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习惯》有感

多美网

2025-10-09读后感

欢迎阅读读《习惯》有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习惯》有感 篇1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总是会发现这样的情况:教室的卫生每天都有值日的学生负责清洁打扫,但是地面上总还是存在纸屑;上课时反复强调的问题,到作业中还会有学生出现错误;经常教育学生上课应专心听讲,可是在课上还总是有学生要思想开小差;每次作业批改讲评后要求学生订正,可是还是有小部分学生不订正……为什么总是有学生在学习以及生活上会出现那么多的问题,真的是他们的领悟能力有问题吗?答案很显然:不是。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句话一方面说明培养学习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指出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是我们每个老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不但可以提升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它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发展,关系着他们一生。

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坚持不懈地、有条不紊地进行练习和强化。而抓良好的开端,则是成功的一半。小学阶段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低年级则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心理学研究表明:习惯在小学低年级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很难有多大的改进,所以尽早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很重要的。学生在年龄小时,习惯既容易建立,也易于巩固,不良的习惯若被及时发现也易于纠正,等到不良习惯越积越多并稳固定形时,既影响良好习惯的建立,又不易纠正。所以作为班主任,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更是显得犹为重要。以前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上虽然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我对于培养学生的习惯还是停留在最普遍的说理与奖惩上,缺乏系统性,所以效果一直都不怎么显著。阅读了《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本书后,让我对培养学生习惯的工作豁然明朗。虽然这本书是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分析的,也是针对家长来写的,但是它对于我们教师同样具有指导作用。

这本书从多方面对养成教育进行了具体的阐述,让我对养成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与了解。该书分块分别阐述了道德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其中一些问题的提出、分析与解决非常具有实用性。比如:“孩子写作业马虎怎么办?”,“孩子浪费东西怎么办?”,“孩子任性怎么办?”“孩子学习不专心怎么办?”,“孩子有不良的卫生习惯怎么办?”,“孩子缺乏创新习惯怎么办?”等等这些问题,刚好就是我们平时在议论的学生常有的不良习惯,书中提到的实例以及解决方法都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值得一提的是《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本书后面的附录“养成教育内容序列化方案”十分具体的给出了幼儿、小学、初中养成教育内容序列细目,这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无疑是得到了学生习惯培养工作的参考,使我们的养成教育工作有据可依,有目标可参照。

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辛的育人工程,我们要本着以严为纲,以爱为本的原则,给孩子们的人生当好向导,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从而让我们的教育获得更大的成效。

读《习惯》有感 篇2

首先我明白了什么是习惯!习惯就是人的行为倾向。也就是说,习惯一定是行为,而且是稳定的,甚至是自动化的行为。用心理学的话来说,习惯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稳固联结。坏习惯是一种藏不住的缺点,别人都看得见,他自己看不见。因为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潜意识表现的行为,并不一定是他自己希望的行为。

作为学生,很明显,习惯对于他们今后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看了《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这本书之后,我想,作为孩子,要养成的习惯有很多。总得说来,应该有生活上的和学习上的。这两点对于孩子来说,要是养成了好的习惯,那么对于今后的成长来说是大大有利的。

首先是生活上的好习惯。生活是一个很广泛的定义,对于孩子来说,在生活这么大的范围上培养好习惯,自然是过于抽象了。俗话说,凡事要从小事做起。那么,要在生活上养成好习惯也可以从小事做起。比如说,每天节约一元钱。当然,在人们的概念里,一元钱是微不足道的,但是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如果我们每天节约一元钱,一年就能省下三百六十五元钱。凡是巨大数额的钱不都是从小数额的钱慢慢地积累起来的吗?当然,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未必会有这样的概念,但是,只要孩子养成了节俭的习惯,不管是否理会其中的意义,一旦他们长大了,就会明白过来,原来自己养成了这么好的习惯,必定是很欢喜的。就像我们都尊敬的周总理,他的节俭是国人们都知道的,在那样困难的时期,周总理用自己的节俭来为国家省下各项经费以帮助国家走向预想的方向。所以,节俭不仅仅是让人欢喜,有的时候,甚至是可以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由此看来,在生活上养成好的习惯,必定是有利的!

作为学生来说,学习是他们的主业,当然,活到老,学到老的训诫也鞭策着我们要时时刻刻不忘学习。对于学习来说,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让学习的人事半功倍。比如说,有一个孩子,在学习前,总会先整理自己的桌子。这是个好的习惯!为什么这么做会是个好习惯呢?我们都知道,作为孩子,今后要面对很多的考试,而面对的考试多了,那么心里的压力就会沉重。压力大了,有的时候会使得孩子的心理扭曲,产生心理疾病。这样对孩子的将抗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当孩子在学习前把桌子整理一下的话,难么在这个短暂的时间,使得自己整理好心态,以正确的心理面对学习上的成功和失败。这样的孩子胜不骄败不馁。养成好的习惯可以帮助孩子养成好的心态,正确的心态可以帮助孩子在学业上得到成功!

