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演练演讲稿

多美网

2025-10-12演讲稿

欢迎阅读防震减灾演练演讲稿(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防震减灾演练演讲稿 篇1

老师们,同学们:

上午好!

近年来,我校十分重视安全教育,为了进一步强化师生安全教育,提高师生防范自救能力,针对突发紧急事件中学校教学楼人员集中的特点,确保全校师生熟悉逃生路线,以达到在发生紧急事件时,能有序、迅速的引导学生安全疏散,确保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通过本次紧急疏散演习,让学生学到安全防护知识,达到有事不慌、积极应对、自我保护的目的,提高抗击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我校决定开展紧急疏散演练活动。

疏散演练的意义:

大家知道,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人类无法抗拒的,但是人们可以通过有效的措施把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5·12”汶川8级大地震时,四川安县桑枣中学虽然紧临着震灾最为惨烈的北川,却在这场举世震惊的特大地震中,学生无一伤亡,老师无一伤亡,而该校的校长叶志平也被网友亲切地称为最“牛”的校长。因为该校从2005年开始,在这位校长的要求下每学期都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练。由于平时多次演练,地震来时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仅用1分36秒的时间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上。要知道,该校每个教学楼内的学生都非常多,人员密集,能做到安全、快速的疏散很不容易。桑枣中学抗震救灾的经验告诉我们,平时重演练,震时就有可能无伤亡。因此,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不断提高师生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少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伤亡和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同学们,在校园中,需要紧急疏散的机率并不大,但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做好准备,减少同学受伤的机会。通过这次演练,希望同学们能学习和掌握逃生自救知识,熟悉逃生疏散路线,增强安全自救意识。

注意事项:

1、听到紧急疏散警报信号后,各班级按指定线路紧张而有序下楼,成两列纵队,一列靠左,一列靠右,一个接一个快步下楼,不要推挤,不要跑,不得抢道,迅速进入指定的安全区(操场)。教育学生在演练过程中,要听从指挥,服从安排,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打闹;要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不得抢先。

2、各楼梯口设定的疏散引导人员,负责各班级疏散安全。疏散时班主任要在班级最后,做到不让一个学生遗留在教室里。而同学们在疏散时速度保持适中,不要太快。疏散时请各班班主任指定一位班干部在队伍前面带领本班学生按指定的线路到达指定的集中地点集中。

老师们、同学们:防患未然,是安全教育永恒不变的基石;保障生命,是安全教育永恒不变的主题。对疏散演练的重视,就是对自己生命的尊重。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学校的安全工作能做得更好,使我们拥有一个平安、和谐、祥和的校园环境,我们也就会在平安的校园里快乐地工作、学习、同学们能健康地成长。让我们永远牢记“心中时刻有平安,平安会在我身边!”

今天我的讲话就到这里,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信号演练。演讲稿

防震减灾演练演讲稿 篇2

大家好!灾害是人们最大的敌人,比如地震、海啸、火灾等等,发生灾害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损失包括人的生命,因此我们要懂得防震减灾的知识,学会保护自己。

学校组织了很多活动让我们学习防震减灾的知识,比如请消防大队的叔叔给我们讲解发生火灾的逃生知识,进行发生火灾时的逃生演练,当发生火灾时,用毛巾捂住嘴,站好队快速从安全通道跑到操场上。学校还请了交警叔叔给我们讲解交通安全知识,避免我们发生交通危险。

一些灾害都是可以预防的,在我们学校就有一些不安全的因素。比如学校的楼梯,每次下楼都挤成一锅粥,最容易发生采塔事件。教室里的风扇,开到最大风扇就在屋顶上摇来摇去,像马上掉下来一样。教室的门每次一刮大风、使劲关门,能把门上的玻璃震碎。在楼道里追逐打闹就容易摔倒把对方误伤。这些都是我们身边的不安全因素,都是可以预防的。看以下几条:

1、不要在学校里追逐打闹。

2、下楼时要一个个下,不要挤在一起。

3、不要使劲关门,刮风时要用椅子把门顶住。

我们要保护学校的公共设施,爱护学校就是爱护自己,让我们的学校变得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

防震减灾演练演讲稿 篇3

各位同学:

大家好!

5月12日国家“防灾减灾日”。地震使我们深切感受到大自然灾难给我们带来的强烈震撼,迫使我们密切要关注地震。在这里,我想与大家一起探讨地震问题,了解关于地震的知识:

一、什么是地震?

