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生活中的轴对称》数学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活中的轴对称》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轴对称的概念,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在画、折、剪等自主探索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思维、空间想象能力,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精神。
3.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感知、认识、欣赏、制作轴对称图形,渗透美育,感悟学习的价值。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剪刀、彩纸。
学具:图片、剪刀、彩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小游戏
师:今天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老师这里有一些图形只能看到一半,你能不能猜出来它原来是什么?(出示图案的一半,随着学生的回答逐一显示整个图形)
师: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
2.师:它们的两边真的都是一样的吗?我们来动手折一折。
师:你发现了什么?
师:对折以后,图形左右或上下两边完全合在一起,我们叫作“完全重合”。
3.揭示课题:像这样沿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叫作“轴对称图形”。
师:你认识“轴”这个字吗?
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手中的图形是什么图形?
二、自主探究,体验新知
1.想一想:如果沿着其它的线折,两边会不会完全重合?师:所以只有沿着这条折痕对折,两侧的图形才能够完全重合,你知道这条特殊的线的名字吗?板书:对称轴(齐读)
2.介绍生活中的'“轴”。出示汽车模型上的两个轮胎中间的“轴”。
3.师:你能画出手中的图形(游戏中的图形)的对称轴吗?学生画完后交流并展示。
4.出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找找它的对称轴在哪里?
师:看,我们的许多汉字都是“轴对称图形”,像“中、品、田”等,还有数字“8、0”也是。
5.判断图中的线是不是对称轴?为什么?出示图片,想一想怎样画的线才是对称轴?你能画几条?
6.师:大家一起来试一试,看书第5题,是对称轴的打勾,不是的打叉。师:为什么茶壶上的红线不是对称轴呢?生:左边是壶嘴,右边是壶柄,两边不一样。出示一个茶壶,请4个小朋友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它,其他同学猜一猜哪个小朋友看到的茶壶是轴对称图形,哪个小朋友看到的不是?
师:是呀,不同的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发现。
7.师:接下来,请小朋友一起来帮忙看一看,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为什么?(出示图形)和小组里的伙伴们一起商量、商量。
8.师:这是两幢漂亮的房子,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吗?
师:看书第3题,用尺把对称轴画出来。
师:和老师的核对一下,同意吗?(多媒体演示)
师:画完后还要检查一下,两边一样吗?
9. 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
师: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轴对称图形吗?生举例。
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轴对称图形的图片,一起来欣赏一下。
(多媒体演示生活中有代表性的轴对称图形:蜻蜓、老鹰、雄伟的教堂、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嘉定孔庙、法华塔、泰姬陵。)
师:许多的昆虫和鸟类都是轴对称图形,可以帮助它们保持平衡。
三、巩固练习
小组操作讨论
师:这4个图形大家认识吗?它们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画出它的对称轴,并想一想,你最多能画几条?画完后,在小组里一起交流一下。
1.学生自己折一折,画一画。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四、动手操作、制作轴对称图形
师:生活中,书本上有那么多的轴对称图形,你有没有办法很快剪出一个轴对称图形?
1.学生拿出纸来尝试。
2.师:说说你是怎么很快地剪出轴对称图形的?
生:先把纸对折起来,再画出图形的一半,减下来,然后展开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了。
3.观看录像:如何制作心形、蝴蝶、松树等。
4.师:对呀,我们可以运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来制作许多漂亮的轴对称图形。你能再制作一个与众不同的更美的轴对称图形吗?
5.展示交流。
《生活中的轴对称》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
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重点难点: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欣赏下面的图形,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
(2)学生相互交流 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3)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4)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例题1: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数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学生交流教师:“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作对称图形。
二、课内练习。
判断下面各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
三、教学画对称图形。
例题2:
(1)引导学生思考:
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2)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
(3)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
四、练习:
1、课内练习一 -----第1、2题。
2、课外作业:板书设计: 轴 对 称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生活中的轴对称》数学教案 篇3
知识技能
1.了解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性的性质,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2.探究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过程方法
1.经历探索轴对称图形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轴对称的特点,发展空间观察。
2.探索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培养学生认真探究、积极思考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轴对称图形性质的探索,促使学生对轴对称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活动与探究的过程可以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使学生具有一些初步研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轴对称的性质。
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教学难点体验轴对称的特征。
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教学
过程教学内容
引入中垂线概念
引出图形对称的性质第一张幻灯片
上节课我们共同探讨了轴对称图形,知道现实生活中由于有轴对称图形,而使得世界非常美丽。那么我们今天继续来研究轴对称的性质。
幻灯片二
1、图中的对称点有哪些?
2、点A和A的.连线与直线MN有什么样的关系?
理由?:△ABC与△ABC关于直线MN对称,点A、B、C分别是点A、B、C的对称点,设AA交对称轴MN于点P,将△ABC和△ABC沿MN对折后,点A与A重合,于是有AP=AP,MPA=MPA=90。所以AA、BB和CC与MN除了垂直以外,MN还经过线段AA、BB和CC的中点。
我们把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定义:经过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就叫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也叫中垂线。
《生活中的轴对称》数学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认识对称现象,初步理解对称轴和轴对称图形的含义,掌握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2、经历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动,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发展空间观念。
3、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美感。
教学重点:
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
掌握识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说说在游乐场喜欢玩的项目,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2、从蝴蝶形状的风筝引出对称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观察图形,认识对称
(1)观察几幅对称图形,引导学生感悟对称。
(2)说一说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2、动手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
(1)猜一猜:出示几幅轴对称图形,猜一猜它们是怎么来的。
(2)动手操作,剪出轴对称图形
师示范剪一件上衣的过程: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
生动手剪出自己喜欢的轴对称图形。
交流展示学生的作品
(3)认识对称轴
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
画一画:师示范画出对称轴,然后学生自己画,再交流。
3、初步理解轴对称图形
(1)说一说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初步理解轴对称图形。
(2)议一议:讨论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对折后完全重合才是轴对称图形)。
(3)举一举身边的.轴对称图形的例子。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判一判: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2、猜一猜:出示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猜出它是什么图形。
3、折一折、画一画、数一数: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各有几条对称轴。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欣赏轴对称图形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