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大班语言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常常是4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在孩子的心中,自己是最重要的,根本不会分享和互相帮助。于是设计了此次活动《小鸭鸭的朋友》。让幼儿从中了解朋友的概念以及朋友的重要性,激发孩子乐意帮助朋友的美好心愿。
活动目的:
1、理解好朋友的概念,知道朋友的重要性。
2、说出故事中“小鸭鸭”和“花鸭鸭”的特征。
活动准备:
故事内容的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1、引出故事。
(1)教师演示多媒体课件(小鸭鸭)
师:这是谁?它长得怎么样?
它怎么拉?它为什么哭呀?(它没有朋友)
那它的朋友会是谁呢?
(2)继续播放多媒体。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小鸭鸭到底找到了谁做朋友。
找到了谁?花鸭鸭长得什么样?
师:你们觉得它们在一起会做些什么事呢?
(3)播放小鸭鸭和花鸭鸭一起玩的一段多媒体。
师:它们在一起都做了什么事?它们都一样嘛?
小鸭鸭跌倒了怎么样?那花鸭鸭呢?
小鸭鸭睡觉眼睛怎么样的?花鸭鸭呢?
小鸭鸭吃东西的,花鸭鸭吃嘛?为什么花鸭鸭不吃东西呢?
(4)继续故事。
师:过了很久,小鸭鸭长大了,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播放故事。师:花鸭鸭为什么不会长大?
教师小结:原来花鸭鸭不是真的鸭子,而是一只玩具鸭子,所以它不会吃东西,也不会长大,但它还是小鸭鸭的好朋友。
2、交流讲述,让孩子理解朋友的'重要性。
师:你们都有好朋友嘛?那好朋友在一起你们会做什么事呢?
如果没有好朋友,会有什么感觉呢?
你觉得怎么样才能交到好朋友?(你想交朋友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3、完整欣赏故事,体会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把这个故事听一遍。
小鸭鸭为什么喜欢花鸭鸭呢?
4、为故事取名字。
师:你们觉得这个故事少了什么?(名字)
那我们来为故事取个名字吧。
活动延伸:
与幼儿讨论,鼓励大家好好学习,让自己成为受欢迎的朋友。
师:班上哪些小朋友最受欢迎?为什么?
讲故事《小鸭鸭的朋友》
教学反思:
孩子们在集体生活中渴望与同伴交往,但他们思维还处于自我中心化,缺乏经验,常会发生告状,争吵,抢玩具的现象,通过这个活动,小朋友学会了谦让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大家在一起开心多了,体验到了集体生活的乐趣。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培养幼儿的前阅读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2.丰富词汇:融化 垂柳 嫩 蔚蓝
3.激发幼儿热爱春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每组一张大的图画纸,绘画用的彩笔若干。
2.请家长双休日带幼儿去野外郊游,观察春天的景象并拍照,或搜集春天的图片;带幼儿植树,播种。
3.录音机 录音带
活动过程:
1.导入。教师弹琴,幼儿唱歌:“春天天气真好,花儿都开了,杨柳树枝对着我们弯弯腰;蝴蝶姑娘飞来了,蜜蜂嗡嗡叫,小白兔儿一跳一跳又一跳。”
2老师:听录音,请小朋友把眼睛闭上,听(小鸟唧唧喳喳的叫声,小河哗哗流水声)。
3.提问:刚才听到这么好听的音乐,你想到了什么?
4.欣赏诗歌:教师说:“听了这么好听的音乐,我眼前出现了一副美丽的画面,你们想听吗?”
5.再次感受诗歌:把你看到的`听到的大声讲出来。
6.(1)组织幼儿谈论各自观察、搜集到的图片。教师可将拍的照片分给没有资料的幼儿。
(2)师: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哦,春天来了,那么小朋友们觉得天气变得怎么样了(变暖和了,很舒服)?你们出去玩了吗?都看到了什么,拍到了什么?
7.提问:春天来了,春天在哪?
