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读后感

多美网

2025-10-12读后感

欢迎阅读《名人传》读后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名人传》读后感 篇1

名人的生命轨迹,总是让我们吃惊,伤感,赞叹。我们所知道的音乐家,文学家,美术家很多很多。名人传告诉我们的,是3个伟大的奇迹-文学家托尔斯泰,雕塑家米开朗基罗,音乐家贝多芬。看过很多很多属于他们的故事。坐在图书馆看另外一本关于他们的传记。心里觉得很不容易。平时都是看那些散文,小说,哪里有空翻看这些伟人的传记?兴致勃勃的开始了解属于他们的人生。我看到他们的喜悦,看到他们的悲伤,落寞…

罗曼罗兰,带领我们走入这些神秘的名人的生命中。随着优美却又饱含严肃气息的'语言。终于,我陷入这个记录3个伟人的传记之中。

托尔斯泰,青年时代的他拥有一副丑陋的面容。这也是他时常苦恼的问题。不过,他还是写出了让我们敬佩,喜爱的作品-《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我想不到,一个生在富裕家庭的人。居然能够如此体谅下层人民的生活与苦难。揭发那些统治者,资本主义地主的恶劣行为。他是一个拥有大笔财富,拥有很高的地位的人,他能够这样做,让所有人都感到惊讶。从罗曼罗兰的语言之中,我想,其实他是一个寂寞的人。在他发现那些地主的恶劣行为的时候,他勇于和他们分裂,但是并没有得到支持。其实他在精神上一直都很孤独,寂寞。这是属于他一生的遗憾。作为读者的我,深深的感受到属于他的寂寞。失望。其实值得一说的是属于托尔斯泰的爱情,家庭。他之所以能够写出如此优秀,深入人心,揭发社会现实的作品,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美满幸福的家庭生活给他足够的动力。

接着看到的是关于米开朗基罗的传记。他在3个传记中,采用了分段的方式叙述。分别是上编-战斗,下编-舍弃,尾声-死。很独特呢。往下读之后。终于明白何谓战斗,何谓舍弃他的一生过得可怜,却又不平凡。他一辈子似乎是注定了要永无休止的帮他人做事。造陵墓,画天顶画甚至卷入了革命风暴。差点丧命。后来以为能够解脱,怎么知道又被保罗三世抓去这是一条坎坷不平的人生路。一条缺乏自由的人生路。他对人生的态度,令人奇怪-“愈使我痛苦的就愈让我喜欢。”——米开朗琪罗。这始终令我无法理解。关于米开朗基罗,我对他,是好奇,是敬佩,也是同情。

《名人传》读后感 篇2

读完整本沉甸甸的《名人传》,心中的情感的涌流,波涛汹涌。

贝多芬在短短57载的光阴,给世界留下了庞大的耀眼夺目的宝藏。

贝多芬的童年是痛苦的。本该和同龄人在外面玩耍的快乐时光,却被他的那个残暴父亲锁在家里,被逼着练琴。贝多芬的父亲常把孩子拽到键盘前,让他在那里艰苦地练上许多小时,每当弹错的时候就打他的耳光。邻居们常常听见这个小孩子由于疲倦和疼痛而抽泣着睡去。

不仅仅是童年。贝多芬的一生都是悲惨的、多灾多难的。他一生都是穷困潦倒的,在他的后半生,他甚至是在失聪的情况下作曲。他总是同房东们发生纠葛,总是不断地搬家。每当他处于创作高潮时,他总是把一盆又一盆的水泼到自己头上来使它冷却,直到水浸透到楼下的房间我们可以想象那房东和其他房客的情绪会怎样!有时他搬家搬得是这样的频繁,以致他甚至不愿操心把钢琴的腿支上,干脆就坐在地板上弹奏它。由于他每次租新房时必须签署一张租契,指明租期,他就往往同时为四个公寓付房租。这无疑使他花掉更多的钱,这个本来就没有多少积蓄的音乐家,变得更加贫穷,穷困。

但这些,却并没有打垮这位伟大的音乐家。他的作品中始终贯穿着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激励着人们去追求一种博大的人生境界。

当我们面对命运的挑战时,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无疑会给你带来一种深刻的启示和昂扬的精神。这部交响曲是他九部交响曲中的.第五部,也是最杰出的一部。他不仅表现出贝多芬自己与命运搏斗的英雄气概,同时也蕴涵着更加深广的社会内容:命运像幽灵一样,时时向人类袭来,妄图捆缚住人们的手脚,以便任它摆布,然而,人类没有屈服,奋起与命运展开了搏斗,终于,胜利的凯歌响起,人类战胜了命运。作品中洋溢着一种蓬勃向上的斗争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100多年来,它一直被誉为世界交响乐中的杰作。

