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中班《小瓢虫》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小瓢虫》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用谷折 剪的方法折出瓢虫。
2.能看懂简单的折纸步骤进行折叠。
3.体验折纸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每组一个小篮子,内放跟组人数对应数字的正方形彩纸,剪刀。每组一盒彩笔。一个酸奶纸盒(装剪下的边角料)。
2.瓢虫范例一个,折纸步骤图一张。
活动步骤:
一、话题导入:请幼儿猜谜语。激发活动的`兴趣。
1.教师说谜面,请幼儿猜猜迷谜底:身体成呈半球形,背上七颗星,棉花喜爱他,捕虫最有名。
2.请幼儿欣赏范例,快速完整示范,激发幼儿折纸的兴趣。
二、结合折纸步骤图,引导幼儿学习折叠瓢虫。
1.请幼儿自取材料,围坐在桌子周围。
2.折纸过程。
三、请幼儿将做好的瓢虫跟同班的放在一起,比比看,玩玩说说,体验折纸带来的快乐。
四、请幼儿整理自己的材料。将边角料放进垃圾桶。
中班《小瓢虫》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孩子们非常喜欢瓢虫、蚂蚁等昆虫,也喜欢观察它们,但他们对这些昆虫还不够了解,特别是一些平时不太接触的昆虫,如七星瓢虫等。因此,此次活动围绕“秋虫”这一话题,通过观察比较,了解七星瓢虫的外形特征,知道瓢虫是益虫,并能通过绘画形式表达表现。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七星瓢虫的外形特征,通过绘画形式表达表现。
2、乐意大胆添画背景,使画面更加丰富,享受添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瓢虫图片
2、纸、画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感受瓢虫的外形特征。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请你们猜猜看是什么?
谜面:圆圆的身体像面包,头上一对小触角,身上还有七颗星,会飞会爬真灵巧。(是七星瓢虫)
2、帮助幼儿梳理谜面。
小结:小朋友真聪明,可以从七星瓢虫的形状和花纹猜出来。
二、瓢虫作品欣赏——初步了解七星瓢虫的特点。
1、七星瓢虫长得怎么样的?
小结:七星瓢虫有一个圆圆的身体,头上有一对触角,背上有7个圆圆的斑点,还有六条腿。
2、那七星瓢虫是益虫还是害虫呢?为什么?
小结:七星瓢虫专门吃害虫保护庄稼,所以是益虫。
三、幼儿学画——用绘画形式表现瓢虫的.外形特征
1、小瓢虫要去旅行,请你们来画一画。
七星瓢虫是什么样的?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绘画七星瓢虫。
添画:他们到哪里去旅行(草堆里、花园里、大树上、树叶上)
3、幼儿集体绘画。
要求:把七星瓢虫的外形特征画出来。
观察要点:
1)能否星瓢虫的外形特征画出来。
2)是否能添画背景。
4、分享交流。
小结:小瓢虫真可爱,你们都画对了吗?它们的背上有7个小圆点,头上的一对触角,六条腿是对称的,画好左边画右边。
四、活动延伸——知道哪些虫是害虫。
你们还知道哪些虫是益虫呢?
教学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幼儿对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与老师的互动很好。老师的有些引导还不够到位,要多让幼儿表达,以后上课要多注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中班《小瓢虫》教案 篇3
目标:
理解诗歌的意境,感受诗歌优美的语言,尝试创编诗歌。
发挥想象力,萌发喜欢瓢虫的情感。
准备:
瓢虫的教具两个,幼儿操作的`小瓢虫指偶人手一个。背景图一张,记录卡若干。
过程:
1、小瓢虫的歌。
教师边操作瓢虫玩具不停地在幼儿身边飞动,边有表情地朗诵诗歌的第一段,念完后将瓢虫停在手指上当戒指。
操作两只瓢虫一起飞动,有表情地朗诵诗歌第二段,念完后将瓢虫停在衣服上当纽扣。
小瓢虫的歌美吗,你觉得什么地方美?