(1) 小河怎样说?
(2) 桃花怎样说?
(3) 垂柳怎样说?
(4) 燕子怎样说?
(5) 禾苗怎样说?
(6) 农民伯伯怎样说?
8.幼儿讨论:小朋友,你们又觉得春天在哪呢?
教师小结: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河的冰融化了。桃树开花了,垂柳换上了嫩绿的新装。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绿油油的麦苗从泥土里钻出来。农民伯伯开始种地,春天美极了。
9.为诗歌起名:这么好听的诗歌还没有名呢,谁能为它起个好名字呢。
10.描绘春天:请小朋友以组为单位,用你的彩笔把美丽的春天描绘出来。
11.组织幼儿把自己的作品粘贴出来,大家互相欣赏。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对贝贝新衣裳的制作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2、感受付出才有收获,体验劳动的艰辛和所得来之不易,懂得感恩。
【活动准备】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话题。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穿了一双新鞋子你们猜猜是谁给我买的了?为什么?
师:今天呀我们这里也来了一位小朋友快过年了他想要一件新衣裳,你们帮他想想他是怎么能获得一件新衣裳了?
师:那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看贝贝是怎么获得他的新衣裳的好吗?
二、出示图片完整讲述故事。
师:出示第一张幻灯片讲述故事内容从前有一个叫贝贝的小男孩,他有一只小羊羔,每天他小心谨慎的养着他。
师:出示幻灯片讲述故事内容至布织好了。
师:布织好了贝贝接着会请(大考吧幼儿教育)谁帮忙了?
师:讲述故事至结尾。
三、教师提问:
师:贝贝的新衣裳有了吗?贝贝的新衣裳是怎么来的?
师:谁忙贝贝梳理了羊毛?奶奶怎么说?
师:外婆又是怎么说的?贝贝又是怎么做的?
师:妈妈怎么说?裁缝师傅又是怎么说的?
师:除了要感谢小羊还应该感谢谁了?为什么?
师:帮助幼儿梳理制作衣服的步骤。
师:你们喜欢贝贝吗?为什么?
总结:贝贝通过自己的劳动换来了别人的帮助,使自己拥有了一件漂亮的新衣服,我们应该向贝贝学习。
四、体验劳动的快乐。
师:请幼儿给小羊工厂编织羊垫,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新年礼物。
师:派送新年礼物。
附故事:贝贝的新衣裳
从前,有一个叫贝贝的孩子有了一只羊羔,他小心谨慎地养着它。小羊长高了,贝贝长高了。小羊的羊毛越来越长了,但贝贝的外套越来越短了。要过年了,贝贝想要一件新衣裳。一天,贝贝拿了一把剪刀,把小羊身上的羊毛剪下来,接着他爸羊毛拿到他奶奶那儿,说:“奶奶,请为我梳理好这些羊毛!”
“好的,我的乖乖。”他的奶奶说,“但你要为我拔干净萝卜地里的杂草。”
于是贝贝为奶奶拔干净萝卜地里的杂草,奶奶也为他梳理好了羊毛。
接着,贝贝到外婆那儿,说:“亲爱的外婆,请把我的这些羊毛纺成线。”
“我很乐意,我的乖乖.。”他的.外婆说,“但在我纺线的时候,你要照管好我的奶牛。”
于是贝贝去照看奶牛,外婆为他纺线。
接着,贝贝到一个当油漆匠的邻居那儿,请求为他的毛线染上颜色。
“你真是恶傻孩子。”油漆匠笑了,“我的油漆怎么能为你的毛线染色呢?你划船到商店去,买一包染料,自己就可以把毛线染上颜色了,请为我捎一瓶松节油来吧!”
