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教师学习心得体会(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篇1
通过此次师德师风培训,我对教师职业又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深感自己在教书育人方面还做得不是很好,此次培训我深深理解了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的引路人。可以说,教师是除家长外,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最大的人。尤其是住校学生,远离父母家人,在学校视教师为最亲近、最信任、最崇敬的人,所以教师的道德、人品表现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会影响他们一生。所以,教师的师德不只是个人的问题,同时,一个教师只有具有良好的师德,才能认真对待教学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所以,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而良好的师德师风,则是一个学校的立身之本。
师德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教师经常与学生在一起,教师对工作的态度,对学生的态度、对社会的看法,甚至其言行举止等,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身为教师,我们要时刻规范自我的行为举止,为人表率。如上课时要衣冠整洁,精神饱满,不可将个人丝毫的不良情绪表现在课堂上。更不可在课堂上发牢骚,抱怨学校或贬损其他教师。否则,不仅仅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影响自我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正人先正己,育人比教书更重要,知识的缺乏能够后天弥补,但一个人的道德观、世界观一旦行成,就很难再改变。所以,教师的职责绝不是仅仅是讲几节课。
师德也是认真对待工作的前提,没有良好的师德,就不会有对事业的职责心,就不可能对工作兢兢业业。只有视教书育人为自我的神圣职责,视学生为自我的子女,才能有端正的工作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我在改学生作业时,对每份作业都认真批改。这样虽然辛苦些,但能够准确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能够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教学是否存在什么问题,再有针对性的改善。学生见教师如此认真,自然也会认真学习,从而激发其学习的进取性,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要时刻想着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企业的口号是“向8小时要效益”,而我们的一节课才45分钟,对学生来说是极其宝贵的,所以我授课的原则是“向45分钟要效果”,尽力使课堂学习效果最大化。当然,这就需要在课前认真备课,还要在课外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对背景知识的掌握情况。正如一位老教师所说“工夫到了,教学效果自然就有了”。
教师就是要传道、解惑,对学生和同事在教学上不能有丝毫地保留。对于自己写的教案、收集的资料等,都毫无保留地供给学生和同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也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同时别人的提高也是促进自我不断努力学习的动力,正如美国历史学家杜兰特所说“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我无知的过程”。
树立良好的师风需要每个教师的努力,都要从自身做起,培养良好的师德。希望能借此次培训,“立师德,正师风,强师能”,使自我的德能更上一层,使我们的学校办得更好。
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篇2
20xx年5月8日,在一辆失控客车突然冲向学生的危急关头,她用羸弱的臂膀奋力推开了学生,自己却身负重伤,双腿高位截肢。她的英雄事迹激荡人心、温暖社会,被誉为“最美女教师”。 近日来,全国上下都在开展轰轰烈烈的向张丽莉老师学习的热潮,我不禁在想:我也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学习她的哪些精神?我在日常工作中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我应该学习她关爱学生的精神。细微之处见精神。张丽莉老师给学生买矿泉水、买面包的平凡事情给我们树立了要关爱学生的好榜样。关爱学生不仅要关心他(她)的前途,也要关心他的日常生活。虽然自己平时也关爱学生,但还做得远远不够。我深深地感觉到了‘莫以善小而不为’,要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关爱无处不在。
其次,我要学习她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的精神。张丽莉老师工作五年来,很少请假、认真备课、积极工作的态度让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是燃烧自己的“蜡烛”。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作为老师,认真地上好每一节课、积极地完成学校的各项工作、耐心地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我美好的向往。我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更认真地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更认真地批改全体学生的作业,努力把学生的潜力更充分地发挥出来。
再次,我要学习她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张丽莉老师在车辆失控时,她能奋不顾身、毅然决然地把学生推开,把自己从安全推向危险,在如今实在是不多见,正是这件事体现了张老师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老师的这种高尚情操值得我学习。在今后的工作里,我要更加努力把学生教育的更好。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
最后,我要学习她舍小家、顾大家的职业操守。她流产没休息几天就去上班,还准备要等到孩子毕业才要孩子,可以看出她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把自己和家庭放在后面的舍小家、顾大家的职业操守。在平凡的人们当中,其实很多人都是这样默默地为这个大家庭奉献着。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多地想着集体大家庭。
张丽莉老师只是我们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缩影,是我们优秀队伍中的一员,是我们的一个好榜样。我们向张丽莉老师们致敬、祝福。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教师队伍能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已经实属不易。当然,我们要更多地向这位老师学习,让教师这个名字能出淤泥而不染,焕发更多光彩。
“生命如花,美在瞬间”。连日来,张丽莉的英雄事迹,在省城各中学教师中引起强烈反响。举办座谈会、主题演讲,踊跃捐款,省城的校园里都在以各种方式表达着对张丽莉老师的敬佩之情。一个以“最美教师”为榜样,用实际行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准则,把全部热情投入到教育事业中,争做“最美教师”的热潮,正在全省教师中轰轰烈烈开展起来。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自古人们都把教师比作春蚕,因为教师能将自己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在教育事业上。而现在,教师却不仅仅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成为了学生生命保驾护航的天使。
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篇3
对同行蒋育红老师先进事迹的认真学习,使我更深入地思考一个问题,这也是我从教十年都在思考的问题:我们如何看待教师工作,或者更确切地说,教师的工作是什么?
