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先烈足迹学习心得

欢迎阅读追寻先烈足迹学习心得(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追寻先烈足迹学习心得 篇1

种子的责任是开花结果,园丁的责任是料理花园,医生的责任是救死扶伤,老师的责任是传道授业。作为学生,我们的责任是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做一个优秀的学生。

翻开杂志,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个个衣着破旧、瘦小体弱的儿童的照片,他们正坐在四壁漏风、桌椅破旧的教室里上课,从他们渴求知识的眼神中可以看到,他们并没被简陋的条件所难倒,在他们的眼里,坐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就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而我们坐在窗明几净、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拥有先进的教学设施,一流的师资力量,我们有责任刻苦学习,将来报效国家。但是我们分明从一些同学的眼神里读出了他们对学习的厌倦之意,他们厌恶学习,沉迷网络,热衷电脑游戏......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只有不断学习,不断阅读,日积月累,才能取得进步。我们作为学生,理当认真学习,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巩固,虚心听取意见,不断吸取教训,努力改进学习方法,才能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进步。我们的成功会令老师、家长、学校感到欣慰和骄傲,也会让自己心里喜滋滋的。

我们应该给自己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确定暂时的目标和长久的规划。有这些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我们会朝这个方向去努力,成功的彼岸就离我们更近了。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先贤鼓励我们要做一个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我们身上系着重任,那就是努力学习,报效国家。倘若我们都很优秀,那么获得诺贝尔奖的就不再是那些黄头发、蓝眼睛、白皮肤的欧洲人,也不再是留着纯黑自然卷头发、厚嘴唇、黑皮肤的非洲人,而是咱们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的华夏子孙,到那时,中国该会多么的耀眼、多么的令人瞩目、多么的辉煌!——这一切暂时只是一个理想,我相信,这个理想并非遥不可及,只要我们努力,我们会变得非常优秀,会带领中国早日走进发达国家行列。

现在的我只是蓝天下一只正在学习飞翔的雏鹰,要想长成威武潇洒、自由翱翔的老鹰,只有不断尝试,勤于探索,迎难而上。学习之路是一条荆棘之路,只有掌握技巧,有足够的毅力和决心,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努力学习是我的责任,学习优秀是我的目标。

努力吧,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追寻先烈足迹学习心得 篇2

7月1日,经开区检察室组织党员干部到新习镇西鹿斗村开展纪念建党99周年活动,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谢台臣故居,接受革命精神教育洗礼,进一步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

随后在村党建活动室召开了“追寻先烈足迹传承红色精神”纪念建党99周年专题座谈会,村部分党员参加了座谈会。检察室副主任王建勇同志带领大家重温入党誓词,大家神情肃穆、举起右拳,整齐地面向党旗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让全体党员回想入党之初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牢记为人民服务的使命。

村老党员和检察室党员纷纷畅所欲言,围绕共产党员的信念、精准扶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等展开热烈讨论,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老党员们表示会在接下来的脱贫攻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继续发挥老党员的余热,为西鹿斗村的发展添砖加瓦。

检察室主任马新民号召大家要充分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宣传好国家惠民政策,带头做好群众释法工作,带头为全村发展献计献策,共同打好脱贫攻坚战。

心有所信,方能远行。检察室党员干部表示,通过这次主题党日活动,受到了教育,提高了认识,坚定了信念,在今后的工作中会时刻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自觉继承和发扬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全心全意做好本职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检察力量。

追寻先烈足迹学习心得 篇3

“周贡植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者,是中共早期在四川的组织工作者、农民运动领导者、国共合作实践者。”7月9日,国网重庆电科院组织党员代表前往铜罐驿镇红色教育基地——一革命先烈周贡植故居参观学习。

全体党员列队瞻仰了周贡植墓,献上白花,寄托哀思。在烈士故居中庭鲜红党旗前,由副院长、党委委员黄伟领誓,党员们紧握拳头,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誓言表达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进一步坚定了爱党、信党、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