于是贝贝划船到商店去,先为油漆匠买了一瓶松节油,又为自己买了一大包蓝色的染料。他把毛线全染成了颜色。
接着,他到母亲那儿去,说:“好妈妈,请把这些毛线为我织成布。”
“我很乐意,”他母亲说,“但你要为我照看好你的小妹妹。”
于是贝贝很负责的小心照看小妹妹,他母亲就把毛线织成布。
接着,贝贝到裁缝师傅那儿去,说:“裁缝师傅,请用这块布为我做一件衣裳。”
“我很乐意为你做衣服,不过你得为我把木头劈成柴,堆好,还要喂好猪。”
于是,贝贝劈好柴,又喂了猪。一连做了三天,裁缝师傅把贝贝的衣裳做好了。
新年到了,贝贝穿上了他的新衣裳,到他的小羊面前说:“非常感谢你,我的小羊!”
“咩——咩——”小羊的叫声,甜得像笑声一样。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一个偶尔的机会,在网上看了《带进酒桶的老鼠》故事录像,故事中,当馋嘴的小老鼠掉进酒桶里时,跑来的却是老鼠的死对头小猫,小老鼠怎么办?小花猫会救小老鼠吗?被救后小老鼠会被小花猫吃掉吗?故事中充满矛盾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给人以丰富想象的'空间,这使我产生了灵感,对于想象力丰富的幼儿来说,这不单单是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还是一个极好的语言想象创编活动素材,于是,我设计了这次大班创造性讲述活动,通过让幼儿看一看、想一想、讲一讲,发展幼儿的创造性讲述能力,激发孩子的想象力,知道在危险的情况下用智慧战胜困难,做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活动目标
1、能借助画面内容创编“救鼠”和“逃生”故事情节。
2、能用连贯的语言大胆地讲述,发展语言能力及想象力。
3、体验创造性讲述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故事《掉进酒桶的老鼠》录像带、电视、vcd机一台
2、鼠、兔、鸟、狗、羊、鸭、鸡、猴、猫、牛、装有许多酒的酒桶图片各一张,布置在黑板上:酒桶图片在中间,猪、兔、鸟、狗、羊、鸭、鸡、猴、猫、牛图片呈圆形翻贴在酒桶图片外圈。
活动过程实录
一、出示小老鼠图片,激发幼儿观赏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这是一只聪明勇敢的小老鼠,今天让我们听一听、看一看这只小老鼠的故事吧!”(教师用一种神秘的口吻介绍幼儿即将看到的录像)
二、分段播放录像,幼儿欣赏并创编故事。
1、播放录像第一部分:从故事开始到小老鼠掉进酒桶里等着有人来救它。
教师出示事先布置好的黑板,把小老鼠图片放在黑板上的酒桶图片中。教师提问:“小老鼠为什么掉进酒桶里?”“小老鼠在酒桶里怎么样?”
教师引导幼儿创编“救鼠”情节:“谁会来救小老鼠呢?”“怎样救的?”幼儿每说出一种动物,老师就把相应的图片反过来,用粉笔画线把动物与酒桶连起来。如果黑板上没有幼儿创编的动物,教师就用粉笔画出来,幼儿没有提到的动物老师最后把它反过来,并引导幼儿进行创编。(教师给幼儿一定的思考时间,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连贯的语言大胆讲述)
2、播放录像第二部分:从来了一只小花猫到小老鼠同意小花猫救自己上来。
教师:“小花猫和小老鼠是好朋友吗?”“小花猫为什么要救小老鼠?”“小老鼠为什么同意小花猫救自己?”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为下面的创编打下基础。
3、播放录像第三部分:从小花猫把小老鼠救上来到张开嘴巴要吃小老鼠。
教师引导幼儿创编“逃生”情节:“小老鼠被小花猫吃了吗?”“它是如何逃脱的?”幼儿用连贯的语言大胆创编小老鼠“逃生”过程。
4、播放录像第四部分:从小花猫张开嘴巴要吃小老鼠到最后。
教师:“当小花猫要吃小老鼠时,小老鼠说了什么?”“小花猫是怎么做的?”
“小老鼠逃回洞里又是怎么说的?”教师要求幼儿用故事中语言进行讲述。
活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