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北京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京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生经历由实物上的角抽象为几何图形的角的认识过程。知道角各部分名称,了解角有大小,会比较角的大小。
2、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增强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重点、难点:
1、理解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的程度与角的大小有关。
2、建立角的正确表象。
教学准备:
小棒、剪刀、三角尺、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感受生活中的角 请同学们看几组都蕴含着角的截图。(课件) 师:在这幅图的桌面上,你看到了哪些认识的图形? (生回答) 在我们看到的这些图形里面还藏着一位朋友,其实刚才已经有小朋友提到了,老师知道她已经知道了,那到底是什么呢?(课件从具体图案中抽象出四个角)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认识角)。
2、师:看到了这么多角,想不想自己也动手摸一摸?(举起大三角板)来,你们有吗?取出来!边摸变提问:这有角吗?(生:有)师:用我们的小手心(动作)你有什么感觉?(生回答)师动作,那咱们再顺着这个点往这摸,再顺着这个点往这摸。(让学生回答)还有吗?你再来说说?咱们刚刚摸到的这个其实就是怎么认识的这个就是(角)。 3、咱们动口,老师动手,把角给画出来。 先画一个点,再顺着这个点(画一条线)看清楚了,这条线是怎么样的?再顺着这个点画一条线。这两条线是什么样的?再看这个点呢?这个图形就是什么了?
二、教学角的特征、各部分的名称
1、刚刚听到这个同学好听的'名字,数学家爷爷也给角的各部分起了很好听的名字。刚刚这个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咱们说的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
角的两条(边)认识角了吗?
2、行,那么咱们现在就在教师里找一找,哪儿有角? (让学生边说边比划)
3、让我们闭着眼睛想想角好吗?角的顶点是怎样的?(一起说)边呢?几个顶点?几条边?清楚了吗?那咱们跟着电脑书空一遍。(先画一个点,直直的一条边,再从这个点,画一条直直的边,行了吗?)
北京教案 篇2
一、教学内容:
歌曲《小小花伞》
二、教学目标:
1、 启发学生用轻快、活泼的歌声表达歌曲《小小花伞》的愉悦欢快的情绪,歌唱各族儿童的的大团结。
2、 学唱此歌曲的谱。
三、教材分析:
《小小花伞》以两个不同民族的学生“共撑一把小花伞”为题材,象征着我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歌曲采用颇有畲族的民族音调风格的旋律创作而成,亲切动听,形象生动。
四、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师:“我们伟大的祖国有56个民族,庄老师要看看你们班对民族了解多少?知道多少个民族?哪个同学先来说说,说不完整的其他同学来补充。”
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3、 出示56个民族挂图,让学生大略了解一下。
4、 师生讨论民族音乐的特点,代表作。如:藏族――《青藏高原》
蒙古――《我是草原小骑手》
新疆――《掀起了你的.盖头来》
5、 教师介绍畲族,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畲族音乐。介绍服饰等一些生活习惯。
6、 重点介绍畲族人民酷爱唱山歌,教师示范唱山歌。
7、 揭示课题――畲族儿童喜爱唱的歌曲《小小花伞》。
8、 聆听录音,感受山歌特点。问题:歌曲的中心思想,想表达的感情?
9、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补充。
10、 教师提问:“歌曲中反复出现的语气词‘哈噜’是什么意思?”
11、 学生回答,教师举例子,我们成功的时候都喜欢说‘耶’,那么同样‘哈噜’的意思是成功的喜悦。
12、 学习歌曲。
出示两句较难的节奏,学生练习
13、 再次播放音乐,学生跟唱曲调。
14、 钢琴伴奏,学唱谱,教师重点讲解反复练习。
15、 套上歌词演唱。
16、 结束。
北京喜讯到边寨
第6周第2课时
一、教学内容:
1、 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2、 复习唱好《小小花伞》
3、 聆听《东北秧歌》
4、 练习东北秧歌的基本动作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感情丰富唱好《小小花伞》
2、 通过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感受民族管弦乐,体会苗族、彝族音乐风格
3、 学跳秧歌的基本舞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调改编的管弦乐曲,曲调欢快、热烈。
四、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畲族儿童喜爱演唱的歌曲《小小花伞》,那么今天我们一起复习复习,要唱得更好一点。”
(二) 开始上课
1、 跟录音演唱。
2、 难点指导,跟伴奏带让学生有表情、有感情演唱。
3、 过渡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师:“演唱完畲族歌曲,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调改编的曲子《北京喜讯到边寨》。”
4、 让孩子看着简谱聆听,感受三部分七个主题的音乐旋律。
5、 让学生谈谈听后感,教师总结。
6、 完成听听想想问题。
7、 聆听《东北秧歌》,让学生猜猜此音乐的舞种。
8、 引出“秧歌舞”。
9、 教师示范跳“秧歌舞”,学生喊口令。
10、 动作分解教学。
11、 结束。
北京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幕、临等15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有热爱祖国,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的情感。
〖情感目标
有热爱祖国,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的情感。
〖教学重点
会认幕、临等15个字。
〖教学准备
北京图片的课件。
〖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你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北京吗?
2、可以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北京的美丽景色。
3、上学期我们去看了白天的北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看看夜幕降临后的北京城。
4、出示课题北京亮起来了齐读。
二、读课文,认识生字
1、打开课本50页,学生轻声自读课文,并将生字圈出,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生字。
3、出示生词卡开火车读(夜幕降临,闪烁、金碧辉煌、光彩夺目、一幢幢、雄伟、犹如、焕然一新、王府井、绚丽多彩、繁华、装扮、故宫)
4、齐读,这些词你们知道他们什么意思吗?
