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大班数学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自己的钱额,学习有计划地使用钱币。
2、在计划和购物活动中,巩固运算能力。
3、产生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大的购物计划书和勾线笔、纸。
2.学具:每人一个文具盒,里面装有钱币,勾线笔和纸。
3.布置文具超市,架子上放有尺、铅笔、卷笔刀、橡皮和若干,分别贴有标价2元、1元、2元和1元。
4.录音机和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再过不久我们要上一年级了,家里文具用品都买了吗?(真幸福)
师:过年的时候,有些地方由于雪灾,那边的小朋友没有钱买文具,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怎么帮?
(二)简单了解7以内钱的换算。
1.(当幼儿说到买文具给他们时)师:请你打开铅笔盒,数一数你有多少钱?有几张零钱?
结合幼儿所说,老师在白纸条上记录,如:7元52;师:谁也有7元钱?有几张零钱?
对应记录:7元2221。
小结:原来你们的钱都是由5元、2元、1元凑起来的。
2.师:你可以买什么文具呢?请你来介绍一下!
小结:原来铅笔盒里可以放铅笔、橡皮、尺等,这些都是学习时用的。
(三)根据自己的钱额,学习有计划地使用钱。
1.师边说:你有多少钱?计划一下准备买什么文具?边出示大的计划书,我们一起来看,指向***的.购物计划书,这是谁的计划书呢?今天是你的计划,就在这里写你的名字。师指着圆圈说:你一共有多少钱?请你写在这个圆圈里。
2.师指向文具标记:计划书上有什么?(如:橡皮铅笔2元,普通铅笔1元等)
3.师:你计划买什么?它多少钱?你怎么记录?请一幼儿上来,问:你一共有多少钱?老师帮助他在大图的圆圈里填上钱的数量,引导该幼儿在图下的方格里填价钱的数字。
4.师:他计划买文具,一共花了多少钱?我们一起来算一下如:2+2=4+1=5+1=6+1=7,原来他花了7元钱,在下面的圆圈填上数字7。
5.操作要求:师边指边说:你有多少钱?你计划买什么?你也有计划书,把你的计划记录下来。
6.幼儿填写计划书,教师巡回观察指导:请你动动脑筋,你计划买的文具需要多少钱?记在哪里?怎么记的?
7.师集中幼儿:都计划好了吗?请一幼儿上来:我们帮他一起看看,他计划买哪些文具?
请3个具有代表性的幼儿介绍。
如:购物不合理的,师引导:哪样文具没买?为什么不买?(没钱了)如果要买怎么办?
如:总价算错的,师:买了几样?需要花多少钱?算错了下次细心一点,重新去算一下。
如:文具的价格记录错误,师引导:他买了什么?对吗?**应该是2元钱,你记了1元,价格弄错了,下去调整一下。
8.师:再看看你的计划合理不合理,不合理的可以调整,算一下总价对不对,小朋友互相检查,如果错了帮他改过来。(给幼儿调整的时间,教师巡视)
(四)创设超市购物的情境,巩固运算能力。
1.师:都会计划买东西了,等一会儿拿着你的计划书和钱去超市买文具,我们请客人老师当收营员吧,不过去超市买东西要注意——有礼貌,人多时要怎么样?(排队,不拥挤)好,大家去吧。
2.幼儿自由购物,教师巡视幼儿购物的情况。
3.师集中幼儿:都买到了吗?组织幼儿交流:请一幼儿出示购物计划书,帮助他计划买的和实际买的文具对应:全买到了,真不错!
4.师:有没有都花完?花玩了用什么记录,记在哪里?没花完还剩多少钱,也记在这个半圆里。
5.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6.交流:谁来介绍你有没有剩钱?出示一幼儿的计划书,问:剩了多少钱?怎么算出来的?原来7元花掉了5元,还剩下2元,列出算式7-5=2。
再请一幼儿(剩余零的,也列出算式如:5-5=0)
7.师:剩下的钱放在铅笔盒里,下课后想一想剩下的钱怎么寄给灾区的小朋友。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2、引导幼儿知道日历等是查看时间的工具,学习查看他们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大(小)字卡,月历和数字卡人手1份。
2、各类挂历、台历、月历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激发兴趣。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有趣的'数字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高兴吗?
那我们先一起来认一认、读一读。
看到这些数字,你想到了什么?(学号、年龄、时间等)
二、出示房子,讲述故事。
1。帮助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2。出示房子图,小朋友瞧,这里还有许多有趣的数字呢!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你们发现了这么多秘密,这些数字里还藏着一个好听的故事呢!想不想听?
