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自查报告(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自查报告 篇1
根据省、市关于开展机关事业单位滥发津贴补贴专项整治方案要求,我区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现就我区开展滥发津贴补贴专项整治自查自纠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查自纠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认识,精心组织部署。
省委召开中央巡视组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动员部署大会后,我区立即召开了专项整治工作布置会,制定了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全区各单位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准确把握专项整治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内容和方法步骤。我区专门组织各单位负责津贴补贴工作的同志重点学习了《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处分规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相关政策。按照省、市印发的实施方案要求,我区精心组织实施,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在x月xx日前整改到位。
(二)明确责任,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了屯溪区机关事业单位滥发津贴补贴专项整治工作小组,区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区xx(监察局)、区委组织部、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区审计局等为成员单位,统一组织领导专项整治工作。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区财政局,负责专项整治日常工作,区财政局主要负责同志任办公室主任。
工作小组成员单位、全区机关事业单位确定一名联络员,具体负责专项整治工作情况上传下达及信息报送工作。按照分片包干、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各工作小组成员单位分别负责联系单位的专项整治工作,指导所联系单位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安排部署、贯彻落实、整改及长效机制建立等工作。单位承担津贴补贴发放专项整治工作的主体责任,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各单位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负责人具体抓、层层压实责任。
(三)认真自查自纠,确保成效
我区滥发津贴补贴专项整治工作主要采取自查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照《实施方案》中整治的重点内容,各单位认真清理,按时报送xxxx年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自查自纠情况表及自查报告,截止x月xx日,自查工作已全部结束。通过自查和组织学习相关政策,各单位规范津贴补贴意识提高,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了上级的决策部署上来,滥发津贴补贴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自查自纠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通过各单位自查情况看,未发现擅自设立项目,超标准、超范围发放和以现金、有价证券、实物等其他形式发放津贴补贴的现象。
三、落实整改举措
下一步,组织开展好重点检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并抓好落实。
(一)建立台账,抓好整改。
根据整改方案建立整改台账,按照分片包干,分级负责的原则,挂图作战,各工作小组成员单位负责做好联系单位的整改工作,定期上报联系单位的整改情况。对照整改时限,整改一个销号一个,对到时未整改落实的进行督查,严格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确保全面整改落实到位。
(二)源头把关,规范到位。
利用国库集中支付平台和会计服务中心的职能作用,严把支出关,从源头上遏制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
(三)完善制度,履行承诺。
各单位每年做出书面承诺,承诺严格执行中央、省规范津贴补贴政策规定,主动接受监督。规范津贴补贴领导组每年组织对全区行政事业单位津贴补贴发放情况进行检查,并根据中央、省规范津贴补贴政策规定,明确津贴补贴范围、标准和管理要求,健全和完善我区机关事业单位津贴补贴政策制度,做到依法依规、规范有序。
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自查报告 篇2
根据《高度重视认真做好规范津贴补贴工作》相关要求,按照昆明市科技局统一部署,我单位高度重视,结合单位实际情况,认真开展津贴补贴发放情况自查工作,在自查工作中,没有违规发放津贴补贴情况,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津贴补贴项目和标准情况
1、我单位自20XX年起执行绩效工资制度,严格按《昆明市市级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相关规定正常发放津贴补贴,无自行新设津贴补贴项目,无自行提高其他津贴补贴标准和扩大实施范围情况,无自行扩大有关经费开支范围和提高开支标准发放津贴补贴、奖金,发放有价证券、实物或报销相关费用等。
2、我单位无“小金库”、非税收入现象;无利用“小金库”和非税收入发放津贴补贴情况。
3、我单位人员津贴补贴严格按照批复的相应职级津贴补贴标准执行,退休人员工资于20xx年起由昆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一发放。
4、对已发放的属于国家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文件规定的项目、标准和实施范围执行,无违规情况。
