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骆驼祥子》读后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骆驼祥子》读后感 篇1
老舍先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骆驼祥子》就是他的“重头戏”,也是一部有世界声誉的奇特创作。
《骆驼祥子》的故事发生在1920年的北京城,主要介绍了祥子,“骆驼”是个外号。祥子18岁进北京城拉车,三年后买了自己的车,但一次他拉车到东车站时,被大兵抓了去。一天夜里,响起了炮声,兵们都退走了,祥子牵了三匹兵们落下的骆驼逃回了北京城,并把骆驼卖了,从此便有了“骆驼”这个外号。虽然新车没了,但祥子仍想买一辆,他又开始攒钱了。祥子原本在人和车厂租车,现在就又去那了。人和车场由刘四爷和他的女儿虎妞经营,虎妞很喜欢祥子。一次祥子在曹先生家拉包月时,虎妞骗祥子说自己怀孕了,并让祥子在刘四爷大寿时认他做干爹,准备与她结婚。祥子本不愿意去,但孙侦探将他辛辛苦苦攒的积蓄抢走了,曹家也搬走了,他没有别的办法了,只能按虎妞说的做。
寿宴那天虎妞与他爹刘四爷闹翻了,离开了人和场,与祥子结了婚,并真的怀了孕。刘四爷一气之下卖掉人和场,走了。从此虎妞便没了依靠,祥子靠虎妞的钱又买了新车。后来虎妞难产死了,祥子又卖了车,为她安葬。邻居小福子日子非常苦,想跟着祥子过日子,祥子说等他混好了再来接小福子。
祥子虽然没有混好,但决心往好里混,来找小福子,但她因为忍受不了苦难的`生活已经上吊了,从此祥子没有了希望,被这个人吃人的社会吞没了。
这本书的情节跌宕起伏,让人忍不住想继续往下读。《骆驼祥子》有三起三落,先买车,丢车;攒了很多的钱,钱被抢了;与虎妞过上稳定的日子,又买了新车,要有孩子了,虎妞却难产死了,车又卖掉,后来被社会吞没了。
这本书反映了我国20世纪初底层社会人民生存的不易,作者将许多事情集中到了祥子一个人物身上,更加鲜明地反映了当时劳苦大众的艰辛生活。
虽然最后祥子沦落了,但我十分喜欢祥子坚强和要强的性格。他曾丢车,但不灰心;丢钱,继续过,直到最后的悲剧。
虽然祥子最后没有要强到底,但是他之前的坚强毅力是我需要学习的。中国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很娇惯孩子,孩子变得十分娇气,不坚强。有的孩子别人说几句就生气,有的甚至摔一跤就哭,当然现在这种人不占多数,但不坚强的人却占大多数,有许多人经受不住挫折,一遇到困难就想放弃,这种念头如果体现在小孩子身上的话,中国怎能强大起来?孩子可是祖国的未来呀。
别人管不着,现在要先管好自己,我们要有一颗要强的心,即使上天并不理睬你,但你做的每件事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要坚强好胜!
人生如同一本书。做人如写书,即使你的母亲没有给你制出漂亮的封面,纵使你的父亲没能给你绘出美丽的插图,但这本书还是要你自己来写,你要坚强,不能落泪,这样会模糊你的笔迹!你要好胜,拼搏,要让自己脱颖而出。
人生如大海,何时才会平静?平静又有几时?谁的大海没有几番波澜?要坚强,不能妥协,否则,你的这片海便会变成一个小湖;要好胜、要强,不能似是而非,否则你的这片海将变为一片死海。纵没有超凡的美丽,也请你漂亮地打起自己成功的浪花吧。
人生如画,你一定要坚持将画画完。不要妄想你能够顺畅流利地画完,要时常鼓励自己:我一定能绘出属于自己美丽的人生图画。
《骆驼祥子》读后感 篇2
“他吃,他喝,他嫖,他赌,他懒,他狡猾,因为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去了。”祥子最后的结局是给死人送殡,这样的安排充满了暗示,没有心的祥子不也是一个活死人么。心是什么,是一个跳动的器官其中承载了对生活的万千希望吗?谁又能夺走自己藏在心里的希望呢?有人说是社会的黑暗,是生活的压迫,要我说唯有自我放弃才能把心底最后一颗稻草压倒。
祥子的心里有什么,有车。车子是祥子心中的自由与尊严,然而“一个拉车的吞的是粗粮,冒出来的是血;他要卖最大的力气,得最低的报酬;要立在人间最低处,等着一切人一切法一切困苦的击打。”老舍先生为什么要写人力车夫祥子,而不是教书的祥子、种田的祥子,因为唯有这个职业奋斗在社会的底层,尝尽一切生存的艰辛。祥子的梦想与希望、祥子的努力与勤奋、祥子的'无畏与坚持是生命的韧性,是人性向上的本能,唯有让生活摧毁这些美好的人的特质,才能凸现时代的压迫、生活的残忍、悲剧的悲剧性。
