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学习心得体会

欢迎阅读微课学习心得体会(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微课学习心得体会 篇1

4月11日,我聆听了微课大使郑玲玲的讲座,受益匪浅。在短短的不到三个小时的时间了,我知道了什么是微课,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以及微课运用的前景。可惜我只是看到关于微课浅显的现象,没能学到微课的技术,这是我的一大遗憾。根据我对于微课的学习,浅谈几点感受。

1、微课产生的必要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扩散的速度加快,微课的出现及使用越来越被需要。微课主要关注小现象、小策略,积累小故事,是基于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手段。因此微课也分为两类:教师类微课程和学生类微课程。教师类微课程可以开发他人的作品,也可以开发自己的成果。

2、微课是什么?通过学习了解到微课是指源于教育教学实际,基于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自主学习,以主题模块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与完整的小规模课程,具“短”、“小”、“精”、爆的特点,适用于学校教育的各个领域及各种课程类型。微课表面是制作技术,其实质是精细观察、深度思考和思维方式的变革。微课时间微,只有5分钟,若干个微时间形成1+1大于2的效应。内容微:一次一个小点积少成多,四两拨千斤。要求微,每次启发一点点,量变引起质变。

3、通过学习我看到了微课运用在课堂的好处、优点。但是我只是走马观花的学了一点皮毛,觉得自己离微课很远。不会制作微课,对于微课可望而不可即,希望以后有机会能深度接触到微课的学习制作中。

微课学习心得体会 篇2

参加了微课的培训学习,使我对微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微课每个老师能把自己的教学经验的精华部分简洁快速的传授给别人。下面谈谈微课制作几点学习体会:

(一)录制时调整电脑分辩率为1024x768,颜色位数为16位。ppt尽量做到简洁、美观大方。(尽可能使文件小,易于传输)

(二)时间须严格控制在五分钟左右。

(三)内容非常碎片化,非常精炼,在五分钟内讲解透彻,不泛泛而谈,若内容较多,建议制作系列微课。

(四)在编写微课内容时,基于教学设计思想,完全一对一地“启惑”“解惑”。

(五)微课在内容、文字、图片、语言等上须正确准确无误。

(六)微课讲解时,声音响亮,抑扬顿挫。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详略得当,不出现“你们”、“大家”、“同学们”等大众受众式用语。

(七)若在讲解中使用课件,课件有视觉美感(建议ppt尽量采用单色,突出简示洁之美)。

(八)视频画质清晰。

(九)建议能看到教师头像。“PPT+视频”的录制模式下,头像不遮挡教学内容。

(十)要有片头片尾,显示标题、作者、单位等信息。

(十一)视频格式为:Flv、Mp4,视频尺寸为:640x480或320x240。音频格式有:AAC,MP3。

微课是新时代的产物,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有必要去学会正确使用它,并创造性的运用到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去。

微课学习心得体会 篇3

5月21日下午,我们学校在多媒体教室举行了信息技术教学技能培训活动,主讲人李骞老师,培训的内容是《微课及其制作》。李老师主要从“微课的定义”“微课的特点”“微课的分类”“微课的设计”“微课的制作”等方面给大家作了培训,通过培训学习,我明白了微课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1、微课的定义

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

2、微课的特点

微课只讲授一两个知识点,没有复杂的课程体系,也没有众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主要特点是“短”“小”“精”“悍”。

1.主持人讲授性。主持人可以出镜,可以话外音。

2.流媒体播放性。可以视频、动画等基于网络流媒体播放。

3.教学时间较短。5-10分钟为宜,最短的1-2分钟,最长不宜超过20分钟。

4.教学内容较少。突出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技能点。

5.资源容量较小。适于基于移动设备的移动学习。

6.精致教学设计。完全的、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7.经典示范案例。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

8.自主学习为主。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课程,是一对一的学习。

9.制作简便实用。多种途径和设备制作,以实用为宗旨。

10.配套相关材料。微课需要配套相关的练习、资源及评价方法。

3、微课的分类

常见的微课分类:

1.按知识点内容的传授方式:讲授型、解题型、答疑型、实验型、其他类型。

2.按微课的教学方法来划分:讲授类、作业类、启发类、合作类、提问类、演示类。

3.按微课的主要教育价值来划分:“传道型”微课、“授业型”微课、“解惑型”微课。

4、微课的设计

(1)选题:小而精

A.知识点必须足够细,10分钟内能够讲解透彻;

