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课程标准: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的内容分为3个部分
1、画简单的图形
2、编写过程画图形
3、过程递归与计算
三、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
1、认识PC Logo for Windows的窗口界面。
2、输入绘图命令画图形时,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命令的功能。
3、积极动手实践,为命令输入不同的参数,大胆想象。
4、认识Logo过程,能够编写Logo过程画不同的图形。
5、编写过程时,认真思考命令与图形的关系。
6、积极动手实践,验证所编写的`过程,体会有关的方法。
7、认识递归过程,能够编写简单的递归过程画图。
8、能够指挥多海龟同时画图,能够编写过程进行简单的计算。
9、积极动手实践,验证所编写过程,体会编写完成任务的方法
四、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学习的是新知识Logo相关知识,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对于城乡结合部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这刚好是重新培养习惯的机会,一定要把握好。
五、教学措施
1、认真组织教学,认真对学生进行辅导。
2、实行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
3、由于学校存在人多机少的情况,所以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注重每个学生的学习,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成一节课的任务。
4、对课堂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解决一些突发事件,使学生能集中精力学习。
5、尽可能地多安排上机时间,让学生更多地熟悉软件环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 篇2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从上期期末测试来看,各班成绩还算可以。不过创新意识弱,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很强,不愿意多去思考,以至于测试结果不是非常理想。在平时的学习中,只有部分学生习惯较好,能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完成练习题,部分学生自控能力差,不愿意学习,半年下来收获不大。所有的学生中,接受新知识能力强,反应快的学生还是占大部分,少数学生学习不够自觉、主动,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应用能力较差。但是他们对信息技术课很感兴趣,只是对信息技术知识较为缺乏。他们爱科学、深信电脑是高科技的结晶。这学期应在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上下功夫,多用新科技知识充实他们的知识领域,使他们以后能树立正确的科学人生观、世界观,对其人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学生掌知识情况:
六年级学生对信息技术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学过电脑的各个组成部分,能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学会了win98及windos xp的基本操作,画图工具、计算器、写字板、记事本等。会用智能abc录入汉字,会用office word处理文字,简单的排版、编辑,会用photoshop和光影魔术手进行简单的图像加工处理。上学期学会了用flash制作简单的动画。作为六年级的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信息基础知识后,可以了解一些简单的编程技术(如积木类编程工具scratch)。教师还应该巩固学生对信息技术浓郁的兴趣,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自学能力。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的内容是编程工具scratch,这个软件的特点是:孩子不用记住命令不代表不需要指导命令。构成程序的命令和参数通过积木形状的模块来实现,积木模块包括8个大类,100多个功能。用鼠标拖动模块到程序编辑栏就可以了。中间的黄色部分是编辑好的程序代码,左边是可以用来选择的功能模块,右边上部是程序预览和运行窗口,右边下部是角色窗口。
程序界面就小学六年级孩子的学习能力,他们自己学会使用这个软件是有困难的,需要需要老师或者家长正确引导。孩子从模仿的过程中,能感悟到条件语句,循环语句,判断。能理解参数和命令的区别。让孩子理性的总结出来是很困难的,引导是必须的。制作中的程序只能在软件环境下运行,发布后的程序则是在网页内运行的。就是说,孩子们的作品可以通过网络被无数人看到。官方网站具有交友和评论的功能。国内亦有类似官网发布程序后在网页内运行的网站,方便国内爱好者及好孩子们对作品进行交流。
(二)、教学目标:
学生初步能认识scratch软件,了解该软件的界面和功能,并掌握scratch的基本工作方式。学生能认识scratch中的角色,并能掌握在scratch中新增角色和选择舞台背景的方法。学生能掌握对scratch中角色的移动和旋转。学生能够了解舞台的属性,并能够掌握用“移到”、“面向”、“平滑移动”等动作命令编写简单的scratch程序。学生能够了解“画笔”模块的相关命令和使用方法,并能够掌握用“落笔”、“停笔”等命令编写简单的scratch程序。学生能够理解按键与控制的含义,并能够运用按键与控制进行故事创作或编写简单的小游戏。学生能够理解侦测与判断的含义,并能够运用侦测与判断进行故事创作或编写简单的小游戏。学生能够学会新建变量,并能利用变量进行计算,掌握比较变量大小的方法。学生能够理解广播与接收消息的含义,并能够运用广播与接收消息进行故事创作或编写简单的小游戏。学生基本掌握了scratch的简单操作,能够作出一个简单的作品,对已有知识进行一次整合和提高。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scratch的界面;能打开scratch自带的作品;学习在scratch中新增角色,学会为舞台选择适合的背景;学习scratch中角色的移动和旋转;学习用“落笔”“停笔”等命令控制角色;理解按键与控制的'含义;理解侦测与判断含义,并能熟练运用;学会建立新变量,并利用变量进行计算;理解广播和接收消息的含义。
教学难点:
尝试简单脚本的编写;根据不同的要求为舞台选择适合的.背景和角色;学习scratch中角色的移动和旋转;学习用“移动”“面向”“平滑移动”等动作命令对演员进行定位移动;绘制运动轨迹;运用按键与控制创作故事或游戏;运用侦测与判断创作故事或游戏;掌握比较变量大小的方法;运用广播与接受消息创作故事或游戏。
三、教学要求
总体要求:信息技术课教育要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分析、处理、加工和传输信息的基本技能,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负责地使用信息技术,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教学中坚持多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1、传授知识、技能,激发其对待科学的兴趣,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使之成为心灵手巧的一代人,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
