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孤独的小螃蟹公开课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孤独的小螃蟹公开课教案 篇1
《孤独的小螃蟹》讲述了一只失去了小伙伴的小螃蟹如何战胜孤独的故事。小螃蟹喜欢的邻居小青蟹为了寻找更好的住所而离开了,小螃蟹陷入了孤独之中,他的生活似乎只剩下漫无目的的寻找和无尽的等待。可是,他的善良驱使他帮助小纸鸟找回自我,他还帮狮子剪头发;为了救土坑里的小鸟失去了一只大钳子。因为帮助别人,因为接纳自己,小螃蟹不再孤独。这时,去了很多地方却发现到哪儿都不如小泥洞好的小青蟹回来了。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为导读课,导读导什么?导兴趣,兴趣是源泉,导方法,方法是推力,导习惯,习惯是保障。让学生了解这本书的大致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在导读的过程中,渗透给学生通过插图猜测故事情节,再通过文字阅读去验证猜测的读书方法,体验阅读的乐趣。
【阅读目标】
1.通过部分章节的导读,产生对《孤独的小螃蟹》这本书的阅读欲望,激发阅读兴趣。
2.在导读过程中,学习看封面知信息,看插图猜情节的阅读方法,感受小螃蟹的孤独和对小青蟹深厚的友谊。
【阅读重难点】
阅读重点:通过部分章节的导读,产生对《孤独的小螃蟹》这本书的阅读欲望,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难点:在导读过程中,学习看封面知信息,看插图猜情节的阅读方法,感受小螃蟹的孤独和小青蟹深厚的友谊。
【过程】
一、初见,认识朋友(封面大发现)
1.谜语导入:八个娃娃抬面鼓,两个大人前面舞,娃娃抬鼓真奇怪,不走直布走横步。
2.出示封面插图:看,这只小螃蟹在干什么?但这本书的名字却叫《孤独的小螃蟹》,看看图片和书的名字,你有什么疑问吗?
3.出示封面图:和同桌互相说一说,你在封面上还发现了什么?
作者简介:冰波爷爷啊,可是国家一级作家。他为小朋友写了很多童话集,比如《毒蜘蛛之死》《蛤蟆小姐减肥》,还有中篇童话《怪蜗牛奇遇记》、《长颈鹿拉拉》,长篇童话《怪蛋之谜》《狼蝙蝠》等等,出版了180余本童话呢。他写了这么多故事,今天我们要读的《孤独的小螃蟹》就是他写的其中一本有意思的书。
【设计意图:通过封面大发现的环节,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封面上的插图和文字,培养学生根据封面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对插图和书名提出自己的疑问。】
二、交往,了解朋友(片段来导读)
(一)片段一:听《小青蟹不见了》,了解故事起因
1.出示片段:
池塘边的小泥洞,里面住着小螃蟹。
他坐在洞口晒太阳。
小螃蟹举起他的大钳子,在墙上敲了两下:咚,咚’。”
隔壁也传来了声音:“笃,笃。”
那是住在隔壁的'小青蟹敲的。她是小螃蟹的邻居,她的小泥洞和小螃蟹的小泥洞是并排着的。一个咚咚,一个笃笃,这是他们互相约定出来晒太阳的小秘密哦!
2.分组做动作:尝试用“咚咚”“笃笃”敲一敲。
3.看图猜一猜:可是,有一天,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什么呢?你们猜一猜?(出示第6、7页插图)
4.了解友谊暗语:师:小青蟹想要一个更好的住处,所以它离开了这个地方,离开了小螃蟹。这时,小螃蟹——
他用钳子敲敲墙壁:“咚,咚。”
那边再也不会传过来“笃,笃”的声音了。
师:此时,小螃蟹的心情怎么样?他会怎么做呢?
5.看图猜一猜:(出示插图:吐泡泡)
小螃蟹就吐一大堆泡泡,把自己藏起来。他难过的时候,总是这样的。
师:小螃蟹难过的时候会把自己藏起来,你难过的时候会怎么做呢?那小螃蟹还可能做什么?
(二)片段二:读《咚咚鼓》,感受小螃蟹的思念
1.猜一猜:(出示27页插图)
师:你们看,小螃蟹在做什么呢?
2.想一想:(出示其他动物的插图)
师:小螃蟹打鼓时,其他小动物是什么反应啊?
(生:小乌龟不耐烦的眼神,小乌龟想:能不能别再敲了!再敲我的龟壳都要裂了!)
(生:小鱼头晕了,小鱼想:天哪,要命啊。再敲我就要翻肚皮了。)
(生:小青蛙两眼一瞪,小青蛙想:比我的呱呱声难听多了!)