读完这本名人传,我们也应该懂得一些道理:悲惨的命运和痛苦的考验,会在你不经意间,降临到你身上。但是,当我们遭遇这些的时候,不应该怨人尤天,而更应该努力拼搏,担当残酷的命运,努力向前。

《名人传》读后感 篇3

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贝多芬

一本厚重的《名人传》,仿佛蕴含了名人们所有的精神与智慧。那深蓝色的封底,映衬着贝多芬沉郁而深邃的眼神,不知不觉地让人内心为之震颤。

贝多芬的一生震撼着我,我敬畏贝多芬的一生。

那首时而颓丧时而骄傲的《幻想奏鸣曲》,反映着贝多芬的杯具。压抑的曲调,仿佛是贝多芬内心痛苦的对白。它向我们哭诉着贝多芬悲惨,被禁锢了的童年。他的父亲蛮不讲理,酗酒,将生活的重担过早的压在贝多芬稚嫩的肩膀上。可悲的事实在他心上留下了深刻的伤痕,但他对自我的童年以及其住处,永远坚持着一种温柔而凄凉的回忆,正如曲中沉重却温和的曲调。

那首具有浪漫底克风雅的《第四交响曲》,是一朵精纯的花,蕴藏着贝多芬一生比较平静的日子的香味。简便的曲调,如同一支从山上跳跃下来的小溪,纯净的不含一点杂质,欢快,活跃。此时的贝多芬已同特雷泽·特·布伦瑞克订了婚,攀上了成功的顶峰。贝多芬为感情妥协着,处处彬彬有礼,忍耐讲究。这也许是贝多芬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段了,但甚至,《第四交响曲》的幻梦与温柔的情调下,还深深埋藏着他雄狮般可怕的脾气。这也许暗示着贝多芬失败的婚姻与一生的杯具。

那首惨痛绝望的《降B大调奏鸣曲》,就如同贝多芬痛苦的'反抗的怒吼。作为杰出的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失聪绝对是致命的一击!那双给予他荣誉,又剥夺他自尊的双耳,使贝多芬千疮百孔的心在死亡的边缘痉挛,挣扎,抽搐,反抗!生性不羁的他,最终以毅力坚强的战胜了命运无情的捉弄,多么伟大的英雄!上帝是不公平的,贝多芬的侄儿雪上加霜的折磨得他焦头烂额。他对侄儿的爱,就如同一去不复返的海浪,渗透沙滩,不留痕迹。在重重压迫与苦难下,贝多芬竟创作出了如此繁多而经典的钢琴曲,这需要何等的毅力与信念!他出色的证明了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他雄狮般坚毅,坚定的眼神,永远烙印我心……

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过劫难磨练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中庸,苟且,小智小慧是我们的致命伤。这一切都源于贝多芬的启示。

《名人传》读后感 篇4

这个暑假我读了《名人传》这本书,我觉得很受教育。《名人传》主要写了:一个音乐家贝多芬,一个雕塑家米开朗基罗,一个作家托尔斯泰。他们坚强的意志力、不屈的性格和善良的内心使他们在困难面前,从来都不放弃。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科隆附近的伯恩的一所破屋子的楼上。因为家境贫寒所以他很小就不上学了。他的一生都是在残疾的折磨下度过的,他很孤独也很寂寞而且他内心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可他还是坚强地活了下去。当他离成功越来越近的时候,他的听力降低了很多,他肺炎的状况也越来越糟糕。

他再次受到了更加痛苦的折磨,但是,他不向命运低头一直都在和命运斗争,在耳朵聋后,贝多芬这位伟大的.音乐家还创作出动听的不朽之作,他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米开朗基罗,1475年3月6日出生于卡波热斯。他的父亲是这个地方的一名法官。米开朗基罗看起来比贝多芬幸运点儿———他不贫穷也不残疾更没有疾病,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和艺术水平。但他精神上承受着比贝多芬更大的折磨,因为他们的国家多灾多难,他的雕塑作品都在战争中毁灭了。所以他非常伤心难过,每天吃的很少,拼命的工作。他在生命最后一段时间里,还是不停地工作,他将自己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艺术。他这种敬业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托尔斯泰是俄国最有名的作家,他出生于富贵家庭,有很高的文学天赋。但他不贪图享乐,蔑视物质享受。托尔斯泰是一个天性善良的人,他了解穷人的疾苦,为穷人写作。他勇敢的站起来,承担自己的责任。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做一个善良有责任心的人。

我读完这本书,我懂的了一个道理:没有谁的生活是一帆风顺的,面对困难我们不能轻易放弃,在学习上也要刻苦努力,知难而进。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