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精选4篇),内容由多美网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篇1
一、复习内容
第四单元:《古诗两首》《庐山的云雾》《锡林郭勒大草原》《赵州桥》《百花园四》
二、复习目标
1、读熟课文,认识生字,理解积累词语。
2、了解古诗的意思。
3、能正确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4、练习写一处景物,写出它的特点。
三、复习重点
1、认识生字,理解词语,运用多音字。
2、朗读背诵课文。
3、学会正确合并句子。
四、复习方法
1、学生自由读课文,小组长负责检查背诵课文。
2、小组合作讨论全班交流合并句子。
3、互相交流应用文“请假条”的写法。
4、独立完成比较形近字、多音字并组词及复习训练题。
五、作业设计
一、读拼音写词语
cuìliǔzēngtānmímànānxián
()()()()
ǒuěrlǒngzhàoguāngmánghuīwǔ
()()()()
二、比一比再组词
尤()漫()该()挥()
龙()慢()刻()浑()
辉()岭()资()铺()
晖()邻()姿()捕()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
变()无()()息()变()连忘()
一()千()千()百()双()戏()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两岸猿声啼不住,。
2、,一行白鹭上青天。
3、庐山的云雾的特点是和。
五、合并句子
1、我们穿过山谷。我们闻到野花的香味。
。
2、小秦来到小河边。小秦看见小鱼在河里游来游去。
。
六、扩写句子
1、的山路伸向远方。
2、的.窗台上摆放着的鲜花。
七、缩写句子
1、勤劳的蜜蜂是一种会“跳舞”的昆虫。。
2、五颜六色的菊花在秋风中不停地点头。。
八、修改病句
1、我们要爱护宝贵的时间。
2、每个人从小就要爱戴自己的国家。
九、仿写句子
例: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dānɡ)花,
散(sàn)发着阵阵清香。
花园里百花盛开,争奇斗妍。
十、发挥你的智慧,笔下生辉。写一关于景物的文章。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本课7个生字:"洛、杉、矾、墅、卢、辗、篱"。积累"竹篱茅舍、高堂华屋、辗转数地"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尝试有感情地朗读富翁和热拉尔所说的话。能根据提示复述课文中的故事。
3、初步懂得有了亲情、有了爱才有真正的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家
说说你的家。
2、出示:家,
有时在竹篱茅舍,
有时在高堂华屋,
有时也在无家可归的'人群中。
3、出示课题:家是什么
二、整体感知
1、课文讲了两个真实的故事。板书:故事
2、出示富翁和热拉尔说的话,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他们俩为什么这么说。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提出来。
三、学习生字词语
洛杉矾:这是美国西部的城市。
卢旺达:位于非洲中东部的内陆国家。十多年前,非洲小国卢旺达发生了持续三个多月的种族灭绝大屠杀。先后有100万人被杀,100多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课文中写的故事就发生在卢旺达内乱期间。
别墅:独幢,占地面积比较大,那里可能是绿树成阴,可能有高大的厅堂,装饰得精美华丽的屋子。我们把它称为——“高堂华屋”。板书:高堂华屋
竹篱茅舍:用竹子搭的篱笆,用茅草盖的屋顶。形容房子非常简陋。
辗转数地:就是到过很多的地方。
四、深入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个故事。
1、出示课文第一节的内容。
2、富翁住的是别墅,人住在里面会感到怎么样?
3、富翁为什么那么说呢?仅仅是因为喝醉了吗?轻声读读第二节,从中找原因。
4、课文的第一节先写了一个故事,第二节是作者对这个故事发表的一些看法、感受,这就是议论。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事情的原因。
5、当我们理解了富翁的感受之后,再读第一一节,读出感受。
6、出示:家,
有时在竹篱茅舍,
有时在高堂华屋,
有时也在无家可归的人群中。
(二)学习第二个故事。
1、出示课文第三节。
2、自由读,思考:在战争中,热拉尔失去了什么?
3、再读,思考:热拉尔"悲"的是,他"喜"的是。
4、热拉尔终于又找到了女儿,从此以后,他们父女俩又可以在一起怎样?
