我真是服了你了。”没想到金铃不但不走,还非要把那10题给做出来,后来做题的时候竟然一道题也没错。你说她是好气还是好笑?

读完这本书,我被金铃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所感动,我明白了:要想成功,就必须从小事做起,不怕困难、坚持不懈最终一定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我要做好孩子》读书心得 篇4

寒假中读了《我要做好孩子》这本书,它主要讲的是六年级的金铃和她的同学的故事,向我们展现了孩子们的追求和渴望、喜悦和苦恼,真实地描写了小学生的心声。每一个孩子都渴望做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可“好孩子”的境界在哪里?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当今社会,分数是家长的命根子,分数高就是好孩子,分数低就是差生,但是不是考到了好分数就是“好孩子”?是不是听话就能成为“好孩子”。如今高分低能的学生月来越多,看来“好孩子”的传统界定有待商榷。于是,我翻开《我要做好孩子》这本书,力求寻找答案。

小学六年级学生金铃,是一个学习中等,但机敏、善良、正直的女孩子。她为了做一个让家长 、老师满意的好孩子,付出了种种艰辛的努力。她常常用快乐洒脱的外表把真实的自己掩盖起来,而实际上她心里很在乎别人的看法和态度,很期望得到老师和父母的赞赏。最后,通过努力,她终于成了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我不禁沉思起来,“好孩子”就一定是这个样子的吗?现代诗人们总喜欢把孩子比喻成祖国的花朵,既然是花朵,那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特色:牡丹高贵;水仙素雅;玫瑰艳丽;荷花纯洁;花儿们的争奇斗艳,构成了春天一道无法替代的亮丽风景。而拥有各种不同性格,擅长不同方面的孩子们不就是盛开在祖国这个大花园的千枝百花吗!

有的孩子品质好;有的孩子学习好;有的擅长于手工制作;有的擅长于语言表达。我深深地记得,我们班有一个学生,在同学眼里,他的成绩不好,喜欢调皮捣蛋、惹是生非、不太遵守纪律。可是我却发现他乐于帮助同学,班级里的脏活、累活总是抢着做,他身上也有着“金子”,但老师们总是习惯放大他们的缺点,而缩小优点。热爱生活、诚实善良、充满爱心、敢作敢为,这些不都说明他是一个好孩子吗? 你能说玫瑰比荷花艳丽,牡丹比水仙高贵,但同样,荷花也比玫瑰更能象征纯洁,水仙比牡丹更素雅。就连小草,也有它独特的存在价值:春天,它给我们带来绿色的生机,冬天,它为大地披上了御寒的厚毯。

所以孩子不能用一个标准来衡量,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优点,每个人都能在不同的方面为祖国作出不同的贡献。因此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