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传染病防控自查报告(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传染病防控自查报告 篇1
根据“教体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冬季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的'要求,我校积极组织落实,认真自查自改,现将此项工作开展的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健全组织和工作制度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张清安为组长的安全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做到校长亲自抓,分管负责人直接抓,全体教职工共同抓,全校家长协助抓。在统一认识的前提下,使防控工作有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我校建立了各项卫生消毒制度及传染病应急预案等,及时自查,对工作不到位的及时整改,确保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措施落实到位,防患于未然
1.我校制定了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每天坚持巡视,检查、指导、督促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1)卫生工作细化量化,责任到人。班级、实行“每日一清扫,每周校园三大扫”制度,室内外卫生每天及时清扫、消毒,垃圾及时清除不留夜。环境卫生做到无纸屑、果壳、垃圾等;室内清洁、无异味、物品摆放有序。实行每日巡视检查、每月考核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校内环境卫生清洁、无死角。
(2)我校制定了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规范操作,并对卫生消毒情况详细记录。每日定期开窗通风,每周用“84”消毒液消毒。
2.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好防病治病关。
(1)我校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制定了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以便做到遇事不慌,心中有数。
(2)我校坚持做好新生体检工作,建立健康档案,严格把好防病治病体检关。
(3)每天坚持认真晨检,做到一看、二问、三摸、四查,并做好学生晨检记录。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更是加大力度,发现疑似患者及时报告(上报“学生健康监测信息系统”及上级主管部门),及时隔离,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预防、早治疗,防止传染病的蔓延。
3.加强日常体育活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活动,每日保证2小时户外活动时间,增强体质。
三、加强卫生宣教工作,家校合力共促学生健康成长
我校一贯重视家长工作,注重加强与家长保持沟通交流,共同关注学生。根据季节和传染病流行情况,我校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定期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向家长宣传传染病常识;通过召开家长会、专题讲座,让家长积极督促学生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常剪指甲、勤换衣服。
在教职工会议,每会必讲“健康安全”。在强化学生意识方面,我们针对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的实际情况,认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要求班级教师每天对学生必谈安全教育和健康卫生常识,培养学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饭后漱口、不挑食的良好生活卫生习惯,让孩子树立起自我保护意识,掌握简单的卫生生活常识。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在家校合力教育下,我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了保障。
我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校领导的严格管理下,在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截止目前一切正常。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继续对照上级文件要求,认真组织落实,牢固树立“预防为主”意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抓深、抓细、抓好传染病防控工作,以确保我校师生健康安全。
传染病防控自查报告 篇2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对传染病的检测,防止在工作中发生漏报情况的发生,确保我院在传染病管理中的质量,为区疾控中心制定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规划及防治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我院于20xx年11月2日开展了对全院各科室传染病漏报调查,并且采取随机抽样方法调查。现将自查情况做下总结。
一、建立各种组织,完善各项工作制度。
