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诱惑》教案设计

欢迎阅读《远离诱惑》教案设计(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远离诱惑》教案设计 篇1

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悟应理智对待不同的诱惑,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初中生活。

2、知识目标:了解身边存在的种种不良诱惑,认识其危害,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

3、能力目标: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逐步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初步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分析事物的能力。重点正确辨识身边的不良诱惑

2、通过辩论说出上网的利与弊。

3、联系生活,总结出黄、赌、毒及邪教的危害。

自主学习:

方法:

阅读课本P82——87页内容,找出以上问题的答案,并把确定的答案用铅笔划出来。待答案明确之后,要用双色笔迅速的补充完善自己的预习结果,并当堂巩固落实。

检测:同桌互背,教师抽查学生观看PPT

学生自主学习,思考下列问题:

1.我们身边的诱惑有哪些?

2.面对金钱的诱惑,我们应该怎样做?

3.怎样正确看待电子游戏?

4.沉迷于电子游戏有哪些危害?

5.黄、赌、毒及邪教分别有哪些危害?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锻炼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整体上把握课本内容活动

探究活动探究一:

寻找身边的诱惑?

明确:老师的表扬、父母的嘉奖、自然的美景、荣誉、金钱、游戏机、上网、电视、小说、娱乐、黄、赌、毒与邪教等

活动探究二:

面对金钱的诱惑,应该怎么做?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通过合法劳动和政党途径来解决。

活动探究三:

通过辩论说出上网的利与弊

活动探究四:

联系生活,总结黄、赌、毒及邪教的危害。

图片展示危害

七嘴八舌说一说:

怎样正确对待身边的诱惑?

学生讨论、列举身边的诱惑.

针对身边的诱惑分类:

美好诱惑: 老师的表扬、父母的嘉奖、自然的美景等

中性诱惑:荣誉、金钱、游戏机、上网、电视、小说、娱乐等

不良诱惑:黄、赌、毒与邪教等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学生分成两组:

正方:网络利大于弊

反方:网络弊大于利

学生举例说说黄、赌、毒及邪教的危害;

献计献策:如何对待身边的诱惑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对身边的多种诱惑有个感性的了解。

明确对待金钱的诱惑的正确态度。

通过辩论,全面认识上网的利与弊

认识并辨别身边各种诱惑,并提高警惕。

警惕吸烟、吸毒、等不良行为。学会识别诱惑、战胜诱惑,加强自己的自控能力。

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金钱、游戏机本身没有好与坏之分,关键看你怎样对待它(适度)。对于黄赌毒以及邪教的诱惑,坚决抵制。学会分辨并自觉抵制这些诱惑,才会有健康幸福的生活。作业课堂作业:

1、我们都渴望成功和荣誉,我们必须通过__________ 来获得。

①正当途径 ②给老师送礼 ③刻苦努力 ④收买同学

A.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2、下列获取金钱的途径属于合法的是

①勤工俭学 ②合法劳动 ③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④贩卖黄色光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④ D. ①②

3、近年来,“电脑综合症”、“网络综合症”、“上网族”等新名词和青少年挂上钩。下列对青少年上网看法正确的是

A 青少年对网络信息没有鉴别力,不宜上网 B上网对少年没有任何好处

C青少年学生的心理还不健全,不适宜上网 D 青少年可以上网,但不能沉迷于网

4、下列诱惑中属于我们应该坚决抵制的是

①金钱的诱惑 ②的诱惑 ③邪教的诱惑 ④荣誉的诱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不良诱惑会导致青少年

①荒废学业 ②是非不分 ③道德失范 ④违法犯罪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课后作业: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你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或者你又发现了哪些新的问题)教师寄语教师寄语:

世界很美,诱惑很多!

学会辨别,生活就美!

望同学们能抵制不良诱惑!板书

设计身边的诱惑

不能做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等违法行为

(一)金钱的诱惑

通过合法的劳动和正当的途径获得金钱

电子游戏对青少年有一定的诱惑

(二) 游戏机的诱惑

适度游戏有益,过度沉迷则有害

(三) 黄赌毒与邪教的诱惑

(四)其他诱惑 教学

反思本节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教学中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等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方式认识到身边存在的各种诱惑,并通过探究学习认识到面对诱惑应该采取的态度,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使学生认识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但是,在辩论游戏机的环节中,由于学生发言积极,时间用得比预想的多。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加强对时间的掌控,使课堂教学效果更理想。

《远离诱惑》教案设计 篇2

教学理念:

初中学生处在人生的花季,充满好奇,缺乏自制力,面对现实中的种种不良诱惑,往往不知所措,稍不注意,容易偏离正常的人生轨道,造成遗憾。所以,很有必要帮助他们正确分析自己所面临的诱惑,把握好自己,以有利于他们顺利度过“暴风骤雨”般的少年期。本节课的设计主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不良诱惑的危害,领会不良诱惑是可以战胜的,掌握一些战胜不良诱惑的常用方法和技巧。

能力目标:提高自我控制和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热爱生命,遵纪守法,意志坚定并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教学重难点:

怎样拒绝不良诱惑?