B.一节微课只讲解一个特定的知识点或典型问题,如果该知识点牵扯到另一个知识点,详细讲解时需另设一节“微课”,必要时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和加工,而不宜照搬书本;

C.选题内容适合使用多媒体表达,适合加入丰富的图形图像、多姿的动画、声色兼有的视频。

记住微课的主要使用对象是学生:为学生的学而设计。

(2)教学设计:创意(问题、活动、策略)

A.微课片头含有微课名称、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微课适用对象及微课所属学科、教材、单元、知识点等信息,以方便教师观摩与学生学习。

B.要明确微课的学习目标、教学环节、评价方法,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来自主和个性化学习。能调动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

C.微课设计时应有恰当的提问,灵活使用多样化的提问策略促进学生思考。

D.要注重教学活动和教学策略的设计,而不是以教学内容的讲授/传递为目标。

5、微课的制作

微课视频的主要制作方式有:

A.拍摄式微课

通过外部摄像设备,对教师及讲解内容、操作演示、学习过程等真实情境摄制下来的教学视频。

B.录屏式微课

通过录屏软件,录制教师对着电脑屏幕的讲解、分析、演示过程。(含声音和教师头像)。或者通过交互电子白板、一体机等数字媒体的录制功能,同步录制课堂的教学过程。

C.动画型微课

运用图像、动画或视频制作软件(如Flash、PPT、绘声绘影、Movie Maker、GIFAnimator等),通过微课脚本设计、技术合成后输出的教学视频短片。

D.混合式微课

应用上述提及的多种方式,制作、编辑、合成的教学视频。

接着,李老师结合我制作的《部首查字法》,向老师们介绍了如何运用Camtasia Studio软件,对ppt演示进行屏幕录制。以前我录制微课用的都是这种方法,今后我也要尝试用其他方法来录制微课。

总之,这次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领略了新时代的教学新方法。今后,我将努力钻研,让微课在教学中得到实践,让学生的学习空间更广泛,思维更开阔。

微课学习心得体会 篇4

20xx年x月x日我有幸去郑州参加全国信息技术培训,学习微课的理念和录制方法。非常感谢各位校领导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也非常感谢各位同事的支持和帮助。我们的培训时间为20xx年x月x日至10月x日,历时5天。短短5天时间收获很大,受益多多,现在我就将自己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向大家做以汇报:

这次培训分为两大模块:一是基础理论课程讲座,二是技术实践课。给我们上课的是自广西示范大学的杨上影老师,我们都很佩服他,因为5天的学习都由他一人讲授完成,并亲自自导我们软件的安装及学习。他不但是一个微课理论的先行者更是一个微课制作的百事通。

本次培训采取机房教学,我们不与培训教师直面都是屏幕及广播中听取课程,为了一睹广西示范大学的杨上影老师讲授微课的风采,在进行培训的第一天,我们近300人挤在一间计算机教室内听理论课程培训。这丝毫不影响我们的学习热情,在培训中我了解到了信息化基础理论、同时在课中播放众多的视频资

料,以轻松幽默的形式还向我们展示了未来教室的变化,以及信息技术可以让教育更美好的实例,让我们真实的感受到信息技术成就现代化教育模式。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对我们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提出新的要求,挑战着我们的教师能力。

在微课的设计流程、类型以及发展,录制制作中又使我对微课程的制作有了浓厚的兴趣,为我们更好的开展信息化教学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手段。在技术实践课的学习操作中我学会了如何做出一个微课录制需要的PPT,以及PPT中我们平时没有注意到的细节和技巧。如何利用Camtasia studio进行视频和音频录制,如何利用edius进行视音频的编辑,如何利用After Effects进行微课片头制作等等,两天时间我们学习熟知22个软件,容量之大,是我在培训前没有想到的,为了更好的完成培训任务,组委会安排我们又进行了两天的晚自习培训,杨老师主动的帮助我们完成微课软件的安装和破解办法。这一点我们都非常的感谢。通过学习我发现我们学校其实在微课开发的路上理论是先进的,录制的技术方法和形式也是值得肯定的。只是我们还有很多细节部分需要统一,理论上明确把握什么不是微课,技术上突破怎么录制出反说教能够和学生心理相互适应的交互式微课,是我们今后的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