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的心得

欢迎阅读班主任如何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的心得(精选5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班主任如何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的心得 篇1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会发现有些班主任年年所带的班级班风好、学风好,班工作做得井井有条,学校安排布置的任务完成得又快又好,学生对他的话“言听计从”;反之,有些班主任虽然工作很认真,却带的班级并不怎么样,学生对立情绪较严重,还时有顶撞老师的现象。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班主任的威信所致。记得自己在读初中的时候,有一位很调皮的同学因为上课捣乱被老师罚站,他竟和这个长的很高大的老师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一点都不把这个老师放在眼里,根本就不接受这个老师的教育,却最后被另一位长的很瘦弱的老师教育得泪流满面。这就说明老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对学生的教育起着不同效果的作用么我们班主任如何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呢?根据自己十多年的工作经验,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用过硬的业务去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欢迎

作为班主任,首先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做到业务过硬。试想,一个在课堂上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的老师,怎么会不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尊敬呢?尊其师信其道,这样你还怕你的学生不听从你的教导和指挥吗?知识可以武装头脑,更是教师树立威信的砝码,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充电,丰富知识,增强理论,以渊博的知识引导学子。

二、在管理中身教重于言教

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的道德品质、行为作风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作用。在日常工作中,我总是严于律己,以身立教,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试想,铃声一响你就在教室,哪还会有学生迟到的现象?一个不抽烟的班主任,学生抽烟现象肯定比抽烟的班主任所带的班级少。所以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树立自己的威信。

三、与学生的关系要恰到好处——既融洽又保持一定的距离

班主任与学生应处于怎样的关系才为最佳状态?不同的人有同的观点,有的人认为应该是朋友关系,有的人则认为是“猫鼠关系”。而工作经验告诉我,班主任和学生的关系应是两者的结合,即融洽又有一定的距离。这种关系是师生之间融洽但不自由,有距离但不隔阂,犹如油和水的关系,能够和睦相处,又不混淆;这种关系既能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一种亲近的感觉,又不至于因朋友关系而产生太自由的后果,又能使学生自觉自愿的心态下完成各项任务,从而更好地达到教育目的。

四、以宽容的心去理解学生

班主任要学会宽容,不要认为学生的错误都是有意违纪,要弄清楚事实真相,分清主、客观原因。作为学生,思想发育不完全成熟,辨别是非能力还不强,要允许他们有改正错误的机会。遇到学生犯错误的时候避免感情冲动,避免粗暴训斥、严厉批评、无情数落,甚至讽刺挖苦。遇到学生犯错误时要沉着冷静、有分寸、不急不躁,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去理解学生,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和改正的机会。我班的陈ⅹⅹ同学伙同他人去偷窃群众的西瓜,被群众当场抓获送到学校。学校决定要给他广播通报处分结果,因为怕名声臭,第二天他让同学捎话来说不读书了。虽然他这一搅丢掉了班上的流动红旗和扣掉了班上的德育分,自己心里很怒火,但冷静下来后还是把这一情况反映给学校,并建议学校取消广播通报处分结果的方式,留给其继续读书的勇气。在以后学习当中自己多次找他进行耐心教育,劝他要好好珍惜这次改过自新的机会。这位同学很感激也很后悔,保证以后一定通过认真学习来报答老师。后来这位同学确实变化很大,在中考中取得了好成绩。现在回想起来心里很欣慰,因为自己的宽容给了一个学生学习和做人的机会。所以我认为宽容并不会让学生的错误得寸进尺,降低老师的威信,因为老师的宽容,而会让学生因为感激而尊重爱戴老师。

五、协调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充分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

班主任在学生中的威信也有赖于家长对老师的态度,作为班主任应利用各种机会与家长沟通,如家长会、家访等,告诉家长在孩子面前应多正面评价学校、老师,不说有损于学校、老师威信的话,不做有损于学校、老师的事;即使对学校、老师有不理解的地方也应通过和学校、老师直接沟通来得到解决,避免伤了老师的尊严,扫了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一个连家长都不能信任的学校、老师,怎能让学生去尊重这位老师?要让家长知道,孩子的教育应通过学校、家庭的共同配合和协调才能完成,只有这样才能把孩子教育好。