教学方法:

启发讨论,事例分析,交流学习等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演一演:学生分角色扮演小品《诱惑》(自编生活中时常发生的受诱惑的小品片段)

问题:

1、请你续写或续演小品。

2、小品给我们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表演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续写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引导得出:不良诱惑会给我们带来严重的后果;聪明和勇敢的人能够战胜诱惑。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诱惑,我们中学生又面临哪些诱惑呢?

二、说一说:

1、我们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哪些诱惑呢?(教师板书如:网络、吸烟、金钱、篮球、邪教等)

2、哪些是不良诱惑?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判断,教师在黑板上做上标记)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有感而发,学会区分哪些是不良诱惑,也为后面的教学提供资源。)

三、议一议:

(小组分任务讨论)请每个组选择一个或两个不良诱惑,提出一些拒绝诱惑的方法。

教师把学生提供的方法写在黑板上,并等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再总结并投影展示:

前景与后果联想法

求得帮助法

拒绝不良诱惑的方法避开诱因法

专时专用法

婉言谢绝法

……

四、做一做:

情境:某社区积极参与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准备举办“拒绝不良诱惑”的宣传活动。请同学们做一做:

(1)为社区设计宣传标语或漫画,广而告之。(课堂完成)

(2)制定抗拒不良诱惑计划,从我做起。(课后作业)

结束语:在人生道路上,人人会面临不良诱惑,让我们携起手来,运用今天学到的方法拒绝不良诱惑,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美好。

抗拒不良诱惑计划

姓名班级

我面临的最大诱惑

拒绝不良诱惑的计划

监督人

实施情况

我的收获

注:实施情况要求一周写一次,一个月后在班级交流我的收获。

《远离诱惑》教案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身边的种种诱惑;知道诱惑的促进作用和不良诱惑的危害。

能力目标: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复杂性,逐步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运用战胜不良诱惑的方法,逐步形成自我控制和抵抗不良诱惑的能力;初步学会用辨证的方法分析事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初中生活;鼓起敢于战胜不良诱惑的信心和勇气;学会依靠家长、老师和朋友的帮助,在与同学的合作中抵制不良诱惑。

【教学重点】

分析领奖台的诱惑过程中的体验以及应该如何正确对待领奖台的诱惑。

【教学难点】:

如何对待游戏机的诱惑。

【教学方法】:

事例分析法;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课:(潘多拉魔盒体验)从前,有个人捡到一个精美的盒子,上面写着:“记住,无论何时,都不要打开这个盒子。否则,人类将要遭到灭顶之灾。”这人开始吓了一大跳,没敢打开盒子。后来,他经常想这个盒子里到底装了什么东西,最后经不住诱惑打开了盒子。结果还怎么样呢?“(留下悬疑)今天老师发给大家每人一个魔盒,里边放着非常有意思的东西,但是大家一定不能在上课期间打开。提问:大家想不想知道这个盒子里放的是什么东西?盒子带给我们的这种吸引就是诱惑。在我们身边到底有哪些诱惑呢?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身边的诱惑。

一、身边的诱惑

诱惑:吸引、招引。(汉语词典)

活动一:寻找我们身边的诱惑。(四人小组讨论,小组成员分工记录、发言)

在我们的身边,充满吸引力的事物有那些?提示:天气渐渐变冷了,早晨一听到闹铃响起就能立刻起床的同学有多少?请举手。可见,有些同学受到热被窝的吸引。幻灯(1)图片展示:美食的诱惑、金钱的诱惑。提示大家展开丰富的想象。

讨论归纳:我们身边的诱惑:知识、书籍、漂亮衣服、零花钱、精彩的电视节目、游戏机、网吧……

(过渡):我们列举了很多的诱惑,这些诱惑就像我们手中的魔盒一样,到底是好的东西还是坏的东西,需要我们具体分析。刚才很多同学提到电子游戏的诱惑,老师作一个现场调查:我们班上有多少同学喜欢玩电子游戏呢?为什么喜欢?请大家畅所欲言。

归纳: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电子游戏呢?它有什么值得我们肯定的地方吗?它有什么需要我们提出批评的地方吗?