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表震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二、地震的成因

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面震动(即地震)的主要原因。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作震中。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

三、地震的类型

天然地震一般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等。

1.构造地震: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2.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3.塌陷地震: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

4.诱发地震: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

四、地震中的自救

【一】紧急避险:

1、紧急避险的重要性。经验表明,破坏性地震发生时,从人们发现地光、地声,感觉有震动,到房屋破坏、倒塌,形成灾害,有xx秒,最多xx秒的时间。这段极短的时间叫预警时间。人们只要掌握一定的知识,事先有一些准备,又能临震保持头脑清醒,就可能抓住这段宝贵的时间,成功地避震脱险。

2、逃生原则。破坏性地震突然发生时,采取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的方法是应急避险的好办法。为什么地震瞬间不宜夺路而逃呢?这是因为:其一是现在居民多住楼房,根本来不及跑到楼外。其二、、是地震时人们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可能性最大。其三是地震时房屋剧烈摇晃,造成门窗变形,很可能打不开门窗而失去求生的时间。其次是大地震时,人们在房中被摇晃甚至抛甩,站立和跑动都十分困难。地震时还应注意不要顾此失彼。短暂的时间内首先要设法保全自己。只有自己能脱险,才可能去抢救亲人或别的心爱的东西。

3、因地制宜,就近避震。如果你在室内,应就近以更低的姿势躲到坚实的家具旁边,如写字台、结实的床沿下,也可躲到墙角或整体性好的卫生间和厨房等处。注意不要躲到外墙窗下,更不要跳楼,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如果你在教室里,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以很低的姿势蹲到各自的课桌旁边。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离,撤离时千万不要拥挤。如果你在室外,要尽量远离高大建筑、高烟囱、变压器、玻璃幕墙建筑、存有危险品、易燃品的场院所。地震停下后,为防止余震伤人,不要轻易跑回未倒塌的建筑物内。如果你在行驶的汽车、电车或火车内,应抓牢扶手,以免摔伤、碰伤,同时要注意行李掉下来伤人。座位上面朝行李方向的人,可用胳膊靠在前排椅子上护住头面部。背向行李方向的人可用双手护住后脑,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地震后,迅速下车向开阔地转移。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如果正在使用明火,应迅速把明火灭掉。

4、正确应付地震时的特殊危险。当遇到燃气泄漏时,可用湿毛巾或湿衣服捂住口、鼻、不可使用明火,不要开关电器,注意防止金属物体之间的撞击。当遇到火灾时,要趴在地下,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逆风匍匐转移到安全地带。当遇到有毒气体泄漏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按逆风方向跑到上风地带。

【二】大震后自救与互救

1、自救互救意义重大。自救和互救是大地震发生后最先开始的基本救助形式。震时被压埋的人员绝大多数是靠自救和互救而存活的。在抢救生命的过程中,时间就是生命,耽误的时间越短,人们生存的希望就越大。因此应当不等不靠,尽早尽快地开展自救互救。

2、自救原则。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筑物压埋的人,只要神志清醒,身体没有重大创伤,都应该坚定获救的信心,妥善保护好自己,积极实施自救。要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也可以避免建筑物进一步倒塌造成的伤害。尽量活动手、脚,清除脸上的灰土和压在身上的物件。用周围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避免进一步塌落。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几个人同时被压埋时,要互相鼓励,共同计划,团结配合,必要时采取脱险行动。寻找和开避通道,设法逃离险境,朝着有光亮更安全宽敞的地方移动。一时无法脱险,要尽量节省气力。如能找到代用品和水,要计划着节约使用,尽量延长生存时间,等待获救。保存体力,不要盲目大声呼救。在周围十分安静,或听到上面(外面)有人活动时,用砖、铁管等物敲打墙壁,向外界传递消息。当确定不远处的有人时,再呼救。

3、地震自救的四大法宝:大地震时不要急。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xx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旁边,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人多先找藏身处。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伏身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旁边,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远离危险区。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被埋要保存体力。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埋压在废墟下时,至关重要的是不能在精神上发生崩溃,要有勇气和毅力。强烈的求生欲望和充满信心的乐观精神,是自救过程中创造奇迹的强大动力。被埋压后,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设法爬出去,无法爬出去时,不要大声呼喊,当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叫,或敲击出声,向外界传信息求救。无力脱险时,尽量减少体力消耗,寻找食物和水,并计划使用,乐观等待。

同学们,遭遇地震时不要怕,更不要慌,因为大震跑不了,小震不用跑。只要我们时刻警惕,沉着冷静,按照了解的知识来保护自己,就一定能战胜灾难。

祝大家平安!谢谢!

防震减灾演练演讲稿 篇4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防震减灾》。大家都知道地震吞噬了多少人多么鲜活的生命,它就像一个恶神,掌握着人的生死!所以我们大家更要注重起来,地震多么可怕的一个字眼, 它让万物生灵死无葬身之地,但是它也是大自然中的一员,没有人可以阻止,最好的办法就是地震中的逃生与自救。

当地震来临时,由于预警时间短暂,因而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室内避震空间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物体越大,越坚固,它形成的三角避震空间就越大,所以,能够利用这个空间的人,获救的可能性较大。大家都知道了吗?

当然,动物也是大自然中的一员,它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律动,从而给我们提示,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动物。

另外我们还应该知道室外避震的注意事项﹕

1、选择开阔地带蹲下或趴下。

2、要远离狭窄街道、高大建筑物、变压器、玻璃幕墙、高架桥、和存有危险品、易燃品的场所。

3、强震之后不要回到受损建筑物内,防止余震伤人。

4、在行驶的车内时,应抓牢扶手,以免摔伤或碰伤,也可降低重心,蹲在座位附近,震后再下车。

大家都记住了吗?不要让它夺去我们宝贵的生命。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