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信箱》优秀教案

欢迎阅读小学三年级语文《信箱》优秀教案(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语文《信箱》优秀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学习用较快地速度读懂课文,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

体会娃丽的美好心灵,学习娃丽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理解娃丽事迹的感人,体会娃丽的内心世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封被邮递员投错了地址的信,你看到了会怎么做呢?

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信箱》,看看课文里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

(二)自学课文

出示自学提纲:

哥哥、娃丽各是怎样对待这封信的?

爸爸为什么让哥哥把信箱的钥匙交给娃丽的?

你想对哥什提亚说些什么?

(三)反馈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交流自学提纲里的问题。

(四)总结

从这个故事中,你想到些什么?

再读一读你最喜欢的部分,读中体会,读中理解。

(五)布置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小学三年级语文《信箱》优秀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学会向娃丽学习。

教具准备:

小黑板一块。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

1、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利用自己的方法解决文中的生字、词。

2、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二、用三步教学法学习课文。

A、初读课文,独立学习

活动步骤:

1、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

2、学生独立思考并复述课文。

3、学生互相讲课文故事。

4、由学生推荐一人完成课文复述,其他人补充。教师整理。

B、再读课文,合作学习

活动步骤:

1、学生小声、快速读课文。

2、阅读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一封邮递员投错的信,哥哥哥什提亚和妹妹娃丽各是怎样对待的?他们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2)妹妹娃丽为什么能够拿到跟哥哥一模一样的钥匙呢?可见爸爸对妹妹的态度有何变化?

(3)对于哥什提亚和娃丽,你认为谁更值得学习?

3、师生对话,讨论上述问题,结论:哥什提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娃丽——急他人之所急。

C、三读课文,创新学习

活动要求:学生能够明辨是非,知道该怎样向娃丽学习。

活动步骤:

1、学生有感情地读“娃丽送信”的段落,体会她送信的艰难。

2、与学生讨论两个话题:

(1)用自己的话赞美娃丽。

(2)你身边有像娃丽这样的人吗?他们都做了哪些好事?今天以后,你将怎样向娃丽学习呢?

3、教师小结,结束学习活动

小学三年级语文《信箱》优秀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培养学生助人为乐和关心他人的品质。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本课1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助人为乐和关心他人的品质。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信箱是用来干什么的吗?

可是有一位年老的女教师却在信箱里收到一束鲜花。这束花是谁送的呢?这美丽的鲜花包含着什么样的感情吗?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去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添字,把语句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教师巡视)

2、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研读课文

1、自学课文,明确结构。课件出示问题

(1)娜塔娅为什么要帮助阿姨送信?

(2)娜塔娅为什么要把一束鲜花放在女教师的信箱里?

(引导学生结合这两个问题,将课文分成两部分。)

2、品读课文第一部分。

(1)默读课文,娜塔娅为什么要帮助阿姨送信?找出课文中相关的语句,用笔画出来。

(2)“她见女邮递员正在擦额上的汗水”,娜塔娅看到这种情景,心里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引导学生理解对话部分的内容)

(3)用“因为……所以……”说说娜塔娅为什么要帮邮递员阿姨送信。

(4)分角色朗读。

①指导分角色朗读。

②同桌之间练读,然后汇报。

3、品读课文第二部分。

课件出示问题:

(1)默读课文思考:女教师看到信箱里的一束美丽的野花,表情是怎样的,心情又会怎样?用笔画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

(2)娜塔娅为什么要送花给女教师?

(学生找出句子,教师随机出示句子,并指名读句子“她说不定正坐在门口等着呢!”……)

教师归纳:娜塔娅为了不使年老的女教师在星期日因收不到信件而失望,所以跑到郊外的田野上,采来一束野花,放在女教师的信箱里,使这位女教师像其他日子一样充满希望和快乐。

(3)娜塔娅、信件杂志和报纸会给女教师带来什么呢?

(引导学生弄清娜塔娅、报纸杂志信件与希望和快乐的关系。)

(4)课文是怎样写娜塔娅给女教师带来希望和快乐的?

学生读:女教师特别喜欢娜塔娅,因为娜塔娅天天给她带来希望和快乐。

(这句话哪一部分是原因?哪一部分是结果?还可用另外的方式说吗?引导学生弄清句子前后部分的关系,了解前果后因的句式。然后指导朗读句子。)

四、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想一想:你喜欢娜塔娅吗?为什么?

3、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喜欢娜塔娅的原因。

五、识字

1、自由认读。

2、指名认读。

六、拓展阅读

1、阅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中的文章《明年,也许》。

(1)读读文前提示,明确要求。

(2)自由读。

(3)同桌交流一下自己读后的感受。

(4)全班集中汇报,归纳总结。

2、课外阅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中的文章《姐姐》。

小学三年级语文《信箱》优秀教案 篇4

一、做游戏,引入新课

1、根据人名来猜这个人是哪个国家的人?

小泉纯一郎 斯托依其科夫 乔治-W-布什 赵向阳(老师的名字)

2、老师板书课文中的三个人的名字,先读读,再猜猜是哪国人?

哥什提亚 娃丽 石铁潘诺夫

师:这三个之间是什么关系?

二、自学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根据课文特点,学生按自然形成的大组,分五组学习课文内容。

学习要求:

A、把课文内容越读越短,用小标题的形式写出所学部分的基本内容。

B、画出每个部分的对话内容,有感情地读一读。

三、交流自学情况

1、检查读课文情况

师:哪位同学来告诉我第一部分应请几位角色?

