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小班夏至教案(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夏至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夏至要吃面食的习俗。
2.了解有哪些小麦制品。
3.发挥想象力,夏至面里有什么,锻炼幼儿动手能力和创造性。
活动准备
一碗面的简笔画,并打印,每人一张,彩笔、剪刀、双面胶
活动过程
1.介绍夏至吃面食的习俗:
夏至时新麦收获,各地食俗虽有差异,但吃面却是共同的。史料记载,我国汉代就有过夏至节的习俗,食面也有尝新的意思。像是北京冷淘面、四川担担面、无锡人早晨吃麦粥、中午吃馄饨,江南地区还有麦粽、夏至饼。所谓夏至饼就是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等,祭祖后食用。其实夏至饼里并没有指定的馅料食材,只要是开胃消暑的,都可以加到饼里做馅料。
2.了解有哪些小麦制品
(1)——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小麦吗?它是长什么样的呀?(教师出示图片)
(2)——那我们平时吃的面食是像小麦这样硬硬的黄黄的吗?
(3)——其实啊小麦首先被制成了又白又细的.面粉才能被我们广泛使用。那小朋友们知道哪些东西是由面粉制成的吗?我们刚才在介绍夏至吃的面食时已经提到很多了,有小朋友能回忆一下吗?还有其他的吗?(面条,面皮,面饼,面包,蛋糕)
3.夏至要吃夏至面
(1)面条也是用小麦做成的,是我们夏至节气要吃的主要食品之一,有一句话叫“冬至饺子夏至面”,也有说“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今天我们的面条已经准备好了,但是光吃面条有些单调,小朋友们来动动脑筋,想一想面条上可以加点什么菜呢?
(2)请小朋友们把你能想到的'菜画出来,剪下来,然后贴在这碗面里吧。
(3)教师分发打印好的面条简笔画。
(4)小朋友们自由发挥,教师对需要帮助的小朋友进行指导。
(5)请完成图画的小朋友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说画的是什么,为什么画这些菜。
(6)教师给予优秀作品的小朋友奖励。
小班夏至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感知和理解儿歌的主要内容。
2.试着根据儿歌的总句型来编织儿歌的句子“刷xx的人”。对看演示和读儿歌感兴趣,愿意读儿歌和参加游戏活动。
准备工作:
1.用彩色油画棒在白纸上画出房子的一角,还有游泳、爬山、骑车、卖瓜、踢足球的.图片。
2.张开双臂的红太阳玩偶的拟人化图片。
3.一支着色笔,一些红色颜料和一个太阳头饰。
活动过程
先展示例子和图片,初步了解图片内容。
1.老师(举例子):看图说,图上有什么?人们在做什么?
2.老师(出示太阳娃娃的照片,然后用刷子蘸红颜料)看谁来了?它手上有什么?
老师:夏天的太阳真调皮。拿一支红色的画笔。它想做什么?
示范并背诵儿歌,同时理解儿歌的主要内容。
1.老师一边读儿歌,一边根据儿歌内容。拿一个红色的笔刷,在图片上刷,把图片涂成红色。
教师;儿歌是怎么说的?调皮的孙用红刷子刷了谁?
2.一边读儿歌,一边操作太阳的图片。在“刷”的地方,放慢速度,等待孩子参与朗诵,让孩子对儿歌内容更加熟悉。
3.红日照在屋外的人身上。你觉得热还是凉?
4.老师带领孩子看图,读儿歌2-3遍。
小班夏至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夏至节气时影子是最短的这一特点。
2.了解影子长短、大小变化的规律。
3.进行手影表演,锻炼手部肌肉。
活动准备
手电筒、手影表演视频
活动过程
1.介绍夏至节气知识
据说夏至是最早被确定的节气,因为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发现在这一天同样时间太阳照射下的影子长度最短。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因为地球是个球形,表面是由弧度的,太阳直射点的'变化造成了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夏至这一天,太阳直射点达到北回归线,是最接近我们的时候,所以这一天太阳高度角最大,同样时间太阳照射下的影子也就最短。
2.做实验证明光照角度和影子长短、大小之间的关系
——小朋友们观察过我们的影子吗?有什么发现?
——影子是我们的好伙伴,总是跟在我们身后,但它也很调皮,常常会变化自己的长短、大小,小朋友们知道它是怎么做到的吗?
(1)将铅笔竖在桌上,手电筒先从侧面照射,请小朋友们观察影子的长度,逐渐将手电筒太高,观察影子长度的变化,让小朋友们发现光照角度越小影子越长,光照角度越大影子越短。
(2)将手电筒固定在桌上,向墙面照射,手在墙面和手电筒之间来回移动,观察影子的大小变化,让小朋友们发现物体离光源越近影子越大,离光源越远影子越接近物体实际大小。
3.观看手影表演
(1)——影子真是太调皮了!不过他却是我们的好伙伴,有这么一群人和影子的关系非常好,还能让影子来表演节目呢!
(2)教师播放手影表演视频
4.进行简单的手影表演
(1)小朋友们,看了这些哥哥姐姐们影子的表演,你们想不想来试一试呀?只要好好了解影子,你们也能成为很好的朋友哦。
(2)展示几个手影动作,请小朋友们练习
(1)教师请几个小朋友上台来用手影表演一个故事,要注意动物的大小
5.活动结束
故事参考:想飞的小象
有一只小象,刚刚生下来。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有一天,象妈妈带他到河边,他看见了河水和高山。小象说:"世界真大呀!"这时,一只小鸟在天空中飞来飞去。
小象想:"要是我也会飞,可以看更多的东西,多好呀!
小象爬到树上学飞,"哎哟"一声,摔了一个大跟头。
小兔子看见了说:"小象,我们有自己的本事。我不会飞,可是我会打洞。"
山羊说:"我也不会飞,可是,我能爬上陡峭的悬崖。"
乌龟说:"我不会飞,可是,我会游泳。"
爸爸妈妈对小象说:"我们大象力气大,这是小鸟不能比的。"
小象明白了,他跟着爸爸妈妈运木头。他用长鼻子一钩,大木头就搬走了。大家都喜欢他。小象说:"我是小象真幸福。"
小班夏至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夏至吃面食的习俗
2.了解面食的制作过程
3.能自主完成用橡皮泥模仿面团做面食的活动,锻炼手部肌肉和控制力
活动准备
和面、揉面视频,简单的面食制作方法视频,橡皮泥
活动过程
1.介绍夏至新麦收获,人们要在夏至这一天吃面食的传统习俗。
2.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知道哪些食物是面食吗?
——那你们喜欢吃面食吗?喜欢吃哪一种面食呢?
——有的小朋友喜欢吃面条,有的喜欢吃面包,其实包子外层的.皮、饺子皮它们都是面食呀,他们的形状是不是都不太一样啊?但其实它们都是面粉做成的,为什么面粉能有这么多形状呀,我们看看一看在大哥哥手里面粉是怎么一步步变身的吧。
3.教师播放和面、揉面的视频,并讲解
——请一位小朋友要复述一下面粉变成面团需要那些步骤?(要加水然后朝一个方向搅拌,最后用手把它揉成团)
——真棒,现在我们已经有面团了,就是我们的橡皮泥,现在请小朋友们动动小手,把面团捏成你喜欢的面食的形状吧。
4.幼儿自主动手捏橡皮泥,教师对需要帮助的孩子进行指导,并鼓励孩子做出如包子皮、饺子皮之类比较有难度的作品。
5.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对能做出优秀作品的幼儿奖励。
6.活动结束
小班夏至教案 篇5
小班夏至教案(精选13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夏至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