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水浒传李逵读后感600字(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浒传李逵读后感600字 篇1
今天我阅读了《水浒传》中的第四十二回《假李逵剪径劫单身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这故事主要讲了:李逵在看望母亲的路上遇见假李逵,李逵给他留了一条命,给他一些钱。傍晚,李逵饿了,去吃饭,听见假李逵和他老婆谈起这件事,他上去就把假李逵杀了,假李逵老婆跑了。后来他到家了,骗母亲说自己作官了,把他接上梁山,途中,李逵母亲渴了,想喝水,李逵把锅拿来后发现母亲被老虎吃了,李逵大怒,先杀了两只小虎,后来又杀了两只大虎。官府知道后,把李逵接上衙门,假李逵老婆发现了,报告给官府,李逵被捉。当我读到:朱贵分付道:“休从小路去。只从大朴树转弯,投东大路,
一直往百丈村去,便是董店东。快取了母亲,和你早回山寨去。”李逵道:“我自从小路去,不从 大路去!谁耐烦!”朱贵道:“小路走,多大虫;又有乘势夺包里的剪径贼人。”李逵应道:“我怕甚鸟!”戴上毡笠儿,提了朴刀,跨了腰刀,别了朱贵,朱富,便出门投百丈村 来。这一块体现了李逵无谓,路上有贼有虎,他却明知路有虎,偏向虎路行。而且丝毫没有胆怯的心。真是英雄的楷模。又当我读到:李鬼道:“孩儿本不敢剪径,家中因有个九十岁的老母,无人养赡,因此孩儿单题爷爷大名唬吓人,夺些单身的包 里,养赡老母;其实并不曾害了一个人。如今爷爷杀了孩儿,家中老母必是饿杀!”李逵虽 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君,听得说了这话,自肚里寻思道:“我特地归家来取娘,倒杀了一个 养娘的人,天地也不容我-罢!罢!我饶了你这厮性命!”时,我不由赞叹李逵这个人,
他虽有英雄气概,却不失仁义,虽然那个人坏了他的名声,他却念在那人是为了养母才坏了他名声,手下留情。这才是真正的英雄。当我读到:李逵把不住抖,道:“我从梁山泊归来,特为老娘来取她。千辛万苦,背到这里,倒把来与你了!那鸟大虫拖着这条人腿,不是我娘的是谁的?”心头火起便不抖,赤黄须早竖起来,将手中朴刀挺起,来搠那两个小虎。这小大虫被搠得慌,也张牙舞爪,钻向前来;被李逵手起,先搠死了一个,那一个望洞里便钻了入去。李逵赶到洞里,也搠死了。李逵却钻入那大虫洞内,伏在里面,张外面时,只见那母大虫张牙舞爪望窝里来。李逵道:“正是你这孽畜了我娘!”放下朴刀,跨边掣出腰刀。那母大虫到洞口,先把尾去窝里一剪,便把后半截身躯坐将入去。李逵在窝里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山,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戮,正中那母大虫粪门。
李逵使得力重,和那刀靶也直送入肚里去了。那母大虫吼了一声,就洞口,带着刀,跳过涧边去了。李逵拿了朴刀,就洞里赶将出来。那老虎负疼,直抢下山石下去了。李逵恰待要赶,只见就树边卷起一阵狂风,吹得败叶树木如雨一般打将下来。自古道:“云生从龙,风生从虎。”那一阵风起处,星月光辉之下,大吼了一声,忽地跳出一只吊睛白额虎来。那大虫望李逵势猛一扑。那李逵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颔下。那大虫不曾再掀再剪:一者护那疼痛,二者伤着他那气。那大虫退不彀五七,只听得响一声,如倒半壁山,登时间死在下。不由又为李逵的爱母,急于为母报酬的孝心赞叹。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李逵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更让我明白了要有孝心,要有气度的同时也要有仁爱之心。
水浒传李逵读后感600字 篇2
身体和心灵必须有一个在路上,身体无法远行,就让心灵去流浪。书籍就像一条小河,从你生命的河床里流过,在你的生命里烙上回忆。你无法把它留住,它的涟漪和浪花会轻轻地拍击你的心,让你感觉自己的心灵随着它一直在旅行的路上。而我是个喜欢读书的小男孩。暑假里我读了《水浒传》。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自话文写成的章回体小说,书中塑造了一百零八将绿林好汉的独特形象。比如:谦恭仁义的宋江,粗中有细的鲁达,勇猛率性的武松,鲁莽胆大的李逵……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武松。武松赤手空拳地在景阳冈打虎,为他赢得了深广的声誉,也为他赢得了都头的职位。在杀了西门庆和潘金莲之后,他主动到衙门自首。在他杀了蒋门神、张都监和张团练十几口之后,甚至在墙上用血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多么敢作敢当的性格啊!这就是武松,一生光明磊落,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我就是喜欢他这种性格。相比之下我很多地方都要向他学习。有一次,我不小心把老师放在讲台上的杯子摔碎了,当时教室里只有我一人。上课了,我诚惶诚恐地坐在位子上。老师看见摔碎的杯子问是谁打碎的,下面没有人回答。我的头低得很低,脸火辣辣的。当时我想过站起来向老师承认,可是我太懦弱了,我不敢向老师坦白。直到我读了《水浒传》认识了武松,了解了他的事迹,我才知道做人要敢作敢当,这样的'人才会赢得别人尊重。《水浒传》给我带来的收货不仅仅是这些。还让我明白了团结力量大等等。
《水浒传》这本书就像春风,吹开了我智慧的花苞。就像雨露,滋润着我求知的心田。它是我的良师,教会我很多道理。朋友们,去读读这本书吧!