每个人都有过梦想,和祥子一样。祥子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自食其力,自由自在。在拉车这个行业里也有三六九等,也有能力高低,祥子苦在其中,也乐在其中。如今,拉车这个行业已经消失在岁月的车轮里,但它和任何一个职业一样都使身在其中的人虽苦尤乐。祥子为了有自己的车省吃俭用、不沾烟酒,然而命运弄人,辗转失车。就像很多人一生碌碌风尘,兜兜转转回到原点,最后忘记了是什么使他无畏的追逐。所以当祥子把车子看得和自己一样重要时,一旦失去了车子就失去了自己,想到这,我便不断提醒自己,人生苦短,定当奋斗一生去追逐所想,可毕竟一切都是附属品,唯有自己最最珍贵,只要这颗心活着,总还有别的希望。
每个人都有过坚持,和祥子一样,因为相信所以坚持。祥子相信凭着自己的高大、健壮的体格,凭着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凭着自己游刃有余的车技,凭着这日复一日的努力,凭着这年复一年的积攒,他买车的目标终有实现的一天,仿佛树已开花,结果是顺其自然的事。然而命运弄人,几起几伏,得到又失去的经历让他怀疑人生。而反观我们的一生或许也会失去本该属于你的东西,但用不着惊慌,随着成长我们会越来越明白,不是所有努力都有结果,而我们努力也不一定只是为了结果,回首往事,比起结果我们漫长的努力过程才更有意义。
每个人都追求事业,爱情,体面,和祥子一样,不一样的是祥子的悲剧笼罩在巨大的时代阴影中,而黑暗的时代总是要用许多人的悲剧来证明。人就像历史车轮下碾过的尘土,微若飞尘,贱若飞尘,轻若飞尘。说来伤感不过再想,我们仅存在于亿万年时光的缝隙中,瞬息之间于我们自己却是全部,永恒的时光里转瞬即逝的生命,我们又怎敢轻负。
老舍先生的成功在于时代的苦难并没有削减祥子个人的色彩,在那样一个大背景下,祥子不是一个时代的模板,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的悲剧笼罩着时代的阴影,而他悲剧的每一步都是人性的必然。看完《骆驼祥子》的我久久不能释怀,只能说一本好的小说,一个好的人物,是一个时代的剪影,更是一个完整的人生。明天的你再看,又能与之有新的共鸣。
《骆驼祥子》读后感 篇3
关于老舍先生的这本《骆驼祥子》很早之前就听闻过,也曾听同学三三两两地讲解过故事情节。但听别人解读,不如自己亲自拜读。于是,这个暑假我拿起来这本书。
祥子,一位老实健壮纯朴对生活有骆驼般的积极和坚韧精神的普通农村人。他唯一的愿望就是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于是他带着自己的美好愿望来到了北平,打算干拉车这一行业。
经过三年的省吃俭用,祥子用一分一分的血汗钱终于买上了属于自己的一辆车。但在那兵荒马乱的北平,不到半年时间,祥子的车被士兵抢了去,牵回了三只骆驼。
可社会的不公就在于,人越是穷苦,抵御外来风险能力越差,厄运越容易降临到他身上。
第二次,等祥子慢慢地攒够了钱时,又被罪恶十分的孙侦探抢了去。
一路上的磕磕碰碰,大小打击一次又一次,终于,祥子又接触到了拉车。这一次,祥子娶了刘四爷那又老又丑三十大几还未嫁出去的女儿虎妞。用虎妞的钱又买了一辆车。可好戏还没有上演,悲剧又降临了。虎妞难产而死,祥子只好卖车安葬虎妞。
生活给祥子的考验一踵接一踵,压得祥子喘不过来气。祥子不是不想反抗,而是不能也不敢反抗。因为心中还有些许的希望,所以害怕,畏惧。
一落再落,祥子买车的愿望成了泡影。当他心中还期待着能与真心相爱的小福子结合时,然而小福子上吊自杀了。这也让祥子对生活最后一点点希望和信念都悄然死灭了。
他变了,从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变成了一个毫无尊严的下等人;他变了,从一个从一个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老实人变成了一个吃喝嫖赌样样俱全的败家子;他变了,从一个积极向上的车夫变成了一个自甘堕落的“社会垃圾”。
在没有公道的世界,穷人仗着狠心维持个人的自由。那很小很小,小到可怜的自由。初出茅庐的祥子单纯地认为只要努力就可以改变命运。他没有奢求更多,也曾未奢求过大富大贵。他从一单生意,二分、三分、五分慢慢攒钱,他只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仅此而已。可那个社会的不公也一点点地在祥子身上体现了,正如老舍先生在书中写道:“雨下给富人,也下给穷人;下给义人也下给不义之人。其实并不是雨不公道,是因为雨落到了一个不公道的.世界上。”
对于祥子和虎妞结婚,祥子其实是十分不愿意的。因为祥子根本看不上虎妞,甚至从心底里来说还有几分嫌弃虎妞。可在当时,祥子在虎妞权力和金钱的强力压迫下,不得不低头。不是向虎妞低头,而是向权力和金钱向现实低头。