5、交流。
6、词语大家可以认了,那单字呢?
7、开火车读生字。
8、齐读。
9、生字大家可以认了,那课文你们能不能读好呢?轮读课文。
10、生齐读。(如还有读得不好的教师适当领读)
11、学生自由读课文。
12、分小组竞赛读。
13、夜晚的北京可真美,下节课我们在一起去看看游游夜晚的北京城。
三、理解课文
1、齐读课文。
2、请小朋友自己再轻声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里讲了夜晚北京的哪些地方?(长安街、环岛路、王府井和西单商业街、故宫)
3、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写了这些地方的景色?
4、出示课文的挂图,教师当导游,根据挂图介绍北京长安街的景色。
5、哪个小朋友可以学学老师来介绍夜幕中的环岛路、王府井和西单商业街、故宫。(给学生5分钟做准备)
6、小组交流。
7、请生上台当小导游。
8、生自评,评选出最佳导游。
9、北京的夜晚这么的美,小朋友们喜欢他吗?那读课文的时候就要把对北京的`喜欢读出来,小朋友我们来试试好吗?
10、齐读课文。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回去自己搜集北京的图片和资料。
〖板书设计
12、北京亮起来了
长安街
环形路
王府井和西单商业街
故宫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会写束、勾等12个字。
〖教学重点
会正确书写束、勾等12个字。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方法
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新课《北京亮起来了》谁可以告诉我这篇课文介绍了北京的哪些景物?
2、齐读课文。
3、轮读课文比比谁读得好。
二、课文扩展
小朋友你们自己先读读课文,看看有什么问题想问的?
1、小朋友你们读读课文找找,这篇课文里有没有那些词可以住进我们的好词好句本的呢?
2、交流。
3、小朋友你们知道北京这些年有没有什么新的变化吗?并说说你们从哪里知道北京有这些变化的。
4、全班交流。
5、四人小组交流。
6、小朋友真棒,懂得用很多办法去收集资料。
三、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单、夺、宫)
观察这些字要这么写。
请学生讲解,示范。
自由练习。
2、出示生字(扮、烁、雄伟、辉煌)
师出示生字卡,学生观察。
请生上台教写旁。
生自由写旁与市。
出示国 请生上台教写。
生自由写国与图。
学生作业评讲。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
把学会的生字自己写一写,与别人交流记忆方法。
〖板书设计
束、勾、府、单、夺、宫
扮、烁、雄伟、辉煌
北京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 能听懂、会说“Hello,.”,向他人打招呼。
2. 能认读单词hello,boat,coat,感受它们所含有的共同元音音素/ou/。
3. 能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熟练地说唱、表演小韵文。
4. 能得体地与人打招呼、问候。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习打招呼用语“Hello,
2.熟练、准确地说出小韵文。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
【Listen and say】
1.导入
(1)教师亲切地和学生打招呼
Hello, boys and girls!引出
hello让学生初步感受这个单词的读音。并请同学们和老师热情地打招呼。
(2)和同学打招呼I’m your English teacher. I’m Miss Qu. So you can say hello,Miss Qu!。
What’s your name?学生说出自己的名字,和教师打招呼,和同学打招呼,教师进一步让学生练习hello。
(3)与本册书主角见面教师展示本书主角照片:Lingling,Yangyang,Baobao,Maomao,Guoguo等,让学
生们和他们打招呼。
2.学习对话一
(1)认识场景和人物
教师出示并引导学生观察第一幅主题图,设置新情景,
Today is Maomao’s first day in school. He meets new friends.
请学生观看第一段对话内容,观察人物并引导学生注意听两个人物的对话内容。
What do they say?学生重复对话内容。
(2)初听理解对话
播放对话,请学生听一听。
请学生重复对话。
(3)听录音模仿跟读
播放对话录音,请学生进一步听清、理解对话内容。
教师反复播放对话录音,请学生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进行跟读练习。(4)在小组内分角色练习。
(5)小组展示。
3.学习对话二
(1)认识场景和人物增加Miss Wang和其他小朋友,走入教室的场景。
(2)初听理解对话
播放动画,鼓励学生说出听到的内容。
(3)听录音模仿
重放对话录音,请学生边听边看主题图,进一步听清、理解对话内容。
请学生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
(4)在小组内分角色练习。
(5)小组展示。
【Let’s act】
1.在小组内分角色表演对话部分并展示。
2.设置情景
同学们进入校园,互相打招呼。
【Point and say】
1.引入
教师说我们都认识了好朋友,那hello也认识了一些好朋友,
你们猜猜他们是谁呢?
2.词汇学习
(1)听并跟读模仿
(2)初步理解词义
呈现大量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力求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3.语音训练
(1)教师示范朗读因素/ou/及单词,请同学边听边看教师的口型。
(2)请学生关注o,oa的发音,/ou/-hello/ou/-boat/ou/-coat尝试认读单词go
4.游戏
What is missing?
5. TPR
学生拍手说单词。
【Let’s say】
1.学习歌谣
(1)老师通过上个环节的律动,组成歌谣内容,学生看老师的'动作,说出老师表演
的词汇。
(2)听歌谣录音,尝试说出歌谣中所听到的内容,教师将学生所说内容绘画于黑板。
(3)教师呈现歌谣的情景,学生再次理解歌谣。
2.说唱并表演歌谣
3.歌谣展示
教师给予激励评价。<
【I can introduce】
请台下同学和台上的同学们打招呼。
例如:Hello,…
五、Homework
1.常规听读15~20分钟。
2.制作P3的三张小卡片。
3.背诵并表演歌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