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青春期教育教案

欢迎阅读小学生青春期教育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生青春期教育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青春期性心理特点、怎样正确对待性心理的萌动,从而健康正确地走过人生旅途中的“花季”。

教学过程:

活动一:

结合自身青春期变化及其从其他渠道获得的知识,了解青春期生理上的最显著特征,(性器官发育,第二性征出现)

活动二:

1、学生结合性器官发育,谈谈自己在心理方面的感受。

2、师生一起总结(四个阶段)(闭锁性占主导地位)

第一阶段----

性(心理)意识朦胧阶段,此时是一种本能感觉,开始注意男女之间的差异,两小无猜的单纯消失了,与同性的伙伴来往多起来,对异性则采取疏远的态度,出现“三八线”出现男女阵营,男孩成高傲的小公鸡,女孩表现为羞涩,他们对异性有一种神秘的新奇感,表面疏远,心中不断比较,评估差异性,滋长对异性的好感。

第二阶段----牛犊的意识阶段,更加注意两性之间的特殊感情和关系,尤其是对成年异性产生朦胧的爱恋,女意父,男意母(好奇心占主导地位)。

第三阶段----主动接近异性阶段(青春期)(性心理大门终于开启)

身心逐步走向成熟,年轻人对异性的追求也由内心的向往逐渐转化为外在的行动。常以各种方式主动接近异性,并希望得到对方积极的反应。表现:注意自身在异性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打扮仪表体型美,爱照镜子,为缺魅力而苦恼,羡慕成年男女,嫉妒周围的青年,男女的`交往对所喜欢的异性开始留意观察,积极交往。

第三阶段----心理成熟阶段。随着知识增多,青年男女逐步形成自己的性道德观和恋爱观,开始思考恋爱,婚姻家庭等问题。

活动三:

讨论如何对待性心理的萌动?有强烈的性骚动该怎么办呢?

1、了解性生理、性心理的知识,懂得性生理和性心理发展的必然性,减少好奇心。

2、培养自我控制能力,将注意力从对性的关注转移到其它有益活动上,如远走、踏青阅读、交友、钻研课本,避免不良刺激,淫画等感到刺激。

教后记:青春期的性生理和性心理变化,使少男少女的感情世界经历大起大落的巨变,充满了希望、惊喜和平安。走过这一人生旅程的人,当他回顾的时候,总留恋这一花季。

小学生青春期教育教案 篇2

教学理念

人在具有个性的同时,还具有社会性。社会性要求人们有人际交往。现代社会对人际交往有更高的要求。学生面对的重要转变之一,就是交往的范围从家庭扩展到学校和社会。我国的独生子女较多,许多独生子女由于家庭过多保护,不会或者不愿意与人交往,这会严重影响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

2、帮助学生认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3、找出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优缺点。

4、从正反两方面认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5反省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表现。

教学方式:

自我检测,感受情景,自由讨论,畅所欲言。

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一段有关小学生的生活片段,并附解说词,说明人际交往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并且播放一个典型的人际孤独的案例,引入主题。

一、明镜台(自我检测)

我们是由你、我、他共同组成的,与别人的交往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你和别人的交往能力如何?做下面的题目,自我检测一下。

(通过自我检测,学生可以检查自己在与人交往方面的不足之处。并对得分低的同学给予鼓励)

二、智慧泉(共同探究)

为什么社会中的人际交往感受写出来。

(用幻灯片分别出示准备好的情景图片及问题,与学生一起感受图中的'人和事)

情景一:目的是想让学生明白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相互合作。

情景二:使学生明白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础,良好的人际交往是个体走向社会的必经之路。

情景三:使学生体会到一个人的力量是弱小的。脱离社会离群索居是不易生存的。

情景四:启发学生认识到人们之间相互交流思想感情是一种心理需求,有益于身心健康和形成良好的性格。

情景五:融洽的人际关系能给人安全感和稳定感,有信心面对困难。

轻松一刻:与学生一起分享歌声与微笑。(播放歌曲)

三、回音壁(自我反省)

反省自己与人交往时的体验和感受,然后讨论。促进学生愿意与人友好交往的意愿,明白别人的帮助能促使自己进步,交往中要有付出,注意体察别人的心情,注重同龄人的交往等。

同学们有幸走在一起,共度一段美好的时光。愿你、我、他能够情同手足、亲若兄妹。

三、丰收园

花要叶捧,人要人帮。

四、启思录

学生阅读材料《扫烟囱的孩子》。

小学生青春期教育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一、帮助学生了解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特点,明确异性交往的需要,青春期心理发展的自然规律。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异性交往的原则和方法,并用以指导自己的异性交往行为。

教学方法:

通过讲解、分组讨论和现场表演等形式。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时间:

星期三第八节班会课

教学地点:

xx班教室

教学过程:

一、班主任老师讲故事

1、通过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故事,引入话题“青春期需要异性交往” 小结:青春期是童年走向成年的过渡(10、12岁---16、17岁)是青少年社会的重要时期,要经历躯体和身体的心理上的急剧变化。

