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成长》有感

多美网

2025-10-08读后感

欢迎阅读读《成长》有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成长》有感 篇1

读一本好书,身心就会经历一次洗礼。在假期当中我读了林金炎老师的《教师成长那些事》后,我觉得作者虽然是一位从乡村中学走出来的教师,但他的故事中却蕴含着大智慧。随着一页页地阅读,我被深深地吸引;遇到难题,我会和作者一样紧缩双眉;实践尝试时,我会和作者一起充满期待;问题解决,我又为作者的教学机智称道!

案例十分贴近生活,使我感触颇深,我觉得自己跟文中的陈雪很像。想干这,又想干那,傍徨、迷茫,不知道该如何定位自己。林老师对陈雪说的那段话,让我似乎找到方向。“这就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样,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天赋,自己的个性喜好,如果你能寻找到自己兴趣的钥匙,一定会打开你的心锁。你一定会在属于自己的那片小天地里开心地求索、恣意地追求自己的兴趣、尽情地展示自己”!静能定,定能安,安能成,给自己一点时间,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过滤掉那些浮躁,思考一下,自己的那把钥匙到底是什么,在哪里?

很多时候,我认为教育学生,特别是顽皮的学生,或者孤傲有个性的学生,就必须想办法让他们“臣服”或是“就范”。而作者认为,哪一天,如果我们的教育只剩下孤零零、硬邦邦的“征服”,那么教育的前景一定不乐观。作者在《与其征服学生,不如感谢学生》指出了师道的最高境界、《教师要做保温瓶》讲解了培养了孩子的好奇心的技巧、《设立差生奖》对差生无疑是最好的激励。

读完这些,我不禁称道:心怀鼓励和感激才会主动和学生打成一片,在和学生共同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娱乐中,建立和架起感情的桥梁。人们的感情是靠彼此熟悉、了解而建立起来的,师生间也是一样。教师只在上课时和学生见面,是断然难以建立,只有与学生充分地接触和了解,此间才能互相理解而加深情感。他们的才智、个性往往能较为充分地显露出来,思想感情也会自然流露出来。我们可以在与学生打成一片时掌握第一手材料、了解最真实的信息。

一本好书于人的益处不是一两句话可以道尽的,作为基层教师,面对的问题更多,需要更强的教育信念,更先进的专业能力。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不断借鉴林老师优秀的教育经验为我所用,坚持一个教师成长中的感动与坚持。

读《成长》有感 篇2

这个学期,我读了《文明美德伴心成长》后受益匪浅。

这本书讲述了许多古今中外的英雄人物,伟人以及平凡人士不平凡的事迹等优良的传统美德和崇高的形象。但使我深深感动的是“保护环境,我的责任”。这篇文章记叙了一位老共产党员——原云南省保山地位书记杨善洲退休后回到家乡种树,拿着自己仅有的退休金几十年如一日每天起早贪黑植树造林,22年的辛勤耕耘,大亮山重新披上了绿装,五六万亩人工造林,1。6万亩杂木林,700多亩茶叶……树多了,山绿了,饱尝缺水的山里人第一次在家门口又喝上了甘甜额水,农民种起菜、蘑菇、茶叶……拉倒集市上换钱。

曾经美丽富饶的地球,想母亲一样,不断地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各种资源,由于人类的不断破坏以及每年产生的大量的垃圾和废气,我们的生存环境逐渐被各种灾难威胁。森林和草地大片大片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满眼的荒漠,严酷的署旱涝等困扰着人类,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喊“渴”。“桂林山水甲天下”,但现在的漓江大部分风河床已经裸露出来,昔日的秀美风光早已不复存在……在云南省,干旱重灾区,一吨河水就已卖到了50元,一个小镇的小麦,农作物几乎颗粒无收,当地人民面料断粮的危险。

“保护环境是我的责任……”杨善洲爷爷这样的崇高品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难道不知道我们去学习?是啊,绿色是生命的象征。保护地球、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当我们为了个人利益,准备砍伐树木时,当我们为了一时的快乐,准备见他小草时,我们首先要想的是我们的生命,我们的责任。更要想到的像杨善洲爷爷那样的品质和精神!

读《成长》有感 篇3

走上教师这个工作岗位已将近三年了,在这三年里我时常会想起那句“我爱我做我求索”,正是这句话让我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还能自信的站立在讲台上,还能向同事和学生展露自己的笑容,也是这句话激励我要不断完善自我并让我更有信心和勇气坚守在教师这个岗位上。我选择教师这个行业主要是因为两点:第一,“育人先育己”,所以做教师可以激励我不断完善自己;其次,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会更具有挑战性。我做我爱的,我觉得很幸福,可是在工作中我却发现,“育己先育心”,而非常情绪化的我似乎与教育人的工作格格不入,尤其在做班主任之后,对此感受更深,甚至曾想过要放弃,但是因为我爱,所以我要不断的求索,绝不可以轻言放弃。利用寒假,在阳光里,音乐中,我读完了这本《教师心灵智慧与成长》,感觉到好像是与一位智者有了一次心灵的对话。他仿佛在为我上一节生动的心理学课,而课上的内容深深吸引了我,让我感同身受。在这一节课里我不仅更多的了解了教师心里健康标准和不同职业阶段的教师所存在的心理问题,也学会了一些调适心里情绪的方法以及应对心理困惑的人生智慧。