该院7对新老党员开展结对活动,黄伟指出,“新老党员结对”是探索党员学习教育的新模式,老党员人生阅历丰富,党性修养高,青年党员在工作经验、觉悟精神方面有待提高,希望通过“新老党员结对”达到相互帮扶,共同学习的目的,让青年党员向老党员学习,学习他们的人生智慧,学习他们的党性修养,让青年党员人生有导师,老党员遇到困难有人帮忙,让传帮带成为共同提升共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特殊载体。

在周贡植故居讲解员的引领下,党员们认真参观了初心堂、忠心堂、赤心堂,通过“觉醒巴渝寻求真理”“播火西部为民立党”“国共合作,统战前驱”“枪响泸顺起义壮举”“前赴后继热血丰碑”等五大部分,详细了解中共四川省临委会扩大会议及相关巴渝党组织的情况和党史,深深感受到了在革命低潮、面临生死存亡之时,重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不屈精神和顽强作风。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展厅中一件件珍贵的历史资料,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回顾这段用生命和理想铸就的“初心、使命、奋斗”史,就是激励党员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和发扬革命烈士为党牺牲奉献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把爱党爱国之情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接续奋斗,奉献进取。

追寻先烈足迹学习心得 篇4

1953年,一位19岁的青年写下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青春万岁》,他在序诗当中写道:“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

而今,已经85岁高龄的他依然笔耕不辍书写青春,书写爱情,书写关于人与人生的种.种依恋。仅在今年,他就出版了五部不同题材的中短篇小说。这位青春文学的代言人,就是著名作家、学者王蒙先生。

文学是对时光的一种挽留

《红楼梦》里的芦雪亭联诗就是“大观园的青春节”

很多人都说,青春是短暂的,易逝的。王蒙先生说:“怎么能够挽留住我们对青春的这种体会、这种心得、这种记忆呢?文学是个好东西,文学让你一下子就把很多美好的东西挽留下来了。”

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红楼梦》是王蒙先生百读不厌的一部。尽管这是公认的记载家族兴亡的悲凉之作,但在王蒙先生看来,《红楼梦》其实是青春的小说,因为书里有那么多可爱的青年,尤其是少女,她们永远年轻,“描写芦雪亭联诗的那一段,那是大观园的青年联欢节,是大观园的文学节,是大观园的青春节,还是大观园的烤肉节。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的时候,仍然充满着青春的欢乐。”

王蒙先生眼中的青春,从来都是兴高采烈,从来都不淡漠。他在课堂上分享道,《青春万岁》序诗中所写的“眼泪、微笑、深思都是第一次”,其实是受到了屠格涅夫的启发。屠格涅夫在小说《初恋》的结尾写道——啊,青春,青春,你什么都不在乎,连忧愁也给你以安慰,连悲哀也对你有帮助。“为什么屠格涅夫说‘青春什么都不在乎’?因为前程远大,失败一次又有什么关系呢?”

从这一点上,王蒙先生倒是觉得林黛玉不该那么年轻就想着“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她是过于悲观了。对林黛玉我也感觉到非常遗憾,毕竟还在青春的年华,整天琢磨着他年有什么人来把你送葬,想的也忒早点了。”

青春飞逝,身上的一切也难免如日头下的蜡与雪一样,融化地干干净净。王蒙先生鼓励大家要乐观向前,“因为不会只有飞逝,不会融化得无影无踪,因为有文学,有日子的编织,有幸福的缨络。文学挽留了时光,文学挽留了青春,文学让我们永远不老!”

从1953年创作《青春万岁》至今,王蒙先生依然坚持在作品里书写青春和爱情,他说:“尤其是到我七八十岁以后,我体会到更多的是我是世界的情人,因为我爱这个世界,我给这个世界写了一封又一封的情书,我现在的小说就是我现在写的情书。”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