5、用上"绝望辗转数地悲喜交集",讲一讲热拉尔的故事。
五、拓展激情
出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唐杜甫《春望》
独在异乡为异容,每逢佳节倍恩亲。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恩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篇3
绽开 舒展 欣然怒放 含笑一现
第 二 课 时
板书设计 14 蜜蜂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自主探索 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读准字音。注意每一行三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
2.小组交流: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听听同学的发现跟自己有什么不同,讨论交流。
3、指名朗读,注意正音,齐读巩固。
4、全班交流,说说你的发现。
5、教师引导`小结:这四行词语,每一行带点的都是形近字,其中有些音同,有些音近,有些音异。引导学生从音`形`义上加以区别,进行扩词练习。
6、拓展练习:形近字组词。
二、 读读背背
1、导入:不同的花在二十四小时内陆续开放,你只要看到什么花刚刚开放
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我们在《花钟》一课中,了解了鲜花开放的`规律,其实在自然界中还有许多秘密等待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将要学的一首农谚歌谣就揭示了瓜果蔬菜在十二个月中不同的生长特点,下面就让我们去读一读吧。
2、学生自由朗读儿歌,带有音节的字拼读拼读,注意读准字音。
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先在组内朗读,相互正音,再交流自己的收获,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讨。
4、抽小组朗读,全班交流。
5、师生对读,齐读。
6、看谁最先背下来。
7、背诵比赛。
8、拓展延伸:你能说出在十二个月中不同月份开放的花朵吗?你还能说出哪些植物的生长跟时间有关吗?你能试着编一编歌谣吗?
三、读读认认
1、读一读这儿的三行词语,想想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发现,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明白这些词语都是指的人体的器官,这些字都带有“月”字,从而得出结论:带有“月”的字都与人的某些器官有关。
3、这7个字扩词。
4、说出你了解的带有“月”的生字,并组词语。
四、宽带网
1、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最早发现了微生物,其实许多伟大的发明和发现都离不开细心的观察,请把你课前收集到的这方面的资料跟同学交流交流,并说出你资料的。
2、读课文中列举的例子,读后谈谈自己的体会。
小结激励: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有着无穷的奥秘,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勇于探索,练就了一双慧眼,也许你就是未来的科学家、发明家!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篇4
一、教学要求。
1. 认知目标:认识“怒、燥、暮”等8个生字,会写“艳、内、梦”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苏醒”等19个词语;结合语境理解词语;能用欣赏的语气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 情感目标: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3. 发展目标: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
二、教学重点。
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花儿开放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
三、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一个意思。
四、教学方法:阅读法,发现法
五、教学准备。
1、教师演示文稿。
2、学生课前观察的一天花儿开放时间的资料。
六、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激趣,存疑导入。
1、 四人小组交流课前准备的资料,说说自己观察了哪些花,它们在什么时间开放?
比一比,看谁搜集的信息多。(可以得到观察小能手的称号)(板书:花)
2、 教师播放课件:欣赏一些美丽的花。问:你知道这些花的名字吗?它们是在什么时间开
放的呢?(学生可以猜测。)有一位植物学家,他的`做法真绝妙呀!连老师心里都痒痒的,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请我们一起走进文本。
二、熟读课文,初步释疑。
1、 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想一想怎样才算把课文读熟练?(遇到意思不明确的词,可以用自己已有的方法理解。)
2、 交流自己读的过程。
3、 请学生读1、2两段。
4、 评议。
5、 余下一段同桌读。(帮助伙伴纠正错误)
6、 现在知道那位植物学家做了什么吗?(补充课题:钟)
7、 你觉得他的做法如何?(讨论、交流)你喜欢用什么样的心情读一读这课题呢?
(自由读课题)教师有意识地进行表扬。
8、 读了课文你还知道些什么?(交流)
出示填空:我知道
9、 你认为课文哪部分让你很感兴趣?
三、探究课文,感情朗读。
(根据学生的兴趣读懂课文。)
如:学生选择第一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一段。
2、谁想用朗读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请学生朗读)
师:你读出了自己的感情,老师都被你感动了。你为什么会如此钟情于这一段呢?
(说体会,谈感想)
3、 用课件出示两段话,学生朗读进行比较。(一段是原文;一段是教师改编,描写花儿开放的句式单调、干巴。)为什么你喜欢原文?(说理由)
4、 师生合作朗读本段课文。
5、 交流自己的收获。
6、 带着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再美美地朗读这段课文。
7、背诵喜欢部分,与同学交流。
8、课件出示课后第三题。
小结:大自然实在奇妙,这些美丽的花儿为什么不在一个时间开放呢?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同学们,你们想去探究一下吗?要知原因,下节课再见。
四、书写指导。
1、出示生字认读,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
2、书写生字。
(1)教师范写,学生学写。
(2)学生自己写,师生评议。
(3)学生练写,反馈结果。
五、课堂练习。
(1)课件出示练习题。
(2)抄写19个词语。