读完全书,除了祥子一生的悲惨遭遇令我感到十分悲哀和痛苦外,文中最是有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人间真话本就不多,一个女子的脸红胜过一大段话。”细细品读,只想感慨老舍先生的博学。社会恶人形形色色,真话假话一条条涌入我们都双耳。就如林海音,小英子在《城南旧事》说到的“分不清天和海,分不清好人和坏人。”我们就是分不清这世界上的真话和假话。可真实的情感是无法遮掩的,而“女子的脸红”就是最好的证明。
祥子的故事,无疑是一个悲剧。但请我们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奔赴每一场山海。
《骆驼祥子》读后感 篇4
我本学期读的是《骆驼祥子》。《骆驼祥子》是初中生必读丛书,是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写的,他的小说创作基本以旧北京下层贫民为背景,具有浓郁的的京味和市井气息,幽默中含着悲凉;他塑造的人物鲜活自然,语言简洁淳朴,有语言大师之誉。他的主要作品有《老张的哲学》﹑《二马》﹑《离婚》﹑《四世同堂》﹑《正红旗下》等。
老舍主要以小说家而不是思想家的身份承担他所理解的任务,他对于中国现代文学最重要的贡献,是他对市民阶层,对中国现代小说道路的探索。
《骆驼祥子》总共分为二十四节,主人公是祥子。他从一个有梦想的人,变成一个社会垃圾,这中间一定有一段曲折而又离奇的故事。他是一个人力车夫,认准了拉车这一行,他就成了“车迷”,一心想买上自己的车。凭着勤劳和坚韧,他三年省吃俭用,终于买上了自己的车,但因有军阀混战,过了不到半年,他就失去了车,只牵回来三批,后把骆驼卖了,又重新攒钱,还没买上车是钱又被一名侦探洗劫一空,他没有灰心,准备重新买车,但是是以跟虎妞结婚为代价,后虎妞因难产而死,他喜爱的小福子也离他而去,祥子彻底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开始讨厌拉车,厌恶拉车,从此开始玩弄生活,吃喝嫖赌,出卖他人,彻底变成了社会上的一个垃圾,堕落成了一堆行尸走肉。这故事体现了当时黑暗社会对下层劳动者的威压。
读了《骆驼祥子》,我感受到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会一波三折,是崎岖坎坷的。我不由地为祥子的命运所感叹。祥子一开始是那样老实善良,正直勤劳,可是在生活一连串的打击下,他变了,变得不求上进,对这个世界也充满了敌意,开始报复身边的所有人。从前讲义气的祥子,如今却开始欺骗自己的朋友、利用他们,他变得奸诈,甚至可以说是无耻。为了拿到钱,他什么都做得出。
读到这些内容,我感到悲伤、愤怒。我对祥子的前后反差感到悲伤,也对他后来可耻的所作所为而愤怒。然而,我更多的是心酸以及失望。祥子生活的社会是黑暗的,军阀、特务、车厂主们的面目也是丑恶的。黑暗社会中,人性变得扭曲,人与人之间充满着仇恨。就是在这样一个可怕的社会环境下,祥子一类的下层市民被压迫,祥子在接受了几番打击后终于明白:即使肯吃苦受累,即使心地善良,也不能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过上美好幸福的日子。祥子变得堕落,除了他本身的目光短浅、狭隘自私,更多的则是因为这种强大的社会压力。作为青少年,有书读,而且到处都有人呵护着、鼓励着。所以,我们不能辜负社会对我们的期望,至少我们要学习骆驼祥子奋发向上的精神!
对于骆驼祥子,我感到遗憾,感到惋惜,也感到无奈,但也感到敬佩,我佩服他从前的.坚强,他的上进。然而他最终没能战胜自己,没能战胜社会,终究还是被打败了。也许是因为社会的极度黑暗,也许是因为个人的因素。不管怎样,环境对人的改变至多至少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当时的社会治安好一点,祥子也许就能实现他的理想,也许就不会变成一具行尸走肉。人离不开社会,而社会又决定着人,如果无法处理好现实与理想、社会与自己的关系,很有可能就会失去原本的自我。
人是有思想的动物,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但是要因人而异,因社会而异。如果总是无法实现理想,那么就有可能变成“祥子”,堕落、衰败,厌恶。
现在的生活条件优越了,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我们要学习骆驼祥子一开始奋发向上要强的精神,而不能学习他后来的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