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守则学习心得体会

欢迎阅读中小学生守则学习心得体会(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小学生守则学习心得体会 篇1

开学以来,孟庙镇中以新版《中小学生守则》为抓手,促学生养成教育,通过对守则的学习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

“新版《中小学生守则》遵循中小学生认知规律和语言特点,表述生动、简洁,带有诗歌韵律,朗朗上口,便于学生背诵记忆,好理解,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曹明旺校长要求学校通过广播、黑板报、竞赛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的学习、践行新守则,做到主动分担家务、自觉礼让排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为让学习活动收到成效,将学习新守则作为开学养成教育周重要内容之一。孟庙镇中把新《守则》发到各班学生手中,人手一份,要求学生读一读、背一背,并且能够铭记于心;学校充分利用校会、班会、课前十分钟等时机,带领学生习《中小学生守则》并以实例对学生进行解读,要求班主任教师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细处入手,认真解读新《守则》的要求,同时细化到应该养成什么的行为习惯,如主动分担家务、自觉礼让排队、不比吃喝穿戴等。让学生知道“自己事自己做,主动分担家务,参与劳动实践,热心志愿服务”就是“勤劳笃行乐奉献”;“言行一致,不说谎不作弊,借东西及时还,做到知错就改”就是“诚实守信有担当”,养成按时作息、讲究卫生、不乱吃零食、不暴饮暴食、不喝生水等良好生活习惯。

学校此次开学养成教育周开展的.学习新《守则》,收到良好效果。同学们学习守则、记住守则、践行守则;明白了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守规则、讲诚信,会做人、会做事、会学习,有特长的学生。

中小学生守则学习心得体会 篇2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除了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外,更应该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炎黄子孙,我们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而国旗和国歌是国家的象征。所以我在升旗仪式时,能做到不讲话,在唱国歌时,我会做到高唱国歌。作为一个合格的中国人同样还应该知道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所以我会积极查阅中国的古典名著,了解祖国各地的`风土民情。

个人永远不能独立存在,终将会成为集体中的一员。现在的我们就是班级这个大集体中的一份子。我认为在班级中并不一定要担任某些重要的责任才可以,只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别人增添不必要的麻烦就行了。我身为班级的电教员在每节课上课前,都会询问下节课的任课老师是否需要使用投影仪。当老师需要使用时,我会将投影仪打开,调试好,然后等待老师前来上课。

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而作业是反映学习程度的方法。所以在本学期我做到没有一次作业迟交或漏交。我们的学习应该有科学的方法,在本学期我学会了如何记录《备忘录》,这个方法可以避免我忘做忘做作业现象的发生。

电脑与互联网这两个新新产物的诞生,大大增加我们对外界世界的了解,它们也成为我们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但事物总是有两方面性的,电脑在给我们带来帮助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负面影响。但我认为关键在于我能否做到文明上网。

作为一个合格的小学生,我认为该做到的事还有很多。但我认为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不会给给别人添麻烦。

作为一名小学生,毫无疑问遵守《小学生守则》是必要的,可以看出国家,社会,学校,老师,家长对我们的期望与重视。然而这些守则看起来只是一些简简单单的小事情,但要是切实的每天遵守,却并非易事。例如:积极参加劳动,爱惜劳动成果。很少同学做到此条。游戏诶而同学不仅做不到,还对父母的劳动成果不尊重,乱花钱,东西吃不完随手就丢了。或许某些同学认为自已家庭富裕,不必节俭,只是我说,有钱人不代表可以浪费,这样只会显得自己的道德有问题,想一想,现在各地还有因为没吃的而饿死的人,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眼前的一切哇!

《小学生守则》是我们素质的模范,我们应该严格遵守,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高智商且高素质的现代文明人。

中小学生守则学习心得体会 篇3

今天带学生一起学习了20xx版《中小学生守则》,总的有十条,简洁凝练。每一条的第一句是高度的概括。然后就是具体方面的内容,贴近生活,注重生活实际,标准定的可行性实际性很强。如:“不比吃喝穿戴”,“虚心接受批评”,“文明绿色上网”等。

再如学习方面:“积极发表见解,养成阅读习惯。”发表见解,得有自己的思考,不可在发言中人云亦云,敢于提出问题,课堂要与同学老师互动才真正是一种主动性学习。学习即生活,有苦有乐,但乐需要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创造,如:课堂上第一次举手有战胜自己胆怯的勇气,答对了老师的提问有自豪感和成就感,不会的问题在老师和同学的互动中得到解决的快乐……守则是纲,老师和学生一起解读会展开更多的细节。另外在电子产品充斥的时代,纸质阅读仍是不可替代的重要,“养成”二字,提炼了阅读是一种生活的常态,是一种习惯的养成,在阅读中丰富内心涵养精神。

