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圆明园读后感

多美网

2025-10-03读后感

欢迎阅读火烧圆明园读后感(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火烧圆明园读后感 篇1

随着一声声震耳欲聋的大炮轰鸣和燃烧着的熊熊烈火,被誉为人间仙境,繁花似锦,绿草丛生的圆明园瞬间化为灰烬。

从康熙开始,就已经拥有圆明园了。历代皇帝都不断对圆明园进行扩建和修饰,又经过雷氏家族和皇家画院的精心设计,多有楼房都是欧洲建筑风格,再加上伟大皇帝乾隆的精妙绝伦的想法,圆明园显得格外出类拔萃。园中心有个广场,12只生肖动物按次序排为两行。白天每隔一小时就有一只动物从嘴里喷出水,吐到中央的汉白玉石池子里,中午12点12只动物则一起喷水,水声哗哗啦啦的,从动物的嘴里喷出来,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显得气势非凡,宏伟壮观。坐在旁边,仿佛置身于一个乐池中,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中,每个细胞都充满了活力。

除此以外,圆明园也有很多花草树木,还有一个小城,买什么的也有,乾隆皇帝就装扮为平民,混在其中。有几个人专门充当小偷,偷一些价值连城的财物,如果被抓,就要被拷打一顿,不明真相的人一定以为是真的。

但对我们一直耿耿于怀的英国,法国,却越来越嫉妒我们现在的生活,于是动兵打中国。三年后,英法联军攻占了大沽口炮台,接着占领了天津,最后得寸进尺,攻进了北京。此时的咸丰皇帝像只受了惊的绵羊,毫无抵抗能力,竟带着一批文武大臣逃到了承德避暑山庄。

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后,直接向圆明园进兵。他们闯进后,立刻惊呆了。这么多的珍宝!于是,他们疯狂地抢夺起来。这帮家伙拿的拿,扛的扛,手脚都不够用了。他们的衣袋就要撑破了,可还不满足。有的人把珍珠叼在嘴里,有的人把抢来的绸缎和刺绣当做包袱,对于那些拿不动的贵重物品,他们则发疯的连砍带砸,过够了瘾。

之后,为了不留他们抢劫的罪证,他们销毁了圆明园。但在避暑山庄,咸丰却尽情享乐,对北京发生的一切不闻不问,真是可恨!

看完了视频,我们深有感触。有人认为是咸丰的错,有人则认为是外国太坏。我认为都有错。如果清政府的军队很厉害,英法联军也攻不了城。英法也太坏,为什么要打我们呢?

但事到如今,历史也不会改变,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长大保家卫国。

火烧圆明园读后感 篇2

学习了第21课《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我十分愤慨英法联军的掠夺行为,也十分惋惜圆明园的毁灭,更加愤怒的是清朝当年的腐败!

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艺术馆、博物馆由长春园、万春园、圆明园组成,所以又叫:圆明三园。他吸收了世界各大名胜的精华,用了三代人的世界才建成的宏伟建筑。但是,被英国法国两个强盗一把强烈有空。

圆明园这建筑艺术的精华、园林艺术的瑰宝用大火烧为了灰烬,被英法联军烬,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雨果自己就是法国人,还在文章中怒斥英法联军,把英国和法国比作两个强盗,一个既然会把自己的国家比喻成强盗国家,这就因为英法联军做坏事做过头了。圆明园是万园之园,却被侵略者的魔爪粉碎,一座举世闻名的世纪文库,一座历任惊叹的宏伟建筑,一座美丽无比的智慧结晶,就被一把连烧了三天三夜的大火变成了宇宙的尘埃……这也充分说明了清朝的腐败、无能,当时中国人的无能、腐败才造成了这一国耻。不知道利用第一次和第二次战争中间的三十年努力发展,而还是这样无所事事,导致这一系列的事件的发生,落后就要挨打的!这是中国的国耻、国耻、国耻!

圆明园流失海外的许多多文物,大多是第二次战争中被英法联军劫掠,中国对他们拥有不可质疑的所有权。这些文物理应归还中国,回到它的原生地,回到母亲的怀抱。但是,他们一直要求中国用“购买”的方式买回被敌人掠走的中国珍贵文物。

英法联军是可恶的,当年的清朝是腐败的!我们要记住这个伤痛,记住这个国耻,才可以发展更美好的明天。

火烧圆明园读后感 篇3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我感到无比的愤怒和哀伤。

刚读开头,我不禁疑问:不就是一个小公园吗?为什么说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呢?