5、严格《昆明市市级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有关规定发放改革性补贴,无出台新的改革性补贴和奖金制度。
二、规范后的津贴补贴资金来源及发放办法。
我单位发放津贴补贴所需资金均由财政拨款,以银行卡的形式发放,并依法代扣代缴职工缴纳的医保、失保、工伤、生育、公积金和个人所得税等。
三、津贴补贴会计核算情况。
严格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的通知》(财库[2006]48号)的规定设立津贴补贴会计科目,无在其他科目核算发放津贴补贴情况。
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自查报告 篇3
根据xxx市农业局、财政局《关于开展农作物良种补贴项目检查整治的通知》要求,结合实际,我乡及时开展良种补贴项目专项自查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农作物良种补贴工作是国家一项重要的扶农强农惠农政策,为切实做好我乡农作物良种补贴项目专项自查工作,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及时成立了以乡分管领导为组长,乡纪委书记为副组长,乡财政所、农业服务中心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自查领导小组。
二、自查情况
(一)按照xxx印发的实施方案,加强政策宣传力度
我乡对良种补贴资金的安排使用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实行“有种有补、没种不补、多种多补、谁种补谁”的分配办法。充分利用广播、发放宣传单、张贴公告等多种形式宣传良种补贴各项政策,使广大农民群众及时准确了解补贴标准、计算依据和补贴金额,明确玉米每亩补贴10元,水稻每亩补贴15元的补贴标准,提高农民群众种粮的积极性。
1、村委会组织申报、登记、公示、汇总、上报
以村民小组为基础,以土地承包户为单位申报,村民小组长组织村民根据实际种粮情况填写《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实施面积申报登记表》,农户签字后向村民委员会申报。村两委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在各村民小组中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确认无异议后,以村民小组为基础,由村委会统一收集汇总据实上报乡农业服务中心审核。
2、乡农业报务中心汇总上报、建立补贴台账
乡农业服务中心对各村上报种植面积和品种,依据各村各品种用种量实际情况对各村组农户上报后种植面积进行审核,经乡人民政府核定同意,据实汇总上报,同时做好补贴台账的归档工作,不存在漏报、错报、虚报、瞒报现象。
(三)对良种补贴资金实行专账管理
对良种补贴资金的管理,乡财政所设立良种补贴资金专账,实行专账管理,严格做到专款专用。
(四)农户补贴资金实行实名制管理
农户补贴资金全部通过信用社“一折通”发放发放到种粮农民手中,实行实名制管理,严格做到存入农户账户的`金额与补贴清册所列的金额一致,补贴标准与xxx有关文件标准相符。我乡20xx年实际完成农作物良种补贴面积8661.15亩,补贴资金90849.25元,补贴资金已全部发放到农户手中。
(五)强化监督检查
我乡加强对良种补贴资金的监督检查,严禁任何组织、任何个人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挪用、挤占和截留良种补贴资金。由于我乡良种补贴资金是通过信用社“一折通”发放发放到种粮农民手中,并强化了良种补贴项目公示,在制度和程序上严格要求,此次农作物良种补贴项目自查自纠未发现违规违纪问题。
三、存在问题:有些村材料归档还不够完善规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规范各村材料归档工作,继续抓好良种补贴各项工作,确保良种补贴政策不走样、农民实惠不减少,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
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自查报告 篇4
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我乡再次开展自查清理“小金库”及违规发放津补贴工作,根据文件要求,结合我乡实际,现就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清理“小金库”和违规发放津补贴的重要性,把该项工作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抓手,成立了党委书记、乡长任组长,纪委书记任副组长,财政所工作人员为成员的自查工作小组。
二、扎实开展
(一)清理设“小金库”情况
重点围绕“清理内容”开展清查工作,对各类账户、票据进行认真细致的清查,均按照国家有关财经法规执行,收入、支出全部纳入本单位财务部门法定账目统一核算,未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没有单独设立账户,未设任何形式的“小金库”。各类票据均管理规范,并建立相应的备查薄。现金管理采取备用金制度,按照现金管理有关规定,严禁设“小金库”。财务报销严格按照财务制度执行,杜绝坐支行为。严格控制财政资金支出,没有以任何形式进行私存私放。
(二)清理违规发放津补贴情况
一是没有巧立名目乱发钱物,自行提高津补贴标准;二是没有超标准缴存住房公积金;三是没有借重大活动筹备或节日庆祝之机变相向职工发放钱物、有价证券或与活动无关的实物;四是没有私设“小金库”,使用“小金库”款项发放津补贴;五是没有利用职务便利或职务影响,违反规定在其他单位领取津补贴。
三、自查自纠
经我乡再次进行自查自纠,结果如下:
1、本单位无违规隐瞒、截留、挤占、挪用、坐支、私分和转移预算收入、罚没收入、行政事业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产收益和处置等非税收入情况。
2、本单位不存在超预算无预算安排支出,不存在出国出境情况,不存在违规购置公务用车及违规支出运行费用,不存在发放礼品、礼金等情况;不存在公款大吃大喝、超标准公务接待情况;不存在计划外召开会议和培训,不存在违规扩大开支范围、擅自提高开支标准等情况。
3、本单位不存在违规采购资产、无预算及超预算采购资产情况。
4、本单位均严格按照国有资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资产配置、使用、处置,无违规情况。
5、本单位不存在未设置会计账簿,所有财务资料完整,符合会计法律法规。
6、本单位不存在非法印制票据,不存在转让、出借、串用、代开票据情况。
7、本单位无违反法律及其他有关规定设立“小金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