2、影响生长的物质主要是人的脑垂体前叶的五种激素(即五种荷尔蒙),其中的两种---促黄体酮生长激素(LH)和促滤泡成熟激素(FSH)产生性腺,他们可使男女产生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而激素产生的效应显而易见-----异性相吸。

3、歌德有诗“青年男子谁个不钟情,妙龄女子哪个不怀春“这是人性中的至洁至纯。”心理学上的异性效应:某中学组织同学外出野餐。第一天,老师让女男同学分席而食,结果是男生个个狼吞虎咽,女生则嬉笑吵闹,同样杯盘狼藉。第二天,老师让同学男女合席而食,则出现了另一番风情:男生个个彬彬有礼,你谦我让,大有君子风度;女生则个个细嚼慢咽,温文尔雅,大有淑女风韵。

小结:男、女同学表现出想与异性交往的行为是一种自然而然正常的现象,适当的异性交往是必要的,大可不必遮遮掩掩,犹抱琵琶半遮面。

二、心理剧表演“收到一封烫手的信”

情景一:一男同学收到信,在同伴中炫耀。

情景二:一女同学收到信(写信的男生她看不起),在教室中当场把信撕了。

情景三:一女同学收到信以后,对写信人不做任何答复。

讨论:如果你收到这样一封信,你将会怎么办?

小结:异性交往的原则:

原则一、注意交往的方式

青少年男女以集体交往为宜,在异性的集体交往中,一些性格内向、不善交际的同学,免除了独自面对异性的羞涩和困窘;一些喜欢交际的同学,则满足了与人交往的需要。每个人都融入了浓浓的集体氛围中,在集体中的异性交往,每人所面对的是一群异性同学,他们各有所长,或幽默健谈,或聪明善良,或乐观大度,或稳重干练,……使我们在吸收众人的优点的同时,开阔了眼界和心胸,避免了只盯住某一位异性而发展“一对一”的恋爱关系。

原则二、把握交往的尺度

在公开场合的交往,女同学应端庄、坦荡,不使对方产生误解、非分之想;男同学应庄重、沉稳,尊重对方。

如果我也收到一封烫手的信,我们应遵循的原则是,态度要明确(不能含糊其辞,或不可置否,引起对方的误解、猜测)方式要委婉(不能伤害他人的自尊心)。

三、“我的异性交往的困惑”

事先请同学写出自己平时生活中的异性交往困惑,不署名。

归纳为以下四点:

1、有的同学在异性面前表现得很内向,感觉无话可说,没有共同话题,而在同性朋友面前感到很放得开。有的同学想参与异性同学的话题讨论,却没有勇气。

讨论并小结:

青春期性意识发展有不同阶段,每阶段的心理表现是不同的(疏远异性期、向往年长异性期、渴望接近异性期等)。有的同学就处于疏远异性期,建议增强性别魅力,男性要表现出男子汉的气质:胸怀博大,情感深沉,性格开朗,情绪乐观,风度潇洒,坚毅刚强,有进取心,责任心和幽默感;女性要表现出女性特有的魅力:活泼开朗,举止大方,温文尔雅,仪表端庄,亲切善良,富于同情心。这种性别的特殊魅力,会赢得异性好感,会使交往自然而协调。

2、什么时候开始谈恋爱最合适?

讨论并小结:打个比方,我们游泳,有浅水池和深水池。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是不一样的。只有拿到了深水证,才有资格到深水区畅游。请扪心自问,在爱情的长河中,你有深水证吗?你可以控制水深、水浅吗?若是不顾一切的游向深处,就算给你个救生圈,你能安全上岸吗?你们稚嫩的肩膀,真的能像成人一样承受爱的重量吗?

3、有时路上碰巧与认识的异性相遇,却不知该如何打招呼,只得干脆视而不见。

讨论并小结:排除异性交往的不自然感。异性交往要像同性交往一样,敞开心扉,坦诚相待,该说的话就说,该做的事就做,只要心里塌实、坦然,纯洁的友谊最终会经得起时间和事实的考验。

4、有时与异性朋友很谈得来,彼此相处也很愉快,但往往遭到别人的起哄、嘲笑,甚至“乱点鸳鸯谱”讨论并小结:起哄同学大多并无恶意,但他们的行为恰恰透露出内心对异性交往的向往的好奇,只是这种向往和好奇通过不太恰当的方式表现而已。不必太在意,只要遵循异性交往的原则,纯洁的友谊会得到大家的认可。

四、男女同学通过正常的交往活动可以增加相互间的了解

认识到男女之间的生理、心理差异。这不仅可以消除神秘感。而且可以使男女同学对异性的好奇心和向往转变为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相互关心、帮助和体贴,从而提高他们对性道德价值的认识,建立起健康向上的异性友谊。