再接着往下读,我发现圆明园非常大。有许多不一样的小园、大园。如果要参观,恐怕几天也走不完。

读完第三段,我脑子里浮现出一座金碧辉煌的殿堂,“真漂亮啊!”我不由感叹。

一幅都是热闹场面的买卖街马上显现在眼前,那儿卖了漂亮、多彩的花伞,一些古代小巧、精致的首饰,一些红澄澄的糖葫芦,“哗啦…”,我的口水流下来了。

接着我又看见了杭州西湖,天上弯弯的月亮,映在清澈明亮的湖面上,旁边的柳树姐姐“梳理”着她的长发。月亮、湖、柳树相互衬托,多美的景色啊!漫游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读了第四段,我仿佛看到了好多中国的奇珍异宝,翡翠玉、大理石、汉白玉……数不胜数。

看完最后一段,我终于知道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了,我幻想的那些景物和宝物全都破了,被一大批强盗打破了。我既哀伤又气愤,这真是一段被受尽了耻辱的历史!我甚至突发奇想的想:如果我穿越回到强盗刚来到圆明园大门的时候把强盗打倒,圆明园就不会被毁灭了!但这是不可能的。

强盗真是太可恶了!圆明园的一切啊!全都没有了!

想到前几年,他们还敢把圆明园的宝物拿出来拍卖!那些本应是我们中国人的,可是他们居然当成是自己的宝物拿出来拍卖,我感到无比的愤怒。

现在的圆明园,只剩下残垣断壁,已经不再漂亮了,想到这里,我感到好悲伤,悲伤圆明园的一切没有了。想到以前别的国家欺辱我们,抢我们的土地,我又感到无比的愤怒。

读了这篇课文,我感到无比的愤怒和哀伤。这真是一段被耻辱的历史!

火烧圆明园读后感 篇4

看完《圆明园》之后,我对同去的朋友说的第一句话是“如果我以后有了钱,我要修建这个圆明园,重现清朝的文明。”有一个同学立即回复我“你到大英博物馆买那几个12生肖的塑像就不知道用几个亿呢!”而更多的抱怨英法联军的,当然还有愤怒的。

看来人和人的.思想真的不一样,这也是“人以群分”的原因吧,但是我们不应该对和自己不同的意见的人有所厚非。曾经有个同学说,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士兵,我感觉这就有些激烈了,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

本来以为圆明园只是一段屈辱史,是不堪回首的伤痛,可是看了圆明园的建造过程,我真的很为中国的艺术审美和无尽的创造力而自豪。“请您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诗人出身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请您想象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宫殿,是神庙”这将是多么美妙的文化!

我还比较欣赏一个人,就是法国传教士王致诚。在英法联军践踏圆明园的时候,有多少个人能够为那些亡灵祈祷?他是外国人,在那个年代能够不计血统的差异而因为道德或者是其心灵深处的善,而为那些囚困在圆明园的中国人祈祷,为那些在战争中被践踏的土地和人民祈祷,我认为这是一种至上的无私。在这方面,自己就龌龊了,我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功利化和自私化。好像在这个社会上,不太相信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了。不过幸亏,幸亏现在我接触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在诵读《弟子规》和《论语》,与圣人的思想交流让自己检讨一下。吾日三省吾身,我没有每日自省,但是我也发现自己的觉悟高了一些——我开始正式自己的问题,并客观的看待自己。

我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了,不像以前即使心知肚明自己的错,还是感觉向别人道歉是一种羞辱,并且认为为比自己差的人祈祷,甚至对他们的同情都是一种对自己的贬值。其实不然,当我虚心的成热自己的错误并且改正的时候,我看到他们宽容的心和有好的建议;当我为处于困境中的人送去关怀的时候,他们很感激,也有了振奋的勇气。就比如说这次三下乡在策划时,我和小组长因为分工而大吵一通,但当我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立即向她打电话说“我错了”时,她开怀大笑,说“还不到5分钟就承认自己的错误啦,这可不是以前的你哦!”是的,以前的我错了,大错特错了——生而为人,承认错误和宽宏大量是同样的美丽品质。

《圆明园》给我留下的第三个思考就是“人的本性是丑陋的,人的骨子里都是有一种劣根性的,看到别人拥有比自己好的东西,就想着去据为己有。但一直有道德在约束。然而,一旦没有了道德,没有了约束,就没有了人性可言。能抢劫的就拿走,不能拿走的就拼命地破坏掉。”细想自己的生活,有的时候也会羡慕别人,也想拥有他们那样好的条件,但是不论是什么在约束着自己,我都会做好自己。我只希望,在生活中不会颓废了自己,我们的祖国也不会重写屈辱,这个世界也不会如此野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