3.读一读:
小螃蟹的邻居们可不喜欢听这种鼓声。
好吵啊,好烦啊!
小青蛙来说:“小螃蟹啊,你能不能不敲你的破鼓?吵得我耳朵痛!”
小鱼游到水面上来说:“小螃蟹啊,你一敲鼓,震得水乱摇,我头都晕了。”
小乌龟来说:“你老敲老敲,我背上的裂缝又要开啦!”
小螃蟹默默望着大家,被大家骂得呆头呆脑。
4.演一演:咱们来当当小螃蟹,小青蛙,小鱼,小乌龟吧!(四人小组合作,小组内练习表演,后全班展示)
5.比一比:
出示对比图(快乐的小螃蟹,厌烦的小动物)
师:为什么小螃蟹这么喜欢打这个鼓,而其他小动物却这么不喜欢?
(“咚咚”是它和小青蟹的友谊暗语,它在思念小青蟹。但是对小动物来说,对它们来说就是噪音。)
6.说一说
师:因为小动物们不喜欢,所以小螃蟹把鼓搬到了一个没有人的地方敲——咚咚咚,咚咚咚。而此时,发生了奇怪的事情——(出示26、27页插图)
师:咦,发生什么了?
(生:小动物们竟然都来听它打鼓了。有哪些小动物来啦?他们的反应是什么呀?)
7.听一听:
师:晚上,圆圆的月亮升起来了,清幽的月光洒在他们身上。这静静的大地在说着什么,好像是这淡淡的月亮在说着什么,好像是这凉凉的风在说着什么……草叶上,有一滴露珠掉了下来。小草被这鼓声感动了。咚咚咚,咚咚咚。
出示原文(师读生听):
“我们……是想来……听着,听着,就忘了……”小青蛙和小乌龟很难为情地说,他们想来请他回去,因为听着他的鼓声,身上好像会产生一种力量,而且,小鱼也想听,但他不能游到这里来……
……
水面上,小鱼正在游来游去,等着听这鼓声。
(三)留下悬念,激发兴趣
1.师:这么思念小青蟹的小螃蟹最后有没有找到小青蟹呢?在寻找小青蟹的路上,他又会遇到什么人,经历什么事儿呢?这些有趣的故事都藏在这本书里,等着你们去阅读。
2.出示故事小标题:《咔嚓咔嚓剪头发》《一只大钳子》你们想读哪个?
3.选择一个你想读的小故事,给大家五分钟读一读,然后和同学们讲一讲这个小故事。
【设计意图:离开——孤单——思念。因为小青蟹的离开,小螃蟹变得孤独,因为孤独,更加思念。这个片段的导读,重在让学生了解故事的起因,感受小螃蟹对小青蟹的思念,通过猜一猜、想一想、读一读、演一演、比一比、说一说、听一听的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对故事情节有一点了解。二年级的学生,兴趣第一,要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珍惜,爱护朋友(爱护书本)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孤独的小螃蟹》这本书,和它交上了朋友。有时候,我们会不小心把书角弄褶皱了。这时,应该怎么做呢?(老师示范抚平折角)生跟着做抚平书角动作。
师:尽管我们很爱护书本,但在生活中我们难免都会让书角有褶皱。看老师的如果给它“穿衣服”就更好了。当我们读完整本书,一定有最能打动你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画面会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里。通过我们的巧手,可以把它画下来作为你的书的封面,那就成了你独一无二的朋友。
结语:
师:书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常常和它见面,想着它,念着它,才能让友谊天长地久。因此,冰波爷爷对我们说:
“孩子,你一定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吧,那你就需要阅读。阅读会丰富你的词汇,扩大你的视野,让你发挥想象。渐渐地,你就成了一个有格调又聪明的人。”
孤独的小螃蟹公开课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练习同伴合作运动走,发展动作的灵敏度和协调能力。
2、知道螃蟹横着走,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3、安全教育:提醒幼儿注意活动安全。
二、活动准备
1、球亮个、场地。
2、音乐: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课题: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又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谜底:螃蟹)
2、引导幼儿回忆,唤起有关螃蟹的已有经验。螃蟹长得什么样子?它是怎样走路的?请幼儿学学螃蟹走路的样子。
3、鼓励幼儿与同伴自由结合,探索学习螃蟹走路的样子。
4、教师示范讲解螃蟹走路的.动作要领。
幼儿两人一组,面对面或背靠背夹球,两臂侧平举,两手相握,模仿螃蟹横着走。
5、幼儿自由结伴扮演螃蟹,教师或幼儿扮演狐狸捉螃蟹,皮球被打落或自己掉落既被捉住。螃蟹也可用夹子夹狐狸,阻止狐狸靠近。
6、教师小结:幼儿放松活动。
孤独的小螃蟹公开课教案 篇3
孤独的小螃蟹公开课教案(通用11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孤独的小螃蟹公开课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孤独的小螃蟹公开课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跟随音乐的节奏变化做出与音乐相匹配的动作。
2、积极参与表演活动,体验韵律活动带来的乐趣。
3、尝试创编螃蟹走路、吐泡泡、洗澡等动作并跟随音乐律动。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螃蟹图片、音乐《捉螃蟹》场景布置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可爱的小朋友们,跟着老师到海边去玩咯,走,出发。
(随音乐入场)海边到了,你们看这里是一个美丽的沙滩,有一群可爱的小螃蟹们会在这里做一些有趣的事情,这些事情就藏在一段音乐里,来,一起听听,猜猜会是哪些有趣事情呢?