班主任如何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的心得 篇2

一、用广博的文化知识,精堪的教学技巧去征服学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广博的文化知识,精堪的教学技巧是树立班主任威信的重要条件。要想搞好本学科的教学,没有丰富的知识是不可能的,没有渊博的知识,能赢得学生的佩服,也是难以想象的。事实证明几乎所有的学生毫不例外地喜欢和敬佩有能力的、有本事的老师,无不被老师渊博的知识与深入浅出的教艺所折服。教学中,单靠教材上那点知识去教学生,知识这样浅薄贫乏,只能是误人子弟,且时代在变换,知识更新的速度愈来愈快,再格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古训也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更新充实自己,全面提高自己素质,在“学”字上下功夫,使自己的知识形成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源头水,成为学生的百科全书,讲起道理,深入浅出;论证观点,有理有据;剖析问题,入木三分;处处让学生大开眼界,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工作永葆青春活力,学生会深为你渊博的知识,上进的精神而敬佩。办事有条不紊,才能赢得学生信赖。在工作中才能起到“不令而行”的效果。

二、保持良好的心态赢得学生

良好的心态是树立班主任威信的前提条件,教师的心理缺陷不但会造成教育的失败,而且由于耳濡目染将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教师不但要有终身从教的信念,丰富的治学经验,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而且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注重心理的自我调节。首先要坚持正确的学生观,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存偏见,主观臆断。其次发展自己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开阔视野,丰富学识,防止情绪孤僻化,抑郁化,有利于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保持乐观的情绪。其三,在强调个人价值凸现金钱作用的今天,要拥有一颗平常心,坦然面对名与利,多一份豁达与自信,少一点烦躁与不安,它是保持健康心态的重要因素,也是老师做人的信条、理念。其四,面对学生种种不尽人意的表现,老师要有容人之量,不工有责罚之心,养成遇事沉着、冷静的工作作风,形成健康的心态。

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影响学生。

“听其言,观其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班主任老师时时处处都应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言行,做到“以身立教”,言传身教,成为学生的榜样。不提无法办到的要求,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的人。作为教师,不仅要用自己的学识教人,而且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仪表、行为去传授品格。尤其是作为班主任,其言行举止都为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发生影响,首先是革命的理想和革命的人生观。为人师表内容很多,其核心是让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相信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相信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一代新人。因此作为教师,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最重要,所以我们教师应力求做到关心集体,忠诚老实,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对事业满腔热情,工作积极主动,对同志开诚布公,以诚相见,严于律已,宽以待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学生。其次是具有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要注意仪表端庄,举止从容,以朴素的风貌熏陶学生。我比较注意使用文明用语,从不讲污言秽语,甚少用讽刺、奚落、挖苦的语言去对待学生,更能不搞体罚,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例如要求学生遵守纪律,自己首先做到模范遵纪守法,严格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早上班,迟下班,从不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严格按课程表安排上课。尽量做到“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四、用真诚的爱心去打动学生。

关心爱护学生,是树立班主任威信的基本条件。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和蔼可亲、善于鼓励,时时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和关心,进而为学生提供及时的鼓励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情绪就会轻松愉快,形成整个班级良好的学习环境。其次,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他们的发展如何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未来。这些责任感是教师对学生的成长寄予良好的期待,由此而产生关心学生的情感和行为。试想一个不关爱学生的班主任,就不可能自觉地为学生奉献,做出优异的成绩。事实证明:班主任经常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酸甜苦辣,关心学生的痛苦和不幸;当学生的身心、人格尊严、合法权益受到践踏和损害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保护学生;当学生遇到困难或挫折时,给予及时的帮助,努力使他们成功,使学生视老师为父母,积极主动的接受老师的教诲。所以班主任要想赢得学生,就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去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用真诚与爱心去跟他们交朋友,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五、用自信鼓励学生。

