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飞夺泸定桥心得体会(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飞夺泸定桥心得体会 篇1
泸定桥,我相信大家都知道。泸定桥现在非常有名,有许多游客都去观光。可是,你们知道吗?当年红军在夺泸定桥的时候,是多么的惊险,多么的辛苦。
1935年5月,红军在长征途中被水流湍急的大渡河拦住了去路。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数万大军无法靠渡口的几只小船渡河,所以必须火速夺下敌人重兵把守的唯一一座铁索桥——泸定桥。28日一早,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29日夺下泸定桥!”时间只剩下20多个小时了,红四团离泸定桥却还有240里。夜深了,还下起了滂沱大雨,道路泥泞不堪,湿滑难行。对岸增援的敌人怕苦,宿营了,红四团却没有一个人喊累、叫苦。在第二天早晨6点,如飞毛腿似的红四团及时赶到了泸定桥,占领了西桥头。
任何困难都不能阻挡勇士们夺桥的决心!总攻在下午4点开始。突击队刚冲到桥东头,突然火光冲天,阴险的敌人企图用火把红军挡在桥上,用火来消灭红军。在洪亮的冲锋号声中,他们神速地冲了过去,与敌人展开激烈的交战。红四团的战士们越战越勇,敌人节节溃败,中央红军主力全部由泸定桥顺利渡过大渡河,彻底粉碎了敌人企图消灭红军于大渡河以南的阴谋。
大家看,红军战士为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的生活打了扎实的基础,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从小开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了祖国以后的繁荣昌盛,开始拼搏吧!
飞夺泸定桥心得体会 篇2
一路上我们风驰电掣,终于来到了我神往已久的革命圣地——泸定桥。
一下车,我就拉着爸爸的手向泸定桥跑去。但是当我走进泸定桥时,我却怔愣在原地,脚下汹涌澎湃的河水在山谷中奔流不息,震耳欲聋的水声在我的耳朵回荡着,我的目光锁定在那座横跨在山谷之间、凌空吊起的泸定桥上。我已经完全被这气势磅礴的的场景震慑住了,一步也迈不出去。
爸爸看到我如被点穴般地一动不动,不由得笑了起来,爽朗的笑声将我拉回现实。
“来这儿,不就是为了欣赏这里的风光吗?若不去体验又怎能说你来过这里呢?”爸爸的激将法对我产生了效果。我试着迈步上桥,刚踏上,还没走动,我就感觉吊桥剧烈地晃动了起来。我像是站在一叶小船上,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这条小船将要被掀翻了,我却身不由己。身后还有人,我不能挡路呀,我使劲说服自己,让脚步向前移动。我紧紧抓住铁索,像抓住救命稻草一般,不敢松开一秒。我想狂奔过去,早点离开这危险的境地,但是恐惧却占据了我的大脑。我努力克制自己低头的想法。
这时爸爸沉稳有力的声音传到了我的耳际:“不要害怕,抬起头,看看蔚蓝的天空,很快就会过去了。”爸爸的话似镇定剂让我那颗始终悬着的心渐渐安定了下来。我依照爸爸的方法,目不斜视,抬头盯前方。深呼吸了几次后,默默地在心里为自己打气,然后鼓起勇气慢慢迈出脚步。此时,微风在我的耳边轻轻吹拂,似乎是在勉励我。
我迈着颤抖的步伐,双手紧紧抓住冰冷的铁索,似蜗牛一般在泸定桥上小心翼翼而又缓慢的爬行着。一步,两步,三步,每向前走一步,我心中的喜悦就越发浓厚,我的步伐越来越稳,越来越轻松。那条曾被我牢牢抓住、视为救命稻草的铁锁终于被我松开了。
走到泸定桥的尽头时,我回首望去,才发觉泸定桥的摇摆晃动变成了在空中轻盈的舞蹈,波涛汹涌的河水仿佛是诗人在低声吟诵,锈迹斑斑的铁锁变得圆润柔和。原来经历过磨难后,一切令人恐惧的事物都只是过眼云烟。罗斯福曾说过:“令人恐惧的往往是恐惧本身。”战胜内心的恐惧才是最重要的。
