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育儿书心得体会

欢迎阅读读育儿书心得体会(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育儿书心得体会 篇1

买这本书的时候,先看到封面设计和插画,觉得特别“土”。可才读完第一章,我就对它刮目相看,比起之前看过的那些育儿“理论”书,这本可算得上是最贴近现实,最走心的。大概因为作者是本身就是两个孩子的爸爸妈妈,而他们是用自己的养育经验来教我们如何更好的做父母。书中所举的例子都是实实在在,甚至可以拿自己曾经的成长经历对号入座,读起来颇为顺畅。

很早以前我就听说过“terrible two”,2岁的孩子开始有自主意识,表达能力萌发开始了第一个叛逆期。所谓的“叛逆”真的是因为孩子说“不”吗?看完这部分,颠覆了我一直以来和大部分人一样的想法。我们说孩子叛逆,是因为我们总是把孩子当做我们的一个所有物,总想着让孩子顺从我们,而忽略了孩子是一个独立的、有思想的个体。不是孩子叛逆,是孩子在加速成长,而你自己停止成长或者成长太慢,跟不上孩子的成长速度。

两三岁的'孩子萌发了自我意识,想用“我”表达自己的愿望,父母应该接受孩子的成长,根据孩子的不同成长阶段调整与孩子的相处方式。比如麦子们现在才一岁四个月,我就明显感受到他们已经萌发了自我意识,比如我给他们买了新鞋子,他们看见就自己蹲下去脱鞋子非要穿新的,不让穿就生气了拿着去找其他人帮忙穿。

所以现在带他们买东西,我会下意识的给他们自己做选择,不管他是真的懂也好还是随便选的,至少让他们知道我给他们自己做决定的权利。

读育儿书心得体会 篇2

一直以来,我和孩子爸爸对于陪伴孩子、自己带娃的重要性都有很深的认识,但是由于工作原因,我们不得不两地分居。现在孩子一岁4个月了,只有周末才能见到爸爸。

平时我除了上班时间都尽可能自己带他们,想想别人家是一个孩子两个父母陪伴,而我们家是一个人的时间精力还要分给两个孩子。偶尔想想还是挺遗憾,所以为了多一些高质量的陪伴,每周都会提前和孩子爸爸计划周末去哪里,多创造一些和孩子一起玩的机会,比如带孩子去野餐、去玩吹泡泡、去上亲子游泳课等,加上喜欢摄影,我经常挖掘一些周边景色好的地方带孩子去放风,顺便拍照。

我遇见过很多家长,他们会讨论最近去哪里玩,然后开始不停抱怨带着孩子多么麻烦,玩不尽兴,下次去绝对不带孩子。听完我们只能一笑了之 。因为我们是属于那种喜欢带着孩子一起玩的,除了实在不能带去的.地方。但这并不意味我们把全部时间都花在孩子身上,没有自己的生活。

平均每个周末我们都能抽出一个时间段约着去逛街、看电影,从孩子三个月开始就是这样,我记得当时孩子吃奶频繁还很高,有一天我去看美国队长3,差点涨奶涨哭了,还是忍着看完的。因为两地分居,只有周末两天的时间,然后我们一般会把一天分为三个时间段,比如早上一起去野餐拍照晒太阳、白天孩子午睡了我们就去看电影、吃了晚饭带他们去亲子游泳。

我很享受这样的时光,有时候我要烤蛋糕或者上摄影课、我就把孩子交给他们爸爸,然后关起门来两耳不闻窗外事。

读育儿书心得体会 篇3

我看过一本书叫《学习的革命》,其中有一段是这样的“把握最关键的几年:从出生到八岁。其实很多家长都不会关心这个阶段,任由他们在这个时间段虚度。其实男孩和女孩在4岁前都可达到相当于17岁时所测定智力的50%,4岁至8岁间。发展另外30%,最后20%在8岁至17岁间完成。这个关键时期建好了就可以通向未来学习的成功之路。”那么怎样才能教育好孩子,我认为家长不仅要有良好的育儿心态。更要讲究育儿方法。下面我来谈谈自己教育儿子的心得体会:

1 作为家长,首先要调整好心态,要清楚懂得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与优缺点;面对孩子的教育我们应当有稳定的情绪,健康的情感。即使自己工作了一天,很累了,在孩子面前也不能有情绪。

2 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父母可以选择一些内容生动、有趣的、能吸引孩子的故事、谜语、智力游戏等;每天坚持在睡觉前,读故事给他听,慢慢养成睡前一定要听故事;学习任何东西,都可以是有趣的,只要把它像游戏一样对待;现在我的孩子每天晚上上床睡觉前都会开口跟我说:“妈妈,我要做作业。”