二、欣赏乐曲,感受乐曲的节奏
1、幼儿倾听音乐第一遍感知乐曲的旋律
提问:听完了,有谁来说说看,小螃蟹听了这段音乐会做些什么事情呢?(幼儿迁移生活经验,自由表达)。
教师:哦!有的说螃蟹在洗澡,有的说螃蟹在游泳,说的好,那是不是像你们说的那样呢?我们再来听一遍,这次要用自己动作表现出来。(幼儿听第二遍音乐)
三、肢体动作感应乐曲的节奏和不同乐段。
教师通过肢体动作的变化引导幼儿感应不同乐段。例如:a段拍手、b段跺脚、c段拍肩、d段拍腿,注意强调聆听前的准备。
(1)播放音乐,放慢速度,肢体动作感应
(2)引导幼儿随音乐的不同乐段变换肢体动作,感应乐曲结构
四、分段创编动作
(1)创编a段
教师:小螃蟹走起路来可爱极了,你们知道它是怎样走路的?(引导幼儿模仿螃蟹横着走路的动作,集体模仿。除了可以这样走还可以哪样走,试试看)
(2)创编b段
教师:螃蟹在沙滩上快乐的走着,它还做了什么事情?(引出吐泡泡,创编吐泡泡的动作)你看我的泡泡可以往上吹,你的呢?可以俩俩小朋友对着吐泡泡,可以跑着吐泡泡等。
(3)创编c段
教师:真是一群可爱的螃蟹,哎呀呀?玩得一身脏兮兮的,去洗个澡吧。洗澡的动作,幼儿学习洗澡的动作,还有没有和老师不一样的。
(4)创编d段
教师:螃蟹洗完澡真舒服呀?我要和小伙伴跳舞去咯,找找你的好朋友,一起学学它是怎样跳舞的。创编跳舞的动作。
小结:刚才小螃蟹做了这么多动作,我们把这些动作串起来,一起来做游戏吧。准备开始咯!(播放音乐第四遍)
(5)完整的跟随音乐来一遍
教师:小螃蟹在沙滩上玩得可真高兴啦!忽然发生了一件事情,有一个捉螃蟹的人来了,他来干什么的呢?他是来捉螃蟹的?小螃蟹们遇到了捉螃蟹的人该怎么办?怎样才不会被螃蟹人捉到。组织幼儿讨论如何躲避捉螃蟹人(,快快跑、躲开等)教师:我们一起来玩游戏,当老师喊捉螃蟹了,小朋友要赶紧避开捉螃蟹人哦。
五、游戏“捉螃蟹”
请几个幼儿当螃蟹,老师扮演捉蟹人,游戏开始幼随音乐自己律动,当音乐结束,听到“捉螃蟹咯”幼儿四处散开躲避捉蟹人。想办法保护好自己,被抓住的`幼儿当下一轮的捉蟹人,游戏人数由少增多,游戏3-4遍。
六、教师小结结束活动
小结:今天玩得开心吗?你们可真厉害耶,都会随着音乐做游戏了,还想不想玩呀,跟着我走我们到别处去玩咯(随音乐退场)
活动反思:
整节活动的流程比较清晰,幼儿也很感兴趣,选材适合中班年龄特点。活动的目标基本都能达到。活动中孩子尝试创编螃蟹横着走,吐泡泡、洗澡等动作时,有点乱,没有考虑到幼儿动起来的参与度强,如果分组进行创编效果可能会好些,最后游戏环节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适当的调整玩法。活动的内容太多,参杂的太多,如果以律动的形式贯穿整节活动会更好也更简单,孩子更容易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