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欢迎阅读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互相帮助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2、学会正确使用帮助用语,设想多种助人的方法。

3、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相互帮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件:小公鸡和小鸭子、希望工程

2、录像:星星班

3、实践活动材料

活动过程:

一、以形象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相互帮助能解决困难。

1、观看课件,提问: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鸭子吃不到虫子时心情怎样?后来心情又怎样了?它是怎么吃到的?小公鸡碰到了什么困难?心情怎样?后来呢?谁帮助了它?小结:碰到困难时很着急、害怕,但是它们你帮我,我帮你后,小鸭吃到了虫子,小鸡被救上了岸,心里都很高兴。小鸭为什么吃不到虫子?小鸡为什么差点被淹死?小结:它们都有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相互帮助后,困难就解决了。

二、充分运用图片设置情景,引导幼儿讨论交流身边发生的相互帮助的事例,设想帮助别人的办法。

1、讨论:你遇到过困难吗?是谁帮助你的?你帮助过别人吗?心里觉得怎样?

2、如果你遇到困难怎么办?请求帮助时怎么说?你想帮助别人时怎么说?得到了帮助怎么说?小结:我们都会遇到困难,可以说一些有礼貌的话请求帮助,只要我们互相帮助,就能把事情做好。

3、猜测可能的困难,讨论帮助解决的办法。出示图片:娃娃可能碰到什么困难了?怎么办?小结:你们猜得都有道理,想得办法也很好。可弟弟还在哭?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

三、将幼儿日常生活内容与大班幼儿社会教育的目标相结合,让幼儿在帮助弟弟妹妹整理物品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帮助别人和相互帮助的快乐。

1、看录像:星星班场景。提问:小弟弟为什么哭?怎么办?怎样整理又快又好?

2、幼儿实践活动:整理材料帮助了弟弟妹妹,心情怎样?

活动延伸:

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以希望工程的几组镜头,引发幼儿乐于助人的积极情感,将帮助的对象由周围拓展到更大的范围。需要我们帮助的人还有很多,你们看:(课件),你们回去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商量,怎样帮助他们,好吗?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练习双脚并拢夹物向前跳,能听信号做动作。

2、提高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激发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爱心,以及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橡塑球若干个,大龟背3个,体能环8个,单元桥4个,双单元砖5个,体能棒8根。

活动过程

1、准备部分

(1)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小兔子吗?它长什么样子?它是怎样走路的?

(2)教师带领幼儿做准备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来学小兔子走路好不好,一起来试一试!”学习兔子双脚跳的动作进入场地,幼儿跟着教师一起做动作。

2、游戏部分

教师:“昨天晚上一阵大风把兔妈妈家的房子给吹倒了,兔宝宝没有家了。附近有一只大灰狼,专门偷兔宝宝,兔妈妈已经盖好了一座新房子。今天我们就去帮兔妈妈把兔宝宝都带到新房子里,好吗?”

(1)场地的一边设为起点,另外一边放三个大龟背作为跳跃的折返点,起点和折返点相隔四到六米;距起点两米处,设置体能环作为“小沟”,距起点三米处设置单元桥

(2)幼儿在起点处用双腿的大腿内侧夹住一个橡塑球,当听到“开始跳”的口令时,在起点的幼儿就夹住橡塑球向大龟背的方向连续跳跃。跳到“小沟“处时,要跳进体能环再跳出,接着跳到“独木桥”前,可将橡塑球拿在手里,走过“独木桥”,下桥后再将橡塑球夹在两腿中间继续前进,直到跳到大龟背处,将橡塑球放入大龟背,然后跑回起点。游戏可反复进行。

3、结束部分

(1)教师:“我们帮兔妈妈送兔宝宝回家,真开心呀!那么,开心的时候,你是用什么样的表情和动作来表示的呢?”