3 开拓思维,多方面发展。孩子的兴趣是多方面的,而且是经常变换的;要根据孩子的这一特点,合理地开发孩子的智力,开拓思维,让他尽量多学一些知识;同时家长也应顺应孩子发展过程中的这一特点,及时补充和吸收各方面的知识。以解答孩子提出的问题。我认为有一点是很重要的:即家长要多参与孩子的活动,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孩子们从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获得学习。

4 多鼓励,少训斥。每个孩子在其成长的道路上,需要家长的细心呵护与教育,在孩子取得了进步。我们不妨给孩子多点赞扬,在孩子遇到了困难,我们不妨给孩子多些鼓励,孩子稚嫩的心灵是有自尊自爱的',在呵斥下,也许会阻碍孩子进取的心,在表扬与鼓励下,孩子的心儿会快乐地飞扬。

5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好的习惯养成,将会使孩子的一生都会受益无穷。 我和许多妈妈一样,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颗善良之心,能拥有一切做人的良好品质,并且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我知道:孩子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认真专注,而且要有良好的控制能力,这样他无论将来学习还是工作,成功的可能性都会很大。

6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在平时的生活中,父母应该注意做好榜样,带好头,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比如在公共场所不乱扔垃圾,不说粗话脏话等等。

7 要让孩子知道什么叫“交换”。目前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孩子要什么大人都会依着他,这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我的方法是,孩子要我依他一件事情,同时我也会让他依我一件事情。 比如看电视,他说要看《爱探险的朵拉》,我会答应他。但是,我会限制他看几集,看完以后做什么事情。

8 我们应当多与孩子沟通,认真倾听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每天我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问他:“今天老师教了你什么本领呀?可否为我们表演一下呀?”

9 多让孩子参与家庭劳动,关键是沟通。比如让孩子帮忙拿拖鞋的时候,应该跟孩子说:“请帮我拿一双拖鞋好吗?”切勿用命令式的口语。

10 把每一次外出都变成学习的经验。如公园里的跷跷板,灯的开与关,门的启与合,黑夜变成白天。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教育孩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不应该操之过急,而应该考虑孩子的生理、心理状况,给以孩子更多的耐心。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

读育儿书心得体会 篇4

《西尔斯健康育儿百科》是一本关于儿童健康的综合指南,虽然书很厚字很多,但是完全不影响一般人的阅读和理解,因为整本书都是用很口语化的文字来写的,读起来就像在跟亲切的儿科医生聊天般轻松自如。

书的开头即提到,尽管每位家长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一切,但是如今仍有许多孩子没得到应有的健康养育,所以他们体质越来越弱、情绪越来越差、体型越来越胖,人们对医疗保险体系的不满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作者希望本书能够成为“家长——儿科医生”合作关系的有益补充,并帮助家长完美完成职责。在读本书的过程中,也会不时结合自己的经历去思考“到底怎样才算科学、健康养育?”就书里出现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来说,有以下几方面需要为人父母者特别注意。

首先,要尽可能全面了解自己的孩子,全面的意思是指你不但要随时准确了解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还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因为很多生理病痛都源于某些负面情绪得不到宣泄。正如西尔斯医生所言,家长对孩子了解得越透彻,无谓的担心就越少,照顾孩子的效率也越高。事实上,许多的儿科问题都有在家就能解决的办法,而这些办法就是本书作者细致介绍给读者的妙计。

其次,预防是最好的治疗。这句话其实和西尔斯医生一直倡导的“多保健,少吃药”一个意思。在这种模式里,意味着我们走进医生办公室之后,不能一味询问“该吃什么药”,而是要多问问“我们该做什么来达到自我保健的目的'”。这是一种更健康的态度,也是家长们需要树立的就医态度:尽量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来纠正孩子身上的各类“小毛病”,而不是依靠吞几粒药片来解决问题。

本书花了不少篇幅讨论健康饮食方面的问题,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孩子的体重是否正常,还与脑发育密切相关。“各位家长,你的孩子正在发育的大脑无法承受许多加工食品中的垃圾成分……如果你给孩子的大脑喂垃圾食品,你就会得到垃圾的学习能力和垃圾行为”(见吃得“纯粹”小节)。说到孩子的大脑发育,本书还提到“运动是最好的健脑方式之一”,因为运动会增加流向大脑的血液、促进脑部发育、舒缓情绪、并保持胰岛素稳定。

最后,如果想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家长必须学会尊重孩子、尊重生命。尊重孩子,意味着能够对婴儿时期的孩子有足够的耐心,认真回应宝宝的啼哭;尊重孩子,还意味着家长要及时体察并照顾出现焦虑或沮丧等消极情绪的孩子,不要错过与孩子的任何交流机会。

千万别以为消极情绪问题只会纠缠成年人!据说,情绪障碍已经越来越频繁地在小孩子身上出现了。总之,孩子是无价的瑰宝,值得家长用所有的耐心和努力为其提供健康成长的环境和条件。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