我喜欢这座泸定桥。我喜欢这座令我鼓起勇气的泸定桥!我喜欢这座让我战胜自我的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心得体会 篇3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是毛主席创作的《七律·长征》,它讲述了红军在长征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其中就有关于我——泸定桥的故事。
我长久地横跨在汹涌澎湃的大渡河上,汹涌的波涛撞击到一旁的岩石上,拍打出几丈高的水花。大渡河在我长长的身躯下翻滚着、冲击着,发出瘆人的怒吼,向前奔流。
突然,响起了一声嘹亮的号角——红军赶到了。队长大声地喊着:“同志们,今天早上一定要把泸定桥给拿下!”战士们听到口令,奋不顾身地冲到最前面,拿着木板铺在我身体上,为后面的同志们铺路。
一路上,同志们死死地抓住我的“手臂”艰难地向前移动。子弹声“噼里啪啦”地响个不停,有些同志中枪失去了知觉,缓缓地倒下,永远闭上了双眼,从我的身躯上掉了下去,被汹涌的大渡河冲向了未知的远方;有些同志也中枪了,但他们没有停下脚步,咬着牙,抓住我一步一步缓缓地向前挪动,为的是哪怕多消灭一个敌人。这种顽强的意志力令我无比敬佩!
终于,突击队员走过了险峻的泸定桥,到达对岸与敌人决一死战。战斗进行了两个小时,敌人见红军勇猛异常,只好狼狈而逃……
红军不怕远征难!至今,大渡河的波浪还在汹涌着,我依旧横跨,但红军战士顽强不屈的事迹已永远铭刻在我的身躯上。
飞夺泸定桥心得体会 篇4
一直以来,我对革命先辈抗战时发生的事情很感兴趣。长征二万五千里,那么长的路,他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呢?于是,我找了几个关于长征的故事读了读。其中,有个故事叫《飞夺泸定桥》,我读完后不禁感慨起红军坚强的意志……
这个故事发生在1953年,红军要渡过大渡江,大渡江上只有一座桥叫“泸定桥”。部队冒着大雨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奔袭,一天就走了240余里,终于到达泸定桥。在面对已经被国军拆的不成样子的桥面,他们依然选择奋力前进。桥与江面有几丈高,攀着冰冷的铁索,面对着敌人的枪孔,团结一心的红军最终击溃了国军,在5月29日成功的渡过泸定桥的故事。赞扬了红军不畏艰险、不惧困难的精神。
其中,过桥的那一段最为惊险。红军抓着铁索,一边铺桥板一边向前走,国军见了,竟放了一把火,烧掉了桥板。接着红军又做出了惊人的一幕——用战士们的身体去当桥板。要知道,当时他们已经徒步行走了240余里路,居然还能有精力去抓绳索,趴在桥面上,对着敌人的枪孔,承受其他战士的体重,忍受被子弹击中的疼痛。这得要多么强大的意志啊!若让一个普通人来做这件事的话,别说当桥板了,估计就连日行240里路都做不到咧!在这种极端环境下,还要面对着敌人的枪林弹雨,他们也不畏惧。因为他们已经做好了为党抛头颅,洒热血的准备。若用自己一个人的生命,可以换取这次战役的胜利,那自己的牺牲,也是值得的。这,又是谁能够做的到的呢?
在红军成功踏过泸定桥后,来到城区杀敌的片段也很激烈。本来战士们在通过泸定桥时,都已经身负重伤,有的已经奄奄一息。但就算是这样,他们也要跟敌人厮杀。哪怕已经鲜血涌出,子弹已经打穿了自己,但只要还剩一口气,就要提起刀,继续杀敌,占领阵地,直至自己牺牲的那一刻。似乎对他们来说,生死已经不重要了,长征的成功才是他们的共同目标。“放低个人的利益,抬高大家的利益。”这是现在人们的口头禅,但又有几个人做到了呢?然而,他们就做到了。他们才是英雄,是真正的英雄,是值得被后人纪念的英雄!他们这种可贵的精神,正是我们青少年需要学习的,是我们的榜样!
虽然,我们无法再见到这些英雄,但是,他们的精神将被我们铭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