班主任除了作好优生的思想戒躁工作和授予他们学习的技巧、方法,使优生保持稳定向上的势态外,更重要的是如何努力做好差生的转变工作,差生不仅学习成绩差,且思想品质、行为习惯差,他们人数虽少,却影响较大,要做好他们的转变工作,就要努力帮助他们扬起希望的风帆,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付之以爱,消除“破罐破摔”的消极心理,要针对他们落后的原因,全方位,多角度对其加以了解,找准病根,对症下药,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使他们改正不足,变被动为主动,从而不断进步,向“品学兼优”靠近。在学习上,对差生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个别辅导和指导的方法,破解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要善于捉差生的闪光点,对他们的优点和进步施以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使表扬多于批评,差生才能领略到小小成功的喜悦,才能树立“其时我不差”的信心和勇气,从而点燃其心灵深处自信的火花,成为前进的动力。

总之,班主任的威信形成,取决于许多因素,但最根本的在于本人的长期实践和主观上的努力,而教育不是立竿见影的事情,班主任的威信是在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形成的。

班主任如何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的心得 篇3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可正是这“最小的主任”管的事情多,特别细。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大至教育教学工作,小至鸡毛蒜皮的小事,样样少不了班主任操心。班级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基本单位,班主任工作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工作的成败,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是班集体的核心。那么,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采取怎么样的方式、方法来管理班级呢?在此,本人根据多年来做班主任工作的一些体会,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做好班主任称认为必须努力做到“五勤”和“五心”。

一、“五勤”

1、多深入学生的生活

班主任工作的实质,就是按照预定的依据、一定的原则、程序、方法、手段对班级中的人、事、物进行计划。实践证明,班主任走进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面貌,智力状况,生活经历、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及生活环境等,有利于掌握班级总貌、特点及基本倾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并且在与学生日常的实际接触中,班主任能及时地把握班级的动态,对班级新出现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能随时随地予以具体的引导和控制。

当然,班主任的直接管理决不是无用低效的管理方式,而是与学生情感交流、对学生循循善诱的过程。现在的学生与过去的学生相比,心理上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即希望班主任和他们打成一片,参与他们的各种活动,希望得到教师的尊重,爱护和关心,希望能直接得到班主任的多方面指点。

2、勤于观察

班主任要了解、掌握学生就要经常注意观察学生的状况、情绪表现,在课外注意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在家访中观察学生家庭表现,家长对子女的要求和教育方法等等。因此,优秀班主任应是一位优秀的观察家,他们不仅勤于观察、更要善于观察。

3、多与学生进行交谈,多一些表扬、鼓励的话语。

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从晓理动情到慎行的过程,这些过程往往要借助于语言“媒介”来实现,即说的“言传”。要多开口表扬学生,不要总是板着面孔训斥学生,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鼓励性的话语往往能给人以无尽的动力。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希望。而表扬则是对其行为的肯定和赞许,为其行动指定正确的方向。

4、多为学生做出行动示范

在学校,与学生接触最频繁的是班主任,学生受班主任的影响也很大。学生要接受班主任的教育,不只听其言,还会观其行。班主任只有用行动做出榜样,学生“耳濡目染”,久而久之,对学生就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即所说的“身教”。放学了,随手关上一扇门;学生发烧了。用手测一下学生的额温……诸如此类的细节和动作,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进而产生以“无声用有声”的教育效果。

5、勤想方法

班主任要将班内每一个独具个性,变化发展的人,一定要多想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管理好本班级。如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组织好一个有凝聚力的班委会,定期开好班会等。

二、“五心”

1、对待自己的事业要有责任心

责任心就是自觉把份内的事做好的心绪与情怀。班主任是连接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与管理者。班主任的工作责任就是要保证学校布置的工作能够讯速及时、准确无误地传达下去,并积极带领同学通过各种组织形式,使工作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另一方面,班主任要经常深入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日常的学习和工作等各项活动,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如没有责任心。没有奉献精神,只是将工作布置下去,由学生自己完成,是很难做好班级工作的。

2、对待工作要有恒心

恒心是做好班主任的保证,班级的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可忽冷忽热、忽紧忽松,必须常抓不懈。每天检查卫生、迟到、课间操等方方面面的工作,虽是日常工作中的一些小事。如纪律、卫生、课间操,都要始终不放,稍有疏忽,就会影响成绩,实践证明,班主任工作只要能够用心去做,班级工作一定能取得成效。