(2)鼓励幼儿用大笑、跺脚、拍肚子、在地上打滚等形式来表现高兴,以达到放松的目的。

(3)教师:“回家的时间到了,和兔妈妈说再见,我们收拾好了就原路返回吧。”教师带领幼儿收拾材料,离开场地。

注意事项

1、幼儿人数多时,可以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来进行游戏。

2、根据幼儿跳跃的情况,调整起点和反折点的距离以及来回的次数。

3、提醒幼儿要向目标方向跳跃,注意相互不要发生碰撞。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很好的教育宝宝乐意帮助他人,并且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

2、教师要鼓励幼儿参与粘贴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贴有小动物头饰的塑料瓶,颈上记好毛线、皱纸、箩筐、 一段运动音乐。

教学过程:

1、 情感感知,激发托儿产生帮助他人的愿望。

(1)情景表演以哭声,吸引幼儿的注意。指导语:“谁在哭呀?喔是小老虎,小老虎你怎么了。” 小老虎:“我冷。”

(2)师:“小老虎冷,我们怎么来帮助他。”

幼儿自由发表见解提出帮助小马看病、穿衣服等。

2、 粘贴活动:我来帮你穿衣服

(1)教师示范在小老虎身上贴粘纸,指导语:“小老虎,你别哭。我来帮你穿衣服。”

(2)请个别幼儿尝试探索将贴纸贴在瓶上的方法。

小老虎的再三感谢,再次激发全班幼儿产生帮助他人的愿望。情景中随机学习语言:,你别哭,我来帮你穿衣服。”

(3)全体幼儿操作,帮助小马的朋友小鹿等小动物穿衣服。(幼儿边操作边安慰:小马,你别哭。我来帮你穿衣服。”)

指导语:“你给小动物穿了一件什么衣服,它喜欢吗?它说什么,我们应该 怎么说?”

活动结束:

音乐声中孩子们拿着穿好衣服的小动物去锻炼身体。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图片和讨论,初步理解画面内容,让幼儿懂得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道理,激发幼儿主动关心、帮助他人的意识。

2、欣赏童话,感受竹篱笆和爬山虎心情转变的原因,学习词语“孤零零”“寂寞”。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 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预知故事角色特征

1、猜谜语,导入

现在请小朋友猜一个谜语,猜猜它是什么植物?

教师说谜语“名字叫虎不是虎,有脚但是不能走。小小爪子有力量,攀登高处本领强。”

2、了解爬山虎的生长特性。

小朋友们见过爬山虎吗?它生活在哪里?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了解爬山虎一般生长在房屋、围墙、大树等地方,它会沿着这些物体向上攀沿生长。)

二、幼儿阅读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幼儿自由阅读故事

现在,老师请小朋友看看书上的图画,看看图上有什么?它们在干什么?如果有看不懂的地方等会提出来。

请幼儿自由阅读,教师观察、指导幼儿根据图片想象故事内容,并了解幼儿有阅读困难的地方。

2、讨论交流,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现在,请小朋友看到挂图上的图画,你们刚才看懂了哪一幅图的内容?讲的是什么事情?(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有看不懂的地方吗?是哪一幅图片?(引导幼儿共同讨论,如,了解篱笆的作用。

三、师生共同阅读,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逐副阅读并讨论,理解花猫内容,学习词语“孤零零”“寂寞”。

①你们觉得竹篱笆好看吗?它心里在想什么?

②爬山虎也有点伤心,为什么呢?它和竹篱笆可能子啊说什么?

③后来,爬山虎怎样了?竹篱笆有什么变化?

④它们现在心情怎么样?

2、教师完整讲述一遍故事,幼儿边看图书边倾听。

3、引导幼儿懂得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道理

①竹篱笆和爬山虎最后为什么都笑了?(让幼儿感受竹篱笆和爬山虎心情转变的原因。)

②为什么竹篱笆说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小朋友再生活中应该怎样做?(引导幼儿结合实际生活懂得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道理。)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