其次,“奉献”,“勤劳”纳入守则。现在的学生物质条件有了,在家又是独生子女,有父母有爷爷奶奶甚至外公外婆宠爱,娇气懒惰,以自我为中心的太多,动手劳动的少,自理能力自然也差。我地的实验小学听说有家长到学校代替孩子值日,书包由家长来背,甚至现在入初中了,家长仍认为书包太沉孩子背不了。开学一周以来,学生值日真有点让我费神,除却个别劳动利索的,多数是不会扫地,拖地是一只手拿着拖把在地面上带动一下,下课不记得擦黑板的有之,忘记锁门铃声一响就收拾书包回家的有之,课桌椅在走动中撞得东倒西歪也视而不见的有之……把劳动纳入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实在是太有必要。在劳动中才会锻炼生活的能力,才能提高生活的幸福指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不说,自己动手,到哪都能独立,都能应对自如。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只顾学习就是当了学霸、考上名牌大学、薪水拿得再高,不会劳动的将来也很难有出息。整理好自己的房间书桌,自己设置早起的闹钟,做值日时细致用心,把地面弄得干净整洁,把黑板擦得锃亮如新,把讲台收拾得一尘不染等,在给班级服务中能促学生学会尽责,学会担当,学会奉献。

俞敏洪说过自己的故事:“从上小学第一天起,上学前必须先叠好被子扫完地,才能去上学,这样坚持到18岁上了大学。我认为做这些的好处,大家认为我比较喜欢为同学服务,都认为我是一个不错的人。”人的奉献精神,“人的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团队意识,协作精神等需要在主动奉献中培养,这是时代交给我们的功课。”

再就是第四、五条:“明礼守法讲美德”,“孝亲尊师善待人”,生活处处是礼仪,亲人要孝,老师要敬,善待身边的人,“孝、敬、善待”三个动词运用准确贴切。且从我一个教师的感受说起。教师在社会的一些负能量下被妖魔化,老师的心也弄得如玻璃般脆弱和敏感,怀着一颗完全服务的心、付出百倍的努力有时也很难得到相应的肯定和评价,其实教师不怕清贫,小清高的职业病也就要人给个“敬”字而已。

但我发现这一届太多的学生真的见人不够热心和礼貌,在路上、楼梯道上、进门的瞬间见人就招呼的基本礼节不少学生都做不到,倒不是老师有多恶使之反感,因为开学才一周。我们孩子的教育真的出了问题了,这些责任是不该全有教师来担责的吧?以往,嘴巴甜见人微笑的多是可爱的小新生,见了自己任课老师道好,见了别班的老师也问好,见了校长也道好,见了同学的爸爸妈妈也是叔叔阿姨甜甜地叫。家长社会对孩子的教育似乎是重视了,但孩子们的礼仪似乎又在退步或说有些方面还真的有些扭曲了。一周多以来真是感慨很多,也正是这些心结,我带领学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时在黑板上写下: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学校,应该教孩子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做一个合格的公民,做一个不给集体不给社会添麻烦的人,做一个传递正能量的人。

社会精英毕竟少数,学霸毕竟少数,做好一个普通人,成为一个有幸福力的人才是教育和学习的初衷。

于是感慨,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我们带孩子学习这补习那,不如好好解读守则,不如让孩子首先学习好新守则,做好一名中学生的角色。

中小学生守则学习心得体会 篇4

面对眼前这个曾近十分熟悉的老版《中小学生守则》,回想起自己的中小学经历,再为熟悉不过,可是,时代变迁,几十年过去了,要是以目前的大环境在看看当初的一些守则内容,却显得很空洞,有很多的内容变成了空话和套话。

究其原因,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网络和计算机的应用开始普及和拓展,随之未成年人接触社会的广度和深度也开始发生着变化。新一代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和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和转变。在现在的学生看来,要他履行义务的同时,他们更多的开始注重自己的权利,因此,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对于学生的行为习惯方面的倡导和导向开始变得具体和有量化的标准。

另外,新版学生守则,增加了对于学生自理方面的指导和约束更是顺应当下学生实际情况的出发,由于学生生活背景的'改变,学生的经历开始变得简单和复杂。简单是因为由于学生经历的基础提高,面对挫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变得明显的下降,所以新版的学生守则就应该在交通,环保,诚信,上课等方面做出基本的要求。要是没有相应的细则,有的学生估计还真的面对出现的问题不知道该怎样办。复杂同样是因为,现代社会学生的成长空间开始变得相应的独立和内容的广泛,所以与之相对于的老师处理学生问题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也开始显得更为重要。

总之,新版中小学生守则的实施,比起之前的旧版,有很多人性化的进步与发展,但要想在平常的教育中实施对于学生更加有效的管理,简单的以中小学生守则去应对,很有很多的需要解决的问题,面对现代学生的处理,我们始终应该在路上,只有永远不断的学习与创新,才能够适应学生不断的变化和发展!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