3、对待学生要有爱心

只有真心实意地热爱、关心和尊重每一个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用爱心感化、教育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工作中才会得到同学们的支持和配合,学习上给予关心、掌心,是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润滑剂。

4、对待学生要细心

班级管理工作中也会因发生一些突发事件而产生新的问题。班主任在工作中一定要细心,在日常工作中要细心对全班同学进行仔细的观察,了解每个人的特点,及时发现和处理,就有可能在别的同学身上也发生类似的情况,受到批评时,引起学生的反抗,给工作带来阻力。

5、要有一严心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是爱,松是害”,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在班级中应有一系列行为规范、条例、守则。班级的日常事务由班干部负责,那些纪律性较差的同学就有所克制,久而久之,也会成为一个自觉遵守纪律的人,只有在这样严而有格的班级氛围中,班级工作才能井然有序。

总之,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多年的实践表明,在班主任工作中,只有抓好思想政治工作,班集体才会有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强大的精神动力,用心激情,以情动人,班级教育才会情通而理达,借助学生闪光点是激发、转化学生的最近通道。对学生的主要问题,常抓不懈等等,都是班主任的一些做法。加上班主任工作中的五个“勤”劳“心”。这样才让人感到又苦又累的工作干得轻松,干得快乐,干得完善。

班主任如何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的心得 篇4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

一、亲近学生

要通过各种活动亲近学生,来了解班风、学风,了解全班主要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原因所在,了解家长普遍的文化层次,要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爱好等),了解个人的生活环境,掌握哪些是积极分子,哪些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学生等等。

在亲近与研究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努力展现自身广博的文化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对你"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你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你当作好朋友,树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那么,教育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干部队伍的组建和培养。

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小干部决定的。小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我称他们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所以唯有慎重地选拔和培养干部队伍,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渐从繁重走向简单与轻松。当选的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干部队伍的组建不能仅仅作为一种形式存在,我非常重视小干部的培养:其一,我大力表扬干部的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来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其二,在鼓励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要更严格要求干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即"以点带面";其三,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即"以面带面"。

三、以强化常规训练带动教育教学工作。

良好的常规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我班调皮的学生多,这样就影响了集体形象,如一个学生有调皮捣蛋、不合常规的举动往往会使整个集体活动宣告失败,甚至使全班努力争取的荣誉付诸东流,直接影响到班集体的利益。因此,要扎实有效地加强一个学生的常规训练。让学生按照《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的常规去做。同时注重其他常规的培养,如卫生、参观、劳动等,使学生形成一种习惯。

四、重视主题班会与主题队会的开展。

我很注重每次主题活动的实效性,使每次活动都让学生得到一次思想和灵魂的洗礼,留下深刻印象并指导自己以后的言行。比如针对学生当中有抄袭作业的现象,开展《诚实守信人人夸》主题队会。使每名学生都深切地感受到如果失去诚心就将失去人格,学生的感触很深,尤其是一些学困生。

总之班主任工作要有爱心、诚心、恒心、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很好胜任这一工作。

班主任如何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的心得 篇5

借今天这个机会,讲一个教育故事,倡导一种思想:不要把学生推向对立面。

一个星期四的晚上,我正在宿舍查看就寝情况,忽然手机上发来一条短信,其内容是:“杨老师,我是学生xx,我现在不在学校,因为厌学不想上学了,向您请假。”看了这条短信,我匆忙赶到这位学生所在宿舍核实情况,同学们反映说:xx同学几天来胡思乱想、厌学。我听后想:该同学现在在哪里?不会想不开吧?于是,我立即回拨电话,发来短信的小灵通已关机。我惴惴不安回到办公室,准备给学生家里打电话,就在我查看号码的瞬间,转念一想:该学生父母离异,被判给父亲抚养,其父亲长期在外,家里只有爷爷、奶奶,其母亲也只是凑空关心一下,学生家离学校也比较远,估计学生是不会回家的。学生能发短信请假,说明他还是比较理智的,不会做傻事,一切等明天再说吧。