水浒传李逵读后感600字 篇3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施耐庵以北宋宋江起义的史料为主要依据,成功塑造了一百零八位英雄的形象。
这部小说主要写了一百零八位好汉的英雄事迹。如《火并王伦》《大破连环马》等。在这众多好汉中我最喜欢的是大头领,人称呼保义,及时雨,孝义三郎的宋江。他被晁盖义士救上梁山后,对晁盖忠心耿耿。晁盖西去后他担任临时大头领。他代领梁山好汉“替天行道”,消灭了许多的恶势力。在《五虎上将打童贯》一集中。他很有威严地说:“我梁山五虎何在?”吓得敌军抱头鼠窜。最后梁山好汉推选他为当之无愧的大头领。
读完《水浒传》,我的脑海中只剩下两个字,一个是“忠”,而另一个则是“义”。书中,杨志逼着吴用问这两个字的意思,吴用毫不犹豫的答道:“忠:对上绝无二心。义:对友绝无二心。”杨志把刀架在宋江的脖子上,大声喝道:“这你应当如何去做?”吴用掏出一把刀斩钉截铁地说:“吴用愿意以命相换!”说着便刺向自己。吴用这一壮举,是对“义”最好的诠释。看到这里,让我记起了那件事:一天我和好朋友,一块踢球。因为顽皮,球砸破别人家的玻璃,当时我害怕极了,看到气势汹汹的房主,我不敢承认自己的错误。在房主的逼问下,我的好朋友站了出来,替我承认了错误。我害羞地低下了头,心想这个朋友,我交定了。
每次读起《水浒传》,总是给我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那荡气回肠的文字,栩栩如生的人物,波澜壮阔的场景,一次又一次地打动了我,感染着我。
我爱《水浒传》,我爱读书!
水浒传李逵读后感600字 篇4
这个暑假,我读了明代小说家施耐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北宋农民大起义而写的《水浒传》。《水浒传》与《西游记》、《三国演义》和《红楼梦》并称为“四大名著”,同时它也是我国最早的长篇小说之一,也是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
这本书里有许多有趣的情节,我最喜欢的是吴用“智取生辰纲”这个情节。他趁运送生辰纲的军汉们又累又乏,叫白日鼠白胜用美酒诱惑他们,巧妙地安排了晁盖、公孙胜、刘唐、三阮兄弟先品尝美酒,借机下药,最终蒙骗了军汉们,胜利取得了生辰纲。作者采用了细致的描写手法,将故事情节环环相扣,有时令人迷惑不解,有时又让人哈哈大笑。
《水浒传》中的人物个性鲜明,人物绰号也很符合人物个性。如“及时雨”宋江,他是郓城县的一个小官史,为人好义疏财,并且非常孝顺父亲。因为他乐于帮助穷困的人,所以各地方的人们,都景仰他的德望,在大家的眼里,他总是在大家需要时出现,也真应了“及时雨”这个绰号。他受了小人的的陷害,蒙上了不白之冤,在万分危急的时候,梁山伯的英雄们赶来劫法场,将他救上山去。这样的人物与绰号还有很多很多,比如拼命三郎石秀、智多星吴用等等。
《水浒传》中的语言也经过千锤百炼,丰富而生动,极富表现力。写武松打虎是虚实相间,竭力渲染,写李逵力杀四虎则只用实写,且颇显轻松,更加突出了武松的神威和勇力。
我很喜欢《水浒传》,读了《水浒传》,“忠义”二字就深深刻在了我的脑海中,我也记住了八个字:惩恶扬善,精忠报国。那情义,那忠义,让我久久不能忘怀,让我敬佩、仰慕、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