2、培养他们正确使用电脑的习惯,从小爱科学、学科学,为他们以后树立正确的科学人生观打下基础。
3、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及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4、一定程度上进行美育。
四、教学具体措施
1、仔细分析教材和学生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按照计划进行教学。
2、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备课。
3、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课前充分准备,课堂上坚持使用普通话,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材为主线,积极采取讨论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4、对概念尽量通过直观和实际例子来说明,然后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安排练习题的时候,重点放在理解、应用上,加强判断推理的训练,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
5、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坚强的性格,自我控制的能力,忍耐力,要求学生课堂上要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做作业有始有终,不怕困难。
6、积极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和继续教育的培训与学习,积极参与教育科研课题,积极学习教育新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7、设计并实施学科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内容以教材为主,课堂形式应活泼有趣,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作用。
五、培优补差
教学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由于学生生活环境,先天智商不同,对信息技术知识掌握的程度也不一样。对有功底的,接受能力强的,要严格要求,组织兴趣小组,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提高的他们的动手能力;对根基差的,而且接受能力差的,教师要耐心讲解,单独辅导,并定时定点进行。
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 篇3
一、学生基本情况
六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丰富多彩的形象知识比较感兴趣,对信息技术这门课不像语文、数学那么枯燥、单调。但对学习信息技术只是等同的认为是学习计算机。在学习上处于一种玩电脑的状态。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15课,介绍了多媒体技术、幻灯片制作及计算机处理声像文件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教材以培养学生的信息为主要目标,在教学上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指导原则,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增长知识,不断提高技能。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媒体、多媒体及多媒体作品的'概念,知道多媒体的表现形式。
2、初步认识PowerPoint,掌握PowerPoint的启动和退出方法。
3、熟练掌握建立演示文稿的方法及学会制作文字幻灯片。
4、掌握设置文字格式的方法及对文字的段落排版。
5、掌握应用设计模板和设置幻灯片背景的方法。
6、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的方法。
7、掌握添加新幻灯片的方法。
8、掌握添加艺术字的方法。
9、掌握绘制图形的方法。
10、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声音的方法。
11、了解幻灯片常用的视图方式。
12、掌握对幻灯片上等文字等对象设置自定义动画的`方法。
13、掌握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方式。
14、掌握超级链接的使用方法。
15、掌握幻灯片的三种放映方式。
四、教学措施
学生光有兴趣,不一定就能学好这门科学知识,要想使我校学生能系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计划采取以下措施:
1、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进行引导,端正其学习态度。
2、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让他们能充分利用好课堂30分钟时间。
3、对每个班都培养一名信息技术代表学生,由此学生带头对其他学生进行引导和榜样。
4、加强复习与巩固,培养学生兴趣
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 篇4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家庭基本没有计算机,接触计算机的时间只有在学校的一星期40分钟,操作时间客观上较少,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平衡。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较浓,上课能积极探索,主动求知。
各班都有部分学生因缺少操作机会,导致一些计算机基本操作都不熟练。针对五、六年级的不同情况,必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特别在提补差上要多动脑子,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平时的教学中,应着重在实、广、新上下功夫,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全册教材的目的和要求:
1、初步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全册教材共十二课,可分为三个单元。总课时为十五课时。
单元内容如下:
1、我们来训练小海龟;
2、小海龟登台表演了;
3、看看小海龟的'高招。
三、学生情况分析及教学措施:
教材是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供已经具有一定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小学生使用。学生经过3个学期的学习,已经对信息技术具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操作能力。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通过小学生易于接受和掌握的Logo语言的学习和训练,让学生初步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
绘图是Logo语言中最主要的功能,它通过控制一个“海龟”图标,在屏幕上描绘爬行路径的轨迹,从而完成各种图形的绘制。除了绘图功能,我们可以用Logo语言的命令编写程序,直接指挥机器人画画、做数学题、灭火、走迷宫、踢足球、做游戏,还可以指挥机器演奏动听的乐曲,做你想要做的许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