第二天一早,该学生没有来上学。我给其家里打电话,并与其母亲取得联系,果然星期四晚上没有回家。我问其母亲:根据您的判断,孩子会到哪里去?其母亲想了一会说:可能会和他堂兄在一起。紧接着,我记下相关电话号码,拨通电话证实:这位学生确实在他大伯家与其堂兄弟在一起。当时我真想在电话里教育他一通,可是我又担心激起对立情绪,就灵机一动关心的说:“你早饭吃了吗?”学生回答说:“还没有”。我说:“你抓紧时间吃早饭,然后让你兄弟送你到学校来,我和***妈在学校等你呢?学习的事到校再说,好吧?”他答应了,然后我又特别关照他的堂兄务必送他到学校来。

半个小时之后,该学生与其家长都在我的办公室坐下了。按照常规,对学生擅自离校且夜不归宿这种情况,必须严格教育,当然少不了一番训斥。可是,当我看到学生的倔强与其母亲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的时候,尤其是我发现该学生只听父亲的话、而其父亲在电话里居然纵容他转其他学校学习,我深感这次教育的难度很大,就冷静下来思考对策。沉默几分钟后,我开始不厌其烦的说故事、讲道理,谈做人、谈学习、谈前途;谈意识、谈行为、谈习惯;谈同学、谈老师、谈亲人、谈朋友等等,其母亲也不时地劝说。这样反反复复教育足足1个多小时之后,学生的思想还是扭转不过来。其母亲开始流泪了,这是无奈的泪,也是辛酸的泪。我实在看不过去,就对学生说:象你这样想转学是不可能落实的,你如果还把我当老师的话,今天就得好好听劝。我又一次给其父亲打电话说:转学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只有断了念想才能挽救孩子。与学生的父母达成一致意见后,我就让学生自己一个人去想,想通了就写下自己的打算,想不通继续想。

学生想了一节课后,一个字也没有写,他说:“老师,我能不能回家去想,想好了再来。”我发觉他思想开始解冻了,趁势说:“可以回去休息调整,但必须要想好,决不能两天后还是老样子。”他犹豫了一下,点点头。我还是不够放心,就对他及其母亲说:“回家后只能在家休息、反醒,决不能在和堂兄弟等社会闲荡人员交往,更不许用小灵通等与别人联系交往等,否则,我们今天的努力就白费了。”然后,让学生写一份保证书,其母亲也当面签字以示慎重。

临走之前,我追问:“两天后就要期中考试,这可是初中入校以来第一次大型考试,你就不想看看自己到底学得如何吗?再说,你上次数学单元测试还得了90分,这次期中考试你只要认真准备,肯定不会考差的。带一些书回去看,好吧。”在我积极的心理暗示与鼓励下,他表示要参加考试,然后就去教室拿书了。

在教育交流与对话中,我了解到这位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缺乏吃苦精神,刚进校时经常与社会上的人联系,后悔自己没有来读书,有一种想转学的念头;二是受家庭特殊因素影响,情感缺乏、个性倔强;三是国庆节期间与外界有不良交往,他堂兄就是去年刚退学的。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分析,这些特殊学生的心灵也有脆弱的一面,他们之所以心理闭塞、心胸狭隘,凡事总往坏处想,甚至对老师持敌意态度,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必要的来自父母、老师和同学的关爱、理解与信任等等。对这样的学生,老师和家长如果一味训斥、责备,甚至打骂,很容易把学生推想对立面的。

回家调整两天后,该学生就回校参加期中考试,考试结果对他而言十分理想。开家长会时,这位学生的母亲非常感动,对学生鼓励的同时也充满了信心和希望,班会课上全班同学都为这位学生的进步鼓掌加油,他自己的思想也稳定下来。我也感到欣慰与高兴:那个星期天将近三个小时的教育守候,能够换来一位学生在人生关口的一次转变,很值得也很难得。我庆幸:自己没有把学生推向对立面。

故事结束了,但它留给我更多的教育思考,其中的一点就是,我们不要把学生想得太坏,不要把学生推向对立面。大多数学生毕竟还是未成熟的孩子,教育转化需要爱心、耐心和细心,更需要情感、交流和智慧。如果能用“爱生如子”的情怀关心每一位学生,我们就会用良好的教育方式给学生留下美好的记忆,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创造教育的成功与快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