生:邮递员、爸爸、哥什提亚、娃丽。

师:那请你安排一下这些角色,来读一读。

(老师根据朗读的情况进行指导,可以读两次)

自评:后面的四个部分,都按照这种形式来朗读课文。用分角色的形式来朗读课文,我认为比较合理,一是课文内容比较长,要全读课文,教学内容就显得很单调,只读精华部分,这样学生印象深刻。二是分角色朗读,学生兴趣很浓,老师的辅导也很实在,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更多的学习内容。三是学习过程比较幽默有趣,使学习的过程充满了情趣。

2、用写小标题的形式课文内容

师:请同学再讨论讨论,看谁能用四个字来概括本组所学内容。

*自评:这可是让学生跳起来摘苹果,要求三年级的小朋友写小标题也许还不难,难就难在用四个字。学生能静下心来思考问题,并能在小组中共同讨论,一起来“摘”下这个苹果,这样就使学习的过程充满了挑战。

学生讨论的结果有很多:以下是比较好的一组

一、管好信箱 二、送错信箱 三 、冒雪送信

四、找到信主 五、分管信箱

师:同学们,这可是一种很实用的读书方法,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要学会把文章越读越短。这样才能对文章有更清楚的认识。再请同学们讨论讨论,试着用自己的话把这五个小标题的内容连起来说说。

*自评:这又是知识上的一个难点,能把这么长的课文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出来可不容易呀。当学生把课文中每个部分用四个字概括出来后,很兴奋,这是学生在学习中的兴奋点,老师一定要学会抓住这个兴奋点把知识拓宽,挖深。所以,我马上提出要求学生把这五个小标题的内容连起来说说,而这个问题也很容易得到了解决。

四、讨论一个问题

老师出示一个问题:一封送错了的信,哥哥是把它放在台阶上,等邮递员来送走,而妹妹却是冒雪把信送给了信的主人。你认为谁做的好一些,请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展开讨论,然后谈自己的观点。老师做适当的引导。要让学生知道兄妹俩都做的对,妹妹更好,更负责。通过这一次讨论,要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很多事情都要用心去做,让自己所做的事情做得更好。

五、写一句话

通过学习课文,你想对哥什提亚说些什么呢?想对娃丽说些什么呢?请把你想说的话用一句话写下来。

附:家长的留言

家长A:课堂气氛活跃,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孩子们都喜欢听您的课。

家长B: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热情,在轻松快乐中上好了一堂课。教师在教学改革作了一些尝试:一是引用学生的课外知识,导入主题;二是分组活动,轻松愉快。

家长C:利用做游戏来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课文的中心意思。

家长D:在讲解上,轻松、活泼。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主要问题上。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增加了学生的知识。

家长E:赵老师讲课生动有趣,启发性很强,在家长开放日的教学活动中,既给学生上了一堂知识性很强的课,又给家长上了一堂行动的启蒙课。

家长F:善于引导学生的语文课兴趣,提高学生的听讲能力。学生回答问题后能马上给予学生肯定的表扬,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增强学生对自己的信心,活跃课堂气氛。(希望每堂课都能如此)

反思:这是在家长开放日上的一堂课,来听课的十多位家长都很有感触。所以我把自己设计的过程写下来,指大家批评指正。《信箱》一课是人教版第六册中的一阅读课文,内容长,对话多,故事简单但很蕴含着很深刻的道理。我针对课文自生的特点,作了合乎学情的处理。新课程要求语文课堂是开放性的,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我觉得语文课堂还要有另外一个特点,那就是充满了情趣。我认为《信箱》一课的设计充满了情趣,学生学得轻松,充实。从课堂的引入,到分角色朗读课文,再从讨论、说课文内容到联系自己谈感想,再到写。整个过程思路清楚,让知识水到渠成,学生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如朗读、读书方法,怎样把课文越读越短等,并且在情感上得到了体验。所以我认为这一堂课的设计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小学三年级语文《信箱》优秀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简洁地复述文章内容。

2、感受娃丽关爱他人的美好心灵,做一个有优良品质的小公民。

3、仔细朗读课文,理清思路,培养自己读与复述的能力。

4、掌握新生字的音、形,最后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娃丽有责任心、能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前导入:同学现在是怎样和你的朋友、亲戚联系的?(打电话、发短讯、发邮件、写信)在以前人们又是用哪些方式进行联系?(最多的是写信)写信就得用到信箱,信箱的作用是什么?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6课《信箱》,看看这个信箱又引出了怎样的一个故事?

2、板书:16、信箱

二、通读全文,概括大意

1、出示问题:问读课文,然后说出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在阅读中,遇到不懂的字或句子,先作记号,然后小组讨论,说出结果。

3、检查阅读结果(回答得好的及时给予表扬)。

三、再仔细朗读,解决问题

1、朗读阅读提示,之后解决提示中的三个问题:

a、哥哥、娃丽各是怎样对待这封信的?

b、娃丽为什么拿到了和哥哥一模一样的钥匙?

c、你想对哥什提亚说些什么?

2、请同学一一回答,找出相关段落,分角色朗读(师做适合的指导朗读)

从中分析并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及思想品格。

四、总结全文,谈感受

1、根据板书复述课文。

2、学习了本课你有什么感受?

3、结合实际:假如是你遇到了类似的事,你会怎么做?

五、课后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爷爷、奶奶听。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