1、电子游戏的诱惑:

活动二:我谈电子游戏的利与弊。

幻灯(2)玩电子游戏的利:①利于开发智力,锻炼思维能力②提高反映速度,锻炼眼耳手脑并并用③缓解学习压力,调节情绪④增长电脑知识……

幻灯(3):播放flash《网》请大家结合实际谈谈玩电子游戏的弊:①一旦沉迷,损害身心健康(视力下降、手麻、背痛……)②影响正常学习,导致成绩下降③影响家庭稳定、幸福④受暴力、色情信息影响,降低道德水平,诱发违法犯罪的产生,破坏社会的稳定……

上一周星期六我校初二年级部分同学参加区上的体育比赛,其中三名同学没有按时到校,最后在网吧找到他们,学校的通报批评已经贴在公告栏里。我们联系自己,想一想:面对电子游戏的诱惑,我们应该如何去做?

归纳小结:适度玩,把它当作一种休闲娱乐,选择内容健康、具有教育意义的游戏;在时间安排上适度、有节制,自觉约束自己。

(拓展):虽然,我们认识到电子游戏在适度、健康的情况下对我们有一定的好处,但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好文化知识,因此我们对待学习和游戏的关系上,也要分清主次,把学习放在第一位。

(过渡)在flash中,这位同学开始时有没有意识到上网(玩电子游戏)会带来这么严重的后果?这是因为电子游戏等不良诱惑具有可怕的特征。

幻灯(4)驴子与蝙蝠的故事。

我们刚开始时讲的故事中,那个人最后经不住诱惑打开了盒子。结果,盒子里的东西跑出来了。从此,人类就有了洪水、瘟疫、疾病、犯罪等灾难。原来这是一个“潘多拉魔盒”,里面装的全都是邪恶。

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不良诱惑的特征:隐蔽性、危害性。

诱惑的另外一层含义是,使用手段引诱人做坏事。

(过渡):是否所有的诱惑都像“潘多拉魔盒”一样会给人带来不良影响?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一些诱惑起着促进作用?

活动三:魔盒游戏。

在座的同学中有多少坚持没有打开盒子?(统计人数)请1~2名未打开盒子的同学到讲台上,采访他们的感受。(鼓掌表扬)采访1~2名打开盒子的同学的感受:看到别人受到表扬,站在领奖台上,你的感受如何?你有没有想过要坚持不打开盒子,后来为什么又要打开了盒子呢?如果老师再给你发一个盒子,你能不能靠自己的意志力坚持不打开它?

2、领奖台的'诱惑:

面对成功的诱惑,往往会对我们产生激励推动的作用。我们应该如何走向领奖台呢?

必须通过正当途径和刻苦努力来获得。

小结: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有哪些你还不太明白的地方或者想了解的地方?

《远离诱惑》教案设计 篇4

一、本课的设计意图:

1、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生活。

(2)鼓起敢于战胜不良诱惑的勇气和信心。

能力目标:

(1) 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复杂性,逐步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

(2)学会拒绝不良诱惑的方法,形成自我控制和抵制诱惑的能力。

知识目标

(1)了解身边的种种诱惑。

(2)了解诱惑的促进作用和不良诱惑的危害。

(3)了解战胜不良诱惑的方法。

2、本课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作用

本课针对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很重,模仿力很强的特点,阐述了青少年学生面临的种种诱惑及其表现、产生的原因、带来的危害,并着重提供了战胜不良诱惑的有效方法,有助于帮助学生顺利地度过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本课是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一课。

3、本课相对应的课标要求

本课主要落实了课程标准中的以下内容:

(1)能够分辨是非善恶,为人正直,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中做出正确选择。

(2)自觉抵制“黄、赌、毒”和邪教等不良诱惑。

(3)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4、教学过程的逻辑结构

本课教学过程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让学生了解身边的种种诱惑;了解诱惑既有它积极的一面(促进作用)也有它消极的一面(不良诱惑引人误入歧途);了解不良诱惑既有来自校内的,也有来自校外的。

第二部分:通过“诱惑的天空”这一活动,引导学生发现、澄清自己内心究竟受到哪些诱惑,哪些不良诱惑是自己已经能够拒绝的,还有哪些不良诱惑是自己至今不能拒绝的。

第三部分:学会拒绝不良诱惑的方法。老师建议:

(1)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学会控制自己——道德层面

(2)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要轻易地跟着别人走——心理素质层面。

(3)从拒绝身边看起来的不起眼的不良诱惑做起——操作层面。

5、教学形式

制作课件,多媒体教学。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