传染病防治工作是一项组织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没有完善的组织和制度,要想做好是不可能的。为此年初便成立了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抢救小组,疫点处理小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小组,抢救小组等,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疫情上报制度,24小时值班制度,疫点处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漏报调查制度等。对凡建病例档案和病历日志的科室,查门诊及住院登记,将查出的传染病病例与传染病报告登记簿核对,同时查对传染病疫情报告卡(包括疑诊或确诊病例),医院在每次的例行检查中,严格按照区疾控中心的要求,对一些季节性的传染病加强监控,组织专家定期学习,能大大增强了门诊医护人员对传染病的防控和处理能力。
二、制订计划、预案 制订全年工作计划及措施,并逐步按计划实施,确保全年工作顺利完成。
在一些季节传染病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到来之前,做好工作预案,一旦疫情来临,即启动预案,按预案分步实施,及时控制疫情,做到忙而不乱,胸有成竹。平时做好医院门诊医生培训工作 每年定期组织全员职工培训,并考核,对于在考核中不合格的医务人员,给予一次补考的机会,并和年底绩效相挂钩,确保培训的效果。
三、及时登记上报疫情 发现疫情随时登记上报,并利用网络直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每季度开展一次传染病漏报调查,发现漏报及时补报,在全年的检查中,没有发现有传染病病例,更没有漏报情况的发生。
20xx年我院未发现传染病漏报情况,我们将继续学习《传染病管理条例》,继续落实疫情报告,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做好人民卫士。
传染病防控自查报告 篇3
为了预防、控制乃至消除传染病,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分类管理,使我院的传染病管理纳入规范化。无院对传染病防控进行了自查,现报告如下:
一、管理组织
医院领导对传染病管理非常重视,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分管副院长为副组长,各相关科室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预防保健科,从组织机构上保证了传染病的规范化管理。
二、健全规章制度
以《传染病治法》为依据,建立了系列的规章制度,包括:“传染病管理制度”“疫情登记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奖惩制度”“预检分诊工作制度”“消毒隔离与个人防护制度”“发热门诊工作制度”“肠道门诊工作制度”“检验科、放射科传染病登记管理制度”“传染病法规知识培训制度”等,做到了对传染病的管理有法可依,有据可查。
三、人员职责
从院领导到传染病管理的相关人员,进行了具体的分工,做到了分工明确,相互配合,职责分明。
四、人员培训
为了规范传染病的管理,规定了新入院的医务人员必须进行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相关知识定期培训,组织全体职工反复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组织学习传染病相关的理论知识,反复学习我院有关传染病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了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的认识和专业水平。
五、预检分诊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情况
为规范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防止院内交叉感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制定预检分诊工作制度。门诊部具体负责本院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并对本院的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进行组织管理。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和流行趋势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在门诊大厂设立预检分诊处,对发热病人进行体温监测,引导发热病人到发热门诊进行初诊。预检分诊人员坚守工作岗位,严格接分诊流程工作,熟练掌握分诊业务,做到合理分诊。
六、发热门诊、肠道门诊设置情况
我院根据发热门诊、肠道门诊设置要求进行设置,医院入口处有醒目的发热门诊引导标志,发热门诊标志明显,发热门诊独立设置,诊室内配适量口罩、诊察床、诊察凳、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一次性压舌板、一次性防护用品、处置台、紫外线灯等设备;肠道门诊设置与普通门诊相隔离,门口有醒目的肠道门诊标志,室内墙上挂肠道门诊工作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室内配备诊疗桌椅、诊疗床、专用诊疗设备和采样用品,备有消毒清泡液和洗手设施,地面用配制的消毒液随时消毒,有严格的措施和制度保证能够防止交叉感染和院内感染。
七、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情况
我院门诊日志、住院部出入院登记本项目齐全,基本无漏项,要求填写规范,若发现传染病人或可疑传染病人,填写在传染病登记本上,并填写疫情报告卡,按规定的时限和程序上报本院防保科及时网络直报;检验科、放射科登记本项目齐全、登记完整,化验室有阳性结果反馈登记本,有医生收到反馈结果后的签字,放射科疑似肺结核病人放射科登记本,登记项目齐全,有医生收到反馈结果后的签字,分管副院长、防保科主任、医务科主任对本院的疫情报告管理进行不定期检查,严格按照我院传染病自查制度开展工作,对我院门诊日志规范使用、阳性结果反馈、传染病报告、及时报告率等情况进行检查,然后对不足之处给于指导。根据我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报告疫情有专人负责,专职人员负责全院传染病报告卡的收集、审核、上报、订正工作。根据疫情需要,专职疫情报告人员审核确认“传染病报告卡”后,通过国家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报告。
八、医疗废物处理情况
按照《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我院严格按照其要求对医疗垃圾进行处理。具体措施如下:1,、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置于医疗废物袋和医疗废物桶内;
2、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对医疗废物包装袋和医疗废物桶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
3、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进行分类收集;
4、对医疗废物暂存点及时进行消毒、防鼠、防蝇、防蟑螂以及防渗漏和雨水冲刷等安全措施;
5、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和容易致人损伤的医疗废物及时消毒并作毁形状处理,消毒后集中填埋。
九、重点科室消毒隔离工作的执行情况
我院消毒隔离措施落实到位,定期进行消毒监测,保证了消毒效果。
十、不足之处及整改措施
1、人员学习不够,决定以后加强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
2、制度还需进一步落实,监督检查还需进一步加强;
3、有关传染病管理的硬件条件还需进一步改善;
4、传染病登记本和报告卡填写不规范,进一步做好传染病表、卡填报培训,做到规范填写。
传染病防控自查报告 篇4
一、疫情概况
根据门诊数据统计,20xx年第二季度全院无报告传染病卡。
二、各类传染病发病情况
1、肠道传染病:发病0例,无死亡。
2、呼吸道传染病:发病0例,无死亡。
3、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发病0例,无死亡。
4、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发病0例,无死亡。
三、传染病疫情分析
本季度与第二季度相比,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无报告,也无新发传染病的报告;手足口病、菌痢无报告,与肠道传染病流行季节特征吻合。
四、第二季度传染病自查如下
1、我院无报告传染病,无迟、漏报现象。
2、传染病登记簿,登记内容相符,无差错现象、无诊断不符现象。
五、整改措施
1、督促门诊医生严格按传染病管理规定填写报告卡,加强对全院医进行培训等。
2、科室主任要切实加强对传染病诊疗、登记、报告工作的管理,督促医生严格按传染病管理规定及时、准确的上报传染病信息。
传染病防控自查报告 篇5
为了预防、控制乃至消除传染病,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分类管理,使我院的传染病管理纳入规范化。我院对传染病管理进行了自查,现报告如下:
一、管理机制
医院领导对传染病管理非常重视,成立了以院长、副院长为组长、副组长,各相关处室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相应成立了“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二号病’防治领导小组”、“传染病管理科(挂靠保健科)”,从组织机构上保证了传染病的规范化管理。
二、规章制度
以《传染病防治法》为依据,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包括:“疫情报告制度”、“疫情登记制度”、“门诊病历日志制度”、“传染病管理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传染病疫情管理检查制度”、“传染病疫情资料建档制度”、“传染病疫情管理奖惩制度”、“分诊台工作制度”、“消毒隔离与个人防护制度”、“发热门诊工作制度”、“隔离留观室工作制度”、“肠道门诊工作制度”、“传染病管理科工作制度”、“传染病法规知识培训制度”等,做到了对传染病的管理有法可依、有据可查。
三、人员职责
从院领导到传染病管理的相关人员,进行了具体的分工,做到了分工明确,相互配合,职责分明。
四、人员培训
为了规范传染病的管理,规定了新入院的医务人员必须进行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相关知识定期培训,组织全体职工反复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组织学习传染病相关的理论知识,反复学习我院有关传染病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了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的认识和专业水平。
五、应急措施
我院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的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成立了由院长为组长的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相关人员立即报告院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采取相应的措施。
六、疫情管理
根据我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报告疫情有专人负责。门诊、急诊室,均填写了门诊日志,若发现传染病人或可疑传染病人,填写在传染病登记本上,并填写疫情报告卡,送本院防保科,除门诊日志项目不齐,各登记本均已逐项详细填写。
质量检查一次,接受主管部门的批评指导。业务院长、防保科主任、医务科主任对本院的疫情报告管理进行了不定期检查。
七、重大传染病管理
医院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制订了处置予案,必要时可立即启动预案。
八、消毒管理
医院成立了以主管业务的副院长和总护士长牵头的消毒管理委小组,与各科室部门密切配合,使消毒隔离措施落实到位。定期进行消毒监测,保证了消毒效果。
九、宣传教育
我院由保健科和健康教育管理科主办传染病宣传板报,每年4期,宣传传染病的防治知识。
十、不足之处及整改措施
1、人员学习不够,决定以后在一年四期培训学习的基础上适当增加;
2、制度还需进一步落实;
3、有关传染病管理的硬件条件还需进一步改善;
4、门诊日志项目不齐,现已按排重新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