我是班主任老师,也是数学老师,工作特点决定,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职责和任务,同时担负着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任。因此,班主任这个职位对我来说,育人比教书的分量更重一些。但与蒋育红相比,深感差距很大。结合学习有感而发,谈几点体会。
教师岗位——特殊的岗位责任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我们自己如何看待教师这个岗位、这种职业呢?
不错,近年来,教师的待遇改善了,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愿意当教师的人也多了。然而,清醒认识教师职责,还是个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教师是一个岗位、一种职业,但更是一种责任。蒋育红从教十多年,她不计个人得失,一心只为教育,一心只为学生。燃烧自己,照亮别人,靠的是什么?是一种清醒的责任意识。教师可以在不同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表现出不同的教学艺术,构建不同的教学模式,但是清醒的责任意识和在此基础上持久的内在动力,是教师完成卓有成效工作的必备条件。
蒋育红不是“完人”,但她把有限的积淀变为无限的延续,我们向蒋育红学习就应该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研究教学对象,以自己深入的研究带动深入的思考,把教书育人提升到科研的高度,以此支撑和升华教书育人的效果,增强教学内容的说服力和震撼力,以应对互联网覆盖全球的今天,各种思潮以更快的速度、更广的范围、更难以控制的方式影响着大学生。
教师岗位——执著的追求与奉献教师的许多工作是无法量化的,是不可能通过工作量来反映的。
执著的追求与奉献是坚守教师岗位,做好教书育人必备的品格。蒋育红不惧清贫,不惧寂寞,不计报酬,他把追求与奉献当成一种责任,甚至当成一种享受。因此,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不论需要付出多大代价,他都能毫不动摇地常年坚持。报酬从来也不是我是否接受邀请的条件。教师所获得的享受,不是被赞许,不是赢得掌声,而是他的讲授能得到对方回应,是被对方满意地接受时那种眼神、那种表情,是一届届学生能成为社会栋梁。
教师岗位——真挚的情感与爱教师工作是通过教师的言传和身教两种途径进行的。
身教就是教师默默地通过自身的行为来演示做人的道理,使自己成为青年学生思想上的向导、理论学习上的良师、心灵情感上的益友。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教师工作中感情的投入是不可缺少的。感情的投入给学生可亲、可信的感觉,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实现教师与学生情感上的交流。具体来说,就是严格要求与热情关心相结合,知识交流与感情交流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课后服务相结合,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
所以,要真诚地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作为良师,我是学生思想上的引导者、人生道路的领航人;作为益友,我又必须转变居高临下的师生态势,坚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这样学生感到老师可亲不可惧,可信不可疑。实践证明,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可亲才可信,可信所讲的道理才有说服力。这也就是教师教书育人中不可缺少的人格力量。
蒋育红的事迹,感染人,鞭策人,激励人。他的事迹使我更感觉到,教师岗位是一种辛劳、一种付出,也是一种收获、一种享受。作为一名即将退休的教师,在岗时间不多了,但我珍爱这一岗位,虽然人们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来形容,但我一定努力,持之以恒,把我所有的光和热倾注到教书育人的事业中。
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篇4
班主任就是要努力营造宽松和积极向上的氛围,让每个孩子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让学生在班级活动中发挥特长爱好,是使每个孩子找到自尊和自信的好办法。工作中,我们应该时刻想着两句话:假如这些学生是我的孩子、假如我是这些孩子。以换位思考,站在学生家长的地位去考虑对学生的态度,那样对学生就多一份爱心,少一份苛求。
我们当教师的责任重大,“一手牵着孩子的今天,一手牵着祖国的明天”,工作要符合两个需要:一是符合社会的需要,二是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以这两个需要去做工作,才是最成功,也是最少阻力的工作。
我决心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以优秀老师为榜样,务求实效,倡导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树师德、铸师魂、正师风”,做一个道德高深、治学严谨、作风正派的教师,为学生健康成长而爱岗敬业,积极奉献,做一个学生、社会欢迎的老师。
孩子们的名字既叫明天,也叫今天。孩子们的明天应当是美好的,孩子们的今天也应是幸福的。教师既是孩子们美好明天的指引者和建设者,又是孩子幸福今天的缔造者和保护者。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意义深远。由于教师是未成年人的引领者是栋梁的缔造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是一支师德过硬的队伍。而我们的师德状况与师德建设工作存在诸多方面不适应新的要求,这也是客观事实。一些教师师德观念不是特别强,或者淡漠了,不讲师德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甚至有严重失德的现象,这自然影响到教师的声誉。
加强师德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公众对教师的要求。教师承担的社会角色有着与生俱来的道德责任,也自然有一种人格的、榜样的力量,所以要求新时期的人民教师进一步树立爱国、爱教的崇高职业理想,要求广大教师依法执教、敬业奉献、热爱学生、关爱学生、以人为本、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对广大未成年人产生深远的影响。
百年大计,教育为根本,教育的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的素质、师德最重要。因此教师要有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要珍惜教师的光荣称号,做为人民服务的教师,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