教师利用大字卡讲述故事。
3。幼儿操作小字卡、数卡回答问题。
(1)年妈妈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它有多少个日娃娃呀?它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
(2)大月房有哪几个月?小月房有哪几个月?
大月有几日?小月有几日?
(3)顶小的月是几月?有多少日?
三、学习查看挂历的方法,练习找日期。
1。现在老师指日期,请小朋友说出是几月几日?
老师说日期,请小朋友把它找出来。
教师:那今天是几月几日?你们怎么知道的?
小结:对了,象日历、挂历、台历等可以查看日期。
2。小朋友都带来了一些挂历、台历,今天我们就来开个展览会,看看找找说说日期
(如:生日、节日等),并介绍给旁边的小朋友和后面的老师听。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根据生日的年月日比较年龄的大小,按出生日期排序。
2. 愿意与同伴交流自己的生日,了解自己与同伴的.年龄差异。
3. 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 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 幼儿人手一张自制生日卡,上面贴着幼儿的照片,记录着生日的年月日。
2. 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一页《生日卡》
活动过程:
一、大一岁了
1.过新年,大家都大一岁了。请大家介绍一下自己今年几岁了。
2.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是七岁,有的是六岁呢?
3.要想知道班里哪位小朋友的年龄最大,哪位最小,有什么办法?
4.幼儿交流自己出生的年月日。
二、给生日卡分类
1.请不同年龄的两位幼儿介绍自己的生日卡:我是何年何月何日生的。
2.帮助幼儿了解前一年出生的就大一岁。
三、 为生日卡排序
1.根据出生月份的分类结果,数一数哪个月过生日的人最多,哪个月过生日的人最少。
2.请幼儿说说,自己是按什么依据排列的,为什么这样排。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根据两张点子图的变化列出加减算式。
2、复习7—8的分合、加减。
3、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学会用语言描述游戏、讨论的结果。
活动准备:
点图、数卡、作业纸、蚕豆
活动过程:
一、复习7、8的组成
1、玩“碰球”的游戏(碰7球)
老师和小朋友集体碰球、老师和个别幼儿碰球。
2、玩“对数”游戏(和为8)
老师和小朋友集体对数、老师和小组接龙对数。
二、学习看点图列算式
1、游戏“超级变变变”
(1)教师示范玩法: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玩一个新游戏,叫“超级变变变”,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蚕豆)现在我拿出了8粒蚕豆,变变变,看,变成了几粒?(1粒)小朋友猜一猜,老师拿走了几粒?(7粒)小朋友也来变一变,猜一猜,好吗?
(2)请1、3、5组的小朋友拿出8粒蚕豆,和对面的'小朋友玩游戏,等会儿交换玩。
(3)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2、看点图列算式
看图列减法算式
(1)师:蚕豆可以变,圆点也可以变。小朋友看这里有几个圆点?变变变,变成了几个?(图1)8个变成3个(边说边画一),变多了还是变少了?变少了用了什么方法?(减法)8个圆点拿走几个变成了3个?我们可以用8—(5)=3来表示。注意:后面的点卡是等号后面的数,也就是得数。
(2)我们看下面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图3)用什么算式来表示?7个圆点拿走了几个变成了5个,7—(2)=5小朋友有没有不同的方法呢?(可让幼儿来辨别)
看图列加法算式
(1)师:这两幅图什么意思?(图3)1只小鸭变成7只小鸭,是变多了还是变少了?怎么列算式?请同一张桌子的小朋友来商量一下,然后桌长把它列出来。
(2)讲评:我们一起看一下大家的答案,说说列的算式什么意思?
1+(6)=71+7=8
讨论:哪一种算式符合题目的意思?
(3)(图4)这幅图是几个圆点变成几个圆点?怎么列算式呢?
4+()=7
小结、巩固:今天我们学习了看点图列算式的又一种形式,圆点变少了就用减法,变多了就用加法。注意:不能把两边的点数直接相加或者相减,后面卡片上的数就是得数。
现在老师来看看哪些小朋友本领学得最好(出示4张点卡,复习所学内容)
三、幼儿操作练习
(1)师:下面请大家一起来做操作题,要先看清楚图表示的意思,再列算式。比一比,要看谁做得又快又对!
(2)幼儿练习,教师指导。
(3)做好的幼儿送给教师批改,然后出去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