根据幼儿的回答逐步出示记录卡。
根据记录卡幼儿和教师一同朗诵诗歌1-2遍。
2、会变的瓢虫。
瓢虫,瓢虫,飞来飞去老是脚步匆匆。刚才它飞到哪里了,看上去像什么呀?它还会停到哪里去呢?会变成什么呢?
幼儿玩瓢虫指偶,尝试把瓢虫放在身体的不同部位,想一想瓢虫看上去像什么。
幼儿相互交流。你们的瓢虫飞到哪里了?变成了什么?
教师示范将个别幼儿的回答编到诗歌里去。
全体幼儿尝试创编儿歌,鼓励有创意的创编。
3、我是一只瓢虫。
刚才小瓢虫是在我们的身上飞来飞去,我们编出了很多好听的诗歌,现在小瓢虫还可以飞到花园里,田野里,幼儿园里,会变成什么呀?请你用记录卡把它先画下来,编一编儿歌。
启发幼儿大胆想象记录,教师巡回指导,幼儿相互交流。
中班《小瓢虫》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等现象都有了一定的兴趣。但由于数学活动比较枯燥,所以幼儿学习的积极性都不是很高,经常机械性的学习,学习不够主动。为了让幼儿能更主动的学习,更深入的掌握数的概念,我设计了这一带有情境性的数学游戏活动,利用了幼儿所喜欢的小昆虫―瓢虫吸引幼儿的眼球,使幼儿一开始就对活动能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按小瓢虫身上的点、数的量不等、颜色不同的特点,让幼儿巩固对7以内数的认识,学习按二维特征分类。希望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可以在玩中学、学中玩,轻松的学习。
活动目标:
1、尝试按数量、颜色的二维特征进行分类,巩固对7以内数的认识。
2、通过情境创设,让幼儿体验到数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画有4个点、5个点、6个点、7个点的五彩纸制瓢虫若干。
2、画有4个点、5个点、6个点、7个点的五彩树叶若干。
3、5幢五彩房子、瓢虫妈妈一只
活动流程:
引起兴趣―领瓢虫―帮瓢虫挑树叶―帮瓢虫找家
活动过程:
(一)谈话
1、今天,何老师邀请了一群你们的老朋友来我们班里,看看它们是谁?
2、哇,树上有好多小瓢虫呀。它们都长得一样吗?
小结:小瓢虫身上的颜色和点数都不同。
3、那你们知道身上有4个点的瓢虫叫什么吗?(小瓢虫都有自己的名字,它身上有几点就是几星瓢虫了。)
(二)领养小瓢虫
1、那么多小瓢虫,它们都想和我们交朋友,让我们来找个小瓢虫做朋友吧。(每个幼儿领养一个小瓢虫)。
2、和同伴或客人老师交流一下你领养了一只怎样的小瓢虫。
3、请个别幼儿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小瓢虫。
(三)挑树叶
1、哇,你们看这里有什么?(树叶)
2、是怎样的树叶呢?(颜色不同、数量不同)
3、告诉你们噢,小瓢虫最喜欢在小树叶上玩啦!
4、我们也给自己的小瓢虫挑选一片小树叶,好不好?想一想你的瓢虫朋友会喜欢哪一片小树叶呢?
5、你给小瓢虫选了一片什么样的树叶?为什么?
小结:我们的小朋友们真棒!都为自己的瓢虫朋友挑选了一片它最喜欢的树叶。
(四)找家
1、天黑了,瓢虫妈妈叫孩子们快回家啦!我们把小瓢虫们送回家好不好?
2、这是小瓢虫的家,看看是什么样的?
3、想一想你的瓢虫朋友是住在哪幢房子的哪里?为什么?
4、现在请你们把小瓢虫送回家吧!
5、瓢虫妈妈开心极了,谢谢大家帮忙把它的孩子们送到了各自的.家中。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