《教育就是养成好的习惯》上说,对于一个习惯来说,是要经历过程的。所以,孩子的习惯不是一下子就出现的,而是在周围的人的习惯中潜移默化中形成的。对于成年人来说,自己有的习惯自己是不会知道的。这样的习惯在条件反射下,会在无意中在孩子的面前表现出来。那么孩子就会去模仿。所以,当我们被告知,哪儿做得不好的时候,就要时时刻刻注意了,应该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心态面对。因为,我们的一言一行我们都在孩子的眼中。如果我们的不良习惯到了孩子的身上,就是对孩子今后的发展不负责任。

养成好的习惯是不容易的,所以我们要时时刻刻都要注意!

读《习惯》有感 篇3

刚刚读完孙云晓的《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受益匪浅,偶然在网络上看到另一本类似的作品著名教育专家关鸿羽著作的《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我认认真真的读了这本书!

“思想可以决定行为,行为可以决定习惯,习惯可以决定性格,性格也就决定了命运。”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一系列学习和工作实践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加强对孩子的“好习惯培养”是一项非常重要和迫切的工作。但在教学实践中到底该如何“培养”一直是困惑我的一个问题。

阅读了《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一书,让我受益匪浅,对教学中碰到的问题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如“孩子需要养成哪些终身受益的好习惯”“怎样培养”等。其中针对文章第十章《儿童行为习惯的塑造与矫正方法》谈点自己的想法。

文章就“儿童行为习惯的塑造和矫正”提出了12种方法。比较文中第一种方法:“让小闪光点形成大光圈”,我对自身教育方法作了反思。“离开座位后把凳子放到座位底下”,这是我班的一项行为规定。这简单的一项行为规定看看容易,但要使全体学生做到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却较为不易。刚开始执行时,不少孩子都要在他人的提醒下才想起这项规定。起初,我就采用了平常的方法:“这次检查,老师发现,……这些同学的椅子没有推倒桌底下。”这样的教育方式让没有按规定做的孩子低下了头,但其余孩子对却抱以幸灾乐祸的神情。更糟糕的是,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许多孩子对这项规定并不放在心上,完全由我一个人在反复地强调。后来,我改用另一种方法:“今天老师发现,离开座位后把椅子推到座位底下的小朋友有……让我们为自己有这样的好习惯鼓掌。”由此发现,受表扬的小朋友是满脸的喜悦和自豪,同时没点到的孩子依然低下头。一天天过去,能自觉做好这项行为规定的孩子越来越多。通过一个学期的坚持,这已经能成为他们的一个行为习惯。读了这篇文章,再反思自身的这个教育片段,使我明白了原本无意的教育方式其实蕴涵着深刻的教育原理。

第二种教育方法在行为习惯培养法中叫“正强化”,正如书中所说的:个体在某一情境下做了某件事,如果获得满意的结果或肯定的答复,下次遇到相同情境时做这件事的可能性就会提高。我想,要是早拜读到这书,我在工作中就会少走些弯路了。间隙强化、区别强化、正惩罚……这些都是书中提到的行为习惯培养方法。仔细品读揣摩这本书,能使我们在教育的方式方法运用中更具科学和实效性,我会再次认真学习此书。

读《习惯》有感 篇4

“只要能够掌握思想,养成正确的习惯,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且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这句来自美国的拿破仑希尔的名言改变了我整个暑假的生活!《再见了,坏习惯》这本少儿励志读物有助于我们养成好习惯,给我的印象和感触很深刻。

这本书故事精短,富于哲理,趣味性强,能使我们在愉悦的阅读之中体会成长的智慧!

这本书让我改变最大的就是《干净的小蓝裙》这个故事了,它讲述的是老师送了一条干净的小蓝裙给一个小女孩,这条小蓝裙对一家人甚至是整个街道的改变都很大。

也许小女孩的老师也没有想到,一条干净的小蓝裙会起到这么大的作用:首先打造了一个干净漂亮的小女孩,然后使小女孩的家变得整洁亮丽,最后改变了整条街道。生活在干净整洁的环境里,对人的身心健康都很有好处。

我们都知道讲卫生的重要性,这对于我们个人的健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一个外表干净整洁的人,总会给人带来好感,让人愿意接近,反之,一个外表邋遢,浑身肮脏的人是不会有人愿意接近他的。

一条干净漂亮的小蓝裙改变了一条街道,说明每个人对美的追求不仅仅是个人的事,还和他人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真正爱美的人,也是一个会自觉维护和营造共同美好的生活环境的人,这里面包含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要想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环境,我们可以先从自己开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动手洗衣服,帮助家长打扫房间,维护好班级的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只要大家都能这么做,我们的地球就会像花园一样漂亮整洁。

好习惯就像一双舒服的鞋子,越穿越舒服,越走越轻松;而坏习惯却像一个巨大的包袱,越背越沉重,越背腰越弯。让我们养成好习惯,塑造最棒的自己吧!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