五、课后小结

青春期的`异性交往历来是个敏感的话题,教师、家长、学生都不约而同、小心翼翼地回避这个话题,一旦发现男、女同学之间交往增多,老师和家长虽不至于视之为洪水猛兽,但神经紧张是免不了的。做了几年的班主任,面对16、17岁,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我也是常常处于茫然和困窘之中。一味地说教、阻止显然是苍白的,从生理上讲,16、17岁正是激素分泌的最旺期,对异性的渴求和想往正如正负电子相吸一样,是谁也阻止不了的。与其遮遮掩掩,犹抱琵琶半遮面,不如大大方方地面对。从班会的筹备到正式举行,学生们的表现应该是出乎我的意料的。他们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拘谨,相反都能落落大方,坦然面对这个话题。无论是心理剧表演,还是自由讨论发言,他们都很真实,坦诚。在进入“我的异性交往困惑”这个环节时,甚至有学生大胆提出“什么时候开始谈恋爱最合适?”这还真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对此我未作正面回答,而是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启发学生,让他们领悟其中的道理。

一节课的容量毕竟有限,学生们的交流发言无法展开,这是个遗憾,但这次直面类似“早恋”这样的话题却是一个突破,一个新的起点。原来我们以前都太过于紧张了,只要把握好异性交往的方式、尺度,消除人为造成的神秘感,那么异性友谊不但有助于个性的全面发展,还有助于培养青少年健康的性心理.正如我在班会结束时说的那样:“青春多美好,我希望每位同学都能以健康、积极、乐观的心态去迎接明天的太阳,那将是老师最大的欣慰!”

六、课后作业

要求每位同学根据今天所学内容写一篇心得体会。(600字内)

小学生青春期教育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对学生特长的小结和确定,以及同伴的积极评价,加强学生的自我熟悉,培育和增加学生的自信念。

2、消退自卑,同时也感受被同伴观赏的欢乐。

课前预备:

课件,测试表,档案卡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演示:一列火车缓缓开出,师谈话:今日,教师将带大家乘上火车到光明城去旅行,好不好?不过有个条件,先请大家学习案例、阅读[询问台],答复几个问题,只要开动了脑筋,就可以去旅行了。

1、学生自由阅读案例和[询问台],思索:

1)、你对范军和高晶这两个人有什么看法?

2)、你对范军的所思所想有什么看法?

教师小结;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重要的是我们应当怎样正确对待它们。可见正确熟悉自己对我们每个同学来说特别重要,今日,就让我们乘上《观赏自己》的列车,在旅行过程中学会观赏自己吧!

二、活动过程:

一)、我的优势在那里

1、课件演示:火车来到第一站,站牌上一面写着“我的优势在那里”,一面出示测试表,让同学自我评评。

学生填后师作简洁评析,让学生初步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让他们大声说说自己的优势。

二)、别人眼中的我

1、课件演示:火车开到其次站,站牌一面写着“别人眼中的我”,一面是要求:找你的好朋友和他说说静静话,指出他的优点和缺乏。

2、班内沟通,师问:你同意同学对你的评价吗?情愿说出来吗?并对敢于说出自己缺点的学生进展表扬。

3、小结后课件出示:别人的眼睛是镜子,有时比你自己更了解你。(齐读)

三)、争论“有不如别人的地方怎么办?”

1、课件演示:火车开到第三站,站牌上写着“有不如别人的地方怎么办?”请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2、请同学介绍张海迪事迹,然后让同学谈体会。

3、课件出示几条“有不如别人的地方怎么办?”站长建议。

四)、涂涂我自己

1、课件演示:火车开到第四站,站牌一面写着“涂涂我自己”,另一面是要求:涂出一个真实的自己,并整理成档案卡。

2、如有学生情愿可让他们讲一讲自己的小档案和今后的准备。

3、课件出示:观赏自己,迈向超越。(齐读)

五)、开展“观赏自己”活动

课件演示:火车开到第五站,站牌写着:”看,我多棒!”观赏自己活动正式开头然后由同学表演。

1、展现收集到的能表达同学某一方面特殊精彩的图片或材料(如作业、各类奖状、表扬稿、运动会上的英姿、爱心活动中的捐款等)。

2、每小组派代表展现才艺。(唱歌、舞蹈、器乐、书法、绘画等不必拘泥于形式,重在主动参加)

三、总结

课件演示:火车来到光明城,(光明城光线四射,象征着正确熟悉自我后,前途特别美妙。)光明城的小朋友来迎接我们了,他们的'欢送横幅上写着“观赏自己,消退自卑,战胜自我,迈向超越”

教师总结:光明城的小朋友讲得好,世界上没有一无是处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有的同学能歌善舞;有的同学心灵手巧;有的同学布满爱心……擅长发觉自己和别人的“闪光点”,才能保持开心、安康的心情;才能取长补短;才能发觉人生是多么美妙。

教学反思

每个人的内在都有充足的优势力气。你有比海伦凯勒更优越的条件,只要你信任自己,情愿积极发挥自己的优势力气,你也会像海伦凯勒那样精彩,你预备怎样对待自己的优势。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