书中所列举的事例都是关于一些有严重心理疾病的教师,很庆幸自己没有那些严重的心里问题,但这些心理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多少也有一些折射,而且也会情绪不佳,心理不适的时候,仔细反省,在与同事和学生的相处中也并不是非常的得心应手。其实,人都有多样的情绪和复杂的心理,只不过有些转瞬即逝,而又些却越演越列,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还记得刚工作时,我也是个理想主义,完美主义者。我曾想让我的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英语,让我的课堂生动活泼,可为了应试,我却不得不改变我原有的一些设想,虽然尽量去坚持自己的一些风格却有一些无可奈何的感觉。但随着对中国教育制度的更深了解和自己不断的调整,在掌握一些应试技巧的同时也力求坚持自己的风格,有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当然,在内心深处还是没有放弃一些改革的想法,当然这些想法在现今的教育制度的大环境下时难以执行的,所以不是的还是会小郁闷一下。而我的完美主义让我在工作初受到深深的折磨,我总是期望所有的学生都有进步,总是期望他们能理解我为他们所做的一点一滴。

可这些是那么的不切实际,但有一段的时间我却固执的坚持着,也对自己失去过信心。虽然失望,失落,但我没有逃避现实,而是积极的去面对,总相信“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了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的书籍,多与老教师谈心,很快就走出了自己的困惑。现在看到这本书中对年青教师成长的一些概述,我真的觉得很欣慰。工作的第一年是我收获最多的一年,我成功的完成了教师角色的转换,而这一年的收获也让我更有自信的站在讲台上面对我的学生。而工作的第二年是我困惑最多,也是最痛苦的一年。刚到一个新环境,又担任了班主任一职。我知道到一个新环境一定会又一些不适应,而且我以前也没有见习过班主任,我很清楚一定会困难重重,但我相信凭我的一腔热情和对学生的热爱一定能把工作做好,但结果却让我很受打击。由于对学校的规章制度不甚了解,我在班级管理上漏洞重重,经常顾此失彼。而且本人性格急躁,容易发火,总是在情绪不佳的时候不能更好处理一些问题,也不能抓住一些教育契机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有效的教育。虽然对学生付出了很多,也是真诚的爱着他们,并且也受到他们的喜爱,但由于一些管理措施失当,从而使班级状况不太理想:学生行为习惯不太好,学习成绩也不出色。而且我还在“尊师爱生”这个问题上不太确定,也曾为到底爱学生多少这个问题彷徨过。现实生活的种种和学生的现状让我第一年的成就感荡然无存,这让我很痛苦。我也伤心流泪过,可我没有失去方向和信心,痛定思痛,我依然勇敢的站在学生的面前,接受他们的一些建议,我也反复反省自己性格上的一些缺点,利用种种方法去调整自己,因为我知道要教育好这帮孩子我必须要尽快完善自己,而这也是我选择做教师的初衷。

我对书中的一些调整心理的方法都很熟悉,也会做的更好。而书中对我帮助最大的就是对“尊师爱生”观念的诠释,拓宽了我的思路,让我明白只有与学生互尊互爱才能其乐融融,再也不会去担心是不是对学生太好就会失去自己的威信。书中的一些话让我记忆深刻。“人在发脾气、愤怒时,是智能较低下的时候,往往做出愚蠢的判断和荒唐的决定。要做好工作,为了集体,为了国家,也是为了学生,更是为了自己,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少发或不发脾气。”“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不能成为好教师。”“要学会对所有你认识的人微笑。”这些话会一直提醒我要注重提高个人的修养。书中提到的心里问题的对策和心理困惑的智慧不仅能帮助我们完善自己的品格,还能让我们学会一些与人相处的技巧,还可以让我们学会用一些心理学知识去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心理问题。我永远不会忘记书的扉页上的那句“育人先育己,育己先育心。”当我在人生旅途上苦闷彷徨时,这本书将成为一剂良药,帮我恢复平常心态,继续我幸福快乐的教师生涯。

读《成长》有感 篇4

我们国家历来就是一个讲道德、重情义的礼仪之邦,几千年来流传的知恩感恩的佳话不胜枚举。伟大的思想家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我想说:生活中不是缺乏让人感动的人和事,而是人人应有一颗感恩之心。在人生旅途,个人能力再大也只是沧海一粟,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不仅对父母要感恩,对组织、对师长、对同事、对部属都应如此。一是感恩父母,这是做人之本。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给了儿女毫无功利的挚爱,儿女用一生回报都不为过。文中举了这么一个例子:“一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在做一道数学连线题时,把一块砖跟25克相连,并在题后写了一句话:我爸爸是个搬运工,每天靠搬砖赚钱,如果每块砖只有25克重,那爸爸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老师在阅卷时写下了4个字:爱心无价。”这名小学生对父母的体恤之心难能可贵。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们养大成人不容易,想一想我们自己在生活中又该如何感恩父母?对父母感恩并非一定要给老人家锦衣玉食,平时多打打电话,多写写家信,生活上多给他们一些关心,工作上多一些积极奋进,他们就会备感荣耀,十分满足。身为一名军人特别是一名干部,平日里舍小家顾大家,既要对国家安全尽忠,也要对父母尽孝。

二是要感恩组织,这是立身之基。走出家门,投身军旅,无论你在什么岗位,担任什么职务,都离不开组织的教育培养,离不开执行上级规章制度和师长的殷殷教诲。我们感恩组织,就要多为组织着想,努力为组织分忧,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违背组织原则的事不做;就要充分信任组织,依靠组织,老实做人,踏实做事,淡泊名利,做到上不愧党,下不亏心,以实际行动回报组织的培养。三是感恩同事、部属,这是为人之道。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进步除了父母的养育、组织的培养,还离不开上下左右周围同志的关心帮助。一份爱心、一句问候、一个眼神,都饱含着真挚的爱、浓浓的情,犹如甘霖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伴我们前行。感恩同事、部属,把快乐与他们共享,把困难与他们同当,风雨同舟,携手并进,虚心向他们学习,把他们